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六年級有些什麼課程

小學六年級有些什麼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1-18 01:21:19

A. 現在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有什麼

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品德與社會、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綜合活動、信息技術(計算機)等!

小學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個階段:一年級、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叫中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叫高年級。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B. 現在小學一至六年級都開設哪些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品德與社會、體育、音樂、美術、回綜合實踐、綜合活動、信息技答術(計算機)等!有些科目在低年級和高年級稱呼不同!
語文、數學、英語,工作好找,需求大,但難找到好工作
美術、音樂老師需求少,但相對容易找到好工作

C.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應該開設哪些課程

劉琴呵呵:你好!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應該開設的課程應該有:語文、數學、外語(英語)、科學、思想品德與社會(思品)、美術、音樂、體育、計算機。
望採納
(*^__^*)

D. 小學六年級的有什麼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自然、計算機、體育、音樂、美術、書法等

E. 六年級課程主要有哪些

【溶液濃度問題】
【含義】 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溶液濃度問題。這類問題研究的主要是溶劑(水或其它液體)、溶質、溶液、濃度這幾個量的關系。例如,水是一種溶劑,被溶解的東西叫溶質,溶解後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質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佔的百分數叫濃度,也叫百分比濃度。

【數量關系】 溶液=溶劑+溶質
濃度=溶質÷溶液×100%

【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後再利用公式。

例1 爺爺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釋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變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解 (1)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克)
(2)需要加糖多少克? 50×(1-16%)÷(1-30%)-50
=10(克)
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例2 要把30%的糖水與15%的糖水混合,配成25%的糖水600克,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
解 假設全用30%的糖水溶液,那麼含糖量就會多出
600×(30%-25%)=30(克)
這是因為30%的糖水多用了。於是,我們設想在保證總重量600克不變的情況下,用15% 的溶液來「換掉」一部分30%的溶液。這樣,每「換掉」100克,就會減少糖 100×(30%-15%)=15(克) 所以需要「換掉」30%的溶液(即「換上」15%的溶液) 100×(30÷15)=200(克)
由此可知,需要15%的溶液200克。
需要30%的溶液 600-200=400(克)
答:需要15%的糖水溶液200克,需要30%的糖水400克。

【按比例分配】
【含義】 所謂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個數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這類題的已知條件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用比或連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佔總數量的份數,另一種是直接給出份數。

【數量關系】 從條件看,已知總量和幾個部分量的比;從問題看,求幾個部分量各是多少。 總份數=比的前後項之和

【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轉化為各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把比的前後項相加求出總份數,再求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以總份數作分母,比的前後項分別作分子),再按照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分別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學校把植樹560棵的任務按人數分配給五年級三個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個班各植樹多少棵?
解 總份數為 47+48+45=140
一班植樹 560×47/140=188(棵)
二班植樹 560×48/140=192(棵)
三班植樹 560×45/140=180(棵)
答:一、二、三班分別植樹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三條邊的比是3∶4∶5。三條邊的長各是多少厘米?
解 3+4+5=12 60×3/12=15(厘米)
60×4/12=20(厘米)
60×5/12=25(厘米)
答: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分別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工程問題】
【含義】 工程問題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這類問題在已知條件中,常常不給出工作量的具體數量,只提出「一項工程」、「一塊土地」、「一條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題時,常常用單位「1」表示工作總量。

【數量關系】 解答工程問題的關鍵是把工作總量看作「1」,這樣,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它表示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進而就可以根據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總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題思路和方法】 變通後可以利用上述數量關系的公式。

