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三大課程
⑴ 4的三種組成,(幼兒園課程)
天啊,這問題!
1+3=4
3+1=4
2+2=4
1+0=4
4+0=4
難道幼兒園的老師..........
⑵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⑶ 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與瑞吉歐比較
蒙台梭利教育、瑞吉歐教育和華德福教育是當今世界影響最為深遠的幼兒教育思想,它們產生於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環境,經過實踐和發展,其教育思想已轉化為具體的的課程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課程的構成中理念、內容及實施是核心要素,本文也主要從這些方面介紹比較這三種課程,並對其進行評價。 一、 課程的緣起 每種課程的產生都包含著當時當地的社會經濟背景、相關理念基礎和創始人個人的努力,這三種也不例外。 (一)蒙台梭利課程 蒙台梭利(1870—1952)是繼福祿貝爾之後影響最大的一位幼兒教育家,出生於義大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1896年畢業後,她從事身心缺陷和精神病患兒的治療工作,並逐步提出對於缺陷兒童,教育訓練比醫療更有效的觀點,否認當時流行的「智力預定論」。1901年,蒙台梭利開始致力於正常兒童教育問題的研究,在廣泛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閱讀相關著作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1907年蒙台梭利在羅馬貧民窟創辦第一所「兒童之家」,制定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系統地進行了教育實驗,取得巨大成功,引起世人關注,最終形成影響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蒙台梭利方法。 (二)瑞吉歐課程 瑞吉歐.艾米麗歐是坐落在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城,人口約16萬。這里是義大利藝術和建築珍品的故鄉,富有文藝復興式的人文藝術氣息。這里具有政治解放、民主獨立的傳統,居民有強烈的民主參與和公共社區觀念,有著互助合作的良好傳統。二戰後,這個小城也滿目瘡痍,家長們變賣所有為孩子們建立了一所充滿希望的幼兒學校,教育家馬拉古奇聞訊趕去,為之驚奇,並同他們一起建立了第一所瑞吉歐學校。在馬拉古奇的帶領下,瑞吉歐學校逐步形成了強調合作民主、主張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等先進教育理念方法,引起了廣泛關注。 (三)華德福課程 華德福學校產生於一戰後的德國,創辦的初衷是華德福.阿斯托瑞爾煙草工廠的經理艾米爾.莫特,想為自己員工的子女建一所培養自由人的學校。歐洲著名的文化人物、人智學家、教育家魯道夫.斯坦納接受請托,建立了這所不受政府控制、倡導自由開放的十二年制華德福學校。學校辦的很成功,受到當時社會各界的好評,被人們認為是未來教育的典範。其中的幼兒階段課程也影響甚遠。 二、 課程的理念 (一)蒙台梭利課程 蒙台梭利的課程理念分為兒童觀和教育觀兩方面。在兒童觀上,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潛力」,兒童具有一種自覺的、且不為自己所意識的感受能力,能積極地從外部世界獲取各種印象和文化模式,並有一定選擇地進行吸收,成為他的心理的一部分,這種心理稱之為「吸收性心智」;兒童心理的發展存在各種「敏感期」,兒童會某一敏感期表現出對某種事物或活動產生特殊的興趣和愛好,如感覺、動作、行走、語言等,學習時特別容易而迅速,這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此外,蒙台梭利害人兒童心理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每一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相應的教育任務方法。在教育觀上,蒙台梭利認為教育應該促進個體和人類社會的正向發展,同時教育的社會功能必須通過影響個體的發展來實現;學校要為兒童創造一個沒有成人直接干涉、能自由工作和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中的所有事物都應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發育,並且整潔有序。[1] (二)瑞吉歐課程 瑞吉歐課程的理念在兒童觀上認為兒童是社會的一分子,與成人一樣是社會和文化的參與者,他們具有巨大的潛能和求知慾,擁有天生的藝術才能。在教育觀上,瑞吉歐課程認為知識是通過社會建構來形成的,教育的目標不是單獨傳授知識信息或復制思想,而是促進幼兒思考;知識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應鼓勵幼兒用「一百種語言」來表達他們的計劃、想法和理解,繪畫、音樂、雕塑等皆可;同時瑞吉歐課程強調合作的理念,主張學校同社會聯系,通過各種關系從整體上掌握知識;此外教育要創造一個包含教育信息和資源的環境,促進、激發幼兒的學習。[2] (三)華德福課程 華德福學校的發展深受斯坦納個人思想的影響。