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步驟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步驟

發布時間: 2021-01-08 15:40:54

❶ 如何上好小學綜合實踐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近代社會的產物,它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經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可以說,綜合實踐是學生的實踐,是學生的活動。我認為,要上好綜合實踐課,應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任何課程都具有特定的課程內容與形式。課程內容是由課程的性質決定的,而課程形式反映了課程內容的要求。處理好課程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助於克服實施過程中的形式傾向。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是學生的活動主題。 綜合時間活動是面向學生生活領域的課程,因而,其課程內容不應來源於書本,而應來源於學生的生活,來源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圍繞問題來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而這一問題就是學生活動的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非預設的課程,學生在該課程中學習什麼內容?與學科課程不同的是,學習的內容不是預先設記好,不是體系化的書本知識或知識專題,而是學生從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問題,並由問題上升到活動主題,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整合性。 要保證學生活動主題的整合性,在以校為本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與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整個學段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具有一定的廣度。 學生的活動主題往往是從生活背景中、從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從一個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來看,任何一個活動主題都是有意義的。但如果整個學段的活動主題只是圍繞某一角度來確定的,那麼活動主題的確定往往不利於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方式。因此,在整個學段學生確定活動主題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涉獵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文化等不同領域的問題。在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背景與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適當引導學生在不同年級關注不同領域的問題。 2、妥善處理活動主題中的知識性問題。 任何主題的活動都應該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方式,自主獲取知識,形式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追求之一。因而,在實施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問題解決與活動過程中,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及時整理與總結活動體會與活動收獲,獲取知識。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形式。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形式是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經驗性課程、活動課程。因而,活動就是其基本形式。在實施過程中,要防止為了活動而活動的狀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根據活動主題的需要決定活動形式或活動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綜合性」也要求活動方式的綜合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整個學段的活動過程中,經歷探究、實踐、調查、考察、服務、社會宣傳、公益勞動、設計與製作、技術實踐與勞動實踐、信息實踐、總結與交流、展示與答辯、回報與表演等活動方式。 2、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的價值就在活動過程中。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活動空間,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要切實體現該課程的價值,讓學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必須讓學生「全面參與」,並「深度實踐」。 三、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必須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一)突出學生主體。 突出學生主體,意味著把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意味著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體。 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體。一方面是指導學生是課程的直接實施者,另一方面是指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能動性,學生創造著課程。因此,不應把課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學生必須毫無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對象,而應發揮學生對課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構能力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更不同於學科坑成,它不是「可教的」課程,而是「可做的」課程,是實踐性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性的課程,學生是課程實施的重要主體。綜合實踐是學生的實踐,是學生通過實踐來學習,通過實踐獲得發展。 2、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 從學生出發是體現學生本位課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准備階段、開展的過程、總結與交流等環節都應該尊重學生的實際,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准備階段,最好不由教師提供活動主題或問題來讓學生選擇,而應由學生自主提出活動主題或問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當然,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並不是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定活動主題,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明確活動主題或問題的意義。 (二)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導師與學生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性課程,要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在學生的活動過程中起著指導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因而,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教師的主要作用就在於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但教師的指導需要以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為前提。指導不等於規定,不等於統一要求。 2、提高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一方面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所以要設計與制定教師指導方案,增強教師指導的計劃性。教師指導方案應包括: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目標、學生活動過程與具體方法的指導、學生活動主題必要的資料與工具准備、學生活動評價策略等。制定教師指導方案,有利於教師明確指導任務,落實具體的知道行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活動類的綜合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中的新型產物,它與其它學科課程領域有著本質區別,它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和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是學科課程與知識類綜合課程的一種補充形態。但是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在理論定位與研究取向上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澄清,還需要進一步的反思與追問。

❷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從幾年級開始設置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從3年級開始設置。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專發展需要出屬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2)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步驟擴展閱讀:

小學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的主體,應在地方指導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將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培養目標、教育內容等融入其中。

要依據學生發展狀況、學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區資源(如各級各類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綜合實踐基地和研學旅行基地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籌考慮,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實施方案。

❸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有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不像其他學科課程內容那樣界限分明和系統化,而是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超越了傳統的學科邏輯體系。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不管是人物、動物、植物還是事物,不管是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科研還是科學藝術,只要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具有潛在教育價值的主題或項目均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你的分兒太少,具體的內容再交流。

