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技術素養類課程作業
A. 小學語文應從哪些方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的主要有三個方面:文化基礎、自主發展以及社會參與度。
B. 小學語文為什麼說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課程改革的再出發
素養:最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版的總和,我們的學權校應該培養的是一個完整的人。
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該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德和關鍵能力。我們這一輪的課程改革,就像全面圍繞著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科學精神,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審美情緒等等幾大方面,將會成為下一輪深入課程建設的一個重點。
C. 新課程中,小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包括什麼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回豐富的語言積答累,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D. 淺談新教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語文教
隨著時代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明確教育信息化對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提出的要求,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師主體性之間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創造條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專業素養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呢?
一、具有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進教育理念
教育信息化不僅是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更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更新與變革。「不同的教育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大環境,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課程的知識觀、人才觀、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資源觀、評價觀,研讀《語文課程標准》,把握其精髓,樹立相應的教育理念。
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改革全面推進和實施,對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這一切的實現提供了平台。教師可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資源共享,改變教學方式,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創建更好的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實踐證明,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信息技術整合於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教育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易變性及快速呈現性,引起的教育內容、手段、方式的多樣性的變化,必然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問題。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及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教師迅速提高信息素養。
三、具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將時代活水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更具有時代氣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之間的整合,要堅持信息技術為語文學習服務的原則。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一個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平台,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著手,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空間。
四、具有設計組織資源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效率等方面不斷提出新要求,教學資源的設計組織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教師日常教學的基礎工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深入透徹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教學科內容,而且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學會製作多媒體課件。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技術高效組織教學。
五、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必須隨著新技術的使用與信息的擴展而有所改變。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者和代言者的身份被質疑,「一桶水」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不再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能成為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小學語文教師要意識到,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意識,養成不斷追蹤學科動態的良好習慣。
那麼,如何以信息技術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呢?我個人認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發展專業素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師主體性之間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小學語文教師主體作用與信息技術的關系非常重要,不能忽視任何一方的作用,它們是一種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語文,決定了在發揮教師主體性的基礎上,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知識以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
2.創造條件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首先,營造有利於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高的良好氛圍。硬體的配備和軟體資源的開發是提高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前提,學校應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其次,開展有計劃、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校本培訓」。
3.實現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自我建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自我建構的途徑:一是教師通過網路搭建教師知識共享的信息空間,促進整合技術知識的交流。二是學校自己組織教師開展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講課比賽,並請校外專家擔當評委。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教師將從別人那兒學來的經驗及相關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付諸實踐,並且可以得到專家的現場指導,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
4.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語文教師自我反思的實現。教育信息化為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發展提供了多種途徑,突破了原有地域和經費的限制,擴大了教師反思的渠道和途徑。但是,教師應用網路信息技術應有明確的目的,即更好地與學生、家長、同行進行交流合作,更好地進行反思。
5.探索基於問題解決且有利於小學語文教師自主學習及研究的多樣實效的專業發展途徑。傳統的教師培訓,無論是培訓班式的、專家講座式的,還是觀摩考察式的,都是被動的,不能調動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在培訓的基礎上,基於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而開展自主學習及研究,對於彌補「培訓班式」及「專家講座式」的缺點,可促進專業素養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將大有裨益。教師可以通過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和研究。從中了解有關新課程知識、師資培訓、教育教學理論述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知識,這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很有好處。
總之,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的過程。只有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勇於改革,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信息化素養,才能成為大有作為的新世紀的優秀教師。
E.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方法與思維能力,讓他們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對生活中的問題能夠進行獨立思考並獨立解決。與此同時,也注重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在生活中更好地與人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步入社會後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更好地與人交流,適應社會。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和社會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是非觀還不是很明確,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在新課改實行後,小學生的教育方式與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斷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前進。
