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禮儀課程
A. 小學生禮儀常識
儀表、言談、儀態舉止。又分為見面禮儀,公共場合禮儀等。
B. 小學生禮儀教育有哪些方面
1、從「坐、立、行」起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活動離不開「坐、立、行」這些最基本的行為動作。雖然每個學生的行為動作都不一樣,但是「坐、立、行」的姿勢總是有個規范。俗話說:「坐如鍾、立如松、行如風。」訓練學生的「坐、立、行」等行為動作時,就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穩健。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學生文明的禮儀習慣
學生的文明習慣可以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學校和老師可以利用「在國旗下講話」和品德與生活等各種機會,經常不斷地、深入淺出的給學生講解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則內容,教會學生文明交往的基本做法。
3、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家鄉開始,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懷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愛國主義這個概念還很難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文明應該持低起點,重實際的做法。首先引導學生懂得愛護班級、愛護學校這個集體。因為,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4、從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抓起,培養現代人應有的基本品質
勤學好問,熱愛勞動,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前提。現代社會的進步與創新,同樣離不開人的這一基本品性。因此,學校教育應當十分重視這一點。小學生從踏入校門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讓他們深深的懂得,人的進步與發展靠的就是勤學好問,熱愛勞動。
(2)小學生禮儀課程擴展閱讀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我們在教小朋友要講究文明禮儀時,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從行動上去改變小朋友的行為習慣,給予小朋友關愛,讓小朋友明白愛,體會愛,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真正辨別美與丑。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
C. 有關小學生禮儀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一、學校禮儀
(一)形象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
2、按要求佩戴好紅領巾:先把紅領巾折四折,置於衣領內,紅領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結,翻下衣領。夏天天氣炎熱時可於左胸前佩戴隊徽。
3、每天早晚必須洗臉、刷牙,保持面部干凈。
4、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指甲內保持無污垢,飯前便後要洗手。
5、經常整理儀表。頭發適時梳洗,發型大方得體,不染發,不燙發。男生前發不覆額,側發不掩耳,後發不及領;女生前發不遮眼,側發不掩睛。
6、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課堂禮儀
7、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做好課前三件事(1、做好課前准備;2、整理好桌面;3、整理好衣服。)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後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值日生喊「坐下」後再坐下。起坐時做到桌椅無聲響。
8、上課時,如有特殊情況晚到班級,應於教室後門口站定,經老師示意進入後方可回座位。
9、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0、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並舉手發言。不做閑事,不講閑話,不沉於閑思。
11、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要通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言者以鼓勵。
12、課堂小組合作時(如專題討論等),要有合作和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作,積極與夥伴溝通,完成份內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夥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3、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14、下課時,應做好下節課課前准備後(課本、文具盒置於課桌左上角)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活動禮儀
15、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遵守游戲規則,愛護游戲夥伴。
16、集體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分組活動時,要服從大家的共同意願,遵守時間,不單獨行動。
17、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大量。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提出,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18、觀看比賽,做文明啦啦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己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真誠地為賽場上的每一位選手喝彩。
19、積極參加學校的「四節」(讀書節、英語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在展示自我的同時,注意謙虛禮貌,尊重他人的長處。
20、積極參加綜合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按指定位置分類放置等。
(四)集會禮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迅速、安靜、整齊,並提前進入操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言人講話,講話結束後禮貌鼓掌。活動結束後,目送領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會場清潔衛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後應致謝並回敬隊禮。頒獎完畢按指定路線歸隊(座)。
(五)交往禮儀
27、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後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後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28、放學時,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或校園周邊區域逗留。
29、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老師辦事或與別人交談時,不隨意打擾,等老師忙過後再說明來意。
30、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條。如果是與老師事先約好,則要按時到達約定地點。
31、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並向右側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2、要誠懇接受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裡非議他人。
33、尊重同學,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游戲時遵守游戲規則,相互禮讓,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34、不給同學取綽號或花名,不挖苦諷刺他人,不說讓對方難堪的話。如果傷害了他人,應該及時真誠地道歉。
35、向別人借東西,要先徵得別人同意;對別人的東西要加倍愛護,並且信守諾言,按時歸還。
36、任何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都要及時表達謝意。
(六)就餐禮儀
37、餐前洗手。在指定位置就餐。排隊不參隊,不吵鬧。
D. 小學生課堂禮儀的故事
、 教學目標
1. 明白課前作準備,課堂效率高。知道上課遲到喊「報告」,得到教師允許進教室。
在課堂上學會傾聽與交流,學會尊重別人。
2. 通過創設情景導入課題,學生演一演、議一議、辯一辯、寫一寫等環節,理解、鞏固課堂禮儀的要求。
3. 改進課堂禮儀方面的一個不足之處。
二、 課前准備
1. 學生准備:收集古今尊師的小故事;課前教師指定一位學生准備「活動一」中情境。
2. 教師准備:禮儀小故事。
三、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1 、情境創設:師生問好,一位學生遲到,站在門口喊報告,教師准許他進教室,回座位,這位學生開始准備課堂用具。
2 、教師提問:××同學遲到了,他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 、揭題:我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炎黃子孫歷來崇尚文明,注重禮儀。岳飛問路,頗知禮節,得已揚名,成為英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名傳天下;楊時程門立雪,誠心感動老師,令人敬仰……今天的課,我們一起來探討「課堂禮儀」的問題。
活動二、故事導入 明白道理
1 、師講述故事坊內容:課堂上,師生問好:「同學們好。」
「老師好!」明明上課遲到了,在教室門口喊道:「報告老師……我遲到了。」課堂上明明雙手從老師手中接過試卷。課上明明踴躍舉手發言,師生鼓掌表揚。下課了,明明和同學讓老明明今天也遲到了,明明在課堂上的表現你滿意嗎? 為什麼?