例1 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需要1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需要15天完成,現在兩隊合作,需要幾天完成?
解 題中的「一項工程」是工作總量,由於沒有給出這項工程的具體數量,因此,把此項工程看作單位「1」。由於甲隊獨做需10天完成,那麼每天完成這項工程的 1/10;乙隊單獨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這項工程的1/15;兩隊合做,每天可以完成這項工程的(1/10+1/15)。
由此可以列出算式: 1÷(1/10+1/15)=1÷1/6=6(天)
答:兩隊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 一批零件,甲獨做6小時完成,乙獨做8小時完成。現在兩人合做,完成任務時甲比乙多做24個,求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解 設總工作量為1,則甲每小時完成1/6,乙每小時完成1/8,甲比乙每小時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時每小時完成(1/6+1/8)。因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時,這個時間內,甲比乙多做24個零件,所以
(1)每小時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4÷[1÷(1/6+1/8)]=7(個)
(2)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7÷(1/6-1/8)=168(個)
答:這批零件共有168個。
解二 上面這道題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計算:
兩人合做,完成任務時甲乙的工作量之比為 1/6∶1/8=4∶3
由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總工作量的 4-3 / 4+3 =1/7
所以,這批零件共有 24÷1/7=168(個)

【行船問題】
【含義】 行船問題也就是與航行有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要弄清船速與水速,船速是船隻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隻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隻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和;船隻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差。

【數量關系】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順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順水速=順水速-水速×2

【解題思路和方法】 大多數情況可以直接利用數量關系的公式。

例1 一隻船順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時,水流速度為每小時15千米,這只船逆水行這段路程需用幾小時?
解 由條件知,順水速=船速+水速=320÷8,而水速為每小時15千米,所以,船速為每小時 320÷8-15=25(千米)
船的逆水速為 25-15=10(千米)
船逆水行這段路程的時間為 320÷10=32(小時)
答:這只船逆水行這段路程需用32小時。

例2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時,返回原地需10小時;乙船逆水行同樣一段距離需15小時,返回原地需多少時間?
解由題意得 甲船速+水速=360÷10=36
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見 (36-20)相當於水速的2倍,
所以, 水速為每小時 (36-20)÷2=8(千米)
又因為, 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 乙船速為 360÷15+8=32(千米)
乙船順水速為 32+8=40(千米)
所以, 乙船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
360÷40=9(小時)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時。

【按比例分配】
【含義】 所謂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個數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這類題的已知條件一般有 兩種形式:一是用比或連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佔總數量的份數,另一種是直接給出份數。

【數量關系】 從條件看,已知總量和幾個部分量的比;從問題看,求幾個部分量各是多少。 總份數=比的前後項之和

【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轉化為各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把比的前後項相加求出總份數,再求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以總份數作分母,比的前後項分別作分子),再按照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分別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學校把植樹560棵的任務按人數分配給五年級三個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個班各植樹多少棵?
解 總份數為 47+48+45=140
一班植樹 560×47/140=188(棵)
二班植樹 560×48/140=192(棵)
三班植樹 560×45/140=180(棵)
答:一、二、三班分別植樹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三條邊的比是3∶4∶5。三條邊的長各是多少厘米?
解 3+4+5=12 60×3/12=15(厘米)
60×4/12=20(厘米)
60×5/12=25(厘米)
答: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分別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百分數問題】
【含義】 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分數常常可以通分、約分,而百分數則無需;分數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 「量」,而百分數只能表示「率」;分數的分子、分母必須是自然數,而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百分數有一個專門的記號「%」。
在實際中和常用到「百分點」這個概念,一個百分點就是1%,兩個百分點就是2%。

【數量關系】 掌握「百分數」、「標准量」「比較量」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百分數=比較量÷標准量
標准量=比較量÷百分數

【解題思路和方法】 一般有三種基本類型:
(1)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2) 已知一個數,求它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3) 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例1 倉庫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與剩下的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幾?
解 (1)用去的占 720÷(720+6480)=10%
(2)剩下的占 6480÷(720+6480)=90%
答:用去了10%,剩下90%。

例2 紅旗化工廠有男職工420人,女職工525人,男職工人數比女職工少百分之幾? 解 本題中女職工人數為標准量,男職工比女職工少的人數是比 較 量 所以 (525-420)÷525=0.2=20%
或者 1-420÷525=0.2=20%
答:男職工人數比女職工少20%。

