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高一課程設置
1. 英語周報高一新課程第7期答案
英語周報高一新課程第7期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參考答案]
專項技能訓練(7)
1-5 CBACA 6-10CBCBA 11-15 BACAC
16-20 BCABA 21.or 22. worse
23. to stop 24.that 25. for
26. examination 27. a 28. too
29. pulled 30.dropped
31. ... I have lived ... have → had或去掉have
32. ... there they raised ... there→ where
33. ... many kind of animals ... kind→ kinds
34. ... liked sheep better ... better→ best
35. ... were very clean. were → was
36. I usual did ... usual → usually
37. ... in open air ... open前加the
38. ... friends there, either. either→ too
39. ... went on swimming ... 去掉on
40. ... on the freeze ice. freeze→ frozen
閱讀理解專項訓練(7)
1-4 ADDB 5-8 DCBD
9-12 CBAC 13-16 ADCB
[部分解析]
專項技能訓練 (7)
語法填空:
21. or。考查連詞。否定句中,所列舉的並列成分要用or連接。
22. worse。考查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系動詞become後接形容詞作表語,因為該空前有even修飾,故此處要用形容詞的比較級。
23. to stop。考查非謂語動詞。stop the pain是take some medicine的目的,故此處用動詞不定式。
24. that。考查狀語從句。該句中含「so ... that ...」句式,表示「如此……以至於……」。
25. for。考查介詞。ask sb. for sth.是固定搭配,意思是「向某人要某物」。
26. examination。考查詞性轉換。設空處所填單詞在句中作動詞giving的賓語,故要用examine的名詞形式。
27. a。考查冠詞。句中hole為單數可數名詞,且表示泛指,故填a。
28. too。考查固定搭配。too ... to ... 表示「太……而不能……」。
29. pulled。考查非謂語動詞。設空處要用pull的過去分詞形式作賓語tooth的補足語。have sth. done表示「請人或讓人做某事」。
30. dropped。考查時態。設空處所表示的動作是繼pulled out之後進行的,故此處要用一般過去時。
閱讀理解專項訓練(7)
A篇
作者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成了作家。
1. A。細節理解題。由第二段和第三段可知,Lauer老師善於從學生創作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創作的故事,鼓勵他們,而不是打擊他們。
2. D。段落大意題。第三段主要介紹了Lauer老師是如何幫助作者進行寫作的。
3. D。篇章結構題。由最後一段可知,作者學習Lauer老師的方法去和學生交流,關愛並幫助他們。Lauer老師建議她把這種方法傳遞下去,由此推斷,「這」成了作者的目標。
4. B。寫作意圖題。從全文整體看,作者回憶了對自己幫助和影響最大的Lauer老師,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感激之情。
B篇
Lowery在1965年參加了黑人民權運動,本文是對她的一篇采訪。
5. D。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前三句可知,Lowery當年參加了1965年的黑人民權運動。
6. C。推理判斷題。由采訪第一部分中的I want to show them that somebody can achieve something withoutviolence可知,Lowery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想讓孩子們知道非暴力運動也能產生一定影響。
7. B。推理判斷題。由采訪第三部分中的One of them was about fear, how to respect it and hug it可知,Lowery在這次遊行中學會了如何積極地克服恐懼。
8. D。細節理解題。由采訪最後一部分中的There are people that care about you. Find them and talk to them可知,Lowery建議讀者去發現身邊支持他們的人,並與他們多交流。
C篇
美國新澤西州的一些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立法保護野生龜。
9. C。主旨大意題。本文介紹了在新澤西州一些學生的努力下當地政府或將立法保護烏龜。
10. B。詞義猜測題。本段首句提到了很多烏龜每年死於車輪之下,結合shrinking所在句中的Also推斷,烏龜的棲息地也正面臨「減少」的情況。
11. A。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最後一句可知,與其它情況相比,烏龜數量減少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被帶到家裡當成寵物飼養。
12. C。細節理解題。由最後一段中Jeff Van Drew所說的話可知,他認為這些學生給公眾上了很好的一課,他們為保護烏龜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並取得了成效。
D篇
以99美分結尾的標價方法幫助商家提高了銷售額。
13.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三、四段可知,Dave Gold在把產品標價改為99美分後,銷量直線上升,從而為他帶來了成功。
14. D。細節理解題。由倒數第二段以及最後一段末句可知,以99美分結尾的標價的秘訣在於它讓消費者覺得價格低,更願意購買。
15. C。推理判斷題。縱覽全文,作者以Steve Jobs、Dave Gold以及最後一段中奶油的價格為例,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以99美分結尾的標價能提升銷售額。
16. B。標題歸納題。本文講述了Steve Jobs創辦iTunes,以付費99美分下載音樂拯救了音樂產業;同樣,Dave Gold創辦了280家99美分連鎖店。以99美分結尾的標價方法給商家帶來了成功,故B項作標題最符合文章主旨。
