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與課程有怎樣的關系
❶ 國家幼兒園課程、地方幼兒園課程和幼兒園園本課程存在什麼樣的關系
國家的課程是統領,地方的幼兒園課程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環境設置的,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園本課程是自己園所的特色教學。
❷ 如何正確認識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關系
教育活動內容針對性更強,可以靈活把握,如有的小孩動手能力差,就多開一些有點難度的手工課。幼兒園課程是硬性要求,所有小孩都要學。
❸ 如何將幼兒園課程融合到幼兒園環境創設中
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因此必須有預設,而環境的創設同樣要有預設。課程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需要某種特定的環境支持,環境創設得是否合理將影響到課程的進行。 1、 環境的創設要依據課程的目標。 將創設環境與課程的目標結合起來,依據目標增加或減少材料,預測對幼兒建構性學習可能產生的影響。 2、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需要和興趣。 瑞吉歐教育理念提出:教師要成為成功的觀察者,具有敏銳的眼光,善於洞察兒童在活動中表現出的需要和興趣。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時,當時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剛剛搬新家,孩子們整天談論的話題都是「我的家」,同樣家也是孩子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情,於是我們將「我愛我家」的活動作為主題活動的切入點。為了讓孩子體驗「家」的溫暖,了解自己和社區的關系,我們和孩子一起創設了「中五班小區」,整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區,有自己的家、幼兒園、超市、售樓部、銀行等,每個孩子都扮演一種身份,在「小區」中快樂的生活、學習。
❹ 你覺得什麼是幼兒園的環境它和課程之間有什麼關系
比如香港艾樂幼兒園的環境,跟課程是有關的,設置什麼樣的課程就要對於怎樣的課室,比如高爾夫課就要有高爾夫場地等等
❺ 科學領域的課怎樣和幼兒園環境、季節、主題結合
小學英語應該掌握哪些方面的內容
包括單詞拼寫,詞義記憶,語用功能的版訓練 。英語語權音,語法、詞彙、包括聽說讀寫。練習口語
加強拼讀與拼寫的同時,進行有意識記,應加強對詞的用法及內在含義的理解,用英語解釋單詞的能力,逐步啟發引導用英語思考。單詞教學一定要做到詞不離句,這樣,在學會了單詞的同時,也學會了詞的一些基本用法。
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在小學,一定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❻ 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是什麼課程,對幼兒發展具有什麼樣的效應
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對幼兒發展的作用: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形成幼兒自主學習的氛圍;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❼ 幼兒園五大領域與課程之間的關系
課程分為這五大領域 五大領域的課程屬幼兒園教學
❽ 幼兒園環境創設課的重難點及與其他課的關聯,有什麼意義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就像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幼兒園的班級環境創設更是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我們來看幾個關鍵詞:班級環境創設、重要、開發智力、環保意識、探索興趣。 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我國古代對此就有精闢的論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又說明培養人才要重視環境的選擇,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認為,環境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兒童產生影響的,而這種影響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潛力行為就是適應能力,環境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說環境對幼兒的發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環境既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班級環境創設上,我們有主題環境的牆面創設與游戲區域環境創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在幼兒園,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環境創設與利用能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上述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一、 環境創設可開發幼兒智力 。馬克思說:"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牆面、活動區等是在課程實施中環境的一部分,它們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記錄下已經和正在實施的課程的種種,使課程不斷的延伸。如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舊問題的解決產生出新問題,因此不斷的創設和完善環境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的拓展、延伸課程;如我們班根據教學目標創設的《大自然的語言》這一 主題中,我們在副牆上布置了天氣記錄表,幼兒通過觀天記錄每天的天氣,於是 他們就生成了疑問:"為什麼會有雨?風是怎麼樣形成了?"等等。又如,幼兒和教師一起製作"小水滴旅行圖",他們畫的小水滴形象可人,他們被主題內容深深吸引,不但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的三態變化,而且通過他們之 間的相互交流,也很大程度地獲得了認知上的發展和語言能力、 動手能力的提高。 