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體育課程資源
Ⅰ 在體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如何開發與利用人力體育課程資源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推行,賦予了地方和學校更多的權利,有利於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特點進行課程開發,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領域一直誤認為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對課程資源開發的認識局限於教材的修改、更新和引進上,使得大量鮮活的體育課程資源未被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結構單一,不能實現人力、物力、環境等因素的整體資源優勢。因此,走出傳統課程的狹隘視野,合理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實現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並存,使體育課程更加適合地方和學校的具體教學特點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 體育課程資源概念的釐定及構成要素
(一)體育課程資源的概念
教育大詞典中對課程資源概念的界定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①。課程資源即是知識、信息和經驗的載體,也是課程實施的媒介②。課程資源是指滿足課程活動所需要的思想、知識、人力、物力等;課程資源是與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有密切聯系的課程外部系統③。課程資源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我國學者吳剛平和徐繼承等認為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資源的直接因素的來源④。在參照國家網路全書的相關辭條的基礎上,結合體育學科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體育課程資源是指體育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可以利用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的總和。
(二)體育課程資源的構成要素
從系統論角度出發,任何系統都包含有若乾子系統,課程資源資源系統由物質與非物質兩個系統構成,其中非物質系統包括:課程思想資源子系統、課程知識資源子系統、課程經驗資源子系統;物資系統包括:課程人力資源子系統和課程物力資源子系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是國家推行新課程的綱領性文件,致力於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課程體系,對我國不同地區提出了不同的挑戰。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在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條件性課程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場地、設施、環境等方面相對優越。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相對落後,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條件性課程資源相對不足,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卻相當豐富。因此,積極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課程,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程的適應性,是社會的進步和課程意識的提高,也為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開拓了更大的空間。
二、體育課程開發的教育價值
(一)打破課程資源單一結構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區域空間、地域間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教育傳統存在很大差異。優秀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滋養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作為人類文化現象之一的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既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巨大的地理空間內南北之差,東西之異,形成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傳統體育文化。南方以水上運動見長,北方以冰雪運動見長,西北、內蒙、青藏高原則以騎馬、射箭和摔跤見長,地域、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成為人們養生健身、休閑娛樂的重要手段。這些多姿多彩的傳統體育有較強的鍛煉價值和教育功能,是寶貴的體育課程資源。多年來我國學校體育顯性課程資源受到重視,而緘默的課程資源則常常被忽視,這種緘默的課程資源往往具有特色與個性,更貼近我們周圍的環境與生活。因此調整和改革體育課程結構,拓寬和豐富體育課程資源渠道,改革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從而使更多的課程資源成為學校體育的素材。
Ⅱ 開發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有哪些作用