2.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使每一所學校成功,使每一位學生成功。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意味著我國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這意味著教育民主是本次課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
本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增設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的課程領域或課程門類,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理想的課程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的發展功能。
(3)建立學生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學分制管理制度,為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提供製度保障。
(4)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5)完善校本評價,優化外部評價,合理處理高中課程評價與大學入學考試的關系,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課程評價體系。
(6)賦予每一所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權,使課程改革建基於每一所學校的成功、每一個學生的成功。
3. 高一新課程英語周報2015到2016 23期答案
高一新課程英語周報2015到 23期答案
高一新課程第23期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參考答案]
專項技能突破(三)
1-5 ADACB 6-10CACBD
11-15 ACBDA 16-20BCDAD
21. was started 22. who
23. or 24.treatment
25. with 26.taxes
27. before / so 28. less
29. the 30.to take
31. ... one day that ... that → when
32. ... I left alone. left前加was
33. ... but I decided ... 去掉but
34. ... cook me ... me → myself
35. ... buying some meat ... buying → bought
36. After cooking ... After→ Before
37. ... into piece ... piece → pieces
38. ... was hotter enough ... hotter → hot
39. How deliciously ... deliciously→ delicious
40. ... act as the cook ... the → a
書面表達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Mary,
I'm pleased that you are willing toconsider our views on how to improve our learning.
First of all, 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morechances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in class? More practice would help buildour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Second, I think starting an English clubwould also be good for us. It would help us stud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interested in English. Also, it would broaden our horizons. Besides, many of usdon't know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so we'd like you to give us some adviceon learning English. I'm sure that we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withyour help.
Yours,
Li Hua
閱讀理解突破(三)
1-4 ABAB 5-8 DABD
9-12 BDDC 13-16 ACAB
[部分解析]
專項技能突破(三)
完形填空:
本文主要介紹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個國家的發展和英語對澳大利亞語言的影響。
1. A。由本句中的first以及James Cookin 1770可知,庫克在1770年首先發現了(discovered)澳大利亞。
2. D。3. A。由下文中的itsfirst penal colony以及overcrowded prisons of England可知,二十年後英國人在這里建立了(founded)第一個流放地。流放地的建立緩解了英國國內擁擠的監獄承受的壓力(pressure)。
4. C。由上句中的prisons可知,大約有130,000名囚犯(prisoners)被送到了澳大利亞。
5. B。由於大量囚犯被運送到這里,這些被稱為「自由定居者」的囚犯開始進入(enter)澳大利亞。
6. C。由本句中的but和large numbers可知,直到19世紀中期,這些「自由定居者」的人數才多起來,故選achieve。
7. A。由本段末句中的人口數量增長的事實可知,從那個時候起,逐漸地(graally)更多人移民到澳大利亞。
8. C。紐西蘭的發展比澳大利亞慢,故選moved。
9. B。10. D。18世紀時只有少數的歐洲人定居(settled in)在紐西蘭,直到1840年第一個官方殖民地才被建立(established)起來。
11. A。由本句中數字的變化可知,紐西蘭的人口在大量增加(increase)。
12. C。由下文內容可知,這些來自英國的主要的定居者對澳大利亞本地語言的影響(influence)最大。
13. B。14. D。15. A。由本句中的some pronunciation patterns可知,來到澳大利亞的囚犯所講的英語中帶有倫敦人的方言和愛爾蘭英語的特徵(features)。這些語言特徵在現在仍然能聽到的(heard)一些發音模式中能找到(found)。
16. B。17. C。很多被認為(considered)是澳大利亞英語的單詞,其實起源於英國。澳大利亞語言中的一些詞彙,仍然可以在英國本土的一些方言(dialects)中聽到。
18. D。19. A。由文章末句可知,近年來美國英語的影響也很明顯(obvious),以致澳大利亞的語言呈現出一種不尋常的單詞混合現象(mixture)。
