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特色課程禮儀課
Ⅰ 如何給大班孩子上禮儀課
建議給大班孩子觀看「東東講禮儀」系列動畫片,裡麵包括個人禮儀、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出行禮儀、待人禮儀、言談禮儀。
東東講禮儀可以在「親寶聽」APP免費觀看
Ⅱ 如何上好幼兒園課堂禮儀課
第一部分:基本禮儀 第二部分:家庭禮儀 第三部分:幼兒園禮儀 第四部分專:公共場所屬禮儀 第五部分:節日禮儀 1、重點性程 a、根據班級實際狀況,孩子普遍存在問題的 b、根據應用范圍 家庭、幼兒園 、家庭和幼兒園 2、一般性課程:家庭、幼兒園、生活中使用機率較少; 注意事項 1、節日禮儀:首先安排 2、與氣候相關的禮儀內容 3、有順承關系的禮儀內容放一起 4、特殊情況的處理 教案撰寫: 1、活動名稱 2、活動目標:情感、技能、能力 3、活動准備 物質(環境創設)、知識(孩子、老師、家長) 4、活動過程 禮儀上課流程:一、熱身 1、禮儀操 2、禮儀小訓練 3、小游戲(三字兒歌) 二、導入:目的:引起孩子興趣 方式: 情景表演 1、考察記憶力(都有什麼) 故事啟迪、 2、強化理解力(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 光碟…… (提問) 3、情感提升(為什麼不能這么做) 4、塑造行為(應該怎麼做) 三、示 范: 1、誰來做 2、加語言描述,且簡明扼要 3、循序漸進 4、動作一致 四、練 習:做游戲(例:敲門) 六、延 伸: 1、做一做(有效使用課本) 2、布置家庭小任務
Ⅲ 幼兒園開設禮儀課程有什麼好處
培養道德規范,提高自身素質,樹立主人翁意識。 (你是要寫材料吧?0
Ⅳ 幼兒園中班禮儀《專心聽講》教案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上課專心聽講有利於學好知識,教育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做到:眼看、耳聽、心想,注意力集中。
正文:
一、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小貓釣魚》的故事嗎?小貓開始釣不到魚,為什麼後來釣到了呢?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認真看《小貓釣魚》的動畫片。(放《小貓釣魚》的動畫片,或用幻燈片配上錄音)
二、教師分析:
小貓開始因為三心二意,一會兒捉蜻蜒,一會兒捉蝴蝶,所以釣不到魚。後來蜻蜒、蝴蝶又飛來了,它像沒看見一樣,一心一意釣魚,所以釣到了一條大魚。小貓一心一意地釣魚,這樣就叫精神集中,也叫專心。
三、過渡語:
小貓只有專心才能釣到大魚,我們學習 知識也需要專心,尤其是在課堂上,我們更應該專心聽講
創設情境:分四組,每組發給一朵小紅花。在黑板上出示蘭蘭、圓圓、亮亮、樂樂、林林圖像。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紅花給誰戴。這五個小朋友在上課的時候,誰做得好,就給他(她)戴上小紅花。(放小品錄像《蘭蘭,好樣的》。沒有條件的可現場表演)
四、鏡頭一:
數學課上,老師在講課,同學們在認真聽,突然,外面傳來笑聲,蘭蘭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聽老師講課,圓圓卻往窗戶外看。
問:老師在講課時,外面傳來笑聲,蘭蘭是怎麼做的?
(認真聽老師講課,不受其它聲音的干擾。)
五、鏡頭二:
語文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林林拿出畫片,悄悄地對蘭蘭說:「你看,我買的新畫片,多漂亮。」蘭蘭擺擺手,還是望著老師寫字。
問: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林林拿出畫片給蘭蘭看,蘭蘭是怎樣做的? (認真看老師板書,不受同學的影響。)
六、鏡頭三:
老師提問時,前面的同學不小心碰了蘭蘭的桌子,蘭蘭像沒看見一樣,認真思考老師的提問,站起來回答了問題,非常精彩,同學們鼓掌。
問:老師提問時,蘭蘭是怎樣做的?(認真思考,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七、鏡頭四、
作業 本發下來,蘭蘭的全是「√」,圓圓、林林的有幾個「X」。老師表揚了蘭蘭,同學們誇她:「蘭蘭,好樣的!」
八、分組討論:
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每組派一個代表給做得好的小朋友戴小紅花)
為什麼給他(她)戴上小紅花,討論後,學生自由發言。
九、小結:
蘭蘭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認真聽講,耳朵注意聽老師講課,眼睛注意看老師,腦子還認真思考老師講的問題。
由於蘭蘭懂得只有上課專心聽講,才能學好知識的道理,因此,她能不受別人的影響,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
十、聯系實際,指導行為,出示燈片:
《評一評》明明這樣聽講對嗎?(明明上課很守紀律,坐得端端正正,但是他的腦子里想著踢球的事,沒有專心聽講)
十一、小結:
上課專心聽講應該做到耳聽、眼看、心想,注意力集中。談談自己專心聽講的收獲或不專心聽講的後果。我們班有很多專心聽講,認真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如果還有誰這方面做得不夠好,讓我們好好向蘭蘭學習。
Ⅳ 幼兒園小班教案禮儀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一、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我們可以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禮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忙時「請幫幫我」。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 二.結合生活,禮儀教育實用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後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因此,禮儀的內容決定了禮儀教育應是在生活中習得,並應用於生活中。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處;能文明用餐;能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眠等等。雖然生活是自然、隨意、漫不經心和未經系統設計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集體教學來得立竿見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復一日的不斷重復,使得我們可以進行長期的規則,並日積月累的形成和鞏固良好的禮儀。 三、結合游戲,禮儀教育輕松化。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儀教育,並理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並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麼?」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 「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使孩子們良好的禮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鍛煉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我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讓孩子習得良好行為規范
Ⅵ 幼兒園中班目視禮儀的課怎麼上
幼兒遞接物品講禮儀公開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用雙手遞接物品,並用眼睛友好地看著對方。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禮儀。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好的情景劇《我來遞,你來接》。
活動過程:
一、
用情景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情景劇,名字叫《我來遞,你來接》,小朋友仔細看,看看他們在遞接物品時都是怎麼做的?
