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傳統課程教案
㈠ 幼兒園的教案怎麼寫完整版的
一份完整版的幼兒園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的選擇、目標的確定、流程設計、教具准備和教室的准備這五個點,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的選擇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三、流程的設計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順序,是先放主料還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時是先放姜蒜還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講究的,放得好放得適時則色美味鮮,入口回味無窮;若放料放得不好則食慾全無,再好的營養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東流,失去應有的價值。
一堂課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引發幼兒的興趣,開場的第一環節很重要。引題能不能先聲奪人,對一堂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第一炮一定要打響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確,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過來。
一般在引題後就是重點內容的學習了,這里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也就是說要教之有法,要讓幼兒學得開心,學有所得。而怎麼教、怎麼學就看你活動過程怎麼去設計。
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還有老師的許多隱性因素滲透在設計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這個環節要安排在哪裡,要如何安排,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只有做到設計時的心中有數,才能做到上課時的運用自如。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很容易犯一個低級錯誤,即認為反正課已經完了,趕緊收場了事,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造成頭重腳輕、牛頭蛇尾的感覺,所以在最後的環節也一定要從容不迫、有始有終,最好能與開場相呼應,使整個活動有圓滿的感覺。
而且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要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使整節課條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滿堂彩,一會兒用筷子一會兒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在每一個活動中都有一個學習、鞏固、提升、遷移的過程。一個好的活動設計在結束時也是留有懸念的,一節好課上完了也不應該是嘎然而止,而應該是餘味無窮,意猶未盡。
四、教具的准備
教具是為教學服務,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設計和准備既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更要考慮課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教具的製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現成的實物,也可以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但絕不可粗製濫造,以免給人造成不負責任的感覺。
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甚至有時候會中看不中用。
在寫教案時只要把本課有關的教具寫清楚就好了,當然,教案里寫到的准備並不單單只是教具的准備,還包括幼兒的知識准備,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動還要有天氣准備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個完整的活動設計包含四個要素,即上面說到的四個大點:
1、設計意圖,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動目標
3、活動准備
4、活動過程
總結:總之,要寫好教案,首先要選擇適合各年齡層次的幼兒學習的教材,然後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確定活動的目標,圍繞目標展開流程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要切實為目標服務,以達到教得輕松、學得開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動都能真正讓幼兒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發展。
㈡ 幼兒園國學課程教案怎麼寫
首先:標題 第四課 手足 一、經典課文 心手相應,至巧至靈。 閑習屈伸,五臟咸寧。 暖日除履,信步於庭。 接納地氣,腎精由興。 (一)字詞注釋 咸:都 履:鞋子 腎精:腎之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來源於先天之精,又依賴於後天之精的滋潤。 (二)課文解讀 手足不止於是四肢的末端,更是陰陽經脈交合聯絡的部位...,經絡系統中十二正經(手 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四陽經)分別起止於手足,這些經脈與全身的臟腑相通。所以,閑暇之時我們經常做做手指腳趾屈伸運動,使經脈暢通,五臟得到充足的氣血,正如一個城市不堵車了,所以物資都能及時到達,城市也會欣欣向榮。 二、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認識手足的作用 (二)使幼兒學會一些基本的手足保護和保健方法。 三、活動准備 (一)教學DVD:音樂《小手拍拍,小腳踩踩》、視頻《手部穴位保健操》、《課文誦讀》。 (二)教具圖片:《手部穴位分布圖》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讓全體幼兒起立,播放音樂《小手拍拍,小腳踩踩》,並帶領幼兒跟音樂簡單活動手腳。 (二)活動展開 1.操作活動:認識手腳 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手腳各有什麼作用。 教師總結:小朋友,既然我們的手和腳有那麼多本領,對我們生活多麼重要,我們要學會保護它們,你們知道怎樣保護它們嗎? 2.健康指導:保護手腳 教師根據班級幼兒實際情況,講解保護手腳的基本方法。 A.不吸手指頭,不啃手指頭。 B.勤洗手,勤剪手指甲,保護手指甲干凈和美觀。 C.天冷時給小手抹上護手油,戴上手套。 D.不拿鋒利或燙熱的危險物品,保證安全。 E.穿鞋、穿襪子、勤洗腳、勤剪腳趾甲。 F.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可以預防疾病。 5 (三)活動結束 1.教師朗讀本課課文,請有耳聆聽。 2.教師結合「課文解讀」對課文的大意進行解釋。 3.教師領讀,幼兒跟讀2~3遍。
