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生課程活動教案怎麼寫

小學生課程活動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1-09 00:11:17

⑴ 小學生我愛我家怎麼做活動設計教案

活動目的:使學生愛校、愛班如愛「家」,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學生關心集體、建設集體的積極性和熱情。
活動時間:2014年3月5日(2013學年第二學期第3周星期三)
活動地點:多功能室
活動人員:七(1)班全體學生
活動准備:
1、提前安排主持人,制定活動步驟。
2、提前安排交流學習方法的同學准備好發言稿。
3、搜集歌曲、照片,製作好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譚:告別天真童稚,迎著青春朝陽,我們邁進了中學新天地。
陳:因為有你,因為有我,才有了七(1)班這個光榮的集體。
譚:有你相伴,有你同行,我們的初中生活定會絢麗無比。
陳:這里是我們溫暖的家園。
譚:溫暖的家園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的共同呵護。
合: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愛我家」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我愛我「家」
第一部分:溫馨班級
陳:家,是一個充滿親情與愛的地方。
譚: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療傷的聖地。
陳:家,是我們感情的中心,四周圍繞著美好的祝願。
譚:家,是以愛為圓心,一家人手牽手為半徑走過的圓。
陳:七(1)班,就是我們的家,老師像父母般關懷著我們,同學之間也像兄弟姐妹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譚:在我們共同走過的一個學期里,身邊發生了許多值得回憶的事情。還記得校運會、校慶日的情景嗎?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
(播放照片)
陳:同學們,看著這些照片,你回憶起了班級上的什麼事讓你最感動和難忘呢?下面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分享一下。
小組交流(略)
陳:小組交流先到這里,下面請小組上台匯報。
小組上台匯報(略)
譚:謝謝同學們剛才的精彩發言。這些事情,都讓我們感動不已。正如一首歌中唱到:「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雙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
陳: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融入集體的事業中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第二部分:我為集體添光彩
譚:在我們七(1)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每位同學都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大家用自己的特長不斷為我們的班級增添光彩。
陳:在繪畫方面有特長的同學有:譚煒、劉珍琳、梁綺慧等,在舞蹈方面有特長的同學有:楊嘉儀,在唱歌方面有特長的同學有:陳汝、洪琪情等,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同學有:沈舒婷、陳欽偉、陳裕聰等。
譚:這些同學都能憑自己的特長,積極地為集體增光添彩。
陳:我們是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班集體,讓我們的集體更優秀。
譚:那怎樣為我們的班集體增光添彩呢?現在請以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小組交流(略)
陳:小組交流先到這里,下面請小組上台匯報。
小組上台匯報(略)
譚:謝謝同學們剛才的精彩發言。但是,在我們的班集體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現象。有的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不按時完成作業;有的下課打鬧,玩的花樣層出不窮;有的上課不專心聽講等等。
陳:我們每個人都要力爭改掉自己的壞習慣,這也是愛護我們班集體的一個重要表現。
第三部分:團結友愛助學業
譚: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答案是:「把它放到大海中去。」
陳: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只有取長補短,才能共同前進。
譚:下面有請上學期班裡排前三名的同學為我們介紹學習方法。
(按照黃小嬋、譚煒、洪琪情的次序進行發言)
陳:謝謝以上同學為我們介紹的學習方法。希望在座的同學們都能借鑒經驗,查缺補漏,共同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譚:我們曾互不相識,是育才把我們緊緊相連。
陳:一個美麗的校園!一個溫馨的教室!
合:能夠凝聚起所有同學的力量,能夠使大家感受到集體的關懷。我們愛我們的班級,我們更愛我們的校園。最後讓我們一起許下我們的心願吧!
譚:29雙明亮的眼睛,流露出渴求知識的熱情。
合:我們努力!
陳:29顆真誠的心,鳴奏著一個響亮的聲音。
合:我們真誠!
合:真誠待人,真誠對己,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激流涌進,刻苦鑽研,我們翱翔在智慧的藍天中。團結友愛,暢想未來,我們將擁有無限美好的明天!
(播放歌曲《明天會更好》
三、結束語
合:最後有請我們共同的「家長」——朱老師發言。
朱:帶著獨特鮮明的個性,我們聚集在一起;為了共同的願望,我們聚集在一起。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諧的班集體需要的是團結。一個團結的班級,應該是有一顆顆懂得感恩的心聚攏而成的。相信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同學們能感受到我們的「家」——七(1)班的溫暖。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的同學將會更融洽,集體將會更和諧,學習會更上一層樓。最好,我要感謝蒞臨指導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為本次班會做准備的同學們。我提議,用行動證明言語,讓我們每個人用一張小紙條寫下一件自己要為同學、班級、學校做的事,在以後的日子裡,為共同建設我們和諧的班級家園、育才家園而努力!
合:七(1)班「我愛我家」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⑵ 小學生二年級的作文課教案怎麼寫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件法寶,那就是友善。人一出生,總是隨著一聲啼哭而落地。在《三字經》里讀到「人之初,性本善」才明白人出生後都是友善的,但隨著不同的成長環境,長成了不同的人。 有的人像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的人想像…… 記得有本書里寫到一個學生,因為家裡窮,所以就在學校里,藉助學校里的燈,完成作業,天天如此。而且每天都到晚上11點多。
學校的大門卻從未緊閉過。突然有一天,他被鎖在學校里。第二天,他得知:原來每天讓他出入自由的是學校里的老門衛。現如今,老門衛得了急症,躺在醫院里,他立即買了一些禮物送去醫院,可是遲了一步,老門衛已經與世長辭了。親年後悔不已。新門衛不知道他要在學校里學習到11點多,所以鎖了門。這是一個多麼典型的例子啊。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閱讀自然,閱讀春夏秋冬。
讀春,讀「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讀夏,讀「仲夏苦葉短,開軒納微涼」。
讀秋,讀「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讀冬,讀「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讀一年四季,我們感受到了時光倒流的迅疾和生命的短促。 閱讀自然,閱讀風露霜雪。 讀雨,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讀露,讀「盈盈荷上路,灼灼如明珠」。 讀霜,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讀雪,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讀萬千氣象,我們明晰了萬物盛衰的規律和人生運行的軌跡。 這些都是人生哲理,老年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卻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成年人要友善地對待老年人、幼兒、殘疾人。 友善,是人生之本,暖暖的陽光下,鮮活的生命正一瓣一瓣張開,林間的一群小鳥,把封閉了一冬的心願播進了蘇醒過來的河塘。

