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寶寶課程關於幼兒園想知道什麼

寶寶課程關於幼兒園想知道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15 13:37:58

Ⅰ 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還有必要上早教課程嗎

樓主您好!早教課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備的課程,幼兒園的課程相對來說比較籠統

Ⅱ 早教課程和幼兒園課程有什麼區別

第一:選擇課程的方式不一樣
在早教中心,通過科學的測評方式,可以了解寶寶每個階段的成長發育處於哪個階段,父母會有針對性的選擇早教課程種類,有效幫助寶寶均衡發展,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課程全部是千篇一律,不能單獨為寶寶開設特色課程,並且幼兒園課程種類相對早教中心來說比較單一,趣味性不強。
第二:年齡不一樣
早教主要是針對0—6歲的課程培訓及家長的一些育兒指導,是從寶寶的敏感期五大能力開始的,通過特別的課程設置來傳遞;幼兒園和早教從經營的體系和模式就有很大的區別,第一幼兒園針對的年齡段主要是3歲半以上的孩子,早教面對的孩子是從出生一直到6歲之前的教育。
第三:授課方式不一樣
從課程體繫上去分析,幼兒園的課程是大班制教學,每個班差不多20—35人左右,一個主班老師、一個陪伴老師、一個阿姨;早教課程最多不超過12個孩子,主要的是4歲以下,教育的課程是要求我們家長一起陪同上課的,老師、孩子、家長三方互動的一個形式,家長可以在課堂當中獲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您在課程當中可以直觀的看到孩子在這一節課程當中的一個表現,有哪方面表現好哪方面表現不好的,對孩子的發展狀況可以隨時掌握。
第四:教育方式不一樣
幼兒園主要以保育為主,以看護孩子的安全為主,讓家長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晚上您去接孩子下園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頂多就是和您溝通幾句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的大體表現,您在早教中心上課,不但孩子五大能力得以提升,課上老師還會有單獨指導的時間,針對每節課的重點操作老師會對每個孩子做出指導和評價,下課之後老師還會跟您溝通,給您一些教育方案包括您在家的時候如何實施家庭教育方案,這些在幼兒園是得不到的。
第五:接送方式不一樣
由於早教針對的是0-6歲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安全一般都由家長親自接送,也是為了讓家長和老師有更多的機會溝通,通過在學校的表現對每個孩子做出指導和評價從而給出科學的育兒方案和家庭延伸服務。而幼兒園一般都有校車接送,相對來說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機會要少些。

Ⅲ 如何給寶寶選擇一個更好的幼兒園

很多人喜歡上名校,教育從娃娃抓起,就連上名校這種事,也從選擇幼兒園開始就讓家長們糾結了。

很多名校報名之前,家長甚至半夜兩三點就帶著小板凳去幼兒園門口排隊了。現在的狀況,感覺好像孩子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面對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幼兒園,家長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參考一:環境和設施

個人覺得相對於老師的愛心、責任心等條件,硬體設施是我最不在乎的,只要安全衛生就好。但有時候,也需要稍微留意一下的,比如上課的教室是否明亮、通風;幼兒園是否有足夠的室外活動空間;玩具是否過於陳舊沒有創意等等。只要基本的條件可以達到,陋室也可以被巧婦裝扮得溫馨別致。生物角的清新小植物、玩具櫃上老師的手工作品、牆上布置的整齊漂亮的小朋友的作業展…都可以讓簡單的環境變得更加生動、有活力。


參考二:路程遠近、交通便利

這點其實非常的重要,雖然說幼兒園還不像上小學那樣正式,很多人都是想去就去,孩子上幼兒園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這種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當您選擇送孩子去幼兒園的那一天,就一定要養成堅持的好習慣。除非孩子生病不能去,其他有事啊、天氣不好啊、今天不想去等等,都不是正常缺勤的理由。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不管風吹日曬、天寒地凍,您都應該堅持每天送孩子去幼兒園。這么一來,如果交通不是很便利,選擇離家較遠的幼兒園就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了。

