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趣味試驗課程心得小學

趣味試驗課程心得小學

發布時間: 2021-01-15 05:56:34

Ⅰ 如何上好優質課 小學語文 學習心得

把什麼樣的教育帶入21世紀,這是歷史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人們常說:「誰擁有未來的教育,誰就擁有未來」。21世紀的主人,今天就坐在我們中小學的課堂內,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為他們的今後發展做好充分准備,讓他們成功地跨入21世紀。
素質教育的意義就是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他們的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學生在校時間大部分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課堂教學應該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怎樣上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優質課應當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課
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到教師的修養時,提出三條基本的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識淵博,三是「術」,即高超的教學藝術技巧。他認為教師的創造性活動應該同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結合起來,才可能真正掌握教學藝術。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首先應該肯定教學是一門科學,因為教學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教學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同時,教學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學理論應用於實際,必須因人、因地、因時制宜,不能囿於一個程式。教學效果的好壞,還與教師的語言、機智、熱情等素質有關,要做到「無意於法則,而自合於法則,『從心所欲不愈矩』,這的確也是一種藝術」。
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德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關於激勵、喚醒、鼓舞」。成功的教學是喚起學生興趣的教學。
1、科學性就是符合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
教學過程,蘊含有很多的規律。第一個是學科知識的規律,各個學科都有其特定的內在的規律。第二個是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教師上課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每個學生各有不同的思想和心理活動。他們的心理活動有其特定的規律,一堂高質量的課應當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入手。
2、藝術性就是科學再現求「實」、藝術表現求「活」師生發展求「優」的完美統一。
求「實」 就是要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學最優化的原則,並結合自己的特點,學生的實際來進行教學。
求「活」 就是注意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手段、方法和技巧來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求「美」 就是注意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和情趣,使他們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求「趣」 就是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老師所教的課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求「新」 就是注意在學習別人教學藝術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新與發展,顯現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
求「效」 衡量教學最優化有兩個標准:一是教學效果,二是時間消耗,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一般教師所不能取得的教學效益,可見優質課的最後落腳點是效果與效益。
二、優質課應當具有的幾個特點
1、結構嚴謹
課堂教學結構是在以班級授課形式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需要,合理地選擇和應用現代教學媒體,繼承傳統教學媒體中的有效成份,使二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構成教學信息傳輸及反饋調節的優化教學媒體群,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
控制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一個可控的過程,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各種信息反饋,可以實現有效地調控,使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都處於動態平衡中,並隨時注意排除各種干擾信息,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教學的最佳效果。
教學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分析教學目標,即明確學生學習什麼內容;確定教學策略,即為達到預期目標打算如何進行學習?也就是選擇要達到預期目標所需要的資源、程序和方法;進行學習評價,及時獲取反饋信息,檢查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2、思維流暢
思路流暢是指老師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啟承轉折應該自如、平滑,師生的思維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猶如滾滾長江,一瀉千里。
3、應變自如
教育機智是老師重要的心理品質,主要表現為對突發事件的敏感、迅速准確的判斷和靈活機智巧妙的處理。而這一切都是在沉著、冷靜的心理狀態下產生的,無論發生什麼事,老師都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調整原定計劃,靈活地處理好一切問題。
4、節奏適中
課堂教學節奏,指教學過程中各種可比成份連續不斷的交替,在時間上以一定的秩序、有規律地重復出現的形式。通過這些可比成份的重復和有規律的交替來表現,傳達教育者的情感態度、思想傾向及所要強調的內容。
(1)課堂教學節奏的成份
課堂密度:指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定質的教學任務的程度。是有效信息。
課堂速度:指對教學量規定的概念。指單位時間內所完成教學任務的量。包括對新知識的學習和舊知識的鞏固。
課堂難度:指教授者和學習者在教學時感到表達、理解、運用等方面的難易程度。它多屬技術、方法、理解水平方面的問題。
重點度:指通過比較而確定的相對概念。它是指課堂內重要和主要內容佔全部教學內容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強 度:指教師、學生雙方在單位時間內,教授或學習一定難度和一定數量的教學內容所引起的雙方身心疲勞的程度。持久的高強度,可能使教師傳輸教學信息的能力減弱,也可能使學生接受教學信息的能力衰減。
激情度:指教師、學生雙方共同沉浸在教學美中,融於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所激起的雙方情感的共鳴,情感振盪的程度。高激情度的出現,常標志著教學高潮階段的到來。
教學節奏的高低、強弱規律變化,使教學跌宕有致,起伏自然。
(2)課堂教學中的節奏特點
課堂40分鍾里,學生的腦力不可能保持在一種狀態。有振奮、愉悅,也有疲倦、鬆懈。教師的課堂管理技術要求教師掌握這種在課堂上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學生在聽課過程中,隨時間推進,其興奮中心呈曲線變化,如圖所示。