20. D。由本空後的that found in Canada可知,這一點和加拿大的情況在某些方面類似(similar)。
語法填空:
21. was started。考查時態和語態。根據in 1948可知設空處要用一般過去時;因為start與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之間是動賓關系,故填was started。
22. who。考查定語從句的引導詞。設空處引導定語從句,修飾先行詞those,且指代人,故填who。
23. or。考查連詞。an operation與any other kind of hospital 24是並列選擇關系,故填or。
24. treatment。考查詞性轉換。介詞of後接由hospital修飾的名詞作其賓語,故填treat的名詞形式treatment。
25. with。考查介詞。problem 後接介詞with,表示「……方面的問題」。
26. taxes。考查名詞的復數形式。tax在此作可數名詞且表示泛指,故填taxes。
27. before / so。考查連詞。「一些人不得不等一年多」是「他們能做手術」之前發生的事,故填before。也可以認為兩個分句間為並列關系,故填so。
28. less。考查形容詞的比較級。由設空後的than可知,他們掙到的錢比應該得到的少,故填less。
29. the。考查定冠詞。設空處特指上文提到的現有體制,故填the。
30. to take。考查非謂語動詞。would like sb. to do sth.是固定表達。
閱讀理解突破(三)
A篇
作者為鄰居家小孩買了輛自行車來豐富他的生活。
1. A。推理判斷題。由第二段內容可知,孩子的父親非常負責任地全神貫注地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2. B。推理判斷題。由第二段最後一句It warms my heart to see a father and his son enjoying each other'scompany like they do可知,作者看到這對父子一起玩耍的溫馨場面時很感動。
3.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三段中的I asked the dad if his son had a bike. He said no以及第四段中的Now the two would haveanother activity they could do together可知,作者為了豐富這個男孩的生活而送他自行車。
4. B。推理判斷題。由第四段中的I made an excuse that I needed to get rid of the bike that I wasstoring for somebody可知,作者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B篇
美國佛羅里達州正全力應對給農業造成巨大破壞的害蟲「東方果蠅」。
5. D。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中的With its tropical sunshine and year-round growing conditions可知,Redland的農業產量大是因為這里是熱帶氣候。
6.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中的The Oriental Fruit Fly attacking several hundred kinds of fruit andvegetables以及第三段中的itaffects more than 400 crops可知,「東方果蠅」會毀壞眾多水果作物。
7. B。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中的We'll get our arms around this, and out of the situation可知,Putnam對控制「東方果蠅」很樂觀,他認為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
8. D。細節理解題。由最後一段中的If the fruit fly can't be removed soon, Fernandez says there will beserious results可知,Fernandez擔心果蠅問題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C篇
新學期開始時很多學校在想辦法應對教師短缺的問題,文章分析了很多人不願意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的原因,並且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9. B。詞義推測題。由第一段中的But what really needs to be done to fix this annual problem以及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least popular professions可知,教師這一職業已成為不受歡迎的職業之一,而下文提到的解決方案,即提高教師薪資待遇、尊重教師並讓他們真正參與教育,都是鼓勵人們去當教師,故選B項。
10. D。細節理解題。由第二段第一句中的with student debts可知,大學畢業生們不願意當老師是因為他們在上學期間有債務,畢業後得找份高薪工作來償還債務。
11. D。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內容可知,政策制定者們不知道課堂上的真實情況,也不考慮教師們的想法,所以在獨立性方面,教師們的觀點常被政策制定者們忽視。
12. C。段落大意題。由最後一段中的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our nation depend on teaching noless than on Wall Street's plans or Silicon Valley's innovations可知,該段主要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
D篇
本文講述遊客在游覽黃石國家公園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3.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可知,該公園有許多自然奇觀。
14. C。細節理解題。由Geothermal dangers部分中的Where swimming is allowed, swim at your own risk可知,遊客可以在指定的地方游泳。
15. A。細節理解題。由Weather部分可知,黃石國家公園里天氣變化無常。
16. B。推理判斷題。文章主要講述遊客在游覽黃石國家公園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故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告訴遊客在該公園內如何才能做到安全游覽。
4. 英語周報高一新課程43、44期標准答案,謝謝!
