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近兩三年的新課程改革

近兩三年的新課程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1-06 19:24:47

1. 是不是吉林省在近兩三年都會用新課改教材呢

目前只有上海進入二期課改,其他新課改省份教材沒有大變化,都是局部調整(尤其是政治)

所以2010不僅和2011是同樣的教材,2012、2013都是

2. 近幾年來我國都出台了什麼樣的方針對教育進行改革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三個面向」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指導方針。 在建國以來的60年裡,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經歷了8次重大改革,歷次改革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系,全面考察這8次課程改革,將對當前的課程改革和今後的改革有所助益。
一、建國以來課程改革歷程
8次課程改革依據什麼標准加以階段劃分,每個階段該敘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學者們並沒有很好地加以討論。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材進行改革,也在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據此,筆者以歷史環境的變遷和重大教育政策的轉變為依據進行階段的劃分,並對每個階段的課程計劃、標准與教材的變革進行釐定。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課程改革
新中國成立後,收回了教育主權,對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各類教育問題進行了徹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經驗,藉助前蘇聯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這一方針具體規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驟和方向,對這一時期的課程母鍥鸕攪酥苯擁鬧傅甲饔茫?喲絲?劑宋夜?諞淮慰緯談母鎩?br> 這次改革是教育部門自上而下進行的,實行對舊課程的改造,初步確立了我國中小學新課程體系,形成了全國統一教學計劃、統一教學大綱與統一教科書的「大一統」課程模式。具體過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頒發《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教學計劃;同年9月,在全國出版會議上提出中小學教材必須全國統一供應的方針,並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擔編寫國家統一教材的任務,於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學全國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通過了《普通中學(各科)課程標准(草案)》和中學規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學的教學計劃必須全國統一,課程科目和每科教學內容必須定出統一的標准。同年10月,政務院頒發了《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重新規定了中小學的學制,規定小學實行五年一貫製取消初高兩級分段制,中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分初高兩級,各三年。根據學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頒發了小學和中學暫行規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頒發的第一個全面規范中小學課程的政府文件。這一時期的課改呈現的特點是:強調中央集權,全國統一,致使課程結構單一,只設必修課,不設選修課;注意根據中小學培養目標來考慮學科設置;課程內容方面,注意科學性和思想性的有機結合;模仿前蘇聯的痕跡明顯,某些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中國實際。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課程改革
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一五」計劃,教育勢必緊跟經濟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變動。1913年1月召開的大區文教委員會主任會議和6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兩次會議確立了今後教育工作的重點是整頓、鞏固和發展中小學。
1953年12月,政務院頒布《關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後幾年內小學教育應在整頓鞏固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小學工作和學習應由教育部門統一領導布置。1954年4月,政務院頒布了《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明確指出:「為提高教育質量,中央教育部應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中學教育的目的,……有計劃地修訂中學教學計劃,修訂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並為教師編輯一套教學指導用書,這是目前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這兩個文件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指導和依據。根據教學計劃,教育部於1956年頒發了建國以來全國第一套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修訂草案)。
隨著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於1956年基本確定了社會主義制度,且「一五」計劃提前完成,這一輪課程改革也於1957年初結束。這一時期的課改存在的問題是:初步形成了比較全面的中小學課程體系.但模仿前蘇聯的痕跡仍很深;課程變動過於頻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學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學計劃執行;部分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和配合不夠緊密,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三)1957—1963年的第三次課程改革
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國泰民安。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教育方針,在教育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課程改革的新浪潮,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7—1958年的調整。在新方針指導下,教育部於1957年6月調整了1957—1958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於1958年3月頒發了1958— 1939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對中學課程作了調整和變動,加強知識教學與勞動教學相結合及完成中學肩負的「雙基」任務。
第二階段:課程改革大躍進。上一階段的調整,隨著1958年9月《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的發布而毀於一旦。指示指出:必須積極進行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這種形勢下,教育大革命很快進入高潮。從1958年到1960年,中小學校貫徹黨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實行勤工儉學,興起課程和教學改革的群眾運動,其中課程改革的主題是:縮短學制、精簡課程。具體表現在:1960年,人教社按照中小學適當縮短學制年限的要求,趕編了第三套全國通用教材,把原來12年學完的內容壓縮到10年完成,供試驗10年制的學校選用;教育管理許可權下放,各地開始自編教材;勞動時間大量增加,正常教學秩序受到沖擊;設置甲乙類中學,甲類教學計劃要求較高,設置最高限度的科目,乙類教學計劃要求低,設置最低限度的科目。
第三階段:1961—1963年的調整和反思。面對 1958年「教育大革命」給教育事業帶來的危害,從1961年開始,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為指導對中小學課程進行改革。頒發了《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對中小學課程的一些重大問題作了原則上的規定;制定了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對中小學課程做了必要的調整;編寫了第四套全國通用教材,供 12年制學校選用,但因種種原因,修改後的教材沒有在學校正式使用過。
這一時期的課改出現了新的動向:重視學科與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設置選修課;實行了國定製與審定製相結合的教科書制度;重視地方教材、鄉土教材的編寫。
(四)1964—1976年的第四次課程改革
1961—1963年的調整和反思雖然基本扭轉了課程編寫和實施中的混亂局面,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某些地區反映教材內容深、分量重、教材難等。1964年初,毛澤東發表了關於中小學教育的「春節講話」,提出學制、課程、教學方法都要改,3月又針對當時學生學習壓力過重批示「課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964年7月教育部發出了《關於調整和精簡中小學課程的通知》,接著不久「文化大革命」爆發,使1961年調整以來取得的一些成果付之東流。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全國進入混亂狀態,全國沒有了統一的教育方針,沒有了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有的只是各地自編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會、革命構成了全部的課程。