可以看出,課堂的前15分鍾和25—40分鍾的前15分鍾是學生腦力的最佳狀態。是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的最佳時間,課堂內容的重點應放在這段時間而加以解決。第15—25分鍾這段時間是學生課堂疲勞的波谷期,是學生情緒上相對平衡的時段,以處理一般性問題,練習或學生自學為好。
5、啟發得當
教學是否具有啟發性,要看學生是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去獲取知識,這是「啟發式」與「注入式」的分界線。
孔子的教學是:「循循然善誘人」。
葉聖陶先生也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如何誘導?他認為一要 提問,二要指點。而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形,純熟之功彌深」。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宜揣摩何處學生所不易領會,即於其處提出」。
良好的提問,在善於揣摩學生難於領會的問題,把握文章的主旨、脈落和作者用心,抓住關鍵之處,要言不繁,相機誘導,一個完整的課堂提問過程,常包括以下四個環節:激疑、設疑、釋疑、評價,一個好的提問設計應該具有以下特性:合適性、啟發性、趣味性和指向性。
6、語言有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語言,不僅是教學信息的載體,也是傳導情感的媒體,不僅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構成教學藝術的主要形式。
有經驗的優秀教師的教學語言,聲情並茂,引人進入藝術的殿堂。而有的教師雖然經綸滿腹,卻詞難達意,語不傳情。教學語言的美是多樣的:豪放、細膩、莊重、幽默、絢麗多情、朴實無華等,只要運用得當,都給能人以藝術享受。
優秀教師的語言從內容到表達方式以及語言節奏都有很高的要求。優秀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語言家的用語准確,數學家的邏輯嚴謹,演說家的論證宏辯和藝術家的豐富情感的集大成者。
優秀教師的語言藝術具有如下特性:
准確清楚 生動形象 波瀾起伏 通俗易讀 風趣幽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藉以傳播信息的手段主要由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構成。對於言語行為 (口頭語言、板書、板畫)廣大教師和教研人員進行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經驗。相比之下,對體態語言的研究,就薄弱得多。
所謂體態語言,是指人們在交際過程中,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示態度的非言語的特定身體態勢,它包括眼神、表情、手勢等。
依據美國體態語言專家保羅·埃起曼和弗里森關於體態語言的分類理論,結合我國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及體態語言運用的特點,我們常將教師的體態語言分為五大類,即:象徵性體態語言、說明性體態語言、表露性體態語言、適應性體態語言和體調性體態語言。
7、板書精美
板書是教師運用黑板以凝煉的文字語言和圖表等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板書既是老師應當具備的教學基本功,又是老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教學技能。獨具匠心的板書和板圖,既有利於傳授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既能產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啟迪學生智慧,活躍學生的思維。人們把精心設計的板書稱為形式優美、重點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書。
板書的形式和教學的其它活動方式一樣,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恰當地運用。板書的種類很多,選擇最佳的板書形式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常見的板書形式有如下幾種:
提綱式 詞語式 表格式 線索式 圖示式 總分式
板書的原則是:
書寫規范 有示範性 語言准確 有科學性 層次分明 有條理性
重點突出 有鮮明性 合理布局 有計劃性 形式多樣 有趣味性

Ⅱ 《趣味地理》心得體會

讀了趣味地理,我知道為什麼青藏高原為什麼那麼寒冷,我知道了為什麼有的吐魯番盆版地為什麼如此炎熱乾燥權,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地理知識,了解了各個地方的文化和習俗,傳統的文化風光在書中盡顯。它帶給我太多的快樂,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和明辯能力。它的趣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我充分地尋找到了,其實通過觀察就可以知道,一看非洲的氣候圖,我們就可以發現趣味性,非洲的氣候呈現出南北對稱,這就會使人產生各種疑惑,其它大洲的氣候特別復雜多樣,而且分布沒有一定的規律,那為什麼非洲的氣候居然是如此的有規則呢,這就需要人們去思考,去探索,去查閱有關書籍,這樣不斷地去鑽研,我們才能尋找樂趣,才能真正地去尋找真正的快樂!這本書確實很有用,它幫了我們不少忙。海拔的高低又與溫度有關,這也很值得我們去想像,去思考,我們不僅了解了這個知識,我們還必須要去分析其原因,盡全力地去證明。有些地形分布也很有趣的,比如說新疆,一般說到新疆,人們會說「三山夾兩盆」,可是這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地形呢,這就要讓我們繼續翻閱資料。趣味地理是一本值得看一看的經典地理書,希望大家帶著興趣和快樂去看一看,它能指導我們走遍中國!

