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教育是否有藝術課程的需要

小學教育是否有藝術課程的需要

發布時間: 2021-01-07 11:27:51

A.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藝術教育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對教育的根本看法,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具有指導和統領作用。藝術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具有獨特的辦學模式和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樹立起培養創新精神的藝術教育觀念、整體化知識教育觀念和「做人」、「做事」相結合的藝術教育觀念。學校藝術教育是要通過讓學生在學習繪畫、音樂、舞蹈等過程中拓寬知識面,提高審美境界和藝術修養,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偉大目標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代新人。
二、健全組織機構
學校應成立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建立藝術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領導小組負責規劃、指導、評價學校的藝術教育,管理要分工明確、線條清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發揮學校藝術教育的輻射作用。這就使得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中長期規劃與學年、學期計劃環環相扣、層層落實。
三、提供有力保障
為滿足藝術類課程教學的需要和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需要,學校應按照《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准》,配備齊全的藝術教育設施、設備。比如:學校應設有專業舞蹈教室、音樂教室、書法教室和美術教室,配備電子琴、鋼琴、電鋼琴、手風琴、架子鼓、合唱台、美術用的畫板、畫架等繪畫工具。學校應設有可以進行節目排練、節目展演等大型活動的場地,為學生的藝術展演提供良好的硬體設施。另外,學校還應計劃每年都能籌措資金添置藝術教育設施、設備。

B. 小學教育專業到底要學些什麼

主幹課程: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小學教育主要是培養高素質的小學教師,一般分為理科和文科方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學數學、小學語文),主要是培養全面的素質,裡面還要學習美術、音樂等基礎知識。

(2)小學教育是否有藝術課程的需要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語、數、英)小學教師及教育科研、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可在義務教育學校尤其小學或其他教育機構從事教學、德育和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讀教育學類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制及學位:本專業標准學制四年,彈性學制3-6年。畢業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C. 選小學教育專業是否要學習樂器和唱歌跳舞

不同的學校開來設的課程是自不太一樣的。
我是學這個專業的,但是我至今沒學過樂器和唱歌跳舞,我們的音樂課是音樂欣賞課,就是老師放音樂給你聽,然後給你講解那些音樂家。我開學該上大四了。畫畫寫字倒是學了,不過這些都是考查課,考試要求並不是很嚴,但是我們同學都還是學的很努力。畫畫我們學的是水墨畫。聽說我們大四有可能開鋼琴課,也只是聽說。聲樂方面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學的課程。但是我的高中同學在另一所大學的小學教育專業,她們好像開舞蹈課程了。
如果你要上的學校開設了聲樂課程你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些基本都是考察課,而且會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水平不一樣,而從零起點教起。不會可以從頭學,只要你努力了,老師是不會為難你的。
看你的問題估計你還沒開始學這個專業,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再問我,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可以在線找我解答~

D.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必須開設的課程有哪些

低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小學中高年級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4)小學教育是否有藝術課程的需要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課程設置要求規定:

1、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2、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

3、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應在堅持使學生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並開設選修課程,以利於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E. 小學是否應該開設藝術課

應該,當今社會要求的是能力全面的人才,這就要求在教育時要全面教育,素質教育。

F.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6)小學教育是否有藝術課程的需要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G. 小學藝術課程與教學怎麼樣,小學藝術課程與教學好不好

高考,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簡稱,於1952年實行,於1965年廢除,於1977年恢復。是對中版國學生高中三年學業水權平的一次總結,是一種相對公正、公平、公開的人才選拔形式。以此次成績為依據,按照學習能力的差異將學生分進與其自身學習能力相當的學府。一些學習意志強的優秀學生有機會進入優秀高等學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重要的考試之一。高考是考生選擇大學和進入大學的資格標准之一,也是國家教育考試之一。

H. 小學教育(藝術方向)就業前景如何

現在從事教育專業應該說都不是太好,因為現在的學校超編現象很嚴回重,所以獲得一個答公立學校的教席真的是很不容易,如果去私立學校,那麼就跟企業差不多,而且現在好像也不是很好找,因為私立學校待遇不怎麼樣!不過藝術專業能相對好一些,畢竟人少!但是總的來說只能說是一般!所以自己要把握!