高一新課程第43期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參考答案]
專項技能訓練(17)
1-5 CABAC 6-10 ABBCA
11-15 CABAB 16-20 BACBC
閱讀理解突破(17)
1-4 CDAC 5-8 DCBA
9-12 DADC 13-16 ADCB
[部分解析]
閱讀理解突破(17)
A篇
作者非常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取得成功之後也不忘幫助身邊的人。
1. C。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可知,作者想成為一個明星,卻被認為是在做白日夢,即有吹噓之嫌。
2. D。細節理解題。由第二段可知,作者認為第一印象並不可靠,如果你花點時間,你就會發現這個人真實的面貌與你對他的第一印象不同。
3. A。段落大意題。從最後一段的內容看,作者主要介紹了她是如何來幫助身邊的人的。
4. C。推斷理解題。由第一段最後兩句可知,作者接受他人的真實面貌,尊重他人,許多人也因此覺得與她相處很愜意,故可推斷,作者是一個尊重別人的人。
B篇
本文介紹了牙買加的一個科學夏令營。
5. D。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第一句可知,這個夏令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
6. C。細節理解題。由Activities部分中的第一段可知,露營者可以學到如何辨別不同魚類以及熟悉它們的生活習性。
7. B。細節理解題。由Camp facilities部分中的第一段可知,Seven Palms Villa有一些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動物。
8. A。細節理解題。由Camp staff部分可知,營地的員工都是經過嚴格訓練並在通過考試後持證上崗的。
C篇
本文敘述了在美國內戰剛開始的布爾溪戰役中,華盛頓上層社會人士沒有慎重對待這次戰役而鬧出的笑話。
9. D。主旨大意題。本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美國內戰初期的布爾溪戰役中的一段笑話。華盛頓的人們,尤其是國會的議員們沒有嚴肅對待這次戰役,認為這無異於一場體育比賽,很多人乘坐馬車盛裝出門,結果北方軍隊戰敗,他們倉惶逃回華盛頓。
10.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第二句可知,布爾溪戰役的名稱是緣於一條小溪的名稱。
11. D。推理判斷題。由第二段內容可知,在北方軍隊戰敗後,人們倉惶撤回華盛頓時把隨身攜帶的野餐籃子扔了,結果戰爭結束後這些野餐被南方軍隊的士兵們享用了。
12. C。推理判斷題。由最後一段末句可知,林肯總統見到那位官員時,冷冰冰地說「恭喜你贏了這場比賽」,由此推斷,他可能會對這位官員很生氣。
D篇
本文介紹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的大市場「大巴扎集市」。
13. A。細節理解題。由第二段第二、三句可知,有的商店沒有招牌,導致一些遊客無法再找到最便宜的店鋪了。
14. D。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後三句可知,那些賣主為了賣出商品想盡一切辦法。
15. C。細節理解題。由第四段末句可知,在大巴扎集市,你很可能會看到珠寶首飾的製作過程。
16. B。推理判斷題。由最後一段末句可知,在市場外面的攤位上能買到便宜的商品。
高一新課程第44期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參考答案]
專項技能訓練(18)
1-5 BCAAB 6-10ABCBA
11-15 ABCBC 16-20 ACBCA
21-25 DAABA 26-30ACDBC
31-35 CCBAD 36-40BDCBA
閱讀理解突破(18)
1-4 DBBA 5-8 BCBC
9-12 ADAC 13-16 ABCC
[部分解析]
專項技能訓練(18)
完形填空:
作者幼年家貧,童年時因在聖誕節買了一棵聖誕樹而受到母親的責罵,多年後母親對此事進行了解釋並表達了她的愧疚,作者最終也原諒了母親。
21. D。這篇文章主要談論了作者和自己的母親(mother)之間的故事。
22. A。母親的意思是在家中擺放一棵毫無生氣的聖誕樹是很愚蠢的(stupid)。下文的shouldn't believein stupid things提示了本題答案。
23. A。由下文作者終於設法弄到了一棵聖誕樹可知,他特別想要(wanted)一棵聖誕樹。
24. B。由本空後的she owed me seven dollars可知,這名顧客有兩個月都沒付(paid)作者報紙的錢了。
25. A。那位顧客欠作者的錢達兩個月之久,現在她不僅付了全款,還給了一美元的小費,這讓作者很驚奇(surprise)。
26. A。由下文中母親責怪作者不應該亂花錢可知,母親當時很生氣(angrily)。
27. C。由上文可知,這棵聖誕樹是作者在大街上買(bought)的。