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推行,賦予了地方和學校更多的權利,有利於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特點進行課程開發,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領域一直誤認為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對課程資源開發的認識局限於教材的修改、更新和引進上,使得大量鮮活的體育課程資源未被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結構單一,不能實現人力、物力、環境等因素的整體資源優勢。因此,走出傳統課程的狹隘視野,合理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實現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並存,使體育課程更加適合地方和學校的具體教學特點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區域空間、地域間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教育傳統存在很大差異。優秀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滋養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作為人類文化現象之一的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既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巨大的地理空間內南北之差,東西之異,形成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傳統體育文化。南方以水上運動見長,北方以冰雪運動見長,西北、內蒙、青藏高原則以騎馬、射箭和摔跤見長,地域、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成為人們養生健身、休閑娛樂的重要手段。這些多姿多彩的傳統體育有較強的鍛煉價值和教育功能,是寶貴的體育課程資源。多年來我國學校體育顯性課程資源受到重視,而緘默的課程資源則常常被忽視,這種緘默的課程資源往往具有特色與個性,更貼近我們周圍的環境與生活。因此調整和改革體育課程結構,拓寬和豐富體育課程資源渠道,改革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從而使更多的課程資源成為學校體育的素材。
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與原體育教學大綱比較
大綱
標准
突破
目標
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以育人為宗旨,與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結合,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備
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課程標准確立了體育課程的目標體系,既有課程目標,有包括領域目標,從而使課程目標更明確、更具體、更具操作性,避免了以往習慣的套話
內容框架
☆必修:基本運動、游泳、基本知識
田徑、體操、武術
☆限選:球類、韻律體操和舞蹈、游泳
☆任選: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現代科學的健身方法,新興體育項目;必修內容的調高與拓寬;由學校置換的其他內容
☆運動參與
☆運動技能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
課程標准突破了以往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內容體系,拓寬了體育課程的內容範疇,這有助於開發體育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實現健康的目標
內容案例
☆跑:學生自我設計,以發展快速和耐力跑為主要手段的各種跑的練習;在40~60米的快速跑中跨過3~4個障礙或低欄;各種傳接棒方法的不同距離的接力跑
☆跳躍:跨越式跳高或蹬踞式跳遠或其他方式的跳高、跳遠
☆投擲:用各種方法推、擲、拋實心球,提高定量的要求;原地或助跑投擲適當的投擲物;使用健身器發展各部位力量練習
基本掌握幾項主要田徑運動技能
課程標准不規定田徑的具體教學內容,這個學校和教師留有選擇的空間和發展的餘地,學校和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本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對田徑項目進行教學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主要區別之一是,課程標准不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是一種目標管理,最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內容,而是所選擇的內容有助於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 體育課程資源的性質與分類
體育課程資源是一切能夠支持和拓展體育課程功能事物的總稱。廣義的體育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體育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體育課程資源則僅指形成體育學習內容的直接來源。具體來說體育課程資源是體育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體育課程與教學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區中所有利於實現體育課程目標,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的各種資源。
(一)體育課程資源的特點
1.多樣性
體育課程資源涉及學生學習體育與生活環境中一切有利於達成體育課程目標的資源,體育課程資源具有廣泛多樣的特點。不同的地域,可開發與利用的體育課程資源不同,其構成形式和表現形態各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具有獨特性,相應的體育課程資源各具特色;學校性質、規模、場地器材、傳統以及體育教師素質的不同,學校和體育教師可以開發與利用的體育課程資源自然有差異;學生個體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體能水平、生活經歷的不同,可供開發與利用的體育課程資源必然會千差萬別。
2.潛在性
