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課程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1-11 17:25:02

A.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是考什麼

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小學教學、小學生學習心理、小學德育、小學課程、小學生發展心理、小學生心理輔導、小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B.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得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小學一樣嗎

  1. 教師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小學筆試科目《教育教學知識與能版力》與中學筆試科目《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有所權不同。

  2. 教師資格統考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知識與能力。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後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

  3. 教師資格統考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課程、中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中學生發展心理、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德育。

  • 考生需分別查看其考試大綱了解考核內容及要求、試卷結構。

C. 求小學生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視頻課件

(1)你好,行走在考證路上的未來老師,考到教師資格證是第一步,考編才是終極目標。
(2)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視頻課件,可以在優-路-教-育視頻公開課免費觀看哦。

D.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個記不住啊

在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簡答題是各位同學比較煩惱的一類題型,他在我們整場考試中所佔比例比較大,一共三道題,每道題目十分,所以他的比重需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但很多同學找不到考試命題的規律,漫無目的的記憶,最後錯過考試重點,接下來我將對我們小學科目二的命題規律進行分析:
從總體上來說,最大的特點是小學科目二所出的簡答題自從國考以來每年出的簡答題不會出現重復,也就是說之前出現過的簡答題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識記;其次我們會發現小學科目二和中心科目二中的簡答題有所重復,也就是說我們在復習小學簡答題時,可以把已經考過的中學簡答題作為我們的備考范圍。具體來說,以下主要是通過對歷年真題的分析,對簡答題所出現的頻率進行一定的總結:
難度五星
1、創造性思維與培養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3、新課改下的教師觀、評價觀、學生觀、學習觀(材料分析題)
4、《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能力為重」「師德為先」的基本理念。
5、簡述小學生注意發展的規律。
6、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7、如何做好後進生的教育工作?(材料分析)
8、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9、簡述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0、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11、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原則和方法(材料)
12、因材施教、啟發性、循序漸進性原則的要求(材料)
13、德育疏導原則、因材施教、積極因素原則基本要求
難度四星
1、注意的品質
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3、動機沖突
4、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啟示。
5、教育制度影響因素
6、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7、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8、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9、基礎課程改革的目標
10、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
11、教師專業知識(材料)
12、後進生教育
13、教學情境的方法
難度三星
1、20世紀以後教育的新特點
2、生產力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3、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4、意志品質
5、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有哪些表現?
6、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7、備課的三個要求
8、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9、人格影響因素
10、氣質類型特徵
11、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12、學術論文的主要內容
13、班級體形成
14、班級管理模式(材料)
15、班集體的管理內容
16、一堂好課標准
難度二星
1、教育目的影響因素
2、意志的品質特徵
3、智力影響因素
4、班級的意義
難度一星
1、記憶的過程
2、良好記憶的品質特點
3、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
以上介紹了小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簡答題考點歸納,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E. 求小學教師資格證 《教育知識與能力》的復習資料(word)

教師資格證是全國統考的,小學教師資格證考《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由於網路問答無法上傳Word資料,只能文字形式。

想要《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門考到高分,首先要很清楚這科往年的考情,也就是分多少版塊,每個版塊重點是什麼?佔多少分值,然後再針對性的學習,下面將一起分析這門科目考情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一、考情分析:

2017年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統考將在11月份舉行。分析歷年考試真題可知,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變,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150分鍾。報告分數120分,摺合分70分及格(卷面分數要確保達到96分以上考試就沒問題)。考試模塊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6個部分。

現總結分析歷年考題,把握其命題規律、知識點考查形式、考查知識點分布等特點,幫助考生從整體上明確考試方向,促進考生從整體上把握各部分內容。

(一).試卷結構及題型分布

總結:總體來說,2017 年下半年考試保持靈活、開放的特點。具體章節出現了新的變化。具體分析如下:

模塊 1:

1.整體佔比:略微下降,但仍是考點最集中的章節,是備考的重點章節;

