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邏輯思維課程小學

邏輯思維課程小學

發布時間: 2021-01-16 03:45:24

『壹』 如何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什麼好的書推薦嗎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思維廣闊,反應能力強,愛動腦等等,但是家長們就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么?在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當孩子調皮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對待的呢?對待的方法不同那麼孩子大了的思想跟行為也會不同。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是最害、最不聽話、最能跑的時候,同時也是最有好奇心,最容易轉變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做錯什麼事情不要懲罰他,而是要講道理,孩子有什麼問題要盡量解答,同時還要跟孩子多做一些游戲,在游戲中也可以問他一些問題,如果打罵孩子的話會讓他們的好奇心消失,好奇心的消失就會導致孩子思維的狹窄,我們在這個時段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讓孩子的好奇心消失,這個就是我們的原則。
上面說的是怎樣讓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如果那會我們什麼都不懂,在無意中已經禁錮了孩子的思維怎麼辦?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了?當然不是,思維的擴展,越早越好,最小的時候,思維沒有禁錮的時候我們不讓他禁錮,這是最好的,孩子越大,思維就禁錮越深。所以在小學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同孩子一起打開他的思維的。上小學的孩子,思維還並沒有完全的禁錮,某些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他們也許會跟家長說,如果是知識類的,就要幫他解答,如果是實做類的,也要盡量幫他完成,就是不能幫他完成也要盡量解釋其中原理以及實做的可行性。這個只是被動的打開思維,我們還要有主動的方法,如何可以主動幫孩子拓展思維呢?首先不要讓孩子總學習,當孩子每天學習的時候,他的思維就只有學習、學習,公式、公式,一點創新都不會有,尤其小學生,那有那麼多作業?!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好好玩耍,在玩耍的時候孩子會有許多創新的,這些都是孩子思維的拓展,雖然游戲想法對大人來說比較可笑,但是千萬不要諷刺他,而是幫他改進。家裡人都休息的時候,要陪孩子好好玩耍一番,比如郊遊什麼的,在廣闊的大自然里,我們的思維也會變的廣闊。還有哦,我們中國人從骨子裡面就比老外聰明,但是現在卻顯示不出來了,知道為什麼嗎?嘻嘻~,說起來還是要拜古時候的玩具所賜,所以現在希望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玩具,比如孔明鎖、九連環、華容道等等。
當做到我上面說的時候,孩子的學習自然不成問題,如果還想要孩子的學習跟上一層樓,我們只要給他買一些開發孩子做題思維的書就可以了,比如《小學生思考方法篇》、《中學生課外讀物》等等。只要給他一個方法你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啦

『貳』 如何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答:1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內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容一項重要任務 ,思維具有很廣泛的內容。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1)首先從數學的特點看。(2)我們再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
2.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3 設計好練習題對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有利於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叄』 怎麼訓練小學生的邏輯思維

首先,教孩子學會觀察和分類

分類的前提是觀察,只有通過觀察得出普遍存在的特徵,才能把事物進行分類。分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觀察然後歸納的推理過程。

蒙特利索的一些教具對孩子學會分類很有幫助,比如按照一定形狀從大到小排序。如果沒有蒙特利索教具也一樣可以鍛煉孩子分類能力。比如買好擺放各種玩具小箱子,在上面貼好圖片,讓孩子把小汽車都收納到一個箱子里,樂高積木收到另一個箱子里。


家長:題目里有幾個圖形在排序?

孩子:有三角形,五角星,和正方形

家長:你看看三角形後面是什麼?

孩子:是五角星。

家長:五角星後面又是什麼?

孩子:是正方形。

家長:所以這個順序是?

孩子: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

家長:那第二個三角形後面的順序是不是一樣?

……

通過這樣反復提問,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孩子就能學會用歸納法做找規律的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主動觀察和思考的。經常這樣訓練還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遇到問題先仔細觀察,再發現規律,然後再驗證答案。

追問式提問,讓孩子學會多想一步

當孩子得出答案時,家長不要覺得鬆了一口氣,此時正是「乘勝追擊」讓孩子進一步思考的良機。孩子在解決問題,進行邏輯思考時往往傾向於實施第一個進入腦海的想法,尤其當第一個解題思路是正確的時候,這時候孩子需要學會抑制沖動,忽略干擾保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去想第二個思路。

比如孩子在學湊十法進行兩位數加減法時,家長就可以要孩子用超過一種方法進行解題。3+19=?孩子可以把3分成1+2得出結論=19+1+2=22,也可以把19拆成17+2,然後3+17+2=22。