多種多樣的體育課程資源為學校和體育教師因地制宜地開發與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是,只有那些真正進人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資源,才是現實的體育課程資源。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實質上就是探尋一切有可能進入體育課程,能夠與體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過程;體育課程資源的利用,實質上就是充分挖掘被開發出來的體育課程資源的教育教學價值。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開發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開發的目的,開發的過程也包含著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過程中也包括了一定的開發。從這種意義上看,一切可能的體育課程資源都具有價值潛在性的特點。
3.多質性
同一體育課程資源對於體育課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價值,因而體育課程資源具有多質性的特點,如,學校附近的山,既可以用於體育課程中的體育鍛煉,也可以用於勞動技術教育中的植樹綠化;既可以在藝術教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課中用來調查動植物的種類。又如跳繩既提高有氧耐力和彈跳力,也可以用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還可以有利於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等。體育課程資源的多質性,要求體育教師慧眼識珠,善於挖掘體育課程資源的多種利用價值。
(二)體育課程資源分類
根據來源分類
1.校內體育課程資源
校內體育課程資源包括校內的各種運動場所和設施,如運動場、體育館、圖書館等;校內體育人文資源,如教師群體,特別是體育教師、師生關系、班級組織、學生團體、校風校紀等;與體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各種活動,如體育活動、課外運動訓練、體育比賽、夏令營、冬令營等。校內體育課程資源是實現體育課程目標,增進學生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資源。
2.校外體育課程資源
校外體育課程資源包括學生家庭、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中各種可用於體育教學活動的體育運動場地、器材、設施和條件,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社區的體育場、體育館、游泳池、廣場等都是寶貴的體育課程資源;為了保存和展示人類體育文明成果的公共設施,如體育館、公園、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等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影響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的價值觀
念、宗教倫理、風俗習慣等與體育課程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是不可或缺的社會體育課程資源。學生家庭的體育器材、設備、體育圖書、報刊、網路等也是不可忽視的體育課程資源。
根據存在方式分類
1.顯性體育課程資源
顯性體育課程資源一般為物質形態的體育課程資源,是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運用於體育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如體育教材、體育場地、器材、設備、體育運動項目、自然和社會資源中的實物等。作為實實在在的物質存在,顯性體育課程資源可以直接成為體育教學的便捷手段或內容,相對易於開發與利用。
2.隱性體育課程資源
隱性體育課程資源一般為精神形態的體育課程資源,是指以潛在的方式對體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體育課程資源,如學校和社會體育風氣、家庭的體育氛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等。與顯性體育課程資源不同,隱性體育課程資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間接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它們不能構成體育教學的直接內容,但是它們對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起著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根據功能特點分類
1.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
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因素屬於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其特點是作用於體育課程,並且能夠成為體育課程的素材或來源。
2.條件性體育課程資源
直接決定體育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以及對於體育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屬於條件性體育課程資源,其特點是作用於體育課程卻並不是形成體育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體育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當然,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與條件性體育課程資源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線,現實中的許多 體育課程資源如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互聯網路、人力和環境 等,往往既包含著體育課程的素材,也包含著體育課程的條件。
根據形態分類
1.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體育課程內容資源主要包括競技運動項目、新興運動項目、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等。
2.體育課程場地器材資源。
3.體育課程人力資源。
