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生成課程的理論依據

幼兒園生成課程的理論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1-10 00:38:51

1. 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中,預設與生成有什麼區別

生成課程(呼應課程)既不是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劃,也不是兒童無目的、隨意的、自發的活動。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師生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過程。 生成課程與預設課程不同,它不是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劃,也不是無目的地追隨兒童的隨意的、自發的活動,而是在師生互動中教師根據對兒童的需要、興趣的觀察及所做的價值判斷不斷生成課程活動,不斷調整課程計劃的師生共同建構課程的過程。 西周幼兒園現正火熱招生中,歡迎上我們的官網了解看看

2. 什麼是幼兒園生成活動

幼兒生成活動是幼兒園課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謂幼兒「生成」是幼兒依據自己的興版趣、經驗和權需要,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運動。

在生成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他們在活動中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去搜集各種資料,他們一直是活動的主體,老師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帶領幼兒一步步往前走。

3. 2015年春季生成課幼兒園里的生成課

生成課程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教師只有轉變課程觀念,提高生成課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因勢利導,才能啟迪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關鍵詞:幼兒園生成課程興趣發散性思維 「生成課程」是指教師在與兒童一起活動時,逐漸發現兒童的興趣、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工作,激發每個孩子的潛力,使之不斷地生成變化。生成課程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教師們對於生成課程更加重視,因為它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那麼幼兒園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生成性課程呢? 一、轉變教師觀念以開放的態度來對待生成課程與教學 在觀念上要轉變,也就是說,觀念要領先,要先到位。因為生成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和動態性,與教師計劃好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相比,打破了他們原有的教學習慣,而且生成課程的提出對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教師的目標意識、對幼兒的觀察了解、動態過程的意識、師生間的互動等。這就要求教師以開放的態度,適時調整自己的角色地位,首先成為一個傾聽者,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每一個幼兒交往,隨時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從中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進行價值判斷,以便生成有價值的教育課程;其次,教師應該成為觀察者、支持者、參與者,用善於發現的眼光、心態促進生成課程的發生。 二、提升教師素養,提高教師生成課程的能力 生成課程對教師的能力及全面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生成課程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來對待課程與教學,它重視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課程由原來的全部預設轉變到留有部分空間給老師和幼兒,這就要求教師運用教育機智,關注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注幼兒的興趣、產生的問題和困惑,支持、幫助、引導他們去探究,和他們一起探索,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在生活中隨機發生的有教育意義的事件來調整教學計劃,對其預設課程進行補充和拓展。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也就是教學相長,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得調動起「教」與「學」的積極性,學得更生動、更有效,更有利於發揮和發展幼兒的主體性,培養創新人才;同時有利於激發他們創造的熱情,促進其專業成長。 三、以幼兒生活為基礎,全面挖掘幼兒園生成課程的資源 1.從當前學習的內容或主題中生成。幼兒園生成課程的實施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教師主觀臆造的,而是從當前學習的內容或主題中產生及延展的。教師依據教育內容或主題,依據教師對幼兒認知水平的了解,充分地估計他們接觸教學內容時可能出現的各式各樣的提問、聯想來設計一個大的框架,如以各種節日為中心展開的主題活動,以「我的航天夢」、「美麗的家鄉」為主題的活動等,既完成了綱要要求的教學內容,又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好奇心,因勢利導,豐富完善了課程。 2.從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中生成。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的課程及其生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首先, 由於幼兒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需要、知識經驗、能力和意願對客觀環境做出選擇性反映,並主動地與這些環境進行交互作用。教師創設的環境應適宜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水平、興趣、能力、幼兒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充滿童心童趣。其次,教師創設的環境應具有豐富性。環境里蘊含的信息量越多,對幼兒的刺激越強烈,越能調動幼兒主動去獲取大量信息的積極性。因此,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要盡可能地體現出多元文化信息、能力經驗、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其三,教師創設的環境應體現啟發性。環境中所提供的信息刺激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不僅要能引起幼兒觀察,還要能誘發幼兒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 3.從幼兒的興趣及自主游戲中生成。綱要中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幼兒遇事多從興趣出發,因此游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各種感官積極活動,從而自發生成新的知識,創造出新的玩法,發現新的問題。 4.從社會、社區中生成。幼兒園、家庭、社區都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些都是他們熟知的和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每天都會遇到的人和事,應充分地加以利用,並進行有機的整合。如主題活動「我的家」、「我周圍的建築」、「小區里的寵物」、「交通工具」,從這些主題中通過情境、游戲等方法,讓幼兒學會與人交往的禮儀、規則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幼兒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4. 幼兒園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教師的預設與課堂生成發生矛盾時教師的處理方式

