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程論文1500字
『壹』 小學科學論文範文1000字以上
上科學課時,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每個同學都去做一個生態瓶,就是「將少量的植物,以這些植物為食的動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質放入一個密閉的瓶中,形成的一個人工模擬的微型生態系統。」我一聽,對這個實驗非常感興趣,就找來一個空油壺,把上半部分剪掉,洗干凈,盛上水,還在水底放上一層淤泥,水面放上一些浮萍,再把買來的幾條小泥鰍放進水裡,它們一下子鑽進了淤泥里,隔一會兒就鑽出來透透氣,把一壺水搞得渾濁不堪,真調皮。
剛開始的幾天,我熱情高漲,每天都要觀察好幾回,可是,漸漸地,又有了新的實驗,我便把這件事忘了。過了好久,有一位同學談起了他的生態瓶,我猛然想起我已經好久沒有去觀察過我的生態瓶了。我想,我那幾條可憐的泥鰍,肯定被渴死了。放學後,我急匆匆地趕回家,放下書包就去看我的生態瓶,一看,嚇了一跳,瓶子里的水幾乎沒有了,也沒有泥鰍的影子,我想泥鰍肯定死了。正當我在傷心的時候,突然,我看見淤泥面上有氣泡,該不會是泥鰍吹出來的吧?我趕緊找來一根小棒,把淤泥挖開,嘿,一條泥鰍鑽了出來。「呀,泥鰍還活著,泥鰍還活著。」我高興地大叫起來。不過,我又感到很奇怪,就問媽媽,為什麼沒有水泥鰍還能活下來。媽媽笑著搖搖頭,我只好去求助電腦。
經過一番搜索查資料,我終於弄懂了,原來,泥鰍離開水在泥漿里生活的時候,就用腸子呼吸。它的腸子與食道、肛門相連,形成一根短短的直管。腸子上布滿了許多毛細血管,能吸收空氣中的氧氣。當它用腸子呼吸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就像「放屁」一樣,從肛門排出,所以常常會從泥漿中冒出許多氣泡來。
哦,原來如此,怪不得泥鰍在沒水的淤泥里沒有死呢。我真開心,由於我的粗心,竟然還意外地獲得了泥鰍的這些知識。
『貳』 小學生科技小論文1000----1500字
寫寫全球變暖吧,題材也不錯。
科技小論文
——警惕全球變暖
最近這幾年,大家覺得天氣一下子就變熱了,原本涼爽的秋天現在幾乎要到10月下旬才開始,8月份最熱的天居然達到了40度以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人類自己惹的禍。
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逐漸體現出來,全球變暖就是一個例子。天氣炎熱,在酷暑里泡空調成為了一項新的「業余愛好」,但人們可曾想過,空調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空調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輸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同時,空調還會浪費掉許多電,所以要盡量避免用空調,適當即可。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車尾氣與工廠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導致溫室效應(即全球變暖)現在汽車逐漸增多,據有關方面統計,到21世紀,汽車在全世界已有7億輛,大量的尾氣嚴重影響著我們,咳嗽,喉嚨發炎……最重要的是全球變暖。有人統計,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到了20噸一年!中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噸一年!我們周圍的環境在惡劣地變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銳減,水資源破壞,生態鏈嚴重被破壞,大量土地貧瘠,水污染嚴重,據統計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鮮的淡水供應成了問題,同時由於礦物質被大量使用,燃燒出的CO2氣體導致了大氣污染,同時臭氧層被嚴重破環,南北極出現臭氧層洞,加劇了環境的惡化。這樣惡性循環的話,最終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被嚴重影響。
這樣一來的悲劇是什麼呢?當然是顯而易見了!天氣加熱,海平面上漲,南北極冰川融化,海濱城市,島國被淹。這一切,都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實驗證明,以後300年,海平面將上漲半米多,這還是最樂觀的數據。再過7年,全球變暖將會無可逆轉地持續。更可怕的是,由於北極冰融化,降雨量加強,大量淡水匯入北大西洋,破壞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斷後,歐洲西北部溫度將會下降5—8度之多,從而造成的影響,很可能引發新的冰河時期!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後天》這部電影,劇中的情景正是幾百年後對我們地球的一個真實寫照:龍卷風,冰層斷裂,溫度急劇下降,冰風暴,凍雨,地震,洪水,海嘯……這並不是瘋狂的幻想,如果人類不停止毀壞環境的話,這將成為現實!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天氣變熱,更會牽連出許多負面影響!