4.其他體育課程資源。
三 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與利 用
(一)競技運動項目的利用與開發
1.競技運動項目改造的意義
競技運動是一種具有競爭性、挑戰性、規則性、不確定性和娛樂性的身體活動,其中,競爭性和娛樂性最為突出。競技運動具有教育、娛樂、政治等多種功能,通常表現出以下特徵:競爭競賽、休閑消遣、娛樂觀賞、榮譽自尊、挑戰自我、懸念刺激、自我顯示、精神激勵、情緒宣洩等。
學校的體育課程應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不同需求、體育課程目標、辦學條件、學生體育基礎等諸多因素,特別是要按照增強體能、增進健康的課程目標要求,對競技運動進行科學的選擇、引進和必要的加工改造,或進行有針對性的重新設計,使其轉化為能面向全體學生並受到廣大學生喜愛的,能讓學生基本學會以及能收到多種效益的體育教材內容,成為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提高素質的體育手段。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改造,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能、增進健康、發展個性,有利於學生適當掌握那些最基本的運動技術技能,為終身從事體育健身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2.競技運動項目改造的基本方法
在競技運動項目改造的具體操作中,要根據《課程標准》的精神,遵循體育規律和健身原理,在充分研究競技運動項目的教育性、教師的可操作性和學生的可接受性基礎上,從運動的方向、形式、路線、距離、順序、節奏、規格、場地、器材、規則要求、參加人數等運動學、動力學及文化學特徵方面,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加工改造,使其成為確實有健身價值的、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教材。競技運動項目的改造,通常要輔以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等環節優化,才能確保實施的可行性與有效性。其基本方法為:其一,簡化技術結構,減小運動難度,使其既能增強體能、增進健康,又能減輕學生運動時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其二,調整場地器材規格,修改競技比賽規則,使其能適應廣大學生的實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三,降低負荷要求,使運動負荷易於控制在最佳范圍內,滿足學生健身需求;其四,在組織教材內容時,調整和轉換競技運動特點,充分挖掘運動項目的多種功能,更多的考慮教材的健身、健心以及促進社會交往方面的功能。
現有運動項目資源十分豐富,在開發時為了適應和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各地、學校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加強對運動項目的改造工作,這是課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方面。這里所說的運動項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簡化規則、簡化技戰術、降低難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對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要用整體健康觀對運動項目進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應當有利於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利於增進學生「身、心、社」的整體健康,有利於發展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對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修改內容:去掉不適合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發展的、復雜的內容,弱化競技成分,淡化終結性的「達標」評價內容,不過分強調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降低難度要求:降低運動難度、動作難度,不苛求動作的細節,調整器械規格,改變器械功能等。
(3)簡化技戰術:降低需要經過較為系統的訓練和較高體能和技術水平才能完成的戰術,保留簡單的基本技戰術。
(4)改造場地器材:使場地器材適合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高的特點,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
案例1
「大家都來扣籃」
1.活動目的
提高投籃技術,發展體能,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 活動准備
用呼啦圈代替籃圈,用鋼絲繩將大小不一的呼啦圈固定在高度不同的空中,改變「籃筐」的直徑與高度。
3. 活動方法
(1) 隨機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高度合適的籃圈進行投籃練習,自由體會投籃的動作技術
(2)學生選擇合適的籃圈嘗試扣籃動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評析:籃球運動是初中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項運動。由於受競技運動的影響,許多學校的籃球場地都是標准比賽場地,3.05米籃圈的高度令女生和籃球技能基礎較差的學生望而生畏,因而大大降低了對籃球活動的興趣。而採用呼啦圈代替籃圈,降低動作學習的難度,使學生都能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練習的位置,既提高了動作的技術,又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激勵了他們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激發了學習籃球的興趣。
案例2
護球與搶球
1. 活動目的
發展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運球技術和控球能力,通過基本技術的練習,培養對抗意識及對籃球的興趣
2. 活動准備
籃球若干個,籃球場或空地