一、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素養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後天培養得來的,包括個體的思想品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要素。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語文知識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1]。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點在於讓學生學會發現文字的美,鍛煉小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的處理問題。在小學階段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其長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能使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愉悅的享受。下文將從具體的實踐過程,詳細分析如何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在語文教學准備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前的准備階段,語文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有明確的認識。教案編寫時,要注重對問題的設置,在課前預習階段就將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小學生獨自去進行課文的閱讀,發散自己的思維去理解課文內容[2]。這樣做能夠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使其獨立思考,根據相應的問題去閱讀文章,培養其文化素養。例如在《烏鴉喝水》一課的預習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怎樣看待這只烏鴉?由於小學生還處在想像力豐富的階段,所以老師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這樣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語文課堂的教學相比其他學科本身就更有趣味性,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不要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而應挑選一些優美的詩句或是一些有哲理的句子,讓小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或是自主思考,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文學魅力,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培養其認識美、發現美,並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例如在《贈汪倫》一課的學習時,可能學生對詩句獨立進行解讀,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去想像當時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李白與汪倫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以及桃花潭美景。在這個時候也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想像中當時的情景,將畫贈給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還可以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詩句中的美景。
四、在課後作業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後作業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不應只讓學生去做課本上的習題,而應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上去進行課後作業的設置。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與待人接物的能力。在進行課後作業的設計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並且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在《濫竽充數》一課的課後作業布置中,應對南郭先生、齊宣王的不同表現進行分析,指出南郭先生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讓學生進行思考,並且指出他錯在了什麼地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一一點評,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指出。使學生得以改正,並且培養學生在學習中要秉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使自己的學習能力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學習南郭先生那樣鑽空子,最終還是會被發現。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小學語文課堂的很多文章都是很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旨在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更好的去執行。
五、通過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課程設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課程、寫作課程以及口語交際課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教師需加強這幾個方面的引導。在閱讀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水平選取適當的文章,文章要蘊含一定的道理,對小學生的是非觀念進行引導,要選取語句優美、能夠引起小學生興趣的文章,對其進行一定的培養。並且可以適當的使用高科技手段,通過視頻、音頻或是播放圖片的方式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革新[4]。閱讀課上可以給學生播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
F. 語文的基本素養包括哪些內容及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試卷
你好,語文學習其實很簡單,給你分享一些我的語文學習心得。
我通過練習回《精英特速讀記答憶》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我對語文等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系統。
學好語文,還要提高寫作能力。在我們掌握了速讀記憶的基礎上,素材、知識的積累就不是問題了,問題在於多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最終學好語文。更多具體學習方法的內容可以到貼吧「高效學習法吧」查看交流,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小學語文素養培養課題論怎樣寫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外,還需要注意運用科學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有真正培養好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夠為學生日後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就必須突破現代語文教學的約束,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嘗試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需要以現代教學思想作為指導,同時也需要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積極地積累經驗,大膽地進行嘗試。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到最適合現代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對核心素養的基本理解
素養強調的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如果按照廣義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質、言談舉止、知識層次以及能力狀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而素養這個概念同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等概念的區別在於:素養更加關注的是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的內化調整,指出了學習者深入思考之後的成果。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應當注意對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培養,也就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致力於使學生形成相對穩定的、適應性更強的語文學識修養、文風情趣狀態。這和傳統意義上僅關注知識記誦與應用的小學語文教學比起來,更具深度與廣度。所以,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注意傳統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養成之外,還要關注學生對這些目標的真正內化,使之上升到語文審美情趣與良好個性、健全人格構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學識字寫字訓練時,應一方面注意到學生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對學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優勢。
二、新課程下的角色轉變首先需要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
新課程體系的目標、功能、內容、結構、實施、評價與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這一系列的改革最終都要靠教師在學校教育和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去完善。中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要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必須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在新課程中不斷自我更新、發展。新課程的重要任務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台。學習方式的轉變期待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始於教師角色的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注重角色轉換是教師伴隨著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質性推進和現代語文新課程的成長而發生的,是教師面向教育未來的發展性建構。教師要理性地審視和反思語文教師的傳統角色,使之逐步從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之權威向與新課程同步成就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因而語文教師要在新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界定自己的角色。
三、語言建構與運用
這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言語實踐活動中,通過自主的積累、感悟與整理,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其運用規律,並內化為個體的言語經驗、言語技能,在具體的言語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形成、思維品質與審美品質的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的建構過程中得以實現的。
四、優化學習過程
1.在課前導學方面。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要在充分分析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切合實際的教學設計與預習單。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就是要完成預習單,並帶著問題和學習收獲學習新的知識。比如,教師在設計《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的教學導學案時:(1)要充分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該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階段,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但是其注意力不穩定。(2)要充分了解本課教學內容。(3)要設計具體的導學內容和預習單:以唐代詩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引出「天山」一詞,進而引導學生對《七月的天山》中所描寫的具體景色等進行探討。
2.在課前要求。學生閱讀課題,搜索有關天山的資料,了解作者,並讓學生思考《七月的天山》的寫作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描寫景色地點變化的句子等問題。然後,學生就可以按照教師所設計的預習單,帶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課前預習,從而為課堂中提高對課文的理解打下基礎。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入現代教學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讓學生自由地思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思考。同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H. 小學語文素養大賽的題,有萬能答案嗎
知識素養
選擇題
( ) 1.《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畢業生應達到的閱讀總量是( )字.
A.25萬 B.40萬 C.100萬 D.145萬
( )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粗獷(ɡuǎnɡ)狙(zǔ)擊 鱗次櫛(zhì)比 戰戰兢兢(jīnɡ)
B.欺侮(wǔ) 租賃(lìn)剛愎(bì)自用 恪(kè)盡職守
C.泥濘(nìnɡ)湖泊(pō) 苦心孤詣(yì) 惟妙惟肖(xiāo)
D.浸漬(zì)提(tí)防 引吭(hánɡ)高歌 一葉扁(piān)舟
( ) 3.臼字的筆順是( ).
(A)撇、豎、橫折、點、點、橫
(B)撇、豎、橫折、橫、橫、橫
(C)撇、豎、橫、橫折、橫、橫
( ) 4.下面有三組詞語,請選擇出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
(A)①心照不喧 ②相儒以沫 ③杯盤朗籍
(B)①心照不宣 ②相濡以沫 ③杯盤狼藉
(C)①心照不喧 ②相濡以沫 ③杯盤狼籍
( ) 5.邊塞詩派是盛唐詩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請選擇出下面不是邊塞詩派的詩人.