斯坦納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有身體、心靈和精神構成的整體,是不斷成長變化的,他強調教育要從對兒童本性的認識出發。斯坦納把人類0—21歲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七年一個周期,其中幼年時期即0—大約7歲。這一時段兒童成長呈現出植物性特徵,主要誕生物理性自我,自然界的一切都應符合兒童的天性,適應提供「心」的教育,教育原則應是模仿和榜樣。[3] 三種課程都注重社會、文化對幼兒的影響,都認為教育要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都主張兒童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都認為幼兒的知識都是在與他人和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建構的。但每種課程的理論基礎各異,蒙台梭利課程的理論基礎跨越多門學科,但主要是以醫學、生理學、心理學為主,強調推進兒童關鍵期的發展,帶有某種「科學」色彩;瑞吉歐課程更受人文藝術、合作傳統等影響,雖然也有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但更富「人文」特色;華德福課程受到斯坦納「人智學」的影響,宣揚人的精神、意識和靈性,「心」的教育自由、自主、開放的理念讓人神往,但總歸有些遙遠,帶著些「神秘」和「宗教」的意味。 三、 課程的內容及實施 (一)蒙台梭利課程 蒙台梭利的課程分為五大類,每一類課程的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法如下: 1. 社會性—品德教育課程 該類課程旨在培養兒童的道德、紀律和社會內聚力。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先天就具有良好的「道德種子」,道德的發展建立在品格的基礎之上,如果兒童能在適宜的環境中自由的活動,那麼他們的品格就能正常、順利、迅速地發展。關於紀律,蒙台梭利認為真正的紀律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紀律,而不是靜止不動、被動和屈從的,如果兒童能夠成為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守規則時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那麼他就是守紀律的。兒童天生具有團結的傾向,但只有在自由和秩序的環境中,兒童才能自發運用這種傾向產生和發展內聚力。 為了促進這三種品種的形成,教育者必須對善與惡的事物進行恰當的區分,合理安排兒童的環境。如對「兒童之家」的活動材料進行數量的控制,使兒童養成尊重別人、輪流等待的習慣;教師不應過分干涉兒童之間的沖突,使他們不斷練習如何適當處理人際關系等。在兒童自由活動的過程中,要貫徹「工作」的理念,因為工作能夠鍛煉兒童肌肉的協調和控制能力,有助於培養其獨立性、意志力,還能促進其順從行為的產生。這些都有利於兒童形成紀律、道德和群體秩序意識。此外,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還應嚴格監督兒童,不讓自由成為放任;廢除說教、獎勵和外在的懲罰。 2. 自然—感覺教育課程 蒙台梭利認為,孩子是大自然最偉大得自發性觀察者,通過讓兒童從事農業勞動、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等使兒童的身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覺教育是蒙台梭利教學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感覺教育又可細分為:一般感覺教育(觸覺、熱覺、壓覺和立體感覺)、視覺教育、聽覺教育、味覺教育和嗅覺教育,蒙台梭利通過一系列教具完成這些教育,並且大多採取觸覺訓練的方式。如通過觀察觸摸圓柱體組,形成高低、粗細、大小的概念;通過觸摸溫覺版,感受熱、暖、冷、溫;通過音筒感受雜音的強弱;通過味覺瓶感受酸、甜、苦、咸等。 3. 健康教育課程 蒙台梭利關心兒童的身體健康,主張自由的體驗活動、節奏練習和肌肉控制力練習,其課程實施的重點放在訓練身體各部分功能而專門設計的正規訓練上。她也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對兒童心理歧變的原因和表現進行了闡釋。健康教育課程主要分為營養衛生以及身體
⑷ 幼兒園教學一般都有哪些課程
1、在教學上著重點放在培養幼兒對於舞蹈的興趣和愛好,從基本開始,由淺入深。
2、選材音樂明快、新穎,對幼兒產生吸引力,節奏強,易接受。
3、對幼兒進行表揚、賞識教育,鼓勵跳的較好的幼兒貼上「小紅花」,以點帶面。
4、發展兒童的個性,注意個別差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注意個別教育。
總體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2、發展幼兒的感受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
3、能隨音樂協調地做形體動作,知道其名稱
⑸ 紅黃藍幼兒園有哪三大特色課程
紅黃藍幼兒園的三大特色課程分別是雙語文化、藝術探究、民族體育。