3. 活動方法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兩人,一人持球,另一人徒手。比賽開始,教師發出口令後,在規定的區域內,持球者一邊不停的運球,並利用自己的身體保護球使對方搶不到。徒手者千方百計爭搶對方的球,如球被搶,則雙方交換。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計算搶到球的次數多的為勝。
4. 活動規則
(1)運球必須超過本人膝關節的高度,要用手指、手腕靈活的拍擊球,禁止用手掌心拍球;
(2)球被防守一方搶到手才算得分,如只拍到球不能得分。
5. 教學建議
此活動項目,也可採用足球進行運球與搶球的基本技術練習
評析:此項游戲可不受場地的限制,可利用籃球運球基本技術的練習,開發運動項目的多種功能,集運動、娛樂和競爭與一體,既提高了籃球的基本技術、發展了體能,又使學生能夠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體驗到籃球運動帶來的愉悅。
3.民族和民間體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地域性,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維吾爾族的舞蹈、朝鮮族的盪鞦韆、白族的跳山羊、錫伯族的射箭、京族的跳竹竿、侗族的搶花炮、壯族的拋綉球、苗族的爬坡桿、瑤族的打獵、南方的龍舟競渡、大漠的賽駝、山地的競技、草原的騎射、叢林的射弩等民族民間體育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應當具有民族特色,這有助於各校形成特色,也使體育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有很多內容,選擇和應用時,要根據學校的地域特點、環境因素、學生情況等進行選擇,也可以對一些內容進行改造,使他們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經過改造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課程內容大體分為幾類:
(1)以嬉戲娛樂為主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課程內容:以閑暇消遣、健身娛樂為主要目的;
(2)以競賽為主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課程內容:既有游戲娛樂的部分,又有競賽的內容,是一種以競賽體力、技巧、技能為內容的娛樂體育活動;
(3)配合節慶習俗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課程內容:是一個民族特有的傳統慶典活動,構成了一種寓意深刻的、獨特的文化表達方式,在文化傳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選擇比較適合學生開展的民族民間傳統項目,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反應等體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培養民族自尊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案例3
「石頭 、剪刀 、布」與武術「五步拳」
1. 教學目的
利用民間的游戲「石頭 、剪刀 、布」進行武術----五步拳的教學,把健身與娛樂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練習武術的積極性,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2. 教學內容
(1) 游戲---「石頭、剪刀、布」
(2) 武術---五步拳
3. 教學程序
(1) 游戲導入。先讓學生玩熟悉的「石頭、剪刀、布」的游戲,然後告訴學生新玩法:變換姿勢、揉和武術動作。
(2) 指導學生玩新游戲:「石頭」----並步抱拳、「剪刀」---彈踢沖拳、「布」----馬步架打。
(3) 啟發學生將手型與步型結合起來,自主創編組合動作並連貫起來練習,逐步形成小套路---五步拳
評析:「石頭、剪刀、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猜拳游戲,可以說是老少皆會。武術是我國民間體育的瑰寶,但在教學中比較枯燥無味,而把這種游戲結合進來教學,則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而且使娛樂與健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對我國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的一種很好地改造與創新。
案例4
有趣的「打陀螺」
1. 活動目的
通過「打陀螺」運動,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和發展上肢力量,掌握打陀螺的技巧和娛樂方法,培養練習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1. 活動准備
陀螺、繩鞭若干
2. 活動方法
每人一個陀螺和一根繩鞭。首先將鞭子纏繞在陀螺上(纏兩、三圈),然後將陀螺放在地上,用力抽拉鞭子,使陀螺在地上旋轉,接著用鞭子不斷地抽打陀螺,使它不停地旋轉,以轉動時間的長短決定勝負。
3. 教學建議
(1) 先要學會製作陀螺的方法。找一個長5~6厘米、直徑為4厘米的小木柱,將其一端削成圓錐形,在錐頂插進一根1厘米長的鐵釘,其尖端外露2毫米。鞭和鞭桿各長40~50厘米為宜。
(2) 要引導學生不斷總結經驗、盡快掌握做好的抽法
(3) 此活動適於在水泥地上進行,要注意安全。
評析:打陀螺是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游戲活動,深受初中同學喜歡。活動時既不受場地、器材及人數的限制,易於開展,又集運動與娛樂為一體,游戲性和競爭性較強,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等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
4.新興運動項目的利用與開發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眾體育的蓬勃開展,新興的運動項目層出不窮,許多的新興運動項目既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也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新興運動項目可以進行一定的加工改造,使其成為學生喜歡的內容。
(1)郊遊、遠足、野營等野外活動:郊遊是指從城鎮到郊外去遊玩,地點可以是風景地和公園,交通方式可以多樣,如騎自行車郊遊等。遠足是指以步行的方式到野外去游覽。野營與前兩者的不同點是要在野外宿營。