【構圖布數問題】
【含義】 這是一種數學游戲,也是現實生活中常用的數學問題。所謂「構圖」,就是設計出一種圖形;所謂「布數」,就是把一定的數字填入圖中。「構圖布數」問題的關鍵是要符合所給的條件。

【數量關系】 根據不同題目的要求而定。

【解題思路和方法】 通常多從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五角星等圖形方面考慮。按照題意來構圖布數,符合題目所給的條件。

例1 十棵樹苗子,要栽五行子,每行四棵子,請你想法子。
解 符合題目要求的圖形應是一個五角星。
4×5÷2=10
因為五角星的5條邊交叉重復,應減去一半。

例2 九棵樹苗子,要栽十行子,每行三棵子,請你想法子。
解 符合題目要求的圖形是兩個倒立交叉的等腰三角形,
一個三角形的頂點在另一個三角形底邊的中線上。

F. 小學六年級特色類文化課程有哪些

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社會、品德與社會、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內、綜合活動、信息容技術(計算機)等!有些科目在低年級和高年級稱呼不同!
語文、數學、英語,工作好找,需求大,但難找到好工作
美術、音樂老師需求少,但相對容易找到好工作

G. 小學六年級有什麼課

英語:語文主要是字詞,必讀課文的賞析,還有作文,主要是記敘文,以寫人記事居多。
英語背單詞,背句型(動詞時態),動詞短語,名詞短語,以及介詞,小學英語就是背。
小學語文重點課文復習資料(六年級上冊)

