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08 02:41:03

㈠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語文課程標准》在給語文學科定性時,除了繼續突出語文的交際專工具性質之外,更屬強調語文的人文性質,語文的內涵進一步拓展了,明確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過去強調語文的工具性質轉向重視語文的雙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質。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僅一個「工具性」或「人文性」是無法概括語文這一復雜學科的本質屬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處於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關系之中。說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絕對不是排斥它的科學精神;說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也絕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這一個,張揚另一個的問題。 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推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並有助於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㈡ 什麼是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實踐

就是讓語文課運用到社會實踐中, 一、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什麼?「語」,大家都認為是指語言;「文」,有人說是指文字,有人說是指文章,有人說是文學,有人說是文化。也有人考證這門課程定名的由來,認為「語文」是指「口頭語」和「書面語」。我們說,「語文」應該包括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學和文化。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以及有語言文字構成的作品都屬於文化。
關於語文課程性質,多年來人們提到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這里的「工具」是
一種比喻的說法。「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妥當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結合在一起的,語文課程要同時實現這兩方面的目標是並不矛盾的。當然,要實現兩方面目標的高度結合,必須在目標和內容的設計上、在實施上下大工夫,而且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下工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的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二、語文課程的地位
語文課程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語文課程是基礎性課程。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能夠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才能順利地學習其他課程。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些也有住於學好其他功課。因為語文課程是豐富的,語文素養也是綜合性的,所以,語文素養在德、智、體、美諸多素質中也就處於基礎的地位。因而,人的語文素養又是全面發展的基礎。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在內的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是人的語文基本能力,也是構成人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語文素養也是人終生發展的基礎。正因為如此,《語文課程標准》這樣說:「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在過去的社會是這樣,在未來的社會也是這樣。性質決定地位。語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的重要責任,決定了語文課程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地位。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拼音是單調枯燥乏味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又少,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刻板單一地進行灌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把漢語拼音教學與童話、游戲結合起來,學生便全會學得有趣、主動。
(一)在童話的王國里學拼音
兒童都喜愛童話,因此,用童話的形式進行拼音教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極易被兒童接受。
1、使用童話語言。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教師使用童話語言能使他們感到親切,如教學標點規則時,我編了這樣一首童謠:a老大最大,老二老二ooo,老大不在我最大,老三老三eee,a、o不在我最大,i、u雙胞胎,誰在後誰就大,老六老六üüü,他是我們的小弟弟。這樣教學生興趣濃,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標調。
2、編童話故事,利用編童話故事進行拼音教學,能是學生把知識記得更牢。
(1)記拼音規則時,一位執教教師編了這樣一個童話故事:有一天,小熊愚愚(ü)見到好朋友jqx,他高興極了,趕忙伸出手,可是轉念一想,不行我戴著墨鏡和別人拉手是不禮貌的,於是小熊趕忙摘下了墨鏡,先和j拉拉手(板書j——ü——ju),再和q拉拉手(板書q——ü——qu),最後和x拉拉手(板書x——ü——xu)。通過這樣富有情趣的教學,學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省略的規則。
(2)整體認讀音節中編童話故事。漢語拼音的整體認讀音節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我編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i、u、ü三個小朋友要出去玩,可是他們年紀小,又不認識路,怎麼辦呢?他們就請大y大w來帶路,大y帶著小i一塊兒走(板書:yi),大w帶著小u一塊兒走(板書:wu)。可是小ü沒有人帶,急得哭了。兩滴眼淚流出來了。大y看見了,說:「小ü妹妹,別哭了,我來帶你吧,不過,你的把眼淚擦掉。」小ü高興地把眼淚擦的乾乾凈凈,拉著大y姐姐一塊兒走[板書:yu]。於是,大y帶著小i和小ü大w帶著小u高高興興地去玩了。這些強迫學生死記硬背的要好多。
(二)、在游戲世界力學拼音
游戲對兒童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它符合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當上到後半節課時,學生往往感到疲勞,若鞏固練習與游戲結合起來,便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振奮。
1.找朋友游戲。復習鞏固聲母時,我把打亂的卡片放在講台桌上,請一個學生上講台「找朋友」。教師說,聲母d,ddd。眾學生也有節奏地拍著說,聲母d,ddd。講台上的這個學生取出d的卡片說,d是我們的好朋友。眾學生說,對對對。d是我們的好朋友。用這種方法復習聲母,收到了好的效果。
2.分水果游戲。教完聲母和韻母,將拼音寫在紙做的「蘋果」上,房在一個大盤子里。教師把盤子里的「蘋果」逐個出示。學生誰讀的正確,就把「蘋果」拿去。看誰的本領大,拿的「蘋果」最多。
3.拍手游戲。教完16個整體認讀音節,引導學生背誦時,可讓同桌兩面對面互相擊掌。每擊一次掌各人說一個字母,誰接不下去或說錯了,就算輸了。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一定會促使他們積極讀書。每在復習韻母聲母時也可採用著一游戲讓學生背誦。
三、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為一個時髦的語詞,被人們廣泛應用。那麼,究竟和為理念?筆者理解,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指觀念和思想;其次,它還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精神。例如,「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定義了四個方面:1、全面提高語文素養;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個定義就比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育觀念具有更豐富的含義:它既包括了怎樣教、怎樣學、學什麽,又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它實際上是實施語文教育的「總綱領」。由此可見,我們平常所說的「升華教育理念」,就不單單包括更新教學的觀念,還應包括我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們對於教育的基本信念。
(一)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義務教育課程應適宜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與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因此,《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所設計的課程目標,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課程目標還必須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語文素質的內涵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這裡面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我們必須注重學生語文素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強調、突出其中的一個方面。
語文素養: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的說法「語文能力」是指讀寫聽說能力。《語文標准》所提出的「語文素養」包括了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維觀念等內容。「語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工具生」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後加強工具性,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妥當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的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地位。