⑶ 大班小學生課程表教案知識目標怎麼寫

周工作計劃及每日安排
__月__日——__月__日

教育要求 家長工作
時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教育
活動
游戲
活動



教育
活動
游戲
活動

⑷ 小學生教學音樂課的教案怎麼寫

小學四年級音樂課<擁護八路軍>
馮鑫
教學目的:使學生感受熱烈、的音樂情緒
教學重點: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切分節奏的時值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聲訓練:開口音阿
三、復習歌曲《鈴蘭》
四、導入:(出示掛圖)同學們看這是誰?(看圖中的一個人物,找同學回答能說出是八路軍)這又是誰?(在出示圖中的另一個人物,找同學說出是老百姓)你們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么?請你欣賞過歌舞後告訴我。(聽范唱,懸梁名舞蹈好的同學到前面跳舞)師:「春節到了,老百姓吧自家的豬羊送給情人八路軍,體現了群眾擁護八路軍,軍民一家的魚水情,這首歌和歌曲《鈴蘭》給你的感受一樣嗎?這首歌給你的感受是什麼樣的(歡快、熱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愉快、熱烈的陝北民歌《擁護八路軍》」
五、新課
1、節奏練習:(將第一句節奏謝在投影板上,讓學生畫拍練習熟讀,在將第二句歌詞填到節奏里畫拍讀。)
2、視唱練習:(出示第二句樂句,先齊讀譜,再隨琴唱。)
3、學習歌曲旋律:
a、齊讀歌譜 b、跟琴劃拍視唱 c、學生完整隨琴視唱
(出示切分節奏)師:「這是切分節奏,請你在書上找一找共有幾 處。」找學生回答3處。師:「歌中多出永了切分節奏來表現熱烈的場 面,你在以後的創作中寫熱烈的場面時可以用這一節奏來表現。」
4、學習歌詞:
a、讓學生自由快速讀一邊歌詞
b、學生劃拍齊讀
c、輕聲劃拍填詞唱
5、理解歌曲: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歌曲表現了什麼,應用什麼樣的 聲音歌唱。 師:「請你用歡快的聲音演唱」
6、練習演唱
六、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擁護八路軍》,了解了熱烈氣氛可以用切分節奏來表現
摘自"北京音樂教師"

