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課程表有沒有做過廣告
❶ 超級課程表的廣告投放在哪裡
有可能在樹洞的頂端或者官網吧
❷ 像(超級課程表)那些軟體,它怎麼賺錢不見收費,也沒用廣告
超級課程表是一款完全免費的軟體,您可以放心使用!超級課程表會通過少許的廣告來維持日常運營。
❸ 超級課程表那類怎麼賺錢
目前尚無清抄晰的盈利模式,襲一直在花錢賺吆喝。
超級課程表是一款由幾個90後以課程表為基礎而展開的校園實用工具,軟體內置許多實用功能,查看課表、記錄課堂筆記、成績查詢等問題統統解決;還有配置了不少服務型功能,社團活動、二手交易、失物招領等應有盡有。還能根據以往每堂課老師的點名頻率進行點名預測。
❹ 超級課程表的小紙條如果有人發廣告給你,怎麼舉報
點開他的資料卡,右上角,就有舉報啦
❺ 怎樣在超級課程表投放廣告
在超級課程表是禁止投放廣告的。
❻ 怎樣在超級課程表投放廣告
超級課程表是不可以投放廣告的,如果想跟他合作應該是去找他們的負責人
❼ 超級課程表,課程格子,哪個更好用
根據我的使用抄情況,我個人襲感覺課程格子比較適合我。推出的早,覆蓋高校和學生多,支持教務導入、復制課表與自由添加三種方式導入課表。但是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以下為這兩個軟體的各自的優點。
超級課程表:
除了一些必須課的名單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的課程安排,在數量上明顯不如課程格子,不過唯一的好處就是學生在軟體中添加自身的學號後,可以自動登錄到學校系統,下載課程表,簡單實用,非常的方便。
課程格子:
我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屏幕的下方會有一系列的學校列表供大家選擇,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手動輸入,也可以採用下拉的形式搜索自己的學校。在選擇完學校院系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添加課表了,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課程格子,在添加課表的時候,課程格子會為大家顯示出很多的課程,這其中除了必須課外,就連一些學生會或者是課余的選修課都能顯示出來,雖然這並不是所有的課程,但是總體來說還是非常全面了。
❽ 像超級課程表這樣的企業,到目前為止都是沒有盈利的嗎到現在都是靠風投活的嗎
就超級課程表而言 現在正處於發展的前期只能說是盈利不多 但是我覺得還是在盈利噠
❾ 超級課程表上面有個陌生人跟我說做一下肌膚測試調查問卷,我填了qq號
表表官方說☞
【官方聲明 | 防騙提醒】近來有廣告賬號假借「超級課程表」的名義向各位專同學發送「肌膚屬測試」等虛假廣告,請大家不要輕信更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以免上當受騙。表表官方的信息均由系統官方賬號發送(官方賬號昵稱旁均帶有「S」標識),切勿輕信私人小號,望大家能夠提高警惕。如發現可疑賬戶可以直接舉報或告知各版塊版主,我們將會嚴肅處理,感謝同學們的反饋與支持!
❿ 數據說話:超級課程表如何成為最佳營銷案例
社交與社區
余佳文說自己在被罵的頭幾天不回應是「利用免費資源做廣告」,因為「罵我的人幫我業績翻了30倍」。而自己則在帶著團隊加緊改進產品,希望留住新進來的用戶。拋開罵戰與營銷,超級課程表這款產品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戶?余佳文稱今年5月超級課程表的應用內大學生用戶已過千萬,但注冊用戶和活躍用戶的比例則尚不得知。除了最開始的課程表查閱和提醒功能,又推出了「傳紙條」、「下課聊」等功能,意圖弱化其工具屬性,增加DAU和用戶使用時間,最終實現商業化。
「下課聊」類似於網路貼吧和微博廣場等內容社區,「傳紙條」則是基於同一門課程的陌生人社交/輕社交。那麼問題來了,超級課程表要做社交還是社區,或是兩頭通吃?超級課程表給自己的定位是校園社交軟體,那我們就先來看看「傳紙條」。余佳文給這個功能設計的場景是選修同一門課的同學發私信,討論作業,並且鼓勵用戶多蹭課、多結交朋友。但是超級課程表的大多數用戶都沒有填寫自己的真名,跟陌生人討論作業顯然不太實際。至於陌生人交友就更難了,因為用戶不僅空白了真實姓名、也不會像陌陌一樣主動上傳自己的真實頭像。想認識前排的漂亮姑娘,直接向同學打聽會方便得多。要實現討論學習,認識新朋友的目的,微信和陌陌都是更好的選項。
而「下課聊」則分為兩個板塊。「校內」區類似於以大學為單位網路貼吧,「操場」則是全國學生都可發言的微博廣場,皆靠用戶發帖回帖產生的互動創造黏性。以超級課程表上最熱門的北京大學為例,這兩個板塊的活躍度都不高,「校內」每小時的發帖數在十條左右,每條回復數只有個位數甚至沒有;以自拍和圖片為主的「操場」每小時發帖約為一百條,內容大多數為沒有話題點、沒有明確對象的刷屏,屈指可數的回復也大多來自匿名的「某同學」。
對「超過千萬的用戶」而言,超級課程表仍舊只是一個打開看三秒就關掉的工具型應用,既找不到有營養的附加內容,也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上面經營自己的社交網路——畢了業就用不著課程表了,誰還會特意打開它認識新朋友呢?
耕地與航海
如果把做社區軟體比作大海航行,靠優質或勁爆的內容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用戶參與討論,那麼做社交就更像耕地,前期要辛苦而又耐心地積累用戶,等到一定基數了再慢慢收割。
互聯網產品的核心就是霸佔用戶的時間。如果不能持續產生內容爆點,用戶會很快流失。靠數量龐大的小號草根生產內容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沒有話語權,沒有人關心一個路人吃了什麼、去了哪裡。但爆點並非天天有,當平均用戶發貼質量下降的時候,新用戶新鮮勁一過,在上面花費的時間會大幅下降。如果余佳文要保持未來融資機會,他需要通過炒作自己保證足夠的新增量,向投資人證明超級課程表是個活躍的社區。
不幸的是,比超級課程表更成功的社區軟體網路貼吧、知乎和天涯社區都在商業化的過程中進展緩慢。通過發帖成為好友並且持續產生表達訴求的情況不是沒有,但相較於強社交型的微信、QQ和陌陌來說,概率小得多。從這一點來說,社交是一個更好聽的故事。
但積累用戶是個不僅是個辛苦活,還得充分挖掘人性的弱點。免費語音讓微信用戶迅速拋棄了簡訊和電話,「貪便宜」的滿足感實在讓人難以抵抗;美女照片讓陌陌三年做到了美國上市,孟子早說過「食色性也」;Instagram用戶超過Twitter,這是滿足了人們對他人生活的窺探,對更美好食物的「羨慕和嫉妒」,即便明知是加了濾鏡也無妨。這樣看來,一張課程表產生的社交關系是非常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