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語文課程的讀書筆記

小學語文課程的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 2021-01-17 16:09:51

1. 鄂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課鍾樓讀書讀後感

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的兒子九歲,很聰明。孔君平拜訪他的父親,可他的父親不回在,便把孩子叫了出來答,孩子為他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答道:「我可沒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孔君平巧妙地把楊梅這一水果的名字拆解為「楊家的梅子」,表現出孔君平的機智與幽默,楊家的兒子雖小但是很快識別出其中的奧妙,並以「孔家的家禽」拆解「孔雀」對答孔君平,顯示出孩子的多智與敏銳,所以,這是一段流傳千年的佳話。

2. 小學五年級上的語文第三課的讀書筆記怎麼寫

是什麼筆記?我幫你,我很擅長筆記一類的。

3. 小學語文課文【橋】讀後感

《橋》讀後感

自從我讀了{橋}這篇文章後,我就念念不忘,因為它令我深思,尤其是文中內的那位老漢,他作容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生死關頭,一心想著村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村民們的安全,體現了老漢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老漢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老漢這種高尚的品德更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舍己為人,不徇私情,大公無私。為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大禹這個人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好多次大禹想進去,但是,他想到了還有很多人等著他,所以,他不能進去。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時刻為他人著想吧!

4.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學課堂筆記十六1課的讀後感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一段視頻,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5.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10課讀後感

《十六年前的回憶》讀後感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3
前幾天,我讀了《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其中,我被文章的主人公——李大釗那種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介紹了作者的父親——李大釗早出晚歸地工作。為了保護共產黨,他把一些重要文件燒掉了。局勢越來越嚴重,一群憲兵、偵探、警察把李大釗抓走了,而作者、作者的媽媽和妹妹也被關進了拘留所。在法庭上,李大釗臨危不懼,安定、沉著地和敵人作斗爭,直至被絞刑犧牲。 讀完文章,我對李大釗這位偉大人物敬佩不已。他那種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臨危不懼的精神是多麼可貴,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可是,在那個戰爭的年代,有些人卻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錢財,背叛了黨,與敵人勾結,把一些黨的秘密和重要的資料傳給了敵人,造成了黨的巨大損失。他們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不顧集體的行為是人們最痛恨的,是最可恥的。他們與李大釗相比,是多麼渺小、醜陋啊!
不過,那時,也有一些人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生死置之度外。女共產黨員江竹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江姐被國民黨反動派抓捕後,關在渣滓洞中,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可是她面對洞中黑暗的生活,面對敵人的嚴問拷打,忍受著竹簽插入指尖的巨大痛苦,不但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而且對於共產黨的秘密、資料隻字不提。一位女共產黨員,有著這樣頑強的意志力,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他對共產黨所謂是忠心耿耿啊!
江姐和李大釗都是偉大的人,他們那種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去反思。雖然,戰爭的硝煙已經遠離我們中國這個地方,雖然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對於自己的任務,自己的職責,我們又是否高度負責、竭盡全力去完成呢?我們要為別人照相,為集體著想,但我們絕不能為自己的方便,為自己的利益,而使別人、集體遭受更大的損失。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江姐、李大釗多麼的偉大,他們的死,是重於泰山的;只有那些干壞事的人,他們的死才是輕於鴻毛的。而我們呢?我相信,只要我們對自己的任務、職責高度負責,盡心盡力卻完成,雖然不及泰山重,但也決不會比鴻毛輕,而是在人們心中樹立了一個榜樣,激勵著別人前進。

6.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共有八章,讀完這本書,我不敢說我收獲了很多,由於本身水平的限制,很多東西我是很難一下子吸收的,但是卻觸動了我,不能說找到了自己的課堂存在著的問題全部的解決方法,但至少可以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多多少少讓自己少犯點錯誤,讓自己在教學這條路上不至於走歪了許多,《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這本書里有著對課程性質的定位,有著對學習方式的闡述,有著對文本處理、教學技藝、課堂評價、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提煉等的思考,有著對課堂生成的關注,這本書凝聚著多少專家和骨幹教師們的會診後的智慧,給我們的課堂指出了一個個存在的問題,同時給我們指點了迷津,探討了教學的方向。
在看到「如何讓課堂練習升值?」時,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們每天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抄寫詞語、造句、修改病句、讀讀背背成語並解釋等。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這些題型竟存在不少問題,如:形式老套,缺乏引力;機械識記,缺乏張力;脫離生活,偏離目標;情感缺失,缺乏活力。