參考三:幼兒園的資質、辦園許可等

幼兒園根據硬體設施、課程質量等各項指標,會評為一級園二級園等(各地叫法不一樣,有些地區是優質園、合格園;或者省級示範園、市級示範園等),當然,級別越高的幼兒園,各項規范工作肯定也是做得最好的,相對比較正規一些。除了公立的幼兒園必須參加評級之外,現在有很多私立的幼兒園也開始參與幼兒園的等級評定了。

參考四:安全、衛生

對於幼兒園來說,這些都是最最基礎的要求。您在參觀幼兒園的時候出了看環境好不好之外,最重要的是仔細看看有沒有安全隱患,比如插座的位置是否合理、桌角是否圓邊、廁所蹲坑距離是否合適、玩教具是否定時清洗、消毒等等。如果您發現教室里的電水壺正燒著水,而孩子踮起腳尖就能夠到…或者樓梯扶手過高不適合小朋友…那明顯這個地方不是個好的選擇。

參考五:師生配比

按照標准規定,幼兒園每個班都應該配備兩名授課老師及一名生活老師(保育員),而有些幼兒園因為人員緊缺,往往達不到這樣的配置。而孩子的數量,也是有相關標準的,通常情況是小班25、中班30、大班35,很多幼兒園也是不能達標的,小班開班就能把人數控制在25以下的幼兒園不多了,很多熱門幼兒園,甚至小班開班的時候就能達到40個人一個班。試想想,在這種環境下,老師怎麼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

參考六:老師素質

看了去年網路瘋傳的虐童案、虐童視頻,作為家長的你還能淡定嗎?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送孩子上幼兒園是讓寶寶進入社會的第一大步,我們自然希望每個老師都能像媽媽一樣關心自己的孩子。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遇到一個好老師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好的老師除了有專業的教學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愛心。孩子在幼兒園里學習的,除了基本的學習技能之外,更多的是與人交往的方法、積極樂觀的態度,這些都是需要靠老師耐心引導的。有些小朋友一聽說要上幼兒園就眼裡充滿了恐懼,一到幼兒園門口就開始大哭大鬧。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是因為剛上幼兒園階段正常的分離焦慮之外,很有可能老師缺乏愛心給小朋友留下了陰影。

參考七:教學內容

一般公立幼兒園的教學大綱都是固定的,而私立幼兒園就有很大彈性了,有些幼兒園很正規,每天的課程都是在學期前就計劃好,也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適合孩子發展的需要。而有些不太正規的幼兒園,很有可能上課的隨意性很大,老師可以任意修改課程,想上什麼就上什麼,毫無規律和計劃可言。

參考八:口碑

一個商品即使被包裝得再好再炫,也不及使用者的真實體會來的真切。所以您可以在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向已經選擇該幼兒園的家長們了解一下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關於該幼兒園的情況,如果有發生過安全事故等問題的,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參考九:教學特色

很多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特色課程,有些雙語幼兒園會有比較多的英語課程;有些體育特色園會有比較多的運動課程;有些美術特色園、舞蹈特色園等,所以了解幼兒園的特點也是很重要的。我有一個朋友,當初費勁了力氣把孩子送到了當地最好的藝術幼兒園(該園的特長是舞蹈,經常會組織孩子參加各種演出)結果孩子不喜歡啊,每天枯燥的練功、壓腿課程讓孩子開始厭惡上幼兒園,有段時間一說到幼兒園就神經性的肚子疼。不得己,休課半年之後,朋友選擇轉園在家附近一所普通的幼兒園報了名,孩子再也不肚子疼了,每天去上幼兒園也是高高興興的。

選擇給孩子上什麼樣的幼兒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在決定送孩子上幼兒園之間,多了解一下周邊各幼兒園的情況,做好充足的准備,給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幼兒園。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其他花哨的東西,咱能要就要,夠不著的,咱也不用勉強是不是。