2.具體知識點:比較常規,緊密結合教育實踐,並且出現了領導人講話類考題(單選題第7題);考題集中在基礎課程改革,涉及學生觀、課程理論、課程評價、新課程改革;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心理學基礎知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

簡答題:教學研究

模塊 2:

1.整體佔比:大幅下降,減少 16 分;

2.具體知識點:知識點較常規,但出題角度新穎,例如德育方法一改從操作方法角度出題,而從作用、功能角度出題。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德育方法、心理輔導

模塊 3:

1.整體佔比:大幅度上升,增加 20 分;

2.具體知識點:集中在班級管理、突發狀況處理。兩個新情況:1.開始考察少先隊詳細知識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2.考題重復(簡答題與 2014 年重復)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課外活動

簡答題:班主任常規工作

材料分析題:突發事件處理

模塊 4:

1.整體佔比:保持不變;

2.具體知識點:沿用學科知識-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的風格設置題目。統一設置導入環節,統一要求設置「設計意圖」;

3.提分知識點:

教學設計:文本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導入環節、新授環節、設計意圖

模塊 5:

1.整體佔比:略微上升,增加 8 分;

2.具體知識點:延續教育學考點,增加教育心理學考點(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學習動機理論、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

材料分析題:教學原則

模塊 6:

1.整體佔比:無考題

2.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學評價、教學反思

(三).試題難度

1.2017 年下半年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察難度居中,基本都是講義內容。出現一些比較靈活的題目,一方面是領導人講話文件,另一方面是教育實踐分析,需要考生根據講義內容進行靈活分析。

2.單選題難度較小;簡答題常規;材料分析題設計知識點教廣,相對難度較大;教學設計題比較常規。

二、真題再現

1.單項選擇

教育研究主體通過對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其背後的教育意義。這種教育研究方法是( )。

A.經驗研究法 B.調查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敘事研究法

【答案】D。 解析: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2.解答題

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

【參考答案】

(1)操行評語要實事求是,抓住主要問題,有針對性,能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現和發展趨向。

(2)操行評語要充分肯定學生進步,適當指出他們的主要缺點,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羅列現象,主次不分。

(3)操行評語的文字要簡明、具體、貼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夠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體化,嚴防用詞不當,傷害學生感情造成家長誤解。

3.劉老師教學《第一場雪》時運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學生在質疑中提出的問題有價值她就說:「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學生朗讀表現出色。他就贊賞道說:「讀得真好!老師彷彿置身雪景中,心中無比輕松愉悅。」大家齊讀得好,她便說:「老師也被感染了,想美美的讀一讀。」學生讀得不夠好時,他首先肯定「讀得不錯」,然後提出希望:「若能將「嗬」讀的不僅能表現出驚訝,還能表現出贊嘆的意思來,那就更棒了!」

問題:

(1)評析劉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10分)

(2)談談「新課文」倡導的評價理念。(10分)

【參考答案】(1)劉老師的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符合新課改的評價理念,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劉老師的做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材料中,劉老師一直在運用各種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和成長。

其次,劉老師在評價中體現了新課改中倡導的發展性評價。材料中,面對生的質疑,或者學生在朗讀中的不當之處,李老師採取了發展取向的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找到自己的問題,不斷改正,不斷發展。

(2)新課倡導的評價理念:

第一,在評價功能上,要由側重甄別和選拔轉向側重發展。

第二,在評價對象上,要從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逐步轉向關注對過程的評價。

第三,在評價主體上,要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信息多源化,重視自評、互評的作用。

第四,在評價結果上,不僅要關注評價結果的准確、公正,更要強調評價結果的反饋以及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和對原有狀態的改進。

第五,在評價內容上,要強調對評價對象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綜合考察。

第六,在評價方法上,要強調評價方式多樣化,尤其注重把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起來,以質性評價統整量化評價。

第七,在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的關繫上,要強調平等、理解、互動,體現以人為本的主體性評價的價值取向。