㈢ 幼兒園園本課程教案參觀古老建築
園本課程的構建越來越成為當前幼兒園園所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得益於國家扶持學前教育的政策,幼兒園教師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到各地參觀和學習,同時外來的各種幼兒園課程理論不斷沖擊著國內各地的辦園理念,各種園本課程參差百態,不斷涌現。如此繁華之表象,一方面表明國內的幼兒園確實在積極地謀求更好的課程,以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而另一方面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和警惕背後存在的偏差與問題。 一、園本課程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園本課程建設是一種極具幼兒園教育特色,也符合幼兒園教育特點的課程形式,因此自提出以來就引起幼兒園的研究和探索,但令人遺憾的是,其中很多探索是走偏的,尤其是在當前充斥各種雜亂信息的社會,「新」似乎成為了評價事物的重要標准,而「好」和「正確」越來越被忽視。 (一)盲目架構課程 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兒園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一些幼兒園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在園本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地區和園所在課程開發上存在明顯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傾向,不研究、不調查,漠視園本實際,忽略過程推進,而重形式、走過場,盲目進行課程的開發,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西方課程的盲從。對國外一些著名的課程模式趨之若鶩,什麼時髦就直接拿來裝點門面,而實際上對這些西方課程的內涵、現狀、操作實施要點只有模糊的認識,或是一知半解;二是園本課程構建的盲目性,把課程建設等同於教案編寫,把追求建構一套「與別人不一樣」的課程作為目標,甚至簡單地認為開發園本課程就是給幼兒園「加門課」,在普適性的課程基礎上每周加上一節包含「本土化內容」的活動即可;三是缺乏科學的建設理念,有的把時尚的理念當標簽,有的缺乏明確的行動路徑與規劃,還有的無視師資和環境實際,盲目地投人人力、物力、財力,不僅是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1] (二)隨意拼湊課程 園本課程的構建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工程。幼兒園自主確定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課程更適合本園的教育對象,讓本園的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但一些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卻隨心所欲,課程目標出現了明顯的缺損或過度的重復。沒有內在的核心理念統領,必然是淺層的、缺少深度和靈魂的,也就必然會使園本課程出現嚴重的偏傾和失衡,使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受到嚴重威脅。這些拼湊的做法背離了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侵犯了兒童受適宜的教育的權利。[2] (三)簡單貼牌課程 幼兒園追求特色發展無可厚非,但擺在第一位的是要辦好幼兒園,第二位才是辦有特色的幼兒園。事實上,特色也不是一朝一夕「創辦」出來的,而是在幼兒園發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來的。一所優秀的幼兒園總是能夠顯示出某方面的辦園特色,但當前以「特色課程」代替整個幼兒園課程的現象並不少見,許多教育行政部門甚至把「園本特色課程」作為評估幼兒園質量的重要指標。所有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滿足幼兒全面的整體的發展需要,讓每一個幼兒健康幸福地成長,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必要進一步考慮彰顯某一方面的特色。有的幼兒園為了招生的需要,有的為了政令的需要,有的為了管理者政績的需要,掛起「雙語」「多元智能開發」「藝術」「科技」等五花八門的特色旗號,以為只要搞了一個特色活動,有了一項特色項目,編寫了一些特色活動教案,就有了特色課程。而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特色」根本不是在幼兒園文化根基上生長出來的,也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幼兒園的整個課程體系中。 二、解決策略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園本課程樣式,幼兒園領導者必須保持足夠的清醒。形式的多樣化是教育的恆久追求,但其依據應是教育對象的多樣化,是為了滿足教育對象的多樣化需求,而不應是幼兒園追求的根本目的。任何形式的課程建設都是為了滿足幼兒多樣化發展的需要、為了兒童生命的成長和整全。為此,園本課程建設必須在以下方面著力。 (一)需要以園本文化為根基 園本課程建設的關鍵在於課程理念的形成與踐行。課程理念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伴隨著課程實踐,在園本文化引領下自然產生的。園本課程一要啟蒙兒童,二要尊重兒童的本真,三要實現創造的教育。這樣的園本課程不可能憑空創造,而只能基於現實,在專家引領和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形成。首先,園本課程的構建需要藉助教育專家的力量,因為教師的經驗通常具有很強的個體性特徵,其推廣效應有限,憑靠教師自身難以上升到課程建設的高度。專家對教師經驗的提升和總結,可以形成有效的適合幼兒園的課程體系,進而提高幼兒園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其次,園本課程的構建必須建立在本園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統之上,通過對傳統積淀的思考與實踐,不斷對現有課程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借鑒其他優秀課程的經驗,提煉整合的課程理念,才有可能形成體現愉悅性、自主性、創造性和規則性的園本課程。