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程2011
㈠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英文版
I do not understand why people confuse my Siamese cat, Prissy, with the one I had several years ago, Henry. The two cats are only alike in breed. Prissy, a quiet, feminine feline, loves me dearly but not possessively. She likes to keep her distance from people, exert her independence and is never so rude as to beg, lick, or sniff unceremoniously. Her usual posture is sitting upright, eyes closed, perfectly still. Prissy is a very proper cat. Henry, on the other hand, loved me dearly but possessively. He was my shadow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He expected me to constantly entertain him. Henry never cared who saw him do anything, whether it was decorous or not, and he usually offended my friends in some way. The cat made himself quite comfortable, on the top of the television, across stranger's feet or laps, in beds, drawers, sacks, closets, or nook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imperceptible to strangers.
㈡ 小學英語課程都有哪些
按照這個教學目標與要求自由組課,你若是問的教材有十多種,網上都可以查到
目前對小學英語教學共提出兩個級別的要求:一級為小學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二級為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學要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超過二級的要求,有困難的地區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
級 別 一 級
目標類別 聽、做
目標描述
●能根據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
●能聽懂課堂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能根據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圖片、塗顏色、畫圖、做動作、做手工等
●能在圖片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小故事並做出反應。
目標類別 說、唱
目標描述
●能聽錄音並進行模仿
●能相互問候
●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年齡等
●能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如喜歡和不喜歡
●能夠根據表演猜意思、說詞語
●能唱簡單的英語歌曲15-20首,說歌謠15-20首
●能根據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
目標類別 玩、演
目標描述
●能用英語做游戲並在游戲中用英語進行交際
●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小紅帽等。
目標類別 讀、寫
目標描述
●能看圖識字
●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
●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能正確書寫單詞和句子
目標類別 視聽
目標描述
●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文動畫片或程度相當的教學節目。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於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鍾)
級 別 二 級
目標類別 聽
目標描述
●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但語調自然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並作出適當的反應。
目標類別 說
目標描述
●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重音正確、語調達意
●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能恰當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小故事。
目標類別 讀
目標描述
●能認讀所學詞語
●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
●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目標類別 寫
目標描述
●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能模仿範例寫句子
●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寫句子時能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目標類別 玩、演 視聽
目標描述
●能按要求用英語做游戲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單話劇
●能表演歌謠或簡單的詩歌30-40首(含一級要求)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
●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每學年不少於10小時,平均每周不少於20-25分鍾
註:
1)小學英語的話題范圍包括數字、顏色、時間、天氣、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情況、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等。
2)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詞彙以話題范圍為主,總量控制在600-700單詞。本教學要求對詞彙不作具體規定
㈢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主要學習內容有哪些
主要學習的方面沒有什麼變化,相對比2001版的有以下幾點變化:
1.引言
2001:英語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英語教育尚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2011:英語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整體國民素養。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總目標:
2001: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2011: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4. 課程性質
2001: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主要語種之一。英語的學習既是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發展思維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2011: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5.評價建議
2001: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各級別的評價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
2011:
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依據課程目標要求確定評價內容與標准;
注意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
形成性評價要有利於監控和促進教與學的過程;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
合理設計和實施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然後是在目標啊,語言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有了很多改動。
㈣ 跪求!!!2011版義務教育 英語課程標準的課文錄音!!!
主要學習的方面沒有什麼變化,相對比2001版的有以下幾點變化:1.引言2001:英語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英語教育尚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2011:英語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整體國民素養。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總目標:2001: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2011: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3.基本理念:200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2011: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4.課程性質2001: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主要語種之一。英語的學習既是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發展思維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2011: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5.評價建議2001: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注意3一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各級別的評價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2011: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依據課程目標要求確定評價內容與標准;注意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形成性評價要有利於監控和促進教與學的過程;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合理設計和實施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然後是在目標啊,語言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有了很多改動。
㈤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01年和2011年的區別
主要學習的方面沒有什麼變化,相對比2001版的有以下幾點變化:
引言
2001:英語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英語教育尚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2011:英語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整體國民素養。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總目標:
2001: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2011: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4. 課程性質
2001: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主要語種之一。英語的學習既是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發展思維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2011: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5.評價建議
2001: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各級別的評價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
2011:
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依據課程目標要求確定評價內容與標准;
注意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
形成性評價要有利於監控和促進教與學的過程;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
合理設計和實施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然後是在目標啊,語言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有了很多改動。
㈥ 小學英語課程標准2011是誰編制的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㈦ 基礎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2011版) 何時出台
應該已經出台了。山西太原現在是拿到《2011新課程標准解讀》了。
㈧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內容
現在的規定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到小學畢業的時候達到英語課程標准二級的水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