28. D。買聖誕樹是要花錢的,這里應該是母親責問作者錢(money)的來歷。
29. B。對於母親的問題,作者自然要解釋(explained)一番。
30. C。母親認為作者花錢的方式不對,他還需要學會如何把錢花在需要的(needed)地方。
31. C。由上文可知,母親表明像買聖誕樹(Christmas trees)的這種行為是不明智的。
32. C。由and I began to cry可知,母親從來沒有(never)如此對作者發過火。
33. B。由作者因聖誕樹而受到母親責罵可知,這是他度過的最糟糕的(worst)一個聖誕節。
34. A。由第37空前的I've justbeen thinking about可知,在多年後的一個聖誕節前夜,作者想到了(thought about)這段經歷。
35. D。由第39空前的really beautiful可知,那是一棵漂亮的(beautiful)聖誕樹。
36. B。母親想對多年前的那件事進行解釋,此處應是母親問作者是否還記得(remember)多年前那棵聖誕樹的事情。
37. D。此處用it指代當時的聖誕樹。
38. C。由文章最後一句可知,母親請求兒子原諒(forgive)她。
39. B。母親承認那顆聖誕樹漂亮,但是(but)當時家庭經濟困難,買聖誕樹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40. A。聽了母親的解釋後,作者理解(understand)並原諒了母親。
閱讀理解突破(18)
A篇
本文講述了身有殘疾的作者與小學生之間做交流的經歷。
1. D。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可知,在作者看來,這些小學生們問的這些問題都是無心的,沒有任何冒犯作者的意思,因此,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接受的。
2. B。細節理解題。由第五段最後一句可知,我對這個被問了上百萬次的問題的回答激發了孩子們的想像,因此選B。
3. B。詞義猜測題。由於作者身有殘疾,玩滑板應是其一生多次「渴望」具有的能力,因此選B。
4. A。寫作目的題。通讀全文可知,作者旨在分享自己的一段人生經歷。
B篇
在美國、英國等國家有越來越多的父親們暫時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
5. B。推理判斷題。根據第一段的第二句可知,除美國外,父親在家照看孩子的趨勢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在增長,因此可推出B項正確。
6. C。細節理解題。根據第三段最後一句話可知,對於那些事業成功的女性來說,她們的丈夫通常花很多時間呆在家裡,而她們呆在家裡的時間則相對較短。
7. B。寫作目的題。本文介紹了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趨勢:越來越多的父親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
8. C。文章出處題。本文主要講述了在當今社會丈夫和妻子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變化,因此,本文很可能出自於報紙的生活方式專欄。
C篇
人們現在不需要去博物館而在網上就可以直接瀏覽許多稀世藝術品了。
9. A。細節理解題。根據第一段的第二、三句可知,這家畫廊把收藏的藝術品拍成了照片放到了網上,因此,人們可以在網上看到這些照片。
10. D。推理判斷題。根據第二段可知,Courtney希望她的這家畫廊所上傳的圖片在不同的人群中都能受到歡迎。
11. A。細節理解題。根據第三段中第二、三句可知,博物館的燈光之所以比較暗,目的是防止強烈的燈光對藝術品造成損害,所以,強烈的光可能會對藝術品造成損害。
12. C。推理判斷題。根據Courtney所述,用3D技術可以看到人們用肉眼難以看到的佛像的圖案,說明了3D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更詳細地了解藝術品。
D篇
鳥兒們在冬天需要喝水,你可以通過鳥盆向它們供水。
13. A。細節理解題。由第一段可知,鳥兒們在冬天需要水,這對後院觀鳥者來說是個機會。
14. B。推理判斷題。作者在第二段描述了Kozy Spa Bath這種鳥盆的多種優點,可以判斷作者覺得這種鳥盆的性能是令人滿意的。
15. C。推理判斷題。由第三段中的You can use ... other animals可知,Four-Season Bath這種鳥盆容易讓鳥兒們受到貓或其它動物的攻擊。
16. C。細節理解題。由最後一段中的The best on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thermostat可知,作者建議一些讀者購買帶恆溫器的除冰器。
5. 某校為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在高一年級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某班學生在一次研究活動課程中,一個小組進