2 、同學討論交流 。
3 、教師小結:在課堂上,除了要遵守課堂紀律外,我們還應注重課前、課中、課後必要的禮儀,顯示我們應有的文明素養。
活動三、演演議議 歸納要點
1 、選擇「故事坊」中的內容,小組合作演一演。
2 、上課時,我們還應該做到哪些要求?
3 、小組討論——班級交流。(向老師提問要注意語言謙和、誠懇。師生、生生之間交流要注意用語的禮貌。課堂上學會傾聽,不隨意打斷老師講課和同學發言。當同學說錯話,或解答錯誤時,不應嘲笑別人。課堂小組討論,注意控制說話音量,要有序地進行交流,營造一種寬松、平和的學習氛圍……)
4 、師小結:大家說得非常好,課堂是學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同學間的交流,師生間的溝通都離不開文明禮儀;此外課堂活動是有秩序有組織的,它不僅關繫到自己,還影響到他人。所以課堂需要一定的禮儀來規范它。讓我們共同完成一首兒歌,讓它來激勵我們做個文明的小學生。
上課鈴響進教室,
學慣用品擺整齊。
師生問好懂禮貌,
假如遲到喊報告。
認真聽講勤思考,
學會傾聽和交流。
活動四、辨析討論 深化認識
1 、出示「萬花筒」五幅圖。
2 、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並說說理由。
3 、班級交流。(關鍵要說出對、錯的理由,提高認識)
活動五、同桌互動 共同進步
1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明白了課堂禮儀的具體要求,其實有的小朋友在這方面做得還真不錯,大家評一評,誰能當班級課堂禮儀小先鋒呢?
(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2 、給「禮儀小先鋒」頒獎。
3 、完成「實踐園」 2
聯系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想一想哪方面做得還不夠。 以後爭取做到同桌簽名
4 、師總結: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個個能當「禮儀小先鋒」,那時我們的集體就是文明班集體了。看大家的行動吧!
E. 小學生課堂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F. 小學生文明禮儀視頻
2月25日,北京東城區復東四九制條小學的學生展示奧運觀賽文明禮儀宣傳課程表。
當日,「傳遞聖火,踐行文明」主題教育活動啟動暨奧運觀賽文明禮儀宣傳課程表首發儀式在北京東城區東四九條小學舉行。東城區的小學生將每人得到一張奧運觀賽文明禮儀宣傳課程表。這種課程表由東城區師生繪制,重點介紹了奧運場館和觀賽禮儀。 新華社發(周良 攝)
G. 小學生三禮(禮貌、禮儀、禮節)內容
禮儀、禮節、抄禮貌內容豐富多樣襲,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
一是敬人的原則;
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7)小學生禮儀課程擴展閱讀
學生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H. 小學生文明禮儀的具體內容
小學生文明禮儀具體可分為三大塊內容,即學校禮儀(包括課堂禮儀、服飾儀表、尊師禮儀、同學間禮儀、集會禮儀、校內公共場所禮儀等)、家庭禮儀(包括尊長謙讓禮儀、會客禮儀、在家行為舉止禮儀等)、社會禮儀(包括「三讓」,即對老弱病殘者行走讓路、乘車讓座、即購物讓先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禮儀等)。
I. 小學生禮儀課怎麼上
上課時要盡量保持微笑,時不時用手勢告訴學生你要傳達的意思,通過將故事來引起學生興趣,最後通過游戲來使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