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核心

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核心

發布時間: 2021-01-07 01:00:25

❶ 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哪個更好呢

一、從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內容上對比

學前教育屬於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范圍,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主要有《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面試內容則是從繪本、彈唱(包括舞蹈)、游戲、剪紙、故事五個出題方向。

小學教育則是屬於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范疇,同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主要有《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面試內容則按照所報考學科來分。

二、從義務教育階段對比

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而小學教育則是義務教育階段。

學前教育屬於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幼兒教育會給未來更高級的教育打下基礎,良好的幼兒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小學教育是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的核心,所佔三分之二的比例大小。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中國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在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和免費之後,國家明確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實現讓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都「上好學」的目標。

三、教學內容上對比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教育性質、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兒教育屬於非義務的教育,而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將適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教育「教養並重」,小學教育則「以教為主」。

幼兒教育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

小學教育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准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教育課程與小學課程都是綜合課程為主,但對幼兒教育「整合」的程度相對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都要深,力度要大得多,因為幼兒最初需要的是對世界總體的最基本的認識。

幼兒課程主要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而小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要多些: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4.幼兒教育以游戲為主,注重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小學教育則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除採用講授的形式教學外,還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探究、討論、表達等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

❷ 教育部對中學各科每周的標准課時量的規定

中學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學教師周課時量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1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0節;政治、歷史、地理周課時不少於10節,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4節。

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初中:

①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②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2節。

③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周課時不少於2節(一校兩址或學生數在2000人以上的減半),副校長周課時不少於4節,中層幹部周課時不少於6節、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④對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的,可在上述規定課時減少1-2節;

⑤對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老教師,在規定課時中相應減少20%。

⑥對因病、懷孕待產及處於哺乳期的教師,可酌情減少課時量。

⑦專職教輔人員每校不超過3-4人;實驗室教師為專職教師。

(2)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核心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機會,始終被列入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始終是中國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教師隊伍有力支撐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