(Ⅰ)復記「該小組做了5次實驗至少制有2次成功」為事件A,
「只成功一次」為事件A1,
「一次都不成功」為事件A2,
則:P(A)=1-P(A1+A2)=1-P(A1)-P(A2)
=1?
C | 1
6. 新課標高一數學必修1a版和b版的區別 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兩版教材體系結構上的上的不同: 兩版教材結構體系的比較: 1、結構設置間的比較:教材的結構設置要依據於學科知識的特點、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的教學結構。新課程理念下,各版教材更為注重教材結構體系的設置,這是教材特色的表象體現;與傳統教材相比,各版教材都在結構設置上嘗試創新。 2、兩版教材章節結構的比較:根據《標准》中的要求,必修統計內容都是安排在模塊數學③中,本文所比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和B版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③》第二章內容——統計。 其中A版教材由劉紹學主編,B版教材由高存明主編。對於每版教材,選擇了不同時間出版的(2004年版和2007年版)兩版進行縱向比較,以此關注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版教材自身的改進情況。 3、本研究在總結已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兩版教材統計內容的比較分析,從教材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材特點、文本內容呈現、習題設置等幾個方面進行集中比較。 以及對兩版教材使用地區使用過這兩版教材進行教學的數學教師進行訪談,了解教師對統計內容的理解和對兩版教材的建議,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對兩版教材的分析和教師對教材的教學建議,以此為合理利用教材提出一些有益的參考。 (6)新課程高一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新課標高一數學必修1創作背景 作為這套書的主編,在大家開始用這套書學習數學之前,對於要學數學的原因、學好數學該做的事等問題。 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對數學學習的認識。 1.數學是有用的。 2.學數學能提高能力 首先應當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數學是自然的。 2.數學是清楚的。 在對數學有一個正確認識的基礎上,還需要講究一點點方法。 1.學數學要摸索自己的學習方法。 2.學數學趁年輕。 7. 新課改高中三年級的新課程安排學習什麼 高一:必修1、2、3、4 高二:必修5.選修1、2. 高三基本就復習了,我就是高三學生啊,不過每個省的情況都不一樣哦,但是我敢肯定起碼高三下學期都是復習,樓主你哪個省的呢 8. 高三還學習新課程嗎還是只是復習高一高二的知識
又新課程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復習。 9. 全國高中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從教育部獲悉: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各地要加強對新課程實施的領導和管理,確保開齊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並開足規定的課時。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校內評價或考試要以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為依據。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質量保障機制,確保考試命題方向與課程標准要求一致,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的內容和難度要符合課程標准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認真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完善實施細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選修課程的修習情況應納入評價內容,要做到客觀真實。 10. 新高一課程有什麼要學那幾本書
語數英物化生政史地九大學科都要學,主科語數英一學期學兩本,就是你說的必修回一和二,高一兩答學期學一共學四本,副科一學期一本,高一共學兩本。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