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陶泥課程
① 多選題以下哪些自然材料可以幼兒園的環境 A.樹葉與樹枝B.花朵與果實C.石頭與貝殼D.陶泥與沙土
這些材料都可以布置幼兒園的環境
所以ABCD全選
② 兒童學習陶藝有什麼好處
中國以生產精緻的陶瓷聞名天下,而在中國的陶瓷發展史上,又是先有陶再有瓷,所以陶藝在中國是有著深厚傳統文化積淀的。陶藝帶有很強的可塑性,不僅會帶給幼兒無窮的新鮮感,更可以令幼兒自發的愛上陶藝藝術。而幼兒學習陶藝也是近年來的教育熱點,到底學陶藝有什麼好處,幾歲可以接受陶藝學習?陶藝好學嗎?帶著種種問題我們采訪了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四地的專家。
學陶藝的好處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就是玩泥高手,這是孩子的天性,那學習陶藝對孩子而言有何益處呢?來看看各地陶藝班老師的說法:
*能帶給孩子快樂
北京巧手幼兒陶藝訓練班指導老師
玩陶土能帶給孩子快樂。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裡,世上的萬物只分為好玩與不好玩的,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帶給孩子一份快樂的心情是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的,當孩子們通過自由地玩陶土,隨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塊等等所獲得的快樂,不正是爸爸媽媽的希望嗎?
*提高幼兒的藝術欣賞力
上海維尼早教中心主任
陶藝是一門綜合創作的藝術,培養幼兒的藝術素質,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的欣賞--操作--再欣賞--再操作的過程。豐富的現實世界是創作靈感的源泉,只有發現才能創造美。正是在這樣的培養過程中,幼兒的藝術欣賞能力得到了提高。
*有利個性發展
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幼兒陶藝訓練中心指導老師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兒童的智力發展起源於動作,而學陶藝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像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越是充滿童趣的美。陶藝製作還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為哪怕完成一條粗線,也要經過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說完成一件小作品了。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後燒製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更有信心。
*促進親子關系
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主任
現在許多陶藝培訓班都允許父母陪著孩子,與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是親切的。這對親子關系是一種促進。
③ 幼兒園陶藝課穿手鏈教案
幼兒園小班美術陶藝教案 陶藝活動 01:大家一起玩 活動目標: 1.對陶泥的特性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喜歡陶泥,能積極主動地玩泥。 3.在玩泥、和泥、壓印活動中感受陶藝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陶泥作品若干件,紅泥、黑泥和白泥各一塊。 2.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製作的照片。 3.陶泥人手一份,玩泥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陶泥作品,談話引題。 (1)教師: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哥哥姐姐做的陶藝作品。 你們看, 它們是用什 么做的? (幼兒觀察、自由交流) (2)教師: 這些作品都是用陶泥做的。 我們幼兒園開展活動用的陶泥一般有紅泥、 黑泥 和白泥。 2.示範並介紹玩泥工具。 (1)教師出示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製作的照片。 教師:陶泥很好玩哦!看,哥哥姐姐在干什麼? (2)幼兒觀察講述,教師介紹並示範玩泥工具。 教師:你們想玩泥嗎?怎麼玩呢? (3)提醒幼兒在玩泥時要注意衛生。 3.幼兒玩泥,教師巡迴指導。 4.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以後我們還會經常和陶泥做游戲的! 活動建議: ☆ 活動延伸 鼓勵家長購買一份陶泥, 讓幼兒在自己的家裡也能玩一玩陶泥, 對陶泥產 生更大的興趣;建議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更高。 陶藝活動 02:五彩豆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並學會搓圓方法。 2.養成耐心、細心做事的好習慣。 3.體驗玩色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陶泥製作的「五彩豆」若干盤。 2.調有紅、黃、藍顏料的染色盤若干。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五彩豆」,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每組小朋友准備了一盤「五彩豆」。看看,它們是什麼形狀的? 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自由交流) (2)教師:你知道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幼兒講述並自由練習) 2.幼兒嘗試交流自己搓「五彩豆」的方法。 3.教師示範、講解搓法。 (l)搓圓的方法:兩只手手心相對,兩手先後作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直至搓圓。 (2)兒歌:搓搓,用力搓;搓搓,搓圓球;看看,誰的圓球最最圓? 4.幼兒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 要點提示: 在學習搓圓技能時, 利用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邊說邊做, 既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 又可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玩色游戲。 引導幼兒將自己搓好的圓球放在顏料盤里滾一滾,變成漂亮的「五彩豆」。 7.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自由評價,教師作點評。 活動建議: ☆ 活動廷伸 在日常活動中, 可以拓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你還見過什麼東西也是這 樣圓圓的?我們可以用搓圓球的方法把它做出來。」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操作。 ☆ 家園共育 為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圓圓的物品, 進 行親子操作活動。 陶藝活動 03:毛毛蟲的聚會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搓圓的技能。 2.能創造性地進行圓球組合,表現毛毛蟲的不同動態。 3.逐漸對陶藝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1.可愛的陶泥毛毛蟲若干條。 2.陶泥、長 15 厘米的彩色電線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陶泥毛毛蟲,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是怎麼做出來的? (幼兒觀察講述) (2)教師小結:這可愛的毛毛蟲是用一個個泥球連接而成的。 2.復習搓圓的方法,學習泥球與泥球之間的連接方法。 (1)幼兒邊說兒歌邊復習: 搓搓, 用力搓; 搓搓, 搓圓球; 看看, 誰的圓球最最圓? (2)教師示範、講解泥球的連接方法。 要點提示: 教師在幼兒完成多個泥球的製作後, 邊示範邊講解用彩色電線連接泥球製作成毛毛蟲 的操作過程。這是本次活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3.幼兒搓泥球製作毛毛蟲,教師巡迴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交流。 活動建議: ☆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創設草地、樹林等場景,將幼兒的作品進行保留和呈現,並繼 續提供陶泥,讓幼兒自主地進行復習和鞏固。 ②語言區:引導幼兒創編《毛毛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