(2)體育舞蹈、健美操:體育舞蹈是融體育與舞蹈為一體的新興運動項目,是體育與舞蹈的疊加,是舞蹈的運動化,也是運動的舞蹈化,國際上把它稱為國際標准舞。健美操是在音樂伴奏下,運用各種不同類型的操化動作,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通過徒手和使用健身器械的身體練習,達到健身、健美、健心的一種新興體育項目。在選擇和開發這些項目時,需要對動作進行設計,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做到簡單、大方、美
觀、健康、活潑、參與性強。
(3)旅遊登山:旅遊登山是一種新興運動項目,它是青少年喜愛的一項活動,既能發展手臂、腿部力量,培養學生攀登高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耐力和禦寒能力,又能培養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旅遊登山包括一般登山活動、登山夏令營、登山比賽等。登山前應做好充分准備,考察和選好攀登對象、路線、山峰的高度、路線的長短、坡度等,這些都要與學生的年齡、體力相適應。在登山過程中,還可以搞一些科學考察和文娛活動,使學生在廣闊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和學習科學知識。
(4)攀岩:攀岩是一項不用攀登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攀登陡峭岩壁或人造岩牆的新興運動項目,它集健身、娛樂、競賽於一體,既要求學生具有勇敢頑強、堅忍不拔、拼搏進取的精神,又需要良好的握力、腿部力量、柔韌性、協調性、節奏感及攀岩技巧。攀岩運動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博大的胸懷,還能體驗到挑戰自我、實現自我所帶來的刺激、愉悅和成就感。攀岩活動前應介紹攀爬方法,檢查安全裝置。不同地域和學校可根據自己的地理環境,選擇攀岩地點,也可以設計難度較低的人造攀岩牆等。
案例5
校園簡易保齡球
1. 活動目的
鍛煉肌肉耐力和靈敏性,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感受大保齡球的樂趣。
2. 活動准備
實心球8個,手榴彈若干,在田徑跑道上畫一條投擲線,距投擲線15米處各放6枚手榴彈
3. 活動方法
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8組,成縱隊站在投擲線後,輪流將實心球滾動向手榴彈,然後跑上前將將擊倒的手榴彈擺好,並將球撿回,交給下一人,依次進行。採用保齡球的比賽規則和計分方法,最後評出得分最多的個人和小組。
4. 活動規則
(1)練習「保齡球」時不能踩線;
(2)必須採用地滾球投擲,不能上拋球,應注意安全。
5. 教學建議
有條件的學校可增加手榴彈的個數及人手一個實心球,以增強活動的興趣性及有效利用時間。
評析:保齡球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趣味性和健身性,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但開展這項運動所需的場館與設備絕大多數學校都不可能具備,因此,利用實心球和手榴彈來代替保齡球進行活動,是對新興運動項目的一個很好的引用與改造的方法,既滿足了學生進行保齡球運動項目的一個很好的引用與改造的方法,既滿足了學生進行保齡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又發展了身體素質,使大多數學生能夠喜歡此項運動。
Ⅲ 哪裡有《小學體育優質課視頻》資源,可以下載觀看
優酷有,如果要下載,得下優酷的IKU愛酷【播放網頁下面有】,緩沖完打開IKU就看到下載好的文件版了權,不會的話仔細找找,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2280351.html
Ⅳ 請您簡單談一下初中體育課程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初中體育與抄健康新課程教學法 這本書可以了解一下
第1章 體育課程改革概述
第一節 體育課程改革的依據
第二節 國內外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第三節 我國體育課程標準的主要特徵
第2章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內容
第一節 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
第二節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內容
第3章 初中生的體育學習指導
第一節 促進初中生有效學習
第二節 自主學習方式
第三節 合作學習方式
第四節 探究學習方式
第4章 初中體育教學設計
第一節 學習目標的設置與學習內容的選擇
第二節 水平和單元教學計劃的制訂
第三節 課時教學計劃的制訂
第5章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
第一節 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與實施
第二節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
第三節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第6章 初中體育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第一節 課程內容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第二節 體育設施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第三節 自然地理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第7章 體育學習評價與課堂教學評價
第一節 體育學習評價
第二節 課堂教學評價
第8章 體育課程實驗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一節 關於轉變觀念的問題
第二節 課程標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現實問題
Ⅳ 哪裡有《小學體育優質課視頻》資源,可以下載觀看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7058753.html 點進創建抄者的空間,然後加他為好友,對方同意後您就可以下載對方的視頻了。在優酷下載視頻之前要注冊會員(免費),並下載優酷下載器。之後就可以免費下載了!祝您成功!