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的內涵是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表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這里體現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

語文素養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這種素養不僅表現為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也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一句話,語文綜合素養是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關於語文教育的特點,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將語文課程和自然科學類的課程進行比較,可以看到,語文課程中具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因此,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生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特創新的理解。

2、語文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3、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生學習母語,因為有早已具備的語言心理機制為基礎,具有對本國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條件,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大量的實踐機會,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4、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

漢字是平面型方塊文字,是形音義的綜合體;漢字的形音義之間本來都存在一定的理據,漢字豐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長期以來,漢語和漢字對中華相互影響,也相互適應,漢語和漢字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對語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語文課程要充分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向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適應時代要求和語文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精神。

要幫助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研究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鼓勵學生的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自主學習,鼓勵想像、質疑和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省略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㈢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是什麼性質的參考文獻

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㈣ 小學語文學科性質的三個方面的關系怎樣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專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屬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
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個維度,同時它又是其他兩個維度發展的依託。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假如把語文素養比作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就是上層建築,基座穩固了,語文教學的根基才不會動搖,「上層建築」也才能發展得更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重要的一維,沒有它,將使語文教學回到課改前的狀態,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沒有「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將難以落實。在兼顧其他二維的情況下,知識和能力的堅實牢固,是語文新課程追求的目標。

㈤ 小學語文學科性質特點決定了在教學評估中

【答案】B
【答案解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小學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所以在對小學語文學科進行評估時應以定性分析為主。

㈥ 簡述語文學科的性質

首先,我們從語文學科教育的任務上看。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的語文素質。語文素質是什麼呢?用韋志成教授的話就是:「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具備熟練的語文交際能力和深厚的語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現代閱讀教學論》)這里的語文素質,一言以概之,即語言素質。在中小學學生所學的學科中,惟有語文學科把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當作根本任務和目的。對此,韋志成教授在其《教學語言論》一書中還有更明確的闡述。「語文學科是一門教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科,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情達意,達到掌握語文這門工具之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實質:以語文教科書為書面目標語言為範例,以教師教學語言為口頭目標語言為榜樣,以學生的語言訓練為主線,以聯系生活之用語言為根本達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形成語文素質的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以適應社會運用語言交際的需要。」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語言不僅是語文學科教學的立足點,而且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歸屬。
其次,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來看。「語文課程的主要學習材料是母語文字語言及母語文字語言構造的文章。」語文教材中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語言為表現手段和表達形式,不過風格各異而已。區培民先生把這種區別進行了辨析。他在《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系統論析》一書中指出:「語文課程的教材文本語言基本分屬兩類:一類是邏輯語言,一類是藝術語言,它們分別位於日常語言的兩側。前者構成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的主要語言,後者則是記敘文:小說、文藝性散文及詩歌的通行語言,在報告文學、雜文、劇本中,藝術語言亦占較大比例。」可見,語言是構成語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語文教材中選文不同,主要是要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不同語言風格。這一點,就把語文學科與政治、歷史、地理等區分開來。
第三,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來看,語言性也體現得十分明顯。「言語—語言—言語」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們學習母語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道出了人類學習語言的一般規律。人類學習母語,都是從模仿他人的言語行為、言語作品開始,入學後逐漸學習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的語言規則,最終用於自己的言語行為——聽、說、讀、寫之中。這里不願辨析「言語」和「語言」的區別,只想說明,語言學習始終貫穿於人們學習母語的整個過程。從另一角度看,語文教學過程是從語言到學習課文內容,再到領會課文思想的過程。課文是語言的集合體,語文學科應以語言教學為核心。因為在內容、思想、語言這些矛盾中,語言的學習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語言的學習,學習課文內容,領會課文思想顯然都是空虛的東西。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里順便提一下。思維和語言的關系也是這樣一種關系。
最後,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語言教學的藝術。為此,人們都十分重視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和課堂語言的訓練和提高。這也說明語言性是語文學科的獨特性質。為此,區培民先生曾有這樣的精闢論述:「就語文課程人文目標的達成而言,在師生共同面對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機勃勃的意義從『死』的文字中『活化』出來感受、體認其中的人文內蘊、精神氣息,便成為師生的共同課題。而精神資源的非傳習性則使教師被賦予了『活化』的主導者的角色使命:『教師要在這些具有文化意義的世界裡通過自身的語言的表述進行再創造』,『將文字還原為言說,將死的文字轉化為活的語言』,這一言語行為『並不是僅僅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從語言(文字)到語言(口說),而是透過文字去看思想後重新形成言說』,從而衍化出源於文本內容異於文本文字的語言,通過『活化』的言語行為,消除文本精神與學生情感的疏離,溝通文本與學生二者的精神空間。」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教師「活化」的語言,怎麼能夠「消除」「疏離」、「溝通」「精神空間」。事實上,是語言把教師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教材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文本與學生主體世界的對元文本的「意義轉換」連在了一起。沒有語言,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數、理、化的學習顯然不具備語文學科這種語言的性質。從這點也能看出語言性是語文學科「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根本屬性「之一。
關於「人文性」,在性質的紛爭中,已有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論述,不過多數人還是混淆了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科的關系,因此談的較多的是語文教育的性質。如李震在《一場重要的爭論》一文中就曾這樣指出:「語文教育人文性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漢語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人文價值,注重體驗漢族人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三是尊重和發展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㈦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小學語文考試大綱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小學語文考試大綱暫時還沒出來,但是內每年的福建容教師招聘考試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直接點擊參考2014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考試大綱來了解更多。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性質是什麼

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版具性與人文性的統權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