Ⅳ 關於幼兒園你了解多少通過那些途徑

為寶寶選擇幼兒園時,父母首先應掌握幼兒園的硬體設施以及軟體情況,最好進行實地考察,從而對幼兒園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評價。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向園長進行咨詢

詢問辦園宗旨、工作目標,制度建設等問題。在交談過程中,掌握幼兒園的整體發展方向,並從中了解園長的管理水平。如果園長信心百倍、思路清晰、充滿創造力、富有追求,想必幼兒園也不錯了。即使這里收費低廉,目前硬體條件一般,也值得考慮。

二、與保教老師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體會對方的敬業精神、責任心、個人修養、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同時觀察對方的精神面貌。還可以提出諸如「您認為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之類的問題,進一步考核老師的素質。

三、參觀環境設施,了解課程設置

觀察周邊環境以及內部設施,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能夠直觀地反映衛生狀況。向老師了解課程設置情況,平時做哪些游戲,每天在戶外的活動時間有多長,如何進行保健工作,這些都對寶寶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四、需要父母做哪些工作

幼兒園與父母的聯系代表著對寶寶的重視程度。如果幼兒園定期舉辦父母學校、親子課堂,制定聯系手冊與父母保持溝通,說明幼兒園是真正關心下一代的。

五、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可能,帶寶寶到幼兒園看看,讓他和老師接觸一下,觀察寶寶的反應如何。只有寶寶喜歡老師了才會喜歡上幼兒園。

如果你有意將寶寶送到這里,請一定查看該幼兒園是否有「示範幼兒園」或「合格幼兒園」的牌照。如果是私立幼兒園,請仔細了解這里的衛生、安全狀況,是否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批。

Ⅳ 求助各位寶媽們,我家寶寶2歲多。想上一所帶有戲劇課程的幼兒園。

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孩子分很多種,但一般新入園一至兩個月的孩子,多是因為對新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回家後盡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或玩玩具,這樣讓會他對學習失去興趣,想讓孩子認真聽講需要長時間的過程,家長不要著急

Ⅵ 關於幼兒園的建議和意見有哪些問題

對幼兒園的意見和建議 首先感謝兩位老師和阿姨一個多學期來的辛苦工作.使我們的小夥子可以在小小二班這個班級體的大環境里快樂成長.我們作為家長也是帶過孩子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更何況兩位老師一位阿姨,三個人要帶全班28個第一次離開父母視線下的寶寶.所以我們做家長的還是很佩服老師的! 我們家寶寶之前有過托班教育的經歷.所以相對而言我們對幼兒園老師和阿姨的工作也熟悉一些.並且有了參照性.因為現在班級的孩子們年齡稍微大些,所以老師還是比較注意培養寶寶們的獨立性的.我家寶寶在這里學會了自己主動撒尿,穿脫-衣褲.吃飯.收拾玩具.雖然在家裡還不夠自覺,但是我們從寶寶偶爾的自告奮勇中還是可以看到他的進步和老師所花費的心血!這學期小朋友之間已經相互熟悉,並且逐步度過了陌生環境的適應期.老師在教育目標上將有所調整,作為我們家長也需要竭力配合.我們家長也跟老師一樣,對寶寶未來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此,我們也給老師提點建議,希望可以: 1加強交流 幼兒園每天學習活動都比較多,而家長們(很多都只是爺爺奶奶)只有在接送的時候才有機會打聽下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而早上會影響老師談話授課.下午又可能影響老師下班時間.老師Q群上線的時間也非常少.不知道老師是否可以安排下比較合適的時間,每周兩回的中午時間也可以,讓家長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象有回趙老師那樣挺好的,在群里」統計說明」下,哪幾個寶寶最近某方面有進步了,某方面還需要再努力.這樣我們家長也心裡有素.家庭教育上有針對性。我們希望可以定期有這樣的反饋. 還有希望阿姨可以話多些,呵呵~~許多生活上的問題我們還是想聽聽阿姨的反饋情況.有時候寶寶身體有點不適,我們作家長的還是很想知道在幼兒園的情況.