Ⅵ 如何進行體育課程內容資源和條件資源的開發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強力推進,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支持系統版,課程資源開發問題日權益引起人們關注。一般認為,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課程實施與生成的各種因素與條件,可以分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兩大類。體育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的組成部分,其也可以大致分為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和條件性體育資源。體育課程內容資源從分類上看,屬於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定義上來講,它是指構成體育課程內容要素的來源,如體育的知識、技能、價值觀、情感態度,各種身體練習以及學生的經驗等要素的來源。在體育課程資源系統中,體育課程內容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Ⅶ 如何開發與利用小學體育課程資源
一、明確指導思想,健康至上
體育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體育知識與技術技能傳授的結合體,學生在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身體的活動會對身體產生相應的刺激,從而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因此,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堅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及良好的行為方式。無論是教學方式的採用還是教學內容的實施,都要遵循健康至上的原則,以促進學生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
二、發揮學生主體,以學為本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更好地發揮。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以學為本」,在選擇課程、授課內容、教學方式上都要從學生的身體發育特徵及接受能力出發,理解和尊重學生,關注其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並肯定學生自身固有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健康能力。
三、擺脫陳舊觀念,創新實踐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這就要求我們要擺脫舊觀念,開發新的人力資源。創新的主角是學生,而教師作為引導者就必須要建立新的教育觀和認識在學校中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增強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讓他們知道如何學會「玩」,怎樣「玩」,創造「玩」,如在一些班級中創建「點子」信箱,將學生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游戲和想法投進信箱,體育教師對其進行篩選、總結、引導,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從而寓教於樂。
四、尋求教學器械,改造利用
在一些學校的體育課上,體育器材配備的嚴重不足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這些主是受到經濟的制約,並不是體育教師力所能及的,體育教師能做到的就是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自身創造力和想像力去挖掘更多適宜學生活動的體育器材資源。比如,改造場地器材——對原器材進行改造,使課程內容發生變化,開發出新的課程內容;還可以從替代器械中尋找思路。體能練習往往是一個班級全體同學進行的練習,因此,對運動器械的質量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一些欠發達地區學校的正規器械如雙杠、單杠等往往在數量上達不到要求,對此,可利用一些替代器械,如利用牆壁進行體能練習;重視體育器材的一物多用。體育器械的重要特點就是多功能性,這就需要發揮的師生們的想像力,挖掘體育器械的各種功能,如呼拉圈可以鑽、跳、轉滾、擺造型、開火車等,欄架可以用來跨欄,也可以用來投射門,還可以用來爬越障礙等等,除了本身體育器械,還可以自製器械,如可樂瓶可以用來做標志、繞桿,舊報紙可以用來做紙球等。
五、更新教學內容,靈活多樣
我們要大力開發現有體育課程內容的資源,以適應和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要。傳統體育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在廣大體育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下,我們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地篩選,對舊教材進行深刻地反思,可以發現教材本身並不具有 陳舊性,關鍵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組織、更新。為此,我們可以將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無興趣的陳舊內容剔除,不過分強調運動項目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淡化「達標」式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教學難點的確立上,降低練習難度和技術動作難度,不苛求動作的細節,改變器械的功能等;內容上進一步改進,將新運動項目導入體育教學,如健美、街舞、爬山、現代舞等,相對樸素和簡單的新運動項目,更能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簡地開展教學,也能解決當前有些學校由於經費的制約在體育設施方面的困難;還可以讓游戲滲入教學內容。如在投擲中利用可樂瓶打准記分游戲,利用樹上掛高物原地起跳採摘等。對初中生來說,選擇恰如其分的游戲,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體育游戲體力開發和智力開發的統一體,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深受學生喜愛。選擇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體育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學習的慾望。採用這些充滿樂趣的教學形式,可使學生玩得快樂,同時也能使他們受到思想教育和模擬訓練。
總之,教學內容無論如何更新,都要注意時代性,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把學生對體育時尚的追求引導到健康向上、參與性強、安全有益的課程內容中來。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有很多方式,如發揮地域優勢,利用環境資源,與學校實際情況相結合;突出學校特色,建設校本課程等。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與實施不可缺少的 基本要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課程資源應有的教育優勢,並有效地開發利用,對於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體現體育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推動素質教育和深化中學體育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