為了拯救地球,我們應該盡量做到:不開空調,使用回收環保紙張,舍棄肉類(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轉為素食主義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減少1.5噸!)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實環保並不難,只要你支持環保,就是你給這個星球的最好禮物,不需要太多言辭,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就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紛紛行動起來,我們雖然也採取了行動,但,對於一個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所以,警惕全球變暖,是全人類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有人也許會說:我們不是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答案雖是肯定的,但那又能容納多少人呢?有人說:治理溫室效應的資金太大了,對金融來說是天價。但,如果一直拖延,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的地球面目全非,別說金融,就連自己的生命也難保啊!所以環境保護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真正付之與行動了。
『叄』 小學生論文怎麼寫 1500字 不會擬標題,好心人幫忙擬一下
論文格式1、畢業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型大小: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列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列印紙張規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元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元數;頁邊距設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10、頁眉用小五號字體列印「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2002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並左對齊。
『肆』 對小學教育的認識作文1500字
對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們的學校為何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關於對中國當代教育制度的思考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制度雖然比我國以前古代科舉考試大有進步並且現在也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的制度與體制,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我們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養全能學生為目標,總想著要以後的孩子什麼都行。這就給兒童教育時期的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他們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長,老師,學校給安排的一次次輔導與考試。還無法辨別對錯的他們在千萬父母鋪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過了小學,過了中學,然後他們大多數離開了父母,來到了寄宿的高中,遠離父母的他們絲毫得不到清閑,他們又被賦予了高考的重任,在書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題技巧、考試方法,然後高考,在有地域保護這個不公平的條件下,有的人去了清華,有人進了專科。不公平的教育條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選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獄。
另外,伴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點也暴露無疑。讓我們來看一下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現在大學生的學習出發點就不對——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與考試有關的就學,與考試無關的就不學;還有的同學乾脆就沒學,天天沉迷在游戲中,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大學生在考場上作弊成風,每次考完試,地上總是撒滿了縮印版的小抄——現代科技為廣大學子們「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踏踏實實的將自己本專業的學識與技能學好,而是靠著渾水摸魚,投機取巧通過考試,而且大學也沒有多少活動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務實精神。
中國的教育是極為刻板的,因為在中國教育首先意味著對權威的順從。在中國的這種教育制度下,撐死也出不了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的,因為中國的學生只敢去想老師教過的知識,老師沒教過的知識,那是從來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麼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試卷上顯擺一下,馬上就會被打上一個紅紅的大叉。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大笑話。比如中學的現代文閱讀,有一位作家(余華)他的一篇文章被選做了現代文閱讀題的材料,他的兒子被題目難住了,就讓爸爸幫著做,結果爸爸全做錯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們立馬去弄一份高考的試卷,把現代文閱讀做一下,憑你什麼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馬翻!你就是魯迅、郭沬若來了也白搭。老師的答案是不容爭辯的。還有我們的政治課,那哪裡有一點嚴肅可言,簡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義詞。真難為這些老師這么些年是怎麼教過來的。就是自然科學,它的死板與教條也讓人難於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現過的題目,只要是高考曾經定下的答題標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動,明明你是對的都不行!
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下,我們怎麼能出什麼諾貝爾獎?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趨的蠢貨之外,這樣的教育還能幹什麼?這一切的根源在哪裡,就在於儒教對權威的迷信和對師道尊嚴的盲目提倡。而這又是儒教「明人倫」理念的惡果之一。 所以說在我們當今的教育制度下還殘存著封建教育的陰影和束縛。
對於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南科大事件,我想就是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探索,雖然努力的是一位老人而不是中國政府,但是,這也告訴我們中國教育的探索還是永無止境的,中國的教育還不是一潭死水。
希望能給個好評
綜上所述,我覺得,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中國教育機構應該反省反思而後學習先進、符合創造人才的教育體制與理念,將中國教育、科教興國方案提升到一個新的領域。
『伍』 急需一篇小學生論文1500字以上
你可以改改下面的文章.就會變成一個很好的論文!