F. 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考情分析:
小學教師資格科目二考試題型題量分布為:單選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小學科目二分為教育基礎知識、小學課程、小學教學、小學生學習心理、小學生發展心理、小學生心理學輔導等幾部分內容。首先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教育基礎知識的部分考點。
知識點1:常見的教學方法
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教學要有教育性,在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國教學的這一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學校教學的根本方向。
貫徹教育性原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各門學科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有機地滲透思想
2.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以教師自身的形象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指教學活動要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在教學活動中貫徹這一原則,對教師有以下要求:
1.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
2.注重在聯系實際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能力
3.聯系實際應當從多方面入手
4.幫助學生總結收獲
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主動地學習,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並發展能力。
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實物、模型、圖表、語言的形象描述,使學生對要學習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為學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規律奠定基礎。
在教學中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對於教師有以下基本要求:
1. 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正確選用直觀教具
一般地說,直觀的具體手段有以下三種:
①實物直觀。這是通過實物進行的,直接將對象呈現在學生面前。
②模象直觀。是運用各種手段對實物的模擬,包括圖片、圖表、模型、幻燈、錄音、錄像、電影、電視等。
③語言直觀。是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比喻描述,引起學生的感性認識,達到直觀的效果。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不同及學生年齡特徵恰當地選擇直觀手段。直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要服從目的、任務的需要。
2. 善於引導學生觀察
3. 重視技術性細節
循序漸進性原則
循序漸進性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各門學科知識內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
進行,使學生掌握知識結構,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貫徹循序漸進原則的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教材的序,循教材的序教學
教材的序,就是教材的系統,包括知識系統、技能和能力訓練系統等方面。
2.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4.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學調整
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當需要的時候,能准確地再現出來,加以運用。
在教學中貫徹這一原則,對於教師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2.保證鞏固的科學性,讓學生掌握記憶的規律和方法
3.鞏固的具體方式要多樣化
可接受性原則
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貫徹可接受性原則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2.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
3.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
(八)及時反饋原則
及時反饋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教與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便了解教與學的情況,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貫徹及時反饋原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善於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地獲得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反饋信息
教師獲得學生學習中的反饋信息,其渠道是很多的,但最主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1)課堂教學中的反饋信息
(2)課余、課間的反饋信息
(3)課外作業中的反饋信息
(4)各種測驗和考試中的反饋信息
(5)其他方面的信息
2. 對獲得的反饋信息要及時評價,並對教學活動做出恰當的調節
3. 培養學生自我反饋調節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九)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
在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有以下一些要求:
1.深入細致地研究和了解學生
2.把因材施教與統一要求結合起來
3.尊重學生的差異
4.針對學生個性特點,採取不同的具體措施
當前我國小學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違反教學原則的做法,這些做法主要有:
第一,單純應付考試
第二,教師滿堂灌
第三,濫用各種懲罰性的措施
第四,增加學生負擔
【考題再現】
1.教師進行教學時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教學規律 B.教學原則 C.教學規范 D.教育規律
【答案】B
【解析】根據教學原則的概念是根據教學目的、教學規律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確和靈活運用教學原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此題選B
2.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原則與( )的思想相一致。
A.學不躐等 B.長善救失 C.溫故而知新 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答案】D
【解析】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又叫做問答法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體現的也是啟發性原則。
3.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
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答案】A
4.《學記》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教學原則與其在思想上是
一致的。
A.循序漸進 B.鞏固性 C.因材施教 D.直觀性
【答案】A
【解析】施教者如果雜亂無章的教,一旦打破順序便無法收拾,所以體現教學要按照一定順序進行。
5.「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學原則。
A.系統性 B 啟發性 C.思想性 D.鞏固性
【答案】D
【解析】溫故而知新強調學習結束後的復習和整理,體現鞏固性原則
教學原則在考試中出題的頻率很高,主要在單選和材料題都會涉及到,同學們應該著重掌握每種方法的實際使用方式,。了解每種方法所代表的意義,讀清題干方可答對本部分知識點。