(五)1978—1980年的第五次課程改革
1976年粉碎四人幫,1977年教育戰線開始撥亂反正.召開了科學教育工作會議,對課程改革進行了充分的醞釀,以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為起點,開始了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
第一,《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中小學學制十年,小學五年,中學五年。1978年頒布新修訂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 (試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對課程設置進行了原則性說明。第二,為配合教學計劃草案。教育部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第三,重建人教社,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集中編寫第五套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於1978年秋開始在全國使用。新教材吸取了國際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了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改革,特別是這套教材清除了十年動亂時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許多謬誤內容,改正了在政治與業務、理論與實踐等問題上的一些不適當的處理方法,注意到基礎知識的選擇,智力的啟迪和能力的培養,其主要缺點是「深、難、重」。
(六)1981—1985年的第六次課程改革
經過兩年的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課程發展已趨於正常化,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國內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國的競爭與國內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同時在1978—1980年間的具體實踐中,發現1978年頒布的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已跟不上新形勢的要求,勢必要求在原有基礎上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1981年教育部根據鄧小平「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指示精神,頒發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並修訂頒發了五年制小學和中學教學計劃。根據新教學計劃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組織編寫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教育部頒發了六年制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教學計劃,在數學、外語、自然常識、勞動課程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時對教學大綱也進行重新修訂,於1986年頒發了小學、初中各科教學大綱。
(七)1986—1996年的第七次課程改革
經過第六次課程改革,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個別問題上,如普及義務教育、教育體制僵化等仍需進一步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發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和1986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拉開了第七次課程改革的序幕。
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為配合義務教育法的實施,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了《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試行教學計劃》,之後進行了修改,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首次將「教學計劃」更名「課程計劃」,這個課程計劃將課程表分為「六三制」和「五四制」兩種,在課程表中將全部課程37-為兩大類:學科類和活動類,課程表中還留有空間讓地方安排課程。與此同時,國家教委組織編訂各學科教學大綱(初審稿),允許一些地區和單位按大綱初審稿編寫教材,在教材試驗的基礎上,對大綱做修改,形成了24個學科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試用),於1992年頒布。
由於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後,初中課程已從原有的中學課程體系中分離出去,而且原教學計劃中高中的課程結構也不夠合理,一些學科的要求偏高,國家教委於1990年頒發了《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作為新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頒發前的過渡性教學計劃。其後,在實踐的基礎上,國家教委於1996年頒發了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相銜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稿)》。期間,由人教社負責全新編寫和修訂的第七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也於1988年秋開始使用。
