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A. 小學三年級數學課程
小教練--------統計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75—80頁 1、結合具體事例,認識條形統計圖,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2、能發現並提出有關平均數的問題,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體會學習平均數知識的價值。3、在探索求平均數方法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學准備:條形統計圖、直尺等。 預習設計:(見學案)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談話:同學們,喜歡看籃球比賽嗎?你們都了解關於籃球比賽的什麼知識?其實在解決籃球比賽中的一些問題要用到很多數學知識。二、探索新知1、(展示課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圖。)談話:看,藍隊和紅隊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現在,比賽已經進行了36分鍾,現在場上的比分是36:37,藍隊稍為落後。籃隊還有7號和8號兩名替補隊員,換誰上場呢?根據什麼?學生會說出很多理由。師歸納:替換隊員的主要任務是得分,所以我們應該主要從得分能力方面來考慮,對嗎?以下是這兩名替補隊員在小組賽中的得分情況。(展示得分統計表) 通過檢查預習, 了解到學生對 籃球賽的知識。 掌握比較多,課 上不再單獨介 紹。 2、談話:根據這些得分情況,請你動腦想辦法比較出誰的得分能力高?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最後再在小組中選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出現的想法有:(1) 換8號隊員上場,因為8號隊員在小組賽中一共得了40分,7號隊員在小組賽中才得了33分,8號隊員得分多,所以應該換8號隊員上場。(2) 因為兩名隊員上場次數不一樣,用總分不公平應該比較平均得分。師生共同辯論各種方法的優劣。引導學生體會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種方法。3、談話:怎樣算他們的平均得分?談話: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到台前展示一下?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我們可以用小木塊代替分數,一個木塊代替1分,把幾個同學手中的木塊合起來分一分;還可以用畫圓圈的方法分一分等。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材料進行初步探究。可以設想的方法有:一是可以用圓片、立體木塊等材料進行探究;二是可以用畫圓圈、畫三角等符號進行探究。匯報交流。
3中的(1)、(2)、(3)小題 讓學生任選一 項或兩項完成 即可。 (2)把上面的圖引導學生製成條形統計圖,在統計圖上進行移多補少。(3)把兩人在小組賽中的得分合起來,再用參加的場次去除。引導學生理解在統計圖上移多補少法和計算的方法。4、討論:10分是8號隊員哪場比賽的得分?11分是7號隊員哪場比賽的得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白10分和11分不是8號隊員和7號隊員在哪一場比賽中的得分而是反映他們在所有比賽中的整體得分情況。談話:現在你們認為應該換誰上場?三、限時作業1、課本77頁自主練習第1題:移一移,使它們同樣高。2、課本78頁自主練習第3題:哪個小組成績好一些?3、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進一個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會有危險嗎?請運用今天所學知識來分析一下。四、課堂總結:讓學生說說什麼是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板書設計: 小教練--------統計 7號:9﹢11﹢13=33 (分) 33÷3=11(分) 8號:7﹢13﹢12﹢8=40(分) 40÷4=11(分)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通過做限時作業,可 以看出學生對平 均數已掌握,但 不夠熟練。還應加 強練習。 課後反思:1.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實踐中,如能努力拓展學生們認識數學的空間,重視他們對數學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前盡早感受,課堂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2、新課標倡導「讓學生去經歷」,強調學生活動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條件。學生在活動探索中不斷發現,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納。這樣學生不僅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會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實現了智力與能力的共同發展。
學案設計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2、讓學生自主復習學過的統計知識。 一、精彩鏈接1、擺小方塊:用小方塊擺出:12、8、7、6等,讓不同擺法的同學互相說說哪樣擺最直觀?2、用你喜歡的圖形畫出以上數字。 讀懂信息圖,了解圖中包含的信息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圖義。 二、整理信息1、仔細觀察情境圖,把圖義說給同學聽。2、了解有關籃球賽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情境圖。3、初步猜想派誰上場合適?1、學會平均數的計算2、在經歷探究的過程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抽象,並體驗解決問題多樣性的過程。 三、探究在線動手操作:1、用小方塊擺出7號、8號的得分情況(或用圓圈畫一畫)。 2、制出條形統計圖。 3、算一算:7號: 8號: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四、拓展練習課本77頁自主練習第1題:移一移,使它們同樣高。 2、課本78頁自主練習第3題:哪個小組成績好一些? 3、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進一個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會有危險嗎?請運用今天所學知識來分析一下。
B. 我是一名新入學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師,開學第一節課應該講些什麼請高手指點!
呵呵 對付小孩子很簡單 別講什麼跟學習有關的東西 只要讓他們喜歡你了 以後做什麼都簡單 說說 他們喜歡的東西 或者在你能力范圍內 帶他們玩 跟他們交上朋友了 別的就好說了
C. 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數學課分別學的是什麼內容
小學一二三年級屬於新課標低段。和高段內容類型一致,只是基礎。高段再深入。
具體分四個方面:數與代數(整數加減乘除及四則運算等),圖形與幾何(各幾何圖形的形狀和特點,上下左右多少等),統計與概率(簡單的統計表,統計圖,可能性等),綜合與實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不管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是在這個范圍下編寫的。
D.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課程標准解讀
買三年級的《跟我學數學》
E. 小學三年級有哪些課程
小學三年級有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科學、信息技術(計算機回基礎)、體育、音答樂、美術。
語文:語文能力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根底,語文學習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為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數學:培養學生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
音樂:學習音樂,以提高學生藝術氣質。
美術:初步讓學生體驗美術,主要製作手工、畫、折紙等藝術作品。
電腦:讓學生初步認識電腦操作,以求跟上時代腳步。
(5)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擴展閱讀:
我國與其他國家小學教育的差別
1、美國:每天都會上的課除了語言藝術,數學,科學,社會學,還有一門是體育課,這門孩子們最愛的體育課每天都上四十分鍾。每周還有一次美術課,音樂課,電腦課,兩次第二外語西班語課。
2、英國:英國的小學課程表包含看了「玩」「游戲」「吃零食」英國學校沒有專門的德育課程,德育實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學。
3、韓國:其中的「裁量」課是一門綜合了音樂、美術、勞技等內容的課程,比較強調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意,內容五花八門,包括電影欣賞、醫學保健、折紙藝術、球類運動等。
F. 小學數學三年級
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時稱為基數,表示物體次序時稱為序數.
買了3張車票, 是6、7、8號
買2棵白回菜, 收銀時排到答10多號了
學5門課 三年級
吃6個小包子, 在7大街才吃成
班上45位同學 我坐在3組
G.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三年級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三版年級權:
http://www.docin.com/p-316071403.html
H. 人教版的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講什麼公開課好講
我不是教師,不過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如在上正方形,長方形,和圓這方面的課時,最好結合實物講,讓同學們加深對物體的觀察和認識。
I. 小學三年級數學學什麼
除法,圖形的運動,乘法,千克克噸,面積,數學好玩,認識分數,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總復習,這和整理,與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