⑸ 小學生課外活動《快樂農場》作文課教學教案

6月1日早晨,我早早醒來,換上了校服,馬上把早飯吃完,開開心心地去學校。因為今天不但有表彰活動,吳老師還組織我們去樂子雞蛋農場(也稱為快樂農場)去體驗農家生活。我和媽媽做上同學的車來到了樂子雞蛋農場,一下車我就感覺這里的空氣太清新了,這里的山林太美了。
不久,我們就開始體驗第一個農家樂活動——種玉米,我們來到一片耕地上,我拿起一把小鋤頭,我使出了吃奶地勁往地里挖土,才挖出一個比較深的小坑,然後播下一顆玉米種子,再把土重新蓋上,接著澆水。期盼來年,我種的玉米肯定能長高。
第二個體驗活動就是撿雞蛋,我們一群孩子提著籃子沖進雞舍,看到哪個雞窩里有剛下的蛋,我學著別人的樣子,用稻草把母雞轟走,誰知一隻母雞突然看到了,就往我這兒追,我趕緊拿走雞蛋正想跑,沒想到這只母雞那麼「暴力」,竟然把我的手啄了一口。我有點不服氣:大不了下次來了賠你蛋嘛。到最後我只撿了8個蛋,看著別人撿的都比我多,我有點失望,最終,我的同學江映月幫了我,算是滿載而歸了,我才高興起來。
吃過香噴噴的農家飯後,開始了第三個活動就是摘新鮮的水果蔬菜。媽媽先去借把剪刀,我提著菜藍子往成熟的菜地里尋找果蔬。我掰了三顆玉米,媽媽剪了一顆黃瓜,還有一顆絲瓜。看見旁邊菜地里的西瓜只有大人的拳頭那麼大,不忍去摘。接著我們又往大棚里走去,摘了三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還有許多晶瑩剔透的小西紅柿。
體驗完一天的農家樂活動,收獲很豐富,能通過親手勞動獲得的果實最光榮!

⑹ 小學生口才課教案範例

這個比較新穎啊!小學生口才課的教案!
第一次聽到!
1:讓學生有表達的慾望(有故事入手戰國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讓學生對口才有興趣)
2:讓學生大膽的表達(帶入互動假設和陌生人的第一次見面如何讓別人了解自己)
3: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
4:讓學生有自豪感