並且孩子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孩子們想像著水滴成雲的情景,並相互抱在一起 形象地模擬著水滴成雲的現象,還提出了更多的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孩子們在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學習、探究、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環境創設可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提供大量的廢舊物品,供幼兒操作,激發了幼兒學習的願望和動手的慾望。在科學探索區配置多種多樣的、適合幼兒發展的材料和工具,這些材料和工具能 激起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輕松、愉快地主動參與到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中去。 我們班放置了放大鏡、磁鐵、教師自製的天平等。還有各種形狀的卡片,供幼兒 拼圖。在美工區,提供蛋殼,顏料,廢舊的瓶罐,促使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以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尋找事物之間的聯系,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 讓孩子們感受到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樂於創造,樂於探索。增強了孩子的探 索欲,以後每逢碰到廢舊物品,孩子們就會說,我們來做一個東西,然後絞盡腦 汁。 既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又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在我們班級向陽的走廊處, 放了一些植物,如可發芽的土豆、黃豆、稻穀、大蒜等,這些自然角的秘密常常 會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尋找答案。我們班權權有天突然說, 紅薯霉了,為什麼呢?他就想去研究一番。 三、環境創設可培養幼兒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兒園的環境一般都是由成人為幼兒提供,幼兒處於被動地位,無法 參與到環境布置中去,結果影響了幼兒的思維和創造的發揮。所以,現今幼兒園注重為幼兒提供獲取新知識經驗、鍛煉雙手技能的絕好機會,又可使幼兒對自己 親自動手、動腦布置的環境產生一種親切感和滿足感。從而更加愛護珍惜環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勵,更激發幼兒充分與環境相互作用。尤其活動區更是設計、提供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教育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操作材料,材料和工具的擺放 ,方便幼兒取放,培養幼兒玩後放回原處的好習慣。由於幼兒喜歡介入環境,體驗自身的行為過程,我們在創設環境時,注重環境設計過程的指導,讓幼兒在參與環境的過程中,不斷鍛煉、增長才幹、發揮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主體作用。 幼兒是環境的主人,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來設計創設班級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對幼兒來說也更具有意義。 在幼兒參與布置的過程中, 充分發揮他們主體的作用。 如我們大班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 創設 《快樂家園》的主題環境。 背景是地球,意為我們共同的快樂家園。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下,決定通過畫和剪貼的方式以 ,分工合作的方法來完成,孩子們把自己紙折的青蛙,自己畫剪的雲朵,自己製作的小房子,還有自己的自畫像等等,都處理好粘貼到"地球上",當整個創設完成的時候,孩子們興奮極了。這種把幼兒的作品組合起來進行環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合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對地球有了 更深的了解,更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家園了。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在親手參與環境布置的教育過程中,獲取了新的知識經驗,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養。而幼兒對自己布置的環境也有一種特殊的鍾愛和親切感,這樣會激發幼兒更充分地與 環境相互作用。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幼兒的交往能力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
❾ 如何利用環境實施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的本質在於它是幼兒的課程,是幼兒的活動,是幼兒「問題—解決」的過程。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針對幼兒行為的親歷性、行動性、即時性、整體性、真實性與探索性,且不能由教師單方面決定、發起、延續或終結。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化的發展始終來自於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兒與環境相處的方式直接影響著教育的質量。「環境」一般包括幼兒園、班級的環境、園本文化、家庭環境以及周邊的自然、社區的環境等,本文所討論的環境主要是指班級環境。
一說起幼兒園的環境,我們頭腦里立刻會浮現出一幅幅美觀整潔、活潑可愛的畫面。確實,教師精緻的手工作品、精心的色彩搭配和布局設計能給幼兒美的享受,但孩子們一般不敢去動,因為怕弄壞了而導致老師的批評。另外,常常有老師在創設環境時會把自己存了好多年的「家當」,全都羅列在各個區域中,整個教室堆的滿滿的,結果孩子沒有了活動的空間,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教師辛辛苦苦創設的環境卻沒有體現出教育的價值。這樣的環境創設其實是老師在唱獨角戲,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會給幼兒造成一種「心理疲勞」,創設的環境缺乏教育價值。
瑞吉歐教育理念認為:創設的環境應該是孩子學習的樂園,孩子是環境真正的主人;教師則是陪伴孩子一起體驗主動學習樂趣的合作者,更是為孩子提供主動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學習進程的導師。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和不斷的學習、反思,我認為環境的創設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師的預設