Ⅶ 寶寶上幼兒園什麼情況下需要轉園

我家孩子轉過復幼兒園。事實證明制,我們轉對了。以前的幼兒園孩子少,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老師身上,很在意老師的情緒變化,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喜歡去幼兒園,正好搬家就趁機轉園。很短時間內孩子就適應了新的環境,結識了很多要好的小夥伴。說道送禮,在以前的小幼兒園真的送過兩張電話卡,後來換到新的幼兒園就沒有送。感覺老師很不錯,並沒有發現有對孩子不好的現象。這還得分是什麼樣的老師,這個職業就是個良心活兒,有的人好就不會在意家長的禮物之類的。但現在這樣的老師也確實很少了。社會風氣太不好了。這才上幼兒園,等上小學、中學之後更嚴重!

Ⅷ 小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准備啥東西

您好我是:北京菁苗國際幼兒園一名幼師:希望一下的建議能對你有用: 一 心理: 1.讓寶寶知道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2.參觀幼兒園,讓寶寶知道幼兒園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3.讓寶寶了解上幼兒園的好處 4.培養好的生活習慣,調整作息時間與幼兒園基本一致 5.讓寶寶知道每天媽媽都會去接他,媽媽很愛他 6.讓寶寶知道老師象媽媽一樣愛他,要信任老師 研究表明:2歲前的嬰幼兒對陌生人及陌生環境的警覺和懼怕心理是最強的。所以在孩子入園前的半年裡,家長更要特別注意有意識地、系統地培養,讓他在自然的社會交往中,多接觸社會與熟悉他人。比如帶孩子去公園、去郊遊,讓他有接觸外界的機會;或者為孩子組織家庭寶寶聚會,並在他與小夥伴遊戲的時候短暫的離開,幫孩子逐漸適應短暫分離,有利於克服入園後的分離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參加親子課程班,親子課程班裡輕松愉快的游戲不僅能使孩子在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等各方面得到具體的、針對性的培養,還能使孩子在家長的陪伴引導下,逐步消除與他人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學習如何與他人交往、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與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為孩子入園做一個很好的過渡。 二 物質: 1.書包 2.兩套衣褲、襪子 3.手絹(當然所有物品無論大小全部綉上名字) 具體的東西每個幼兒園都不大一樣,最好提前問下。 另外應教會寶寶自理能力:如進餐、如廁、穿脫衣服、洗手、喝水等 1、教孩子獨立吃飯。 學會用勺子自己舀飯菜。即使是吃得滿地都是飯粒也沒關系,到了幼兒園里老師會想辦法幫助他的。 2、想小便的時候,跟老師說。 有些孩子剛入園時不會自己大小便,沒有爸媽提醒,又不敢告訴老師,因而憋著,或乾脆拉到褲子里。因此在入園前,必須訓練孩子需要大小便時會主動向成人講出,並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 3、訓練孩子在口渴時會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動去喝水。 4、訓練孩子當感到不舒服時會說出或用手指出具體的部位(例如頭痛、肚子痛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利於老師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5、會穿脫簡單的衣褲。 6、教孩子大聲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教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溝通:「告訴媽媽,你想干什麼?」、「你剛才玩什麼呀,給爸爸講講好嗎?」…… 孩子掌握一些獨立生活的本領後,會更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增強自信心。 交往能力:主動向成人表達需求,與同伴友好相處 增強免疫力:入園前2-3個月開始添加營養或保健類食品:初乳製品、含鋅高的食品…… 其它:保障安全,教會寶寶跟著目標走,不亂跑…… 三入園前期: 1、入園前的一二個月,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看小朋友玩,並用積極的語言來誘導孩子。「寶寶長大了,也可以上幼兒園了,幼兒園的小朋友玩的真開心,老師真好,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媽媽真想進去,你想不想上幼兒園呀?……」給孩子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刺激他進去參與的慾望並對自己的長大、上幼兒園有所期待。千萬不能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去幼兒園,讓老師收拾你。」給孩子負面的影響。。 2、入園前一二周,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熟悉幼兒園各處的環境,鼓勵他與園里的老師、小朋友交談,分享食物、玩具。邀請老師到家裡來家訪,幫孩子消除對環境、老師、小朋友的陌生感。 3、臨近入園的一二天,還可以給孩子策劃一個「慶祝大典」,給孩子送禮物、邀請小朋友來聚會、拍照留念,讓孩子為自己的長大而感到驕傲。 四:入園 前一天 1.前一天晚上早點入睡 2.及時大便 3.早上自然醒來,家長要用愉快的情緒感染寶寶 4.不要在家吃早餐,尤其是喝奶 5.把寶寶交給老師,愉快的說「再見」,然後馬上離開 6.在寶寶面前對老師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和友好 切忌 1.在寶寶面前表示留戀 2.趴窗偷看 3.呵斥寶寶「再哭我就不接你了」 4.不聽話就讓老師管你 離園 1.准時接寶寶,不可以遲到 2.不要流露出過多的思念,讓寶寶感覺到,媽媽信任這個幼兒園、信任老師 3.與老師交流寶寶在園情況 4.帶寶寶在幼兒園里玩一會兒 切忌 1.「有沒有人欺負你?」 2.「你吃飽了嗎?」 3.「寶貝,讓你受委屈了」 回家 1.多喝水、吃水果 2.聊一聊老師和小朋友 3.玩過什麼玩具,做過什麼事情 4.幼兒園什麼東西好吃 5.晚上早一些入睡 切忌 1.用買零食和玩具來補償寶寶 2.「如果你明天上幼兒園,我就給~~~」 3.欺騙寶寶「我們明天不上幼兒園」 4.「明天媽媽第一個接你」 平時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的事情,和小朋友相處,不要怕孩子吃虧,過分保護。孩子在幼兒園里朋友越多,他就會越開朗自信,受到欺負的機會就會越少。