一、重點課文可能涉及到的考點
1、作者2、文章標題及含義3、文中重點問題4、蘊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寫作方法(包括文體)6、評價主要人物7、文章情節
二、六年級上冊課文重點內容
(一)第一單元重點課文:《山中訪友》《草蟲的村落》
★《山中訪友》
1、作者:李漢榮
2、標題含義:山中訪友 運用擬人手法;訪,拜訪;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點問題:
(1)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答: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一切都稱之為朋友,這樣寫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①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擬人的用法,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②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答: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和作者之間的默契和親密的情誼。
4、中心思想:作者與「山中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5、寫作方法: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的散文,採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很好地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蟲的村落》
1、作者:郭楓
2、標題含義:比喻句,指蟲子們的快樂天地。村落:森林邊緣的小丘。
3、重點問題
(1)想一想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些什麼。
答:我們和作者一道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來來往往的「村民們」、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搬運食物的「村民們」、氣象觀測者、建築工程師。
(2)填空:作者看到一隻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像成了(一位「游俠」 ) ;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像(成「南國的少女」 ) ;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像(成「音樂家」 ) ;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像(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異的想像,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5、寫作方法: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像) ,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單元重點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
★《詹天佑》
3、重點問題: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詹天佑開鑿居庸關採用的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開鑿八達嶺採用的是(中部鑿井法、兩端鑿進法)。
4、中心思想:課寫了我國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築京張鐵路, 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評價:詹天佑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於挑戰,工作嚴謹,熱愛祖國)的人。
★《懷念母親》
1、作者:季羨林
2、標題含義:懷念兩個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
3、重點問題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答:「頻來入夢」的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祖國,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國母親」不斷在夢中浮現。
(2)然而這凄涼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裡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
答:凄涼是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心中有憂愁、有思念;甜蜜是因為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著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和崇敬。
5、寫作方法: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
(三)第三單元重點課文:《窮人》《唯一的聽眾》
★《窮人》
1、作家作品: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
3、重點問題: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
問題:這一段採用了什麼寫法?解釋詞語忐忑不安的意思,並分析桑娜當時的心理?
答:(1)本段寫法:(心理描寫),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兒後,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a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b不知道怎麼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
4、中心思想:贊揚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6、人物評價:桑娜是一個(勤勞能幹,愛護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婦女。漁夫是一個(朴實善良,毅力頑強,熱愛生活,愛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節: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唯一的聽眾》
1、作者:落雪
3、重點問題: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老人真的耳聾了嗎?她為什麼說自己耳聾?)
答:a老人並沒有耳聾。b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並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後「准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她為維護我的自尊,幫我樹立自信,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老人謊稱自己耳聾。
4、中心思想: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5、寫作方法: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一條是老婦人的語言變化。
7、文章情節: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
(四)第四單元重點課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篇土地是神聖的》
★《只有一個地球》
5、寫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比喻)、畫圖表、引資料等。說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數字科學准確具體; 舉例子具體真切;作比較突出強調;打比方形象生動
例如:(1)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舉例子)
(2)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數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1、作者:西雅圖
3、重點問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義
(1)「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如果家園受到破壞,那麼任何對大地的影響,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這句話直接點明了人類的生存與大地的密切關系。
(2)「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
答:大地不屬於人類:人類不是大地的主人,誰也沒有權利,也不可能擁有對大地的控制權,誰也不能憑借自己的喜好來對待神聖的大地。人類屬於大地:因為大地使人類的生命不斷得以繁衍、延續,離開大地,人類將無法生存。
4、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他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系,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
5、寫作方法:文體(演講稿);文章結構總分總
(五)第五單元重點課文:《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少年閏土》
1、作家及作品:(資料袋內容)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 年 5 月, 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一生創作和翻譯了許多作品,如小說集《吶喊》 《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詩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課文選自他的小說《故鄉》。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3、重點問題
(1)閏土向我講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閏土怎樣的特點?
答:雪地捕鳥——聰明能幹,見多識廣;看瓜刺猹——機智勇敢;
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生活豐富多彩。(或為見多識廣)
(2)談談對「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牆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
答:「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由於整天關在高牆深院里,與生活在海邊的閏土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句話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流露了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
4、中心思想:課文通過作者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乾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5、寫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寫得有詳有略,從不同的方面表現閏土的特點。
6、人物評價:閏土是一個(見識豐富、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作者:周曄。
3、重點問題
(1)《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主要記敘了作者回憶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答:敘述了四件事:談《水滸傳》、笑談「碰壁」、熱情救助黃包車夫、關心女傭。
①笑談《水滸傳》表現了他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 ②談「碰壁」表現了他對舊社會的痛恨;
③救護車夫則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心; ④關心女傭阿三則表現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這句話的含義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當時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 「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從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斗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度。
4、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回憶,記述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待學習的認真態度和痛恨舊社會、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達了作者對伯父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6、人物評價: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單元重點:背默前4首古詩及書下注釋。
(七)第七單元重點課文:《老人與海鷗》《最後一頭戰象》
★《老人與海鷗》
4、中心思想:表達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以及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5、寫作方法:描寫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種:外貌描寫(肖像、衣著、神態)、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寫-衣著);(2)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外貌描寫-神態);(3)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語言描寫);(4)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動作描寫)
7、文章情節:課文主要講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餘里,為海鷗送餐,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老人去世後,海鷗們不約而同地為老人送行)的事。
★《最後一頭戰象》
1、作者:沈石溪,我還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條獵狗》(課外書屋)
3、重點問題:文章依次繼續了嘎羧那幾件事情?
答:記敘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庄嚴歸去四個感人情節。
(八)第八單元重點課文:《伯牙絕弦》《月光曲》
★《伯牙絕弦》
1、資料袋:俞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故事,《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絕弦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2、標題含義:絕:斬斷 伯牙絕弦:俞伯牙斬斷琴弦
3、重點問題:背默課文、翻譯詩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譯: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高山,(於是就彈奏音樂來表現高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翻譯: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一定能准確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月光曲》
1、資料袋: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 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書寫跟人交談。他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如廣為流傳的交響樂《英雄》《命運》《田園》《合唱》。
2、標題含義:《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鳴曲》《月光》。貝多芬彈奏了兩支鋼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3、重點問題
(1)想一想貝多芬為什麼要彈琴給盲人兄妹聽;為什麼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答:彈第一曲因為貝多芬被女孩熱愛音樂、善解人意所感動;彈第二曲因為失明姑娘愛音樂,懂音樂,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發了他創作的慾