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因此必須有預設,而環境的創設同樣要有預設。課程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需要某種特定的環境支持,環境創設得是否合理將影響到課程的進行。
1、 環境的創設要依據課程的目標。
將創設環境與課程的目標結合起來,依據目標增加或減少材料,預測對幼兒建構性學習可能產生的影響。
2、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需要和興趣。
瑞吉歐教育理念提出:教師要成為成功的觀察者,具有敏銳的眼光,善於洞察兒童在活動中表現出的需要和興趣。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時,當時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剛剛搬新家,孩子們整天談論的話題都是「我的家」,同樣家也是孩子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情,於是我們將「我愛我家」的活動作為主題活動的切入點。為了讓孩子體驗「家」的溫暖,了解自己和社區的關系,我們和孩子一起創設了「中五班小區」,整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區,有自己的家、幼兒園、超市、售樓部、銀行等,每個孩子都扮演一種身份,在「小區」中快樂的生活、學習。
3、環境的創設考慮各領域的整合。
《綱要》明確的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的創設要強調「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如在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中,結合各領域的要求,我們提供了便於幼兒交往的各個區域,提供了各類統計表、製作材料、社區及世界著名建築圖片等,讓幼兒在與環境的「親密接觸」中,其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材料的准備
1、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應遵循以下原則:
(1)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應該具有可操作性,能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能對周圍的環境做出敏銳而積極的反應,促使他們在主動建構中得到發展。在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中,我們為幼兒提供的是大量的製作材料,特別是小朋友在戶外參觀收集的小樹葉、樹枝等,這都是小朋友眼中的「寶貝」,我們又請來建築系的大哥哥,和我們一起利用這些材料設計自己夢想的家,在製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盎然,不斷有問題涌現:「大哥哥,有哪些材料是環保的?」「為什麼好多屋頂會設計成尖頂的?」「旋轉樓梯怎樣設計上起來才不會頭暈?」……在大哥哥的幫助下,「中五班小區」終於落成了,而隨後而來的生成活動不斷產生,如小區命名、小區的綠化、小小售樓部等等。
(2)創設的環境能支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幼兒與教師、同伴的積極互動提供現實條件,便於幼兒在交往中主動學習。如當孩子們創設完成了 「我生活的地方」時,發現很多問題:「幼兒園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地方,我們認為幼兒園應該是圓頂的。」「幼兒園里應該有小朋友。」「科技大樓應該有個標記,要不然大家會找不到的。」……在幼兒的提問和討論中,我們生成的活動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3)創設的環境應具多功能性、挑戰性和變化性,使環境始終能引發幼兒主動探究的慾望。環境不再是沒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東西,而是一種富有人格魅力和思想的教育力量,能對幼兒的認知具有指導性,能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幫助幼兒獲得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2、 材料來源於幼兒、教師、家長。
在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開展過程中,以「中五班小區」作為展示孩子興趣和經驗的窗口,通過活動區游戲、集體活動、社區活動、家長參與等活動,環境的創設應成為一個設計――實施――調整――生成――再實施的發展過程,幼兒、教師、家長積極地參與其中,課程的內容也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拓展、延伸。
三、幼兒經驗的豐富
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兒童建構過程的支持或妨礙,因此若要把握「教」的時機,則應把握兒童的建構過程,這種建構的前提是幼兒經驗的豐富。結合主題活動我們開展了參觀社區、去小朋友家作客、「我了解的建築知識」等活動。活動中幼兒感受到家的溫暖,社區給自己帶來的便利,同時也了解到了很多關於建築的常識。
四、環境的調整
豐富而適宜的環境資源可為幼兒提供無盡主動探索的機會,幼兒會在與環境和他人的積極互動中主動思考、主動交流,幼兒生成活動也隨之而來,環境的創設也將根據幼兒學習的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例:在組織幼兒去小朋友家做客時,小朋友又提出了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呢?」大家想出了很多辦法:「可以打電話,提前問一問。」 「可以設計一個路線圖,我們看地圖去找。」「可以請叔叔阿姨來接我們。」……於是我們又開辟了「請到我家來作客」的主題牆,展示孩子們和家長製作的各種路線圖,孩子們可以互相欣賞、相互交流,還有的孩子利用各種材料在進行測量,原來他們在尋找「最佳路線」呢!
三、環境的延續
正如馬拉古奇所說:「我們的學前學校的牆壁會說話,也有記錄作用。」環境以它直觀形象的方式記錄下實施課程的過程,孩子們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不斷發現、解決問題,而舊問題的解決又孕育出新的問題,環境也將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拓展、延伸。在環境創設的探索和實踐中,我對環境的教育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幼兒園課程的改革,不僅需要在課程內容與組織方式上下工夫,更要反思我們的環境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教育取向,是否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要賦予我們所創設的環境更多更積極的教育價值,努力為幼兒營造一種「家庭」的氛圍,讓環境伴隨幼兒一起成長,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快樂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