可見,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思的實踐過程。相應的,園本課程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種積淀和傳承,不能現成復制,不能隨意照抄,也就無法急功近利。 (二)必須服務於兒童的生命成長 課程開發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幼兒、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兒童的生命是幼兒園一切工作的核心,一方面由於幼兒的不成熟性,其自理能力未達到滿足自身需要的水平,仍需要成人的看護,這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具有重要的價值;另一方面由於幼兒的精神成長處於關鍵期,其發展具有無限可能,幼兒園有責任和義務在尊重孩子精神成長的生理條件和特點的基礎上為幼兒的精神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具有激發性的學習內容,這也就決定了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必須始終關注幼兒,專注地做促進兒童生命成長的事情,就需要教師將目光聚焦在兒童身上,通過對兒童活動時的需要和狀態的了解與把握,捕捉價值瞬間,生成有意義的課程內容,如此幼兒才能在教師的點撥、引領下開展新的、針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三)必須以游戲精神為引領 游戲精神是個體自主的態度和體驗,[3]本身是一個去形式化的存在,需要在教育活動中尋找實際的內容,課程正好可以與之形成理想的契合,即游戲精神的引入可以改變課程的存在方式和運作方式,讓師生以開放的、自由的姿態共同對課程知識做出選擇和分配,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游戲是兒童的工作,也是兒童的生命。對於回到兒童世界的實踐追求,游戲精神始終是我們審視、衡量、檢驗園本課程質量的有效原點。在以游戲精神為引領的園本課程中,幼兒必然是愉悅的、自主的、富有創造性的,因為游戲精神蘊含著創造的特質,游戲者主動自願的內部動機、游戲自由的活動氛圍與多變的形式都和創造力所需要的元素在園本課程中達成了一致,即課程游戲化的主體自由、專注與充分的情感體驗,最容易激發兒童的創造熱情,從而最有利於幼兒的自主健康發展。 (四)必須尊重兒童的學習方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兒童教育者應理解和把握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4]因此園本課程作為尊重兒童的課程,必須是基於兒童作為一個獨立人、獨特人的基本判斷,順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載體,即園本課程必須依據幼兒的立場來改善其學習狀態,使其學習方式更靈活、更多樣,學習環境更豐富,體驗更真實,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幼兒多種智能的發展,進而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促進幼兒探究能力、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總之,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始終遵循兒
㈣ 幼兒園優質課教案
從兒童發育觀點來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該學什麼,這時期的教育應以"建立小學學習能力基礎"為目標,也就是在幼兒園學的,是為了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效率、學習成就,甚至是學習動機更高,因此這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設計課程:
一、學科基礎:關於語文、數學,可以根據兒童發展程度來進行課程規劃,目的仍是希望孩子進入小學時,已經具有學習基礎,而並非先教、搶跑!
二、智力基礎: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看,智力包含了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節奏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智能,因此除了前兩項在剛剛的第一點已經有訓練了,其他的項目則可以讓孩子藉由音樂、大自然來獲得,甚至藉由感覺統合訓練,更能有效幫助專注力提升與學習效果。
有人說感覺統合是越小做越好,但是三歲前的感覺統合目標是為了孩子的發展,三歲後的感覺統合目標是為了學習更好,目標不同、作法不同,但都是對孩子好的!若想要更認識,我再找機會跟您聊聊!
㈤ 幼兒園故事課教案
小班語言:孤獨的小熊
目標:1.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2.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內容回答問題。
難點:讓幼兒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一、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有一隻長著圓圓鼻子,鼻子系著紅領巾的小熊來到我們班。大家跟他打個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沒人願意和我做朋友)你們覺得是為什麼呀?
二、孤零零的小熊
1.傾聽故事開頭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誰也不跟他玩」
2.小熊去找小豬,發生了什麼事情?(小豬跑掉了)
3.小熊去找小猴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小猴子躲起來了)
三、小熊笑了
1.小熊那麼漂亮為什麼沒有夥伴呢?(接下去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2.講述故事從「小熊找到大河馬」至結尾。
3.提問:小熊找到大河馬問為什麼他這么漂亮卻沒有朋友,大河馬是怎麼回答他的?
(大河馬說你要對別人微笑,這樣大家才會願意和你交朋友)
4.小熊最後有沒有笑呀?小熊一笑,動物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5.大家喜歡的是怎樣的小熊?(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的圓鼻子,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紅領結,而是好看的微笑)
四、笑一個
1.小熊臉上笑眯眯,動物都願意做他的朋友,你們願意做小熊的朋友嗎?
2.請幼兒微笑著和小熊握手,親一親。
五、課後延伸
小熊微笑著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那麼等會請你找找你的好朋友(放音樂讓幼兒找自己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