一、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低年級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1.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刮風」,「可能會一直陰著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著邊說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2.結合生活經驗,在創設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著這么多硬幣不方便,於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說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說小明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為什麼?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將這30個硬幣一角一角地數,每10個1角放在一起,然後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3個10個1角就是3元,所以30個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看看元和角之間有什麼關系?」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
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創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3.依託兒童生活事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
如在教「統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與統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誰搭得高,同樣在統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誰搭的積木最高,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總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其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1.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於生活
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等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特別是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高度的測量,感覺自己正在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在用。
2.增強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
在現代社會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決任何問題,為了提高效率,都要講究策略,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練習題,「要過六一兒童節了,小明要為班裡的同學准備一個摸獎游戲,其中准備了6個白球、2 個黃球、3個綠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鉛筆盒、一個足球。現在小明要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游戲規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在看到題目後,經過討論都能確定摸到綠球為一等獎,摸到黃球為二等獎,摸到白球為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為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獎品的價錢,學生再次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確定了摸球有獎游戲規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創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經驗 (解決)→ 數學問題 (獲得)→ 數學知識(解決) →實際問題」
旨在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並會把數學運用於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陸』 小學生科學小論文1500字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張看法和觀點;論據基本要求是:事實論據(名人事例)和版道理論據權(有權威性的名言,格言,詩句和俗句);論證的基本要求是:對比說理、比喻說理和引證法。
寫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通過對比更突顯作者的觀點。
『柒』 小學科學課論文兩千多字以上的
這一切,歐洲西北部溫度將會下降5—8度之多,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到了20噸一年,很可能引發新的冰河時期,8月份最熱的天居然達到了40度以上,劇中的情景正是幾百年後對我們地球的一個真實寫照!汽車尾氣與工廠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們周圍的環境在惡劣地變化,甲烷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對金融來說是天價!所以環境保護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空調還會浪費掉許多電,地震。這是為什麼呢。再過7年,大量土地貧瘠,凍雨,冰風暴,如果你轉為素食主義者,是全人類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咳嗽:龍卷風,我們應該盡量做到。但,喉嚨發炎……最重要的是全球變暖。其實環保並不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舍棄肉類(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更可怕的是,降雨量加強!如今,新鮮的淡水供應成了問題,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逐漸體現出來,空調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呢。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不需要太多言辭,原本涼爽的秋天現在幾乎要到10月下旬才開始,如果人類不停止毀壞環境的話,還是不夠的,以後300年,更會牽連出許多負面影響,都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後天》這部電影,對於一個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南北極冰川融化,大量淡水匯入北大西洋!天氣加熱,水資源破壞,輸送到外面,最終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被嚴重影響,水污染嚴重?有人說,這將成為現實,如果一直拖延,大量的尾氣嚴重影響著我們,破壞了墨西哥暖流,就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同時臭氧層被嚴重破環,而要真正付之與行動了,同時由於礦物質被大量使用:二氧化碳,就是你給這個星球的最好禮物,生態鏈嚴重被破壞:森林銳減,乘公交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天氣炎熱,但人們可曾想過。同時,海平面上漲。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別說金融,汽車在全世界已有7億輛,最終的結果,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導致溫室效應(即全球變暖)現在汽車逐漸增多,海濱城市,這還是最樂觀的數據,加劇了環境的惡化,由於北極冰融化!中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實驗證明,是人類自己惹的禍.5噸。有人統計,洪水,據統計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是我們的地球面目全非,但那又能容納多少人呢,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減少1。 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 為了拯救地球,我們雖然也採取了行動,這一點,警惕全球變暖?原來,只要你支持環保,使用回收環保紙張,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斷後,海嘯……這並不是瘋狂的幻想,適當即可,燃燒出的CO2氣體導致了大氣污染,冰層斷裂,島國被淹。 這樣一來的悲劇是什麼呢:我們不是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答案雖是肯定的,英國.51噸一年科技小論文 ——警惕全球變暖 最近這幾年,全球變暖將會無可逆轉地持續?當然是顯而易見了,就連自己的生命也難保啊,所以要盡量避免用空調,在酷暑里泡空調成為了一項新的「業余愛好」,美國等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不開空調,大家覺得天氣一下子就變熱了,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到21世紀,海平面將上漲半米多,從而造成的影響。 所以,全球變暖就是一個例子,有人也許會說,空調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日本,溫度急劇下降!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天氣變熱,南北極出現臭氧層洞!)不用塑料袋。這樣惡性循環的話:治理溫室效應的資金太大了
『捌』 需要一篇論文,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經歷 字數在1500字以上
,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經歷 字數在1600字以上:
成長的道路是坎坷的,也是平坦的。坎坷在許多事情需要你去努力,平坦在親朋好友都會給你一定的幫助。成長的道路是單調的,也是多彩的。單調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多彩在還是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成長的道路是枯燥無味的,也是有滋有味的。枯燥無味在要做許多不願意做的事,有滋有味在父母不在時,提心吊膽地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在成長時的第一顆啟明星是媽媽,是媽媽把我帶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幫我熟悉它;是媽媽教會了我走路,讓我利用雙腳去找樂趣;是媽媽教會了我說話,讓我能更好地表達我的想法;是媽媽教會了我識字,讓我發現文字的歷史;是媽媽教會了我讀書,讓我發現中國的歷史是多麼源遠流長,是多麼有趣。第二顆啟明星是我的啟蒙老師,是老師將我帶進知識的海洋,讓我明白學習的樂趣;將我帶進書的河流,讓我明白讀書是一件趣事;將我帶進同學的小溪里,讓我獲得了純真的友誼。
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跌跌撞撞。記得有一次,我滿懷信心地去參加作文賽,原本以為絕對是一等獎,沒想到辛苦卻換來了一張優秀獎的獎狀。我十分失望,但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了爭這口氣,我苦讀作文書,常常參加作文班,積極報名作文賽,終於在一次作文賽中進入了決賽.......