Ⅲ 跪求作文《趣味運動會後的感想》一篇

趣味運動會感想

王春玲

在陽光燦爛的四月,我們聚源路小學在新的運動場上舉行了我校第一屆趣味運動會。作為班主任,回想運動會的前前後後:不論是賽前的准備,還是比賽中運動員們的精彩表演,都是值得我驕傲,值得我自豪的。

當我告訴同學們學校要舉行運動會的時候,學生們高興地不停地「耶、耶」,不斷地問什麼時候舉行。當我拿著運動會報名表要學生報項目的時候,每當說到一項,望著一隻只舉起的手,我常常不知該選擇誰好。學生的參與意識這么強,讓我感動。於是我盡量平衡,讓所有願意參加的孩子,都有參與的項目。參與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

從准備到比賽,班裡涌現出了許多值得贊揚的人和事。作為他們的班主任,不吐不快。

在運動會項目中,有一項是推鐵環慢賽,對於鐵環,我班的孩子幾乎都沒玩過。報名參賽的幾個同學也僅僅是見過。為了參賽,劉雪、王華、薛俊卿、賀浩尚等同學專門買了鐵環,一有時間就練。由於練習時間短,技術不熟,他們在比賽中沒有一個能到達終點,但是學生們表現出來的熱情已足以讓我們欣慰了。還有一項「五人六足」賽跑。這個項目,參與的人數多,困難大,學生更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只能在課間操後練習。在練習中,孩子們還小,動作協調能力不強,不斷地摔倒。摔倒了再爬起來接著練,沒有人叫苦,更沒有人退縮。在比賽前的幾分鍾里,他們還在練習,正是有了這種不怕苦,團結合作的精神,這個的項目的比賽取得女生第一,男生第二的好成績。

趙琪,是我們班一個最安靜、很柔弱、動不動就會流淚的女孩子。我想見到她的人,誰都不會把她和運動健將聯系在一起。在報名的時候,她要報徑賽,我心存懷疑,但是為了保護她的積極性,還是讓她報了60米、200米。出乎意料,在賽場上,她每次都取得了小組第二的好成績。每次跑完後她都蹲下來,捂著肚子,我好擔心,可是不等學生去扶她,她就站起來了,不要其她同學幫助。好堅強呀!這讓我得重新審視這個小女孩了。

天氣很熱,賽場上的同學大汗淋漓,看台上的同學也不輕松。他們不能為班級在場上奮斗,便喊破了嗓子為班級加油吶喊,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為了三二班這個集體。還有尚錚,薛俊卿、張萌等同學不停地寫稿子鼓勵賽場上的運動員,尚錚的一個厚厚的記作業本都用完了。還有李方明、畢秋婷等同學除了為同學吶喊助威外,還將個別不自覺的同學丟下的垃圾撿起來……

其實,要說的遠遠不止這些。而毋庸置疑的是,在這次運動會上,學生們是快樂的。學生們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集體意識、拼搏精神,使得我們的每學生都是勝利者,比賽成績倒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Ⅳ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家長心得體會

通過趣味活動讓作為家長的我受益匪淺,而且讓我深入思考了今後如何教育孩子。

一: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全心去愛我們的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與他共同成長。今後,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鍾,我會問問她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不開心,和同學有沒有鬧別扭等等。。。總之,關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解決觀念的問題。

二: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家庭里營造學習氛圍,而不是比娛樂室還熱鬧,不是打麻將就是搞朋友聚會,不是電視開得音響極大,就是家庭成員三天兩頭吵鬧,這樣的家庭,孩子沒有心情,也沒有心思學習。為人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庭要保證絕對安靜,讓孩子能安心、凈心。總之,如付校長和班主任所說的,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

三:不做「嘮叨」家長,不做代理家長,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

四: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1、孩子的生活習慣。

①我們的孩子應該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孩子晚上睡覺晚了,在課堂上就會精神不好,甚至出現打瞌睡的情況。
②我們應該好好抓抓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一年級孩子,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准備明天要帶的學慣用具。美術課上要帶老師布置的美術用品,上體育時要穿運動鞋,運動褲。習慣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需要我們家長耐心指導、配合。