Ⅸ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 怎麼了解一下

1、幼兒園究竟是干什麼的?(即它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概括的說,有三個主要功能: (1)提供環境、場地幫助孩子成長; (2)幫助學習常識; (3)培養集體生活的習慣。 2. 公立園和私立園的不同點? 對於兩種幼兒園,各位家長都是做過細心觀察比較的,對於其優勢特色也都有了解,二者不同之處主要是競爭體制和管理方式不同。公立園的管理規范程度要比私立園好些,對於成立較長時間的私立園,其規范程度又要比新創辦的好些。 與公立園相比,私立園老師更容易照顧到每個學生,因為其更具服務意識。 從現實角度來看,當滿園後,公立園會擇學生錄取,而私立園辦學主要是市場行為,會採取提高價格的方式。 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特色,關鍵是看其辦園理念與家長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3. 針對幼兒園的現狀,家長應該注意? 很多幼兒園忽略幼兒園辦學的基本功能,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生長,而跨越這一步極力主張繪畫、鋼琴、游泳和英語等課程,家長需要通過幼兒園的課程安排,來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重點。 4. 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每個老師負責的事情是不一樣的,園長、班長和老師都有自己的職責,如果發現問題,家長應理性地找出具體原因找相關人員反映問題,通過交流來解決問題。 5. 選擇幼兒園時需注意的細節? (1)班車文化:選擇讓孩子坐班車的家長注意了,班車文化能夠反映一個幼兒園或某個園的文化。有些班車播放流行歌曲,或沒有陪伴老師都是幼兒園不負責任的表現,因此班車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映射。 (2)玩具擺放:對於私立園來說,幼兒園收取的資金是否能按承諾投放給學生,能從其教具的擺放觀察出來。如玩具,家長覺得玩具擺出來的較少,老師可能會以定期更換為由,實際上一線老師會把玩具全部擺放出來,便於老師發揮。 (3)觀察課程表:課程表為一日流程表,包括主流課程和附加收費課程。上什麼課學什麼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幼兒園會在下午五點後安排一些收費的活動課程並介紹其課程的重要性,如繪畫、音樂課等,疑問在這里:既然是好的教育課程,為什麼不放在有利於學習的白天而是放在晚上作為收費項目呢? 另外需注意的是每個班的一日流程表應該是不一樣的,每個老師根據園內的總體方向會有具體的實施安排,所以不同的課程安排是正常的。家長可以按照每日流程的安排給出自己的建議,和老師及時溝通合作。 (4)積極參加幼兒園舉辦的活動:一般情況下,家長選擇某個幼兒園,是因他們都有相似或共同的教育理念。對於學校來說,讓家長和自己有共同的想法,會產生幫助孩子進一步發展的合力,共同的態度才能同步發展,發揮學校和家庭的力量。幼兒園舉辦的活動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舉辦的。家長可多多參與,以便更了解學校,做好溝通。 (5)「伙委會」:只有正式辦了許可證的學校才會有這個樣的伙委會,這是對學校伙食等相關狀況的最好說明 Q:公立園和私立園哪個更好? A:他們都有其優勢和不足,但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樣的。哪個更好,只是家長擇校的焦慮,全面了解好想要去的幼兒園,上學後及時與其溝通,並注重家庭教育就好。 