這一時期的課改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在課程行政管理體制上開始打破「集權制」的絕對支配地位,確立了「一綱多本」的課程改革方略;在課程目標、內容、組織、結構等方面大膽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敢於突破以往課程改革中的諸多禁區,如「個性發展」,「選修課程」,「活動課程」等內容在各地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中都有重要地位。
(八)1996至今第八次課程改革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提出並開始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有別於應試教育的課程。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了更好地解決前七次課程改革遺留的課程問題,為了順應世界課改的潮流,中國政府又開始了一場廣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課程系統改革。
2001年2月,國務院批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遵循「先實踐,後推廣」的原則,新課程於2001年 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了實驗,2002年秋季實驗進一步擴大到330個市、縣。2004年秋季,在對實驗區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和廣泛交流的基礎上,課程改革進入全面推廣階段。到2005年,中小學階段各起始年級原則上都將進入新課程。這次改革不是對課程內容的簡單調整,不是新舊教材的替換,而是一次以課程為核心的波及整個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的系統改革,是一場課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觀念與價值的轉變,涉及課程的理念、目標、方法、管理、評價等方面。這場改革仍在繼續,成敗與否有待實踐的檢驗。
二、課程改革的現實啟示
課程改革是一個連續體,很難用某一標准去分割,但為了研究的需要,我們才把歷次課程改革進行子嚴格的時間劃分,當分析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發時,我們就應該從整體上加以把握。縱觀8次課程改革,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啟示,這些啟示將警示現在和未來的課程改革。
一是課程改革要有理性的秩序。總體上講,歷次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不足,對國內外課改實踐理性分析不夠,總是滿足著政治的需要,被動地行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後頭。原因固然很多,重要的一條是我們缺乏對課程改革的理性與系統的思考及導致沒有本土化的課程理論。這就需要我們去建立理性的秩序,視課程改革為一個漸進的繼承和革新並存的過程,系統地考察課程改革的社會政治背景及各種制約因素,抑制課程改革的功利性、實用性傾向,進行原創性的理論研究,使它朝著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
二是課程改革要在鍾擺中尋求平衡。聯系8次課程改革,可以發現鍾擺的痕跡,在理論傾向方面,從建國初的全盤蘇化到逐漸的本土化,從本土化的否定到改革開放後部分西化,從西化到努力地本土化,在課程內容方面,在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之間來回搖擺。在鍾擺中我們會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給課程實踐帶來許多麻煩,應該從中找到平衡,才能使課程改革獲得良性發展。
三是課程改革要成為理論與實踐的活的環節。分析歷次課程改革的指導理論,可以發現,根本沒有本土化的課程理論予以指導,都是生吞活剝地運用他國的課程理論。不是我們不用自己的理論,而是我們至今沒有中國化的課程理論。這主要由於課程改革沒有起到課程理論與實踐的黏合劑的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課程改革這個舞台,讓中小學教師在自主地實踐課程過程中自覺地反省、反思,建構自己的「理論」,讓課程理論工作者走出書齋,走進中小學,幫助教師解決認識上和行動上的問題,開展合作,互相補充,推動課程的實踐和研究。
四是課程改革要重視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應該得到與課程設計同等的待遇。課程的實施歸根到底是教師問題。教師的積極性、能動性直接影響課程實施。如果教師對課程方案的設計參與不足,對課程理念理解不深刻,課程意識淡薄,教師往往會抵制課程改革。這就要求學校和課程理論研究者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和理論研究,尤其是對教師實施課程的研究,使教師在課程實施中得到發展,課程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得到有效實施。