二、
師幼共同欣賞情景劇。
1、
明明雙手捧著一本童話書,大拇指壓在書上,圖書畫面的正面朝向另一位小朋友,兩眼注視對方,微笑說:甜甜,這本書送給你。甜甜立正好,伸出雙手結果圖書,微笑說:謝謝你。並向明明鞠上一躬。
2、依依雙手拿著一個花瓶(右手握住瓶頸,左手掌心向上拖住瓶底),對小小說:小小,請你把這個花瓶放在桌上好嗎?說著雙臂伸出去,小小伸出雙手向依依那樣接過花瓶說:好吧。謝謝你,小小。依依邊說邊鞠了個躬。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
1、明明是怎麼用手拿書的?書的哪一面是對著甜甜的?
2、甜甜是怎樣接過書的?她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動作?
3、依依是怎樣把花瓶遞給小小的?小小又是如何接花瓶的?
4、教師做示範,邊示範邊朗誦核心要素的內容。
5、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跟著我一起做一遍呢?
四、游戲《擊鼓傳物》,引導幼兒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小老師,回家教爸爸媽媽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2、活動區游戲《小小商店》《娃娃家的生日會》。
Ⅶ 怎樣給幼兒園小朋友上好一節禮儀課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不能玩大剪刀的原因。 、初步學習沿物體的邊線剪紙。活動准備: 、圖片 、故事 、兒童剪刀人手一把,畫有裙子或汗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 、讓幼兒說說畫面上的物體和講的事情。 、幼兒討論:為什麼小孩子不能玩大剪刀? 、幼兒操作:學媽媽裁衣服。要求幼兒沿著衣服的線條剪,不用剪刀頭對著別人,注意用剪刀時的安全。附:不玩大剪刀媽媽用大剪刀剪花布,給點點做條背帶褲。點點學著媽媽的樣子,用大剪刀剪報紙。「哎喲!」點點的小手被大剪刀咬了一口,流血了。媽媽給點點包紮好傷口,還對點點說:「不玩大剪刀,要用媽媽給你的安全小剪刀。」點點用安全小剪刀剪綵色紙,剪了一朵漂亮的窗花。
Ⅷ 幼兒園經典禮儀教學特色依據
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 (1) 基本禮儀 (2) 家庭禮儀幼兒禮儀教育內容、方法 (3) 幼兒園禮儀 (4) 公共場所禮儀 第一部分:基本禮儀 1、基本動作 :站、走、坐、蹲、撿、如何敲門、門的開關、遞接物品的方法、咳嗽、打噴嚏、打哈欠…… 2、禮貌用語 ...:您好、再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 3、個人禮儀 :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臉、照鏡子、剪指甲、飯後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疊放、洗手間的使用方法…… 4、基本交往 :打招呼、談話、自我介紹、介紹他人、如何接電話、如何打電話、對弱勢人群應量力幫助…… 第二部分:家庭禮儀 1、尊敬長輩(稱呼長輩必須用尊稱、聽從教導、體貼長輩、回家和離家的時候打招呼、有長輩陪伴身邊時應請長輩先行、幫助爸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對待成人的錯誤……) 2、行為習慣(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歸原位、愛惜物品、不浪費、和他人和諧相處、要和家長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緒……) 3、客人來訪(引進門、邀入座、 敬茶、對客人彬彬有禮、收到禮物要致謝、接待小客人……) 4、拜訪作客(先約定、准時到、不亂摸亂動、上門拜訪或慰問病人要帶禮物……) 第三部分:幼兒園禮儀 1、入園離園禮儀(主動和老師、幼兒、家長問好、道再見) 2、課間盥洗禮儀(照顧自己、謙讓、物歸原處……) 3、教學活動禮儀(學會傾聽、積極動腦、發言舉手……) 4、戶外活動禮儀(排隊、上下樓梯不推擠他人、不扒護欄、行進時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戲規則、在規定范圍內活動、集合解散聽口令、不趴堆、游戲時要謙讓、玩過的玩具送回原處……) 5、進餐禮儀(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搶食、進餐不說話、不浪費、不發出吃東西的聲音、自己送碗筷、飯後擦嘴漱口……) 6、午睡禮儀(疊好的衣物有定處、午安禮、睡間禮、起床整理……) 第四部分:公共場所禮儀 1、行 走 (遵守交通規則、右側通行,過馬路時走專用通道、不邊走邊吃、不隨地吐痰、不尾隨圍觀、保持距離、不佔盲道……) 2、等 候(按順序排隊、不插隊也不讓他人插隊、不席地而坐、不擁入街道之上妨礙交通……) 3、乘 車(主動購票按順序上車、先下後上、上車時不擠不推、要禮讓老弱病殘孕;行駛中不打鬧大聲喧嘩、不向車外丟東西、吐痰、不脫鞋,不蹬座位、不在車上吃東西,下車提前准備、需他人讓路要用借光、勞駕或請您讓一下等文明用語……) 4、乘電梯(升降式電梯:不扒門,不劃門,先出後進、不強行擠入、不亂按、超載時主動退出……乘步梯、滾梯:靠右側、不推不擠、不打鬧…… ) 5、游泳館(不向池內扔臟物、不向池內大小便……) 6、圖書館(輕聲細語、不污損圖書、書歸原位) 7、商 場 (不亂跑、買計劃內的東西、不攀比、不私拆商品、 不私嘗食品……) 8、公 園 (維持公共衛生、不亂扔垃圾、維持公共秩序、持票進入、不折花、不踐踏草坪……) 9、遇意外 (地震、著火、海嘯、恐怖襲擊等意外時會報警、會自救、不亂跑、不驚慌喊叫、要沉穩、聽指揮、聽大人安排……) 幼兒園禮儀教學方法 (1)故事啟迪法: (2)行為辨析法: (3)示範演示法: (4)情景表演法: (5)游戲童謠法: (6)活動競賽法: 開展禮儀教育的方法 · 琅琅上口的禮儀三字經 · 制定周日訓練目標 · 每個月孩子們都進行一場小比賽 教孩子禮儀,就是教孩子優雅的過一生!