G. 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考什麼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回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答。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後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考生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7)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體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單項選擇題占考試題型的約27%,非選擇題占考試題型的約73%。

可根據當前小學教師培養和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的具體情況,在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中分別設置語文、數學等科目的選考內容,考生可任意選擇一個科目作答。

教師資格證考試不舉辦培訓,亦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登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下載各科目的《考試標准》和《考試大綱》等相關信息自行復習備考。

H.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如何備考

一、考情分析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統一考試,通過分析歷年考題不難發現,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六大模塊的題型和分值都沒有太大變化。下面就針對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試卷結構、題型分布以及各考點模塊所佔分值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試卷結構及題型分布

(二)具體內容及備考建議

模塊一教育基礎。具體內容: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心理學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組織與管理、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方法。備考建議:通過對歷年考題的分析,不難發現此部分的內容所佔的比重相對來說比較大,知識點繁多,但大多數都是常規型的識記題目,尤其是在教育、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這兩節內容中涉及到的人物觀點、代表作等比較雜,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就需要進行准確識記做到人物、觀點、著作一一匹配。重點備考的知識點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以單選題、簡答題的形式備考,在學校組織與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等內容考查概率較小,難度不大。

模塊二學生指導。具體內容: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小學兒童的學習、小學德育、小學美育、小學生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協調。備考建議:在備考的時候應當以單選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備考,在這一模塊中主要掌握個體的身心發展概述和小學德育等內容即可,這一部分的內容考查主觀題的概率較大,其他做到理解識記即可。

模塊三班級管理。具體內容:班級與班級管理、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班級活動與班隊活動、課外活動。備考建議:在歷年考試過程中所佔的比重有波動,建議在班主任這一節如班主任工作等內容以簡答題形式備考,其餘內容做單選題備考即可。

模塊四教學設計。具體內容:文本解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課堂板書設計。備考建議:考查相對穩定,沒有較大的變化,基本上涉及單選題和教學設計題,尤其是教學設計的分值較大,在教學設計這一大題型中主要是給考生呈現6道題目,要注意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

模塊五教學實施。具體內容:教學概述、教學過程、教學原則與方法、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的實施、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備考建議:這部分比較重要但所佔分數相對不多,且這部分不難理解,基本上在教學實施中常考查材料題,主要是以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為主,且材料題所呈現的案例一般都是在教學中的實例,在復習時對於此模塊的內容要重點識記,能夠結合相應的案例來理解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以便作答此類主觀題目。

模塊六教學評價。具體內容:教學評價、教學反思。備考建議:主要是以單選題的形式備考即可,而且這部分的內容基本上以一道單選題備考即可。

二、備考指導

對於教師資格考試,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備考:

1.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理論體系

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不要採用題海戰術急於求成,因為通過做題領會的知識點往往只是零散的知識,沒有一個系統的掌握。所以建議考生在做題前能夠先將整體知識的邏輯結構掌握清楚,了解每一個章節具體講了哪些內容,每一個知識點如何理解和運用,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習題的練習,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鞏固的目的才能加深知識點的記憶。

2.摒除機械記憶,學會意義記憶

教育基礎知識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所以很多考生在復習時容易採取機械背誦的方式進行備考,單純背誦並不能取得較高的成績,所以考生在復習時盡量能夠通過理解記憶,並且可以總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於一個知識點如果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清楚那就證明是真的理解了,所以考生不妨在學習的過程中將一些難理解的知識點給他人進行講解,從而進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並且考生在學習時還要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點盡可能與生活實際相連,這樣才能應對靈活多變的題目內容。

3.調整消極心態,積極應對考試

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過程,尤其是教育基礎知識需要記憶和理解的內容較多,所以考生在備考時經常會出現消極抵觸,甚至是學習焦慮的心理。面對考試從心理上肯定要經過積極備考、消極備考、高原期等階段,只有突破了自己學習的高原期才能夠真正獲得成功。所以考生一定在備考期間調整好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考試,踏踏實實復習,認認真真備考,相信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以上簡單介紹了關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情分析和備考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後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