③孩子的吃飯的習慣。學校要求孩子上學是時間是7:30—7:50,我們還是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在家裡吃好早點,這樣也更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也比較安全。晚飯時我們會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2、孩子的學習方面。

①寫的習慣。我家孩子的寫字姿勢要是太對,我在旁邊看著就時時喊:背要直起來,頭要抬一點,抓筆的姿勢對了嗎。所以說我們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寫字姿勢,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嚴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頭的標准要求他們。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寫字姿勢,這不僅不利於孩子手的發育,也不利於眼睛的保護。

②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怎樣把話聽明白,說清楚是十分重要的。在家時我就發現孩子說話可以,讓她聽你講話就會只管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去聽別人說。這就需要我們在於孩子交談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的方式,給孩子樹個好榜樣。傾聽的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去培養,家長在家裡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講故事,讀讀新聞,讓孩子漸漸學會去傾聽。

③讀的習慣。一年級的拼語就是以讀、說為主要,即讓孩子增強記憶,又鍛煉的膽量,從而愛上這個陌生的語言。在讀書以前,我家孩子沒有具體接觸拼音,半個多月時間學好拼音,對於剛剛接觸拼音的孩子來說比較難的,所以也是一定多多讀,多多練。其實就是熟能生巧,只要每天堅持讀,孩子的拼音就不怕學不好了。

孩子入學雖然半個多月,但我翻開她的課本、作業本都能看到老師用鼓勵學生小笑臉、小紅旗、小紅花,老師們真誠地欣賞和鼓勵每一位孩子,這就是可貴的「師愛」!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最欣賞的是老師們並不是一味的只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還教給了我們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我很慶幸為孩子選擇了一所能讓他快樂學習的學校,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慶幸孩子遇到了幾位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師。

孩子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無知到能知的過程,需要老師全面輔導,家長耐心引導,才會健康茁壯成長。相信從今天開始,我們不但是一位稱職的家長,還會是一位優秀的家長。我們願意與學校老師攜手,讓孩子們度過愉快的一年級。

看到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1)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2)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3)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4)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5)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6)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我會好好和老師你一起培養好孩子的。

我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我再次感受到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也至關重要。可以說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以上是我的心得,以後還應該多創設這樣的機會,讓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再次感謝校長和老師對我們的孩子的關心。

Ⅳ 小學數學怎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研修心得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數學作為兒童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課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種新的課程理念也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價值取向。課程改革對學優生來講,是給了他們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發展能力的空間;但對學困生而言,他們卻在獲得發展自由度的同時無所適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給孩子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即:交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技巧和方法比讓學生死記答案要好。那麼,怎樣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呢?有鑒於此,本文結合我校的教改課題,就小學數學課改後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談個人膚淺的看法: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則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善於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積極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展和二十一世紀的需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於學生今後的學習,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以學生為本位,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
一、讓學生在身邊的實例中學會提出問題,學習從多個角度觀察,用多種方式描述
新課程倡導:在數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熟悉的事物來學習,放手讓學生自主地觀察,自主地搜集信息,發現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我選取了同學們熟悉的、常用的橡皮創設情景,用親切的談話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調動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從有目的的復習回顧舊知順勢引出新問題,注意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多角度觀察,獲取有用的數學信息,並在腦海里對事情的變化發展形成條理,鼓勵他們用言語表述,自然而合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吸引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提出和學習中。
二、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學會解決問題,形成多種思維方式,採取多種解決方法
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實踐證明,小組討論學習有利於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有利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讓學生「自己想想」、「組內說說」等學習活動,在觀察、思考、研討交流中,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溝通、爭辯等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感悟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在教學乘加乘減時,板書設計有意識地把用原有方法(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板書在左邊,把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的方法板書在右邊,便於突出本節課的新方法——乘加乘減,與學生一起歸納出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及運算順序,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意識,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同時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主體意識得到有效的張揚。
三、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應用到學習生活中,養成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師的練習設計應有層次性、針對性,形式豐富多樣。注意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模擬聯誼會的輕松、愉快情景,既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密切相聯,又帶有一定趣味性,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練習安排:對應練習——實際操作——辨析練習——提速練習——應用深化等,有利於學生對乘加乘減運算順序的鞏固和應用,有利於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批判性,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想像力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養成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67頁的最後一題,不但對本課知識進行了檢查,而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我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所學知識得到升華,也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生活中的數學」能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四、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人人學有所成
在教學中,以激勵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以贊許性的語言、鼓勵性的示意對待學生學習的表現,以平等的態度和學生展開學習問題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鳴,使孩子們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五、激發學生問題的慾望,明確思考的目標
在教學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在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里,為什麼要至少包含它們公有的質因數,還要包含它們各自獨有的質因數?」這是這部分教材的難點,也是學生理解演算法的關鍵。疑問是發現的鑰匙,思考的動力。我把這一難題作為自學思考題交給學生。面對這一問題,許多學生不禁會想:「是啊,到底為什麼呢?急於尋「根」找「據」,思維積極活躍起來。這一問題不僅激起了思考的慾望,而且成了大家集中思考的目標。
由於課本沒有直接回答上述問題的講述,所以不能讓學生面對這一問題「硬」想,應提供一些資料,給以提示。如:思考題,為什麼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里,至少要有它們公有的質因數,還要有它們各自獨有的質因數?
教師提示:1、18的倍數中,至少要包含哪幾個質因數?30的倍數中,至少要包含哪幾個質因數?2、18和30的公倍數里,必須包含哪些質因數?(請試算一下,有何發現?)
由此可見,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來組織教學,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真正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我們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為本,努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材施教,要用教師一顆愛心去打開學困生的心扉,讓他們抬起頭來去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Ⅵ 趣味幾何學的感想