I. 小學教育重要課程有哪些

(一)必修課程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明確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對教育實踐的意義,以及小學教育面臨的實際的心理學任務,使學生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和科學的教育觀,並根據所學的理論總結和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課程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並重的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圍繞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教育是發展的動因這兩個主題,闡述了兒童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過程,兒童在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中的基本特徵、個體和群體差異,以及基本的應對策略;闡述兒童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兒童的學習差異與教師的教學差異的關系;闡述學習的准備,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發展和教學的測量等問題。

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開放教育試點"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主要區別和內在聯系,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概況,認識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內涵、內部結構和歷史脈絡;近現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哲學、歷史學、文藝學以及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重要突破;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趨勢,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3.自然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小學教材、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能兼教小學自然常識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有關的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4.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是: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介中外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及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論依據,討論我國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及其實踐運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課程5學分,課內90學時,其中錄音課2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驟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初步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確定研究課題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設計,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設的統計推斷,研究結果的解釋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的評價。

6.閱讀與寫作(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將現代閱讀理論與寫作理論有機整合、貫通,是一門體現當代課程改革精神的綜合性、應用性、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要求是:學習和了解現代閱讀基本理論與寫作基礎理論,了解和掌握各類文章的特點和基本的文章解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閱讀與寫作基本理論的意義,懂得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了解閱讀心理與寫作心理,初繼續步掌握閱讀的基本規律、特點與方法,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與評改。

7.現代教師學導論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並具備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認識現代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歷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包括適應時代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和創造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質等),以及現代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介紹國際視野下的教師現狀和未來發展。

8.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
本課程7學分,課內136學時,其中錄像課20學時,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改革意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圖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上網和製作簡單網頁的能力,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學軟體製作技術;初步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會進行課程設計;為提高教學技能,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應用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網路知識和相關軟體(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術概述(概念、簡史和方法);教育傳播理論和教育媒體理論;教育媒體(宏觀、中觀、個人);教學設計(理論、過程、方法);教育媒體應用實驗。

9.美學與美育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美學與美育是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美學與美育理論知識、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塑造能力、較高的實施美育的能力的課程。本課程重視美學、美育理論向審美實踐與審美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滲透性和復雜相關性。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美學;美及其形態;美感;什麼是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與美育;青少年發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

J. 為什麼小學的課堂教學需要藝術

教育貴在創新。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創新導向,鼓勵他們獨立思考,讓他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在素質教育廣泛推行的今天,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尤其重要。
一、教學必須喚醒學生充分地發展個性
在修公路鋪路基的時候路基上的石子、土塊高低不平,經壓路機一壓,各種各樣的石子都沒有了稜角,從而使公路平平坦坦。
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學生本來是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一個個性格鮮明,好像一個個稜角分明的石子,可有些老師的教學卻往往「一刀切」,好比壓路機。經過教師用「一刀切」的標尺一量,用「壓路機」一壓,我們再看看學生,都變成四平八穩,整齊劃一了。
作為教師不能做「壓路機」,必須在教學中喚醒學生充分地發展個性,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著眼於個性發展的培養。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感受他們的思維過程,尊重他們的思維成果,多看學生思維中的合理因素,並及時給與鼓勵。尤其現在新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更應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以展示他們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必須激勵學生敢於想像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呼喚著非凡的想像力和全新的創造力。想像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沒有探索、想像,就沒有創新。想想可以幫助學生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局限,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談們的好奇心,努力把學生的想像振奮起來。通過一系列具有邏輯因果關系的想像活動,大大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突破與飛躍,促進學生想像力的增長。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