Q:如果好的幼兒園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好處的話,花再多的錢也值, 但怎麼判斷幼兒園的好壞呢? A:主要觀察幼兒園的基本功能。硬體很好判斷,軟體是不明顯的。但是當老師與孩子在一起時,有些感覺上的東西是裝不出來的,家長可以通過細節感受到,因為這些事情是無法量化的,只能是家長親身去觀察感受。 Q:選擇老師時,和她的年齡有關嗎? A:有,年齡越大的老師,越是很少運用新鮮的教育理念,他們更樂於用傳統的方法教導孩子。所以我們現在會提倡家長多學習,靈活地引導孩子。 Q:幼兒園好壞關鍵是老師嗎? A:最關鍵的是園長,園長可以影響到每個老師,因此入園時一定要和園長溝通。私立園的園長職責就是幫助老師更好的發揮教師的作用,所以他們會樂於與家長做很多的溝通,通過交流,家長可以發現其教育理念和主張。但公立園很少能做到這一點,但值得放心的是他們有自己的規章體系。 Q:您認為最基本的課程有哪些? A:音樂,舞蹈和美術 – 這些是孩子天性的需要,也是表達情緒、情感的很好方式 Q:現在有幼兒園開辦混齡班,我家寶寶是男孩,適合嗎? A:針對小男孩,我推薦給父母一本書是《培育男孩》,培養男孩最關鍵的在於家庭,發揮父親的作用。 提到混齡班,它的優勢是生態化和生活化,但是這種班對帶班老師的要求會很高。因為每隔半歲,孩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如果沒有有經驗的老師及時去處理,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Q: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重要嗎? A:很重要,每天應有2小時的活動時間,但實際上,這兩個小時都是打了折扣的,一般從准備到組織到活動到最後的集合回教室共花去2小時就已經不錯了。 Q: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容易生病是因為? A:這屬於適應的過程,是正常現象,有的也是由分離焦慮引起的,需要家長在入園前多在適應新環境這方面進行培養。 (1)家長可以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對於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情,得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交流。如提出具體的問題,而不只是問「你今天過的怎麼樣」。 每天都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回顧、回憶,而後安排、計劃。這些都是家庭教育十分需要的。通過回顧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的表現,對某些事情進行排解,對有用的東西可以引導記憶;當熟悉了解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後,孩子其實是可以學會做以後的計劃的,也能夠記住學校在未來一周的安排,這樣對他以後的安排處理事情是有幫助的。這就是通過記憶方式開發潛能。 (2)家長對幼兒園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進而反映到老師和園長那裡。其實幼兒園教育可以是家庭良好教育的延伸。 (3)建議讓孩子3歲前考慮入幼兒園學習,因為這段時期正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另外,父母多抽時間陪孩子,做好親子交流互動,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