語文作業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徑,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機械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的作業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僵化了學生的思維,遏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產生,能力的培養便成了空中樓閣。我認為教師應構建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親和」功能,讓語文作業展示出真摯、美麗而迷人的「微笑」,讓學生愛上作業,愛上語文,讀後感《《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知識是一張網,各學科之間的知識是可以交叉,可以融會貫通的。在豐富作業內容時,我們可以把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整合進我們的語文作業內容之中。如:加強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加強學習資源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加強語文學習同學生生活的融合。此外,教師的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作業設計不光要有趣味,還要有人情味。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的需要,而且要關注不同學生不同的需要,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能力范疇、興趣范圍之內選擇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訓練,才能內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我在布置作業時,盡量體現層次性。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了作業量,減輕了他們的課業負擔,而對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則讓他們「吃飽」「吃過癮」。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我們還可以經常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來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只要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時充分考慮激活學生的潛能,激揚學生的生命,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放飛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就不會把作業看成是負擔,就能按時完成,把他們自己的作業完成的與眾不同,獨巨匠心。
有人說,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他人的思想,而是為了自己變得更有思想。我想我會帶著自己的思考繼續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走進自己的小學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7.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一課寫讀書筆記我想說的話怎樣寫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應這樣。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驗是全班第一,就得意極了,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後,老師要我幫助不及格的同學學習,我有些不願意,心想:「她自己不會學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花一齊開,開得才燦爛。」我覺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師那番話牢記心上,鞭策自己。當那位同學在我的細心幫助下,由學習成績中下進入中上時,那種滿足感,真是難以形容。
「荷花也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長……」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我學了《種子的力》這篇文章,文章中講的是種子有超人的力,我覺得荷花的生命力並不比種子差,記得有一回,我在姨媽家拿了一些荷花回家種,頭兩天,我挺有精神細心照管它,但時間一長,就沒怎麼理它了。一個月過去了,那荷花竟長出了小花蕾,我真驚訝。讀了《荷花》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的緣故。
「荷花毫無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莖、葉、花、果實……獻給了人類。」的確,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荷花一生出來,人們就可以用它煮涼湯,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讀了《荷花》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實際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著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

8. 閱讀了小學六年級語文丁香結這一課你的讀書筆記是什麼

讀書筆記的思路及要點: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丁香結》讀書筆記:

《丁香結》是宗璞寫的一篇散文,作者描寫了城裡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後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採取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

作者面對丁香,一反古人的情感,並不是一味地哀愁,更沒有產生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作者認為,人生中的問題永遠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於平淡無味。

當身處困境,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問題解決不完,何不樂觀豁達一些呢?再者,人生的意義或樂趣也許就是在不斷地解決人生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平順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樂。

(8)小學語文課程的讀書筆記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作者筆下的丁香,它承載著苦難和愁怨,是作者刻意尋找的寄託情思攀升思維的依憑。春天一來,丁香,這自然中的普通花束就充滿了城裡城外、校內校外,也充滿了作者的斗室,「照耀著文思和夢想」。

丁香的脈脈香氣馳騁了作者的想像,給之以尺幅千里的功效。讀起來,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間因丁香而帶來的歡愉。作者多少年來心裡一直裝著丁香,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詩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現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個個的「結」,於是聯想到「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

從古人的「丁香結」的詩句開始,作者寫到了微雨,寫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順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結」,否則就平淡無味的人生認識,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9. 小學語文(松鼠日記)讀後感

《松鼠日記》讀後感
最近我們學了《松鼠日記》這篇課文,讓我學內會了怎樣寫容日記,讓我知道了松鼠過冬要吃一些東西,而他的朋友刺蝟卻一點東西也不吃,一直睡到明年春天,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動物是怎演過冬的。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