(A) 王昌齡 (B) 賀知章 (C) 高 適 (D) 岑 參
( ) 6.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話》的,它是( ).
(A)白雪公主 (B)一顆小豌豆 (C)丑小鴨 (D)堅定的錫兵
( ) 7.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他一生留下許多傳世之作,下列作品中哪一幅不是達芬奇的作品?
(A)《岩間聖母》 (B)《最後的晚餐》 (C)《向日葵》 (D)《蒙娜麗莎》
( ) 8.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2周年,是香港回歸祖國______周年,是澳門回歸祖國______周年.
(A) 1212 (B) 14 14 (C) 12 14 (D) 14 12
( ) 9.《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稱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A)未滿十四周歲(B)八到十八周歲
(C)未滿十六周歲 (D)未滿十八周歲
( ) 10. 我國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是( ).
A.素質教育 B.創新教育 C.八年制義務教育 D.九年制義務教育
( ) 11.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 )
A.人類與自然 B.發現的時代 C.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D.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
( ) 12.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傳說中的年是_____.
(A)一種怪獸 (B)一座古城的名子
(C)某一個君王的稱號 (D)一種植物
答案:
1. D 2. B 3.C 4. B 5.B 6.A 7.C 8.D 9.D 10.D 11.C 12.A
簡答題
1、 我國有哪幾個直轄市,哪幾個特別行政區?
4個直轄市分別是(括弧中為簡稱):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或申)、重慶市(渝).
2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括弧中為簡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2、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指出:「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請你談談對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使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實有效,真正體現高效低耗.
3、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請你談談對這基本性質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體現這一性質特點.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外,還應包括是收集、處理信息的工具,是學習各種知識的工具,甚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其具體的范疇.應是「字、詞、句、篇」等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 「人文性」, 就是說語文教學不能只是純粹的語文知識的傳授,我們可以從語文課程的特點出發,通過對字、詞、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課文中蘊含的人文價值,引導學生對其正確感受和思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發展健康個性.
4、我國一位著名語文教育專家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請你結合語文新課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與看法.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一種能力,不等老師教,自己能閱讀.」
首先就肯定了「教」的功能性和必要性,即「教」是手段,是途徑.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是,教師決不是機械呆板地傳授書本知識,而是要在「教」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本領,即「不需要教」是目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5、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指什麼?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6、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指什麼?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7、語文課程的五大領域指什麼?
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8. 唐宋八大家為都有誰.
(韓愈 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轍歐陽修 曾鞏 王安石)
9.填寫古詩文名句
(1) 有朋自遠方來, ________________
(2) 落霞與孤鶩齊飛,
(3) 身無彩鳳雙飛翼, 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5) 長風破浪會有時,
不亦樂乎
秋水共長天一色
心有靈犀一點通
千金散盡還復來
直掛雲帆濟滄海
10、假如下面課文的主人公也被評為感動××十大人物,請任選一個,仿照下面的示例寫一段頒獎詞.(10分)
黃繼光 哈爾威船長 錢學森 桑 娜 董存瑞
諸葛亮 狼牙山五壯士 邱少雲 廉 頗 居里夫人
[示例]
獲獎人:袁隆平(200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時,已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時,卻仍專注於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獲獎人:
頒獎詞:
概括出人物的生平的事跡和人生價值,要求高度概括、言簡意賅、語言准確、生動優美、意蘊豐富、評價中肯.
朗讀
1、三年下《趵突泉》(片段)
沿著小溪往南走,就來到趵突泉公園.一個開闊的泉池,差不多是見方的,佔了大半個公園.池裡的水清極了,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個大泉眼,水從泉眼裡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來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沒晝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麼晶瑩,那麼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要是冬天來玩就更好了,池面騰起一片又白又輕的熱氣,在深綠色的水藻上飄盪著,會把你引進一種神秘的境界.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連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水流搖曳,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好像你追我趕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個氣泡,那些氣泡比較大,大多扁扁的,一邊往上升一邊搖晃,碰著水面就碎了.在陽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沒有哪一種珠寶能比得上.
2、四年下《海 上 日 出 》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天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的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裡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的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沖破雲 霞,完全跳出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候太陽躲進雲里.陽光透過雲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遍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候天邊有黑雲,雲還很厚.太陽升起來.人看不見它.它的光芒給黑雲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後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雲染成紫色或者紅色.這時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3、二年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4、五年下《我們去看海》
我們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們去看海
海風已吹進我們的心中
耳邊已響起潮聲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們的夢
海的胸懷如此的寬大
海的家園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們的另一個家
看見海,就像走進了寶庫
我們在海的懷抱里跳躍
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
海在我們的懷抱里歡笑
潮起潮落都有動聽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著熱情的歌曲
看到海,有讀不完的生命啟迪
6、六年下《為學》
為 學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