預設是課前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預先設計。生成是指在具體教學中,因學情的變化,對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的適當調整以及在教學中由於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合理調控,產生有價值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學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師精當的點撥或講解,這些資源的出現和適時運用,使課堂閃光,使學生頓悟,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或方法上實現自我建構。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然而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課堂上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教師可以而且應該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機智地駕馭課堂,讓課堂呈現別樣的精彩。
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既要有預設又要有生成,沒有生成,課堂就是封閉僵死的操練,沒有預設,課堂就是胡亂無序的盲動。《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態生成。就像布魯姆說的:「沒有預料不到的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系的幾種策略的實施作以下探討:
一、重塑師生關系,保進動態生成
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經歷。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的、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生命體,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教學。他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更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與生成者。他們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思維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由此可見,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要善於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個契機,為課堂生成製造空間,從而給學生搭建一個個展示個性的舞台,讓學生的筆管汩汩流淌出個性化的思想和語言,使其率真的思想與張揚的個性躍然紙上。試想如果沒有主體的參與,沒有師生的相互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作用於課堂教學,怎會有動態生成?因此,動態生成得以表現和達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便是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感謝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地將它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才能不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具有生命色彩的動態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躍在教學過程中。
二、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打無備之仗,成功只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因此,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教材是落實課程標准,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深挖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既能使自己准確把握教材,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游刃有餘。
三、設計彈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間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但同時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這是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充分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在預設時,加強科學性、計劃性,為動態生成預留「彈性時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特別是在實施過程的設計上要「大氣」,不求老師一廂情願、滴水不漏式的預設,重在全程大環節的關聯式策劃。
四、積累教育智慧,駕馭實施過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這時教師怎樣發現學生回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呢?除了善於傾聽,教師要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把握促進課堂教學動態生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成為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要成為信息的重組者、動態生成的推進者。通過不斷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時,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進課堂的生成,從而與精彩相約於課堂。教育智慧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綜述以上,我們知道:預設是前提,生成是關鍵,將預設和生成結合起來不僅是一種教育的科學,更是一種教育的藝術。課堂上,只要教師能善於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問題隨時提出,有感受隨時發表,教師因勢利導,抓住疑點、重點、閃光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互動,碰撞出思維、情感、認識的火花,從學生的質疑問難和獨特體驗中發現學生在知識、情感和心理上不斷生成的需要,並對自己預設的教學作出富有創意的調整,那麼,我們一定能收獲無法預約的精彩。

5. 什麼是生成課程其課程特點

生成課程復(呼應課程)既不是教育者制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劃,也不是兒童無目的、隨意的、自發的活動。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師生共小朋友習、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過程。其課程特點:1 體驗性 2 創新性 3 生命性。

6. 幼兒園動物朋友可以開展哪些生成課程

可以一棵樹下有四個小朋友,轉4圈,然後去抓別的小朋友,誰先抓到1個小朋友就獲勝,一塊轉圈的不能相互抓!

7. 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相互融合有兩種途徑,是舉例說明,游戲是如何生成課程的

與幼兒園的課程相互融合,有兩種途徑

8. 幼兒園課程生成性價值的判斷上有哪些正確的判斷

1.受唯理派哲學思想影響的是( ) A. 蒙台梭利課程 B. 福祿貝爾設計的恩物 C. 方案教學 D. 直接教學模式 2.綜合性課程的長處有( )。 A. 是由關聯的課程,能對兒童各方面的學習進行有意義的聯系。 B. 能使兒童發展與知識結合成一體。 C. 能促進兒童主動的學習。 D. 已有相當長的運用歷史,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下列較多地被運用在藝術領域的課程目標是( )。 A. 生成性目標 B. 表現性目標 C. 行為目標 D. 結果目標 4.在直接教學課程模式中,教師的角色是( )。 A. 兒童行為的訓練者 B.兒童學習的共同建構者 C. 兒童主動活動的鼓勵者 D.兒童行為的強化者

9. 運用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對某個生成課程案例或方案活動案例進行評析

有道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