Ⅸ 幼兒園中班目視禮儀課怎麼上
一、活動目標: 1、理解什麼是長大,激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二、活動准備: 1、幼兒事先收集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若干張,活動前請四位幼兒漂亮情景表演的內容。 2、小熊、小馬、小象和小兔的頭飾個一。 3、幼兒每人帶小時候穿過的衣服、鞋子等物品若干。 4、幼兒用書27~29頁。 5、掛圖《小熊長大了嗎》。 6、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激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體驗成長的快樂。 四、活動難點: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五、活動過程 : 1、情景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1)請四位幼兒帶上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的頭飾,表演小動物的語言和動作。 (2)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都說自己長大了,小熊長大了嗎?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吧! 2、結合掛圖,欣賞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一遍。 (2)小熊的朋友是誰?為什麼小動物都說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對話來表達動物成長的快樂心情。 (3)小熊長大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說說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他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去了。 (4)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3、尋找"小時候"的我。 (1)你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和現在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相互欣賞小時候的照片,說說自己成長的變化。 (3)你長大了嗎?我們班了有哪些小朋友最大呢?為什麼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從身體長高了、體重增加了、學會做很多事等方面來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 六、活動反思: 《小熊,你長大了嗎?》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小馬、小兔、還有大象都長大了而且都有了很多本領。但是小熊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也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冒子都變小了,連自己跳不過去的小河現在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去了。 小熊究竟長大了沒有?從故事前面兩段幼兒了解到小馬、小兔和大象都長大了,但是小熊一直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在故事的最後,小熊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幼兒了解到小熊原來真的長大了。這些小動物都成為了幼兒園里最大的小朋友了,從而聯想到自己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自己也長大了。幼兒說說有關自己長大的一些事情,體會到長大的快樂。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事物的成長變化,從而引發孩子對自身成長的關注,故事的最後一段是小熊竟然可以跳過自己原來跳不過的小河,原來小熊正的長大了,本領也變大了。讓幼兒感受長大以後美好的一切。並讓幼兒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孩子們的表現方式都不一樣哦!讓我們好好地去傾聽孩子,了解孩子的心聲吧,相信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一大啟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