3. 最近兩三年,我記憶力越來越差,總是忘東忘西的,想問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增強記憶力的

問題分析:
提高記憶力,實質 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多吃增強記憶的食物,一些健腦食回品,答其實是常見的物美價廉之物。如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臟(心、腦、肝、腎)及胡蘿卜、谷類等。

意見建議:
可以到醫院做 個微量元 素的檢查,在日常飲食或者用葯物針對性的補充體內缺乏的維生素,

4. 最近兩三年一直有suicide的念頭,隔三差五就有那種想法,但是情緒也還可以,請問正常嗎

人有的時候就會湧出各種念頭。只要你的工作生活一切正常就沒問題。

5. 畢業設計參考文獻 關於SSM框架方面的 最近兩三年的

你畢設現在做好了嗎,杭州16級畢業程序員,可以有償幫你做

6. 最近兩三年的中國大事~還有共產黨的反應~~要那種正面的~ 寫進入黨志願書裡面的啊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現在最大的事情莫過於以德抱怨的事情了,日本地震海嘯加內輻射,美國連航空容母艦都開跑了,
只要是中國人都恨小鬼子,包括我,二戰時候我的祖輩也有被鬼子殺害過。國恨家仇啊。

但是中國還是最快派出了國際救援隊,還無償給予了救災物資,還無償給了日本2萬噸汽油,柴油。還提供了很多很多的人道主義援助。

這才是宰相肚子,這才是一個泱泱大國該做的,天下為公。
古有雲------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天下歸心了,敵人就少了,這才是真的和平。
當然了,現在很多政策也是很好的,農民不上稅,還能領到良種補貼,農業補貼,農機補貼,還有了醫療保險,
這是自有史以來任何國家朝代沒有的。
再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最終會實現的。

7. 請高手幫忙分析一下數碼圖文快印行業近兩三年發展趨勢。

其實這事很簡單保險這種東西並沒有錯!有錯的都是買保險和賣保險的!
在外國其實都沒有什麼保險業務員的!有的是保險超市!美國平均每人有5份商業壽險!日本平均7份!中國是7個人用一份!(而這一份還要加上財產險!)
記得不記得中國加入WTO,人家提出的第一 條件就是——中國是否能打開中國保險業! 什麼棉花石油什麼的都在它的後面,如果這不同意的話別的都不用提!世界是不會同意中國加入WTO的! 對於外國中國的保險業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快蛋糕! 只是國人不知道買保險的重要性! 大家都被平安的分紅風暴和投資連接風暴弄怕了!
對於外過保險公司的加入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現在就沈陽平均每個月都有外國的保險公司加入放眼忘去都是全球500強的!
外國保險公司的加入其實給中國保險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只有競爭才有進步嘛!
像中國的本土保險公司在政府在支持下也都在快速的成長!像平安!人保!泰康!人壽!你像07年的中央政府的給遼寧的的頭號文件就是給了遼寧保險行業——中國人保。原來都是給農業的!為什麼給了人保,原因很簡單現在國家社會醫療現在是給人保做的(簡稱PICC)!其實PICC是國企,他們的老總都是國家經理級別的人物!這一點沒有哪個保險公司可以比的!就算世界500強的老大來了在中國也不好用! 就像一樓說的那樣:眼下些許陽光。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現在中國的保險行業還不是很端正!還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話說回來還是中國人不怎麼認可保險公司!一照被蛇咬啊!

8. 5年高考3年模擬和3年高考2年模擬有什麼區別

《3年高考2年模擬》是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5年高考3年模擬》是由首都內師范大學出容版社與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曲一線主編,全國新課標地區的百餘位一線名師及省、市教研員聯合編寫的高考輔助學習系列參考書,分語、數、英、理、化、生、政、史、地9冊及其文綜、理綜,科學總結規律,准確把握熱點,創新預測趨勢 ,專題式講解,習題化歸納。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32知識點很全,更注重基礎,53的題目多,更有利於提高。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選擇。
新課改地區可以選擇32,裡面的題目比較新,多做,多研究,還是好的。53相對來說,題目量大,近5年來的趨勢的新課改地區考生也沒有多大的意義,還容易打亂思緒。

9. 請問哪位前輩有山東省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啊近兩三年的都可以,想先看看練習著

2010年來6月4日上午題目
1、有一種竹子,起初源5年的時候沒什麼變化,到第六年的時候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瘋長,一直長到30米!起初的5年它是在積蓄能量,根系一直往下長!對於這個你有什麼想法?
2、作為一名新公務員,到單位後有三項任務要完成。一.了解你的工作程序;二.了解新工作的法律規章制度;三.在短時間內學會快速寫文章。你會怎麼做?
3、當進入答題室時你有什麼感覺?你期望自己怎麼樣?

可登陸我們網站下載歷年山東省考真題,以上是2010年部分真題,考生自我練習時須嚴格遵照評分規則!!!預祝2013年成功上岸!!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