⑹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答: (1)幼兒園課程即教學科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我國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幼兒園課程定義。這種課程定義強調系統的知識教學,強調教師應該向幼兒傳授那些必要地有價值的知識,而且,這樣的課程定義其實施容易被教師把握。 但是,該定義相當狹隘,只關注學科知識,容易脫離幼兒的生活實際,同時,該定義對課程的分類人為的割裂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2)幼兒園課程即教育活動,泛指為幼兒設置的、並區別於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的總和。 這種定義,不再視幼兒園課程為狹義的教學科目,而把它泛化為對幼兒進行的一切教育活動,幼兒園課程不僅局限於學科教學活動,還包括其他任何類型的教育活動,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運動等。但是,教育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對活動的經驗也是不一樣的,該定義只注重幼兒外顯的活動,無法顧及幼兒活動中內在的體驗和心理結構的變化。
(3)幼兒園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我國出現的一種幼兒園課程觀,該定義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環境獲得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幼兒必須通過活動才能獲得經驗,而且提供給幼兒習得的經驗應是經過精選的、有價值的經驗,而不是零散的、雜亂的自然經驗。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提供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經驗。該課程定義對課程的理解由「靜態」變為「動態」,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和體驗。但是,經驗具有主觀性,教育者往往很難把握,該課程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
⑺ 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主要學習什麼課程
五大領域
⑻ 幼兒園有哪些主要課程
你好 有以下課程 美術(手工)、語言、科學、數學、健康、音樂
以小班為例專:美術課主屬要是識別色彩和圖形,給簡單的圖形上色,利用簡單的做手一些手工品。
語言課主要是教一些禮貌用語,簡單的漢字。 科學課小班接觸的比較少,很多幼兒園到中班了才有。 數學課小班會教數數,寫簡單的數字,教一些數字歌。
健康,健康就是體育課,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過山洞,排排坐... 音樂課就是教一些簡單的的兒歌,老師會根據兒歌編排舞蹈。
到中班、大班各項課程的難度就會適當的加大,各項課程基本沒變
⑼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答: ()幼兒園課程即教學科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我國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幼兒園課程定義。這種課程定義強調系統的知識教學,強調教師應該向幼兒傳授那些必要地有價值的知識,而且,這樣的課程定義其實施容易被教師把握。 但是,該定義相當狹隘,只關注學科知識,容易脫離幼兒的生活實際,同時,該定義對課程的分類人為的割裂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2)幼兒園課程即教育活動,泛指為幼兒設置的、並區別於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的總和。 這種定義,不再視幼兒園課程為狹義的教學科目,而把它泛化為對幼兒進行的一切教育活動,幼兒園課程不僅局限於學科教學活動,還包括其他任何類型的教育活動,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運動等。但是,教育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對活動的經驗也是不一樣的,該定義只注重幼兒外顯的活動,無法顧及幼兒活動中內在的體驗和心理結構的變化。
(3)幼兒園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我國出現的一種幼兒園課程觀,該定義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環境獲得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幼兒必須通過活動才能獲得經驗,而且提供給幼兒習得的經驗應是經過精選的、有價值的經驗,而不是零散的、雜亂的自然經驗。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提供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經驗。該課程定義對課程的理解由「靜態」變為「動態」,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和體驗。但是,經驗具有主觀性,教育者往往很難把握,該課程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