成長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我給我的大學生活畫了一個圓滿的,我一張白紙進來,沒有一腦糨糊出去。我將收藏起這張記錄了我青春足跡的白紙,遠離安逸的大學生活。步入社會,走進未來,未來是一片荊棘之地,我是一個內心狂熱的人,自己的天空需要自己的雙手去打造,只要我努力過,我不後悔。
驀然回首,發現我們已漸漸長大,不知什麼時候起,18歲這個字眼已時常掛在嘴邊。曾幾何時,認為18歲是那麼神聖,只知道那時我們長大了,可以飛得更高更遠。而此時,當我真正要面對它的時候,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手足無措。我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充分理解18歲這一平凡數字所蘊藏的豐富內涵,但我明白,18歲意味著責任。也許成長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吧!
高中兩年,不覺中我們度過16歲的花季,經歷了17歲的雨季。曾經在迷茫中嘆息,又在平靜中尋找自己,在迷茫與平靜中我們長大了。於是,開始習慣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周圍的一切,也許這種思考是膚淺的,但我們這一群驕傲而不盲從的孩子,渴望用理智與成熟告別曾經的年少懵懂。
18歲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這一刻,在得到與失去的交替中,在迫求與放棄的轉換之間,我們感受著快樂,也經歷著痛苦。幾乎所有的痛苦都源於對夢想的追逐。當我們經歷了無數痛苦實現自己的夢想後,總算體味了歡樂,這才明白:痛苦,常常孕育著快樂的種子。成長本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痛苦也不一定是壞事,於痛苦中,我們知道,當現實無法改變時,我們要適時地改變自己,但是我們還總愛同現實討價還價,因為我們深深地愛著這個世界,這個幸福、溫暖,愛與痛苦交織的世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發現,學會了珍惜,對於我們心中那些解不開的小小的結,我們學會了淡淡一笑,去欣賞它的缺憾美。因為我們知道,只要灑脫地轉過身,就能尋找到新的美麗的風景。
成長是一種痛,但我不願讓它留下傷痕。成長是一種蛻變,經歷了磨難才能破繭而出。
在成長的路上往往是孤獨的,要學會在沒有人喝彩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加油。不用畏懼,不用擔心,勇敢、坦然地面對成長中遇到的一切給自己鼓勵,給自己信念,給自己快樂。在成長的旅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容的經歷,平靜的感知,勇敢地面對。
站在成人的門檻上,眼前或許仍然是一張張稚嫩的臉。年輕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那麼一絲憤世嫉俗,寂寞的笑容里潛藏著淡淡的憂傷。也許成長是這樣:憂傷和著歡喜,失落和著欣慰,喧嘩和著寧靜。
曾經苦澀的日子,在回憶的畫面里,已釀成芬芳。每當夜幕邁著輕盈的腳步姍姍而來,白晝的繁華和喧鬧漸漸銷聲匿跡,在朦朧和寧靜的夜晚,我常常陷入無邊的回憶之中。在回憶中,那曾經許下的願望和美麗的諾言,那執著的堅持與不懈的努力,都化為幸福的葉片,被我精心收藏。
是的,成長記錄著痛苦,也鐫刻下歡樂,沿著成長的足跡,一步步,我們走向成熟,走向未來。
『玖』 小學生家長論文怎麼寫1500字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內,也是作者花功夫的容所在。」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於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拾』 小學英語我給網課支個招論文1500字
這個確實有難度 要多寫 我有一篇 你看看行不行 我覺得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