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步驟

綜合實踐活動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有其各種各樣的格式,但就一般情況而言,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活動設計、小組活動情況記錄、個人搜集資料表、小組活動成果報告單、學生評價表、活動總結報告,共六部分組成。下面就這七個方面簡要闡述一下:
一、活動設計:是供實施活動時參照備忘的總方案。它包括:
1、主題的確立:即根據學校或社會中發現的某一問題,考慮通過這一活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主題產生的原因。如《本地畜禽主要傳染病調查》。
2、活動目標:活動要達到的教育目的。可包括能力目標、方法目標、情感目標。如《畜禽主要傳染病調查的目標》。
3、調查方法:有問卷、訪問、查資料、上網、動手操作等。
4、實施過程:
(1)分組方式:小組成員高中低互補,確定每組具體負責某項內容,選好組長。
(2)階段目標:走向社會,深入群眾,獲得事實材料,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資料查詢:獲得有借鑒的資料及專家的建議。
(4)交流匯總:統計數據得出好或壞的結論,探討新方法,提出合理建議,寫出報告。
(5)評議總結: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及小組實踐報告成果給予評價,總結本次活動的成果、經驗、教訓及下次活動的努力方向,並提出希望。
5、預期成果:(1)研究報告(2)標本(3)教學具(4)著述、作品(5)圖片等。
二、小組活動記錄(重點說明活動內容):基本上按計劃過程去寫,其中學生發言內容要點要記錄下來,特別是基本數據、典型事例,讓結論從事實得出。
三、個人搜集資料(略)
四、小組成果報告:應寫清查閱了多少種資料,走訪了多少人,遇到了哪些情況,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有何收獲體會。
五、學生評價表:在老師指導下進行。
六、總結報告
1、背景簡介:與主題的確立基本相同,但要比設計上的要稍詳些。
2、實施情況:對階段實施過程進行簡要的總結說明,一是學生活動情況,二是社會各界支持與否,三是其他。如《果品資源調查》。
3、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的數據、事例等材料進行分析,說明實際情況,闡明自己的觀點。如《果品資源調查》。
4、感悟與反思(包括建議、心得體會等)
(1)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高;(2)調查中遇到哪些不順,對學生有什麼影響;(3)通過實踐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上、學習方法的改善上等都有哪些可取的地方;(4)有何好的經驗、體會、建議;(5)存在不足等。
以上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過程,在實際工作中定會有特殊情況出現,望大家以本次培訓內容為參考,創造性的完成任務


❺ 小學綜合實踐包括哪些課程

編輯本段教育課程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

❻ 小學綜合實踐基本功+20分鍾片段課怎麼上

主要是激發學生的一個情境問題出發,帶領學生解決問題,設計好解決方法,不斷嘗試獲得成功,使學生成功體驗

❼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階段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

在實施過程中,要聯系學生生活背景和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問題中心,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綜合性。

  1. 研究性學習: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初步學習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發展合作能力,並初步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學生年齡特徵、知識和技能基礎,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制定方案等過程,學習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觀察研究、文獻研究等科學方法的基本規范和操作要領,養成探究習慣,形成科學態度,初步創新精神。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社區和社會的體驗性、服務性或公益性的實踐活動。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走進社區,理解社會,獲得直接經驗,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參與社區活動,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實施,應適應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應圍繞主題,在綜合應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主動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以操作學習、設計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活動。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懂得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常識,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技術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技能;豐富勞動體驗,具有親近技術的情感和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能夠安全而有責任心地參加技術活動,初步具有技術意識、職業意識、創新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審美意識。

拓展資料: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

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

❽ 小學綜合實踐課堂常規怎麼弄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祝你成功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自身的特點決定著國家、地方和學校都無法以章、節的形式提出課程的內容,而只能從活動的類型、涉及的領域對其做出相對的規定。具體實施中,在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同時,應從課程目標、內容、活動過程等方面綜合權衡,有所側重,靈活地借鑒下列幾種便於操作的基本課型。 1. 選題指導型。「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 方案設計型。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准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於活動,指導於活動。 3. 知識普及型。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後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 自我發展型。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採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 專題研討型。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 設計製作型。「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 網路探究型。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路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 家庭體驗型。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 社區實踐型。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 成果交流型。「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後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無論那一種類型,其實施都必須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以上所列舉的10類課型,我們在選用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凸顯實踐,切實讓學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真正做到融「綜合性、實踐性、主體性、創造性」於一體。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