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科領域課程
A. 幼兒教育目標是通過幼兒園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對嗎
幼兒教育目標是通過幼兒園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對嗎? 你好 幼兒教育目標是通過幼兒園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對。
B. 什麼是幼兒園學科(領域)課程的長處和弱點是什麼
從課程功能出發,課程領域是屬於知識性課程,是從不同的分支領域中選取一定內容,根據專社會規定屬的教育目的和學生的可接受性,把浩繁的知識內容加以適當的精心挑選,按照科學的邏輯合理地編排,轉化為學科(領域)體系,構成相應的課程。
幼兒園領域課程就是將課程分成若干個學科或領域,以學科或領域為單位組織和實施的課程。
幼兒園教育內容一般劃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幼兒園學科(領域)
課程的長處:學科(領域)課程一般是有內在邏輯結構的課程;學科(領域)課程能為兒童提供各學科(領域)中的關鍵概念; 學科(領域)課程已有相當長的運用歷史; 學科(領域)課程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弱點:較少顧及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較少顧及兒童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
C.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可以粗略分為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 分科的話是五大領域:語言領域(包括談話,散文欣賞,詩歌學習,故事教學等)、健康領域(健康,生活,體育等)、科學領域(科學實驗探索,數學等)、社會領域、藝術領域(音樂、繪畫,泥工,手工等)
D. 什麼是領域課程,以及什麼是幼兒園領域課程
答:幼兒園學科(領域)課程的長處:學科(領域)課程一般是有內在邏輯結構的課程;學科(領域)課程能為兒童提供各學科(領域)中的關鍵概念;
學科(領域)課程已有相當長的運用歷史;
學科(領域)課程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弱點:較少顧及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較少顧及兒童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
E.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的具體內容包括幾個維度請寫出每一維度所包括的領域內容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包括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它是從職業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等十四個領域進行闡述的,基本要求如下: 專業理念與師德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2.理解中學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3.認同中學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4.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 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6.關愛中學生,重視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中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中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中學生。 8.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中學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0.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中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 1.尊重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中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1 2.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營造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氛圍。1 3.引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 4.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1 5.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1 6.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1 7.勤於學習,不斷進取。1 8.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專 業知識 (五)教育知識 1 9.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體建設與班級管理的策略與方法。2 1.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2 2.了解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2 3.了解中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與特點。2 4.了解中學生群體文化特點與行為方式。 (六)學科知識 2 5.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 2 6.掌握所教學科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2 7.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系。2 8.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的聯系。 (七)學科教學知識 2 9.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准。 30.掌握所教學科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3 1.了解中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內容時的認知特點。3 2.掌握針對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八)通識性知識 3 3.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3 4.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3 5.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3 6.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專 業能力 (九)教學設計 3 7.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3 8.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方法設計教學過程。3 9.引導和幫助中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十)教學實施 40.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4 1.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有效實施教學。4 2.有效調控教學過程。4 3.引發中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4 4.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應用到教學中。 (十 一)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 4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4 6.注重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4 7.根據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德育活動。4 8.針對中學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4 9.指導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發展。50.有效管理和開展班級活動。5 1.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十 二)教育教學評價 5 2.利用評價工具,掌握多元評價方法,多視角、全過程評價學生發展。 5 3.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5 4.自我評價教育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十 三)溝通與合作 5 5.了解中學生,平等地與中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5 6.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5 7.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中學生發展。58.協助中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十 四)反思與發展 59.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60.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6 1.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F.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的具體內容包括幾個維度請寫出每一維度所包括的領域內容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包括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它是從職業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等十四個領域進行闡述的,基本要求如下: 專業理念與師德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2.理解中學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3.認同中學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4.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 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6.關愛中學生,重視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中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中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中學生。 8.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中學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0.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中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 1.尊重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中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1 2.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營造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氛圍。1 3.引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 4.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1 5.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1 6.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1 7.勤於學習,不斷進取。1 8.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專 業知識 (五)教育知識 1 9.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體建設與班級管理的策略與方法。2 1.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2 2.了解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2 3.了解中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與特點。2 4.了解中學生群體文化特點與行為方式。 (六)學科知識 2 5.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 2 6.掌握所教學科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2 7.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系。2 8.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的聯系。 (七)學科教學知識 2 9.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准。 30.掌握所教學科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3 1.了解中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內容時的認知特點。3 2.掌握針對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八)通識性知識 3 3.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3 4.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3 5.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3 6.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專 業能力 (九)教學設計 3 7.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3 8.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方法設計教學過程。3 9.引導和幫助中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十)教學實施 40.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4 1.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有效實施教學。4 2.有效調控教學過程。4 3.引發中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4 4.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應用到教學中。 (十 一)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 4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4 6.注重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4 7.根據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德育活動。4 8.針對中學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4 9.指導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發展。50.有效管理和開展班級活動。5 1.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十 二)教育教學評價 5 2.利用評價工具,掌握多元評價方法,多視角、全過程評價學生發展。 5 3.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5 4.自我評價教育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十 三)溝通與合作 5 5.了解中學生,平等地與中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5 6.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5 7.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中學生發展。58.協助中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十 四)反思與發展 59.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60.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6 1.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G. 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有哪五個
一、健康
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1、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歡觀察,樂於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
3、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
4、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並相互交流;
5、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三、社會
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1、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2、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四、語言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
2、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五、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1、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3、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拓展資料:
幼兒園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H. 幼兒園學科(領域)課程的指導原則與要點有那些
幼兒園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供一個優化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生活中,奠定一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比起做普通的幼師現在做對外漢語教師是比較有發展的,但是需要持有一定的教學資質才可以任職。我們提供的是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以及國際認證協會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資格證書三證唯一聯考機構,兩證承諾一站式就業,助您後顧 無憂!
I. 幼兒園搭積木屬於什麼學科領域
屬於培養兒童的空間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