⑺ 小學生環保班隊會活動教案怎麼寫啊

全球變暖會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與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中緯度地區將會因氣候變暖使蒸發強烈而變得乾旱,現在農業發達的地區將退化成草原;高緯度地區則會因變暖而增加降水,溫帶作物將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來看,氣候變暖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主要的,得到好處的僅是局部某些地區。
城市的氣溫比近郊要高得多,猶如一座溫暖的島嶼。我國最大的城市「熱島」北京,比郊區溫度高出9.6度,上海與郊區的最大溫差也達6.8度。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在於城市人口集中並不斷增多,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磚瓦堆砌成的建築群與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鋪設的路面、人行道、廣場,代替了原為植被、作物覆蓋的自然地面。它們反射率小,熱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陽能。
2、物種迅速滅絕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以及環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國際保護自然聯盟1996年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警報名單》顯示,世界現存4500種哺乳動物中,面臨絕種的已佔24%,而現存約9500種鳥類中,有12%即將滅絕。在已知的大約1萬種木本植物中,瀕臨絕種的約佔6%,其中1000種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物種永遠告別地球,據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萬倍。中國是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中,瀕危種有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3、世界水資源嚴重不足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本來可以
利用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目前世界上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難以得到清潔水,50%的人口無法得到衛生用水。許多國家用水緊張,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連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俄羅斯與加拿大,有些地區也受到缺水的威脅。非洲的一些國家連年乾旱,缺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有人預計,水危機將成為21世紀城市裡「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
4、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環境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區域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發生環境問題,影響的范圍往往會大大超過該地區。例如,酸雨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國際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將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5、我國的資源狀況
從自然資源總量講,我國許多種自然資源的總量都在世界前列,稱得上是地大物博的
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各類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佔有量卻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佔有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值的1/5;我國礦產資源儲量總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佔有量相當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隨著我國人口持續增多,各種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還會繼續下降。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性因素。我國的資源還存在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特點。例如我國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資源卻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於農業的發展。
6、大氣污染
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00種大氣污染物對環境產生危害,其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氫烴等。大氣污染物嚴重危害人的氣管、肺等呼吸系統。
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積累,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直接危害人類健康,而且使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污染物隨風飄散,甚至影響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美國每年因此損失數億美元,我國的損失也相當嚴重。
7、認識沙塵暴
沙塵暴,又稱黑風暴,是發生在沙漠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沙漠地區的大量流沙,是沙塵暴的沙源,春季的大風是沙塵暴的憑借力量。
近百年來,由於人類過度墾荒,過度放牧,亂砍濫伐,使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大片土地成為裸地,隨著荒漠化的不斷加快,沙塵暴的范圍也逐漸擴大了,沙塵暴的程度也逐漸加重了。2000年春季,首都北京連續八次遭到沙塵暴的襲擊。據科學家計算,在一塊草原上,颳走18厘米厚的表土,大約需要2000多年的時間;如把草原開墾成農田,則只需49年;若是裸地,則只需18年。從沙塵暴的起因與發展來看,人為破壞環境,破壞地表植被是沙塵暴最重要的起因。只有保護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真正減少沙塵暴危害。
我國的沙塵暴災害可以說是俞演愈烈。據專家統計,從1952年到1993年,我國西北地區發生沙塵暴的次數是: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的代14次;1993年發生了一次劇烈的黑風暴事件。之後,每年四五月份,甘肅河西走廊至少要發生一次,而在2000年,連續就是8次。據權威專家分析,在10—20年內,面對人口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的現狀,如果不採取得力措施,我國沙塵暴的頻率、強度和危害程度還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8、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
1934年5月12日,美國發生了地球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這次沙塵暴起自美國西部平原。一股強風暴迅速掠過西部廣闊的土地,將千頃農田的沃土捲起,並以每小時60—100千米的速度,咆哮著由西向東橫掃了整個美國國土。連刮3天的這次沙塵暴,將美國西部的表土層平均颳走了5—13厘米,從而毀掉耕地4500多萬畝,造成西部平原的水井、溪流乾涸,農作物枯萎,牛羊大批死亡。
在歷史上,北美大陸到處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隨著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大片森林、草原被毀。美國人幾乎砍光了從大西洋畔一直到大平原區的無際的森林,使土地裸露,失去植被保護,種下了禍根。
9、水俁病與痛痛病
1953年,在日本九州熊本縣的水俁鎮發生了一場奇怪的流行病。首先是出現了大批病貓,這些貓瘋了一般,步態蹣跚,身體彎曲,紛紛跳海自殺。不久又出現了一批莫名其妙的病人,病人開始時口齒不清,表情呆滯,後來發展為全身麻木,精神失常,最後狂叫而死。多年之後,科學家們才找到這種怪病的起因:汞中毒。原來在水俁鎮有一家合醋酸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用汞做催化劑,然後把大量的含汞廢水排進了水俁灣。汞的毒性很大,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魚、貝等體內富集,人吃了這些被甲基汞污染的生物才得了可怕的水俁病。甲基汞會聚集在人腦中,損害腦神經系統,因此貓與人都瘋了。
痛痛病也發生在日本。在日本富山縣,當地居民同飲一條叫作神通川河的水,並用河水灌溉兩岸的莊稼。後來日本三井金屬礦業公司在該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煉鋅廠。煉鋅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鎘,整條河都被煉鋅廠的含鎘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魚蝦中富集大量的鎘,然後又通過食物鏈,使這些鎘進入人體富集下來,使當地的人們得了一種奇怪的骨痛病(又稱痛痛病)。鎘進入人體,使人體骨胳中的鈣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質疏鬆、骨胳萎縮、關節疼痛。曾有一個患者,打了一個噴嚏,竟使全身多處發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後全身骨折達73處,身長為此縮短了30厘米,病態十分凄慘。痛痛病在當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10、雜訊污染
雜訊指人們不需要的聲音,不論什麼聲音,只要令人生厭,對人們的生活形成干擾,就都被稱為雜訊。工廠里機器的轟鳴,道路上汽車的喇叭聲,人群的喧鬧等,都是令人頭痛的雜訊。有時節奏強烈的搖滾音、迪斯科等也會成為雜訊,影響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強烈的雜訊會引起聽覺器官的損傷,如果是長期在機器轟鳴的廠房工作的人員,其聽力往往不及一般人。雜訊還會嚴重干擾人的中樞神經,使人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惡心、頭痛。雜訊對於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響,它會使人失眠,沒有食慾,產生煩惱等不愉快的情緒。科學家還發現,長期受雜訊刺激還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的功能,使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不斷提高。
1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對可持續發展作了明確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這樣的發展,它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有三點: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應負的責任。要求人們必須具有很高的道德水準,保護好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資源和環境基礎。
12、中國的家底與可持續發展
為了向高層決策提供參考,中國科學院做出《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該報告首次展示出中國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中國的國土環境具有先天脆弱性,明顯超出全球平均狀況。國土面積60%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風氣候影響,55%不適宜人類生活和生產;35%經常遭受土壤侵蝕的沙漠化,33%是乾旱或荒漠地區。水資源人均佔有量為世界的1/4,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中國的人類活動具有明顯的破壞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動土石方數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從隋朝至今,中國人口從約4600萬增加到11億,每年平均災害次數也從0.6增至3.9,增加6.5倍。中國農業牧礦等12大類行業的發展成本均高於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辦成的事,中國至少要花1.25美元。
《報告》結論是:中國必須有序地通過三個基本台階,實現三大基本目標,才能真正進入可持續發展的門檻。即:2030年實現人口規模零增長,2040年實現能源資源消耗零增長,2050年實現生態環境退化的零增長。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