看《趣味幾何》有感:我經常和你爸爸下象棋。有一次,你爸爸只剩下一專個象,我只剩屬下一個士。於是,我提議讓象和士都過河,你爸爸答應了。你爸爸就用他的象象我,我就用士士你爸爸。你爸爸又用他的象象我,我就又用士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像我

Ⅶ 趣味英語收集的心得體會

從前有個老進士,來他的兒子也源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Ⅷ 文體部趣味運動會感想200字

隨著一陣秋風的吹過,眼前落下了幾片枯黃的樹葉。在不知不覺中,大樹上原本那濃密的頭發也變得稀疏了,此時才恍然大悟,原本火熱的夏早已「逃」走了,接踵而至的,是那微帶寒意的秋了。與此同時,本校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第二十八屆運動會。懷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心理,同學們都踴躍的報名參加。
在運動會上,同學們各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現著自己在運動場的威武雄姿。然而,在運動會上,最惹人注的最激動人心的要數拔河比賽了。
在第二輪比賽前,旁邊的老師一個勁的囑咐我們,一定要穩住腳,等到時機到時,我們再使勁後拉。比賽開始時,我們遵照老師說的做,但不一會兒,就亂了陣腳。眼看這輪要輸了,但每個同學都不服輸,盡管自己的雙手已疼痛難忍,可是,我們秉著同一個信念,堅持著。終於,成功了。
經過兩輪的激戰,每位參賽的同學雙手都已經被繩子勒紅了,強烈的疼痛已麻木不堪,讓我們抓到繩子都覺得是那麼的困難。
第三輪眼看著就要開始了,這輪比賽對於雙方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只要誰贏得了這輪,誰就是本屆冠軍。最終我們擦肩而過了。
通過這驚險的一幕幕,我覺得在任何時候,只要人人團結一心,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被難倒的,雖然這次我們輸了,但我們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對手,勝敗乃兵家常事,關鍵是經歷的過程。一個班集體也是一樣,它就像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生活著許多的兄弟姐妹,只要每個家庭成員齊心協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那麼生活該多麼美好。
在生活中,我們不但要有一顆團結的心,而且還要有頑強拼搏的精神。人的一生是一條崎嶇而漫長的不歸路。不管是風平浪靜還是狂風暴雨,我們都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沖,遇到困難,我們要記得「不拋棄,不放棄」,最後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的曙光。「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沒有什麼困難是可以難倒我們的。當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年輕的我們,嘴角永遠堅定地露出那世間最美的弧線。我們相信: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

Ⅸ 趣味物理學讀書心得

這個暑假我用抄了許多時間認真襲地讀完了《趣聞物理學》這本書。很不錯,對於當時剛接觸物理和化學知識的我,這本書是很神奇的,還有趣味化學等一系列的,類似的,都不錯,可以給有好奇心和不滿足課本知識的學生,我以前還對物理沒有什麼了解,對這門科目還不是很感興趣,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才真正的了解物理,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物理真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它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生活的每個方面,和一些奇特的現象。
從這本著作從日常生活、科學技術、自然界和科幻小說里收集了許多與物理學有關的疑難問題、有趣的問題、復雜或者出人意料的物理現象,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內容涉及到物理學的各個方面,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聲學的 基本定律和各種現象。
這本書讓我更加喜歡物理,喜歡生活。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