追問法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用過類比、演繹和歸納的辦法,引申到其他問題上。比如,孩子根據近處的人比遠處的房子大,從而得出近大遠小的結論時,可以接著追問他,還有什麼現象能夠說明近大遠小這個規律,然後父母可以啟發孩子觀察到開遠的車子越來越小;從高處往下看,人還不如陽台上的一盆花大等等。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追問,目的不是讓孩子多學一點知識,而是讓孩子養成習慣,凡事比別人多想一步。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就是這樣每次都多想一步,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就一點點得到了提高。

總結:

由於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窗口期開啟得非常早,父母一定不要在學齡前只注重灌輸孩子知識而忽略了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學習還是未來發展,邏輯推理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底層技能。父母可以多讓孩子觀察事物進而分類,多向孩子提問,並且不斷地進一步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引導孩子凡事多想一步,假以時日,孩子一定會變得更加優秀。

『肆』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必要性
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雖然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日益受到重視,也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是由於很多教師不能從低年級開始不斷地、系統地堅持,不少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認識模糊與不足之感。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要求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的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基本特徵是「先想後說」,也可以「邊想邊說」。它可以在「想」和「說」的過程中,找根據、說理由,不斷整理思路,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從而達到學會思考、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目的。
2.學生表達能力發展的3個必經階段。
研究表明,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語言的發展大體經過3個時期:一是「出聲思維」時期,二是過渡時期,三是無聲思維時期,並對應於低、中、高年級3個階段。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自言自語地運算,到了中年級,隨著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考及直覺行為的發展和需要,無聲思維開始佔主導地位。但在演算遇到困難時,仍會藉助於有聲思維,即使到了高年級也不例外,甚至到了成人。
根據這3個階段的特徵,在進行教學時,可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採取相應的策略,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低年級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機,可以讓學生邊想邊說,「出聲地想」,同時培養與訓練學生在演算中短時間內的無聲言語。中年級,在加強表達能力培養與訓練的同時,引導學生從有聲思維向無聲思維過渡。高年級,則以無聲思維為主,但須要加強作為衡量學生思考問題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復述能力(這里主要是指口頭復述)的培養,例如解題思路、推理過程等復述。
3.進行數學表達能力培養的教學,採用「出聲思考」的辦法,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分析其正確與否,防止出現方法論的問題。
(1)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就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而教師要了解學生思維活動及過程,就需要讓學生用語言將思維過程表達出來,然後對學生的思維過程給予評價和方法的指導。事實證明,採用「出聲思考」法,不但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且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研究證明,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時,肯定會出現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錯誤類型,且與使用的教學方法無關。例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所出現的一些錯誤判斷,對學生來說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對於某些學生個體是典型的。這說明不同錯誤的策略,也會產生相同的錯誤模式。解決的辦法只有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才能使教師了解其解題推理過程,給予適時的指導。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僅體現了新課標的有關要求,而且對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及減少思維過程的錯誤,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此,我們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做法
學生的語言是逐步發展的,有它的特點和規律性。所以在教學中,要考慮到這些問題,遵循一定原則,採取有效的教學措施。
1.語言表達要准確。
數學語言講求准確,講求嚴謹。所以教師應率先做到在正確理解數學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能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並適時地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適當地指導。做出必要的示範,讓學生模仿,從而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範例。長此訓練,潛移默化,也有利於課堂良好語言氛圍的形成。如對數學概念、方法、定理、演算法等方面的語言敘述要體現這些方面的要求,某些性質、定律、法則前面所加的「通常」「一般」等限定,三角形概念中的「圍成」,梯形概念中的「只有」,商不變性質中的「同時」「相同的倍數」和「零除外」等等。對解題思路的論述,要有理、有據、有序;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語言要清晰明確,不能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以免誤導學生。
2.語言表達要完整。
有些低年級的學生,由於語言的缺乏,說話往往不完整,有時只講一個詞或者簡單一句話,甚至用動作表情代替。這就要求我們訓練學生學會完整地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如給學生以充分的考慮時間,充分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而後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不要為了節省時間匆匆以師代言。許多教師往往犯這個錯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學生表達能力差的後果,錯過了讓學生在適當階段接受適當語言訓練的最佳時機。因此老師就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當然自己要率先垂範)或者教給學生回答問題時的一些常用句式,如:「因為……所以……」「先……後……最後……」「要求……必須先求……」「根據……可以得到……」等等,逐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內心表達。
3.語言表達要符合邏輯。
教學時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的訓練(如歸納、分析、推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把頭腦中的邏輯思維

『伍』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推理能力

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從兒童生理、心理特徵出發,不能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否則可能導致適得其反。
思維訓練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思維訓練需要從小培養,而且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一起來重視。其中尤其是邏輯思維的訓練。邏輯思維——簡單的說就是對事物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通過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抽象、綜合的科學思維方法。
1、通過實物道具或情景,訓練兒童的「類群邏輯」、「空間邏輯」,提高對思維的注意力。兒童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小學低年級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的注意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容易被直觀的、形象的教學環境所吸引,所以,他們上課很容易開小差。到了四五年級,以有意注意為主,他們逐步理解自己的學習責任和社會義務,從而使注意從「被迫」狀態提高到自覺狀態。
(1)尋寶游戲(找出特點):
(2)分類游戲(找出異類):
2、通過「類屬邏輯」、「因果邏輯」,訓練兒童的思維集中性與穩定性。低年級的學生,注意的集中性較差,深度不夠:注意的穩定性表現在時間的持續上,一般情況下,7-10歲的兒童可連續集中20分鍾,10-12歲的兒童在25分鍾左右,12歲以上,兒童注意持續在30分鍾左右,高年級的學生保持40分鍾的注意力。
(1)分類游戲(歸納同類):
(2)詞彙故事(幾個詞編故事)
3、通過「數理邏輯、時序邏輯」訓練兒童思維的寬度、廣度。思維的廣度:指在同一時間內知覺客體時所能想到的數量,小學二年級的注意廣度不足4個,四年級的注意廣度56個,四年級以後,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思維的發展閱讀技巧的形成,一次就能看到整個句子,再往後,同時注意到句和句子之間的聯系,注意的廣度就發展了。
(1)數字游戲(場景假設):
(2)小故事家(善良、勇敢、安全主題故事):

4、通過「類屬邏輯」、「空間邏輯」訓練兒童思維的分配與轉移能力。思維分配和轉移能力:思維分配指的是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不同對象或活動上的能力,比如,學生一邊聽課、一邊筆記、一邊思考問題,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時不善於分配注意,二年級以後逐漸地注意分配能力增加,並且呈平穩發展趨勢注意的轉移指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將注意從一個對象轉到另一個對象上去,使一種活動為另一種活動所代替,注意轉移的快慢、難易,與原來注意的緊張度、新事物的新異性有關,小學生的注意轉移的綜合反應時間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就是說年齡愈大注意轉移的速度愈快。
(1)分類游戲:注意力的轉移,不同空間轉移後的詞彙類群進行歸納。
(2)思維導圖: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來呈現思維內容結構。

『陸』 淺談數學課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抄能力,需要從兒童生理、心理特徵出發,不能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否則可能導致適得其反。
思維訓練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思維訓練需要從小培養,而且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一起來重視。其中尤其是邏輯思維的訓練。邏輯思維——簡單的說就是對事物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通過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抽象、綜合的科學思維方法。

『柒』 一年級孩子有必要上邏輯思維課嗎

孩子的一切認知都來自於父母與監管人。比如開瓶子。孩子看到玻璃是透明的想拿到,但不知專道怎麼屬拿,有的人摔,有的會搖,有的會咬。這個瓶子怎麼開,分哪些步驟,用行動來教加語言。這樣孩子會比較好。生活裡面,其實就充滿了很多思維邏輯,比如叫人啦,分別的孩子禮物啦,等等等,主要是監管人如何去帶領孩子。

『捌』 請問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一、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
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每個教師應該認識到結合數學知識的教學,必須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除了應該考慮數學知識的教學目標外,還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的邏輯因素,考慮每冊、每單元、每課教學目標時,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和方法。1.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能力。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3.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數學教材處處體現邏輯性,教師千萬不能囿於教材的表面,只講數學知識。只有數學教師在加強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自覺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邏輯因素,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其次,每個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必須結合小學數學知識教學進行。數學課不是邏輯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要結合小學數學知識教學進行,決不能另講一套。要做到結合有機、滲透自然、要求適度、方法得當。
第三,每個數學教師應該注意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在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題思路中充分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玖』 小學生常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有哪些

在小學教學復中,教會學生一制種學習方法,一種思維方式,比教會他們多少題目都要有效。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都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邏輯思維方法。如果學校教的不夠完善,建議給孩子報個課外班,我家孩子在培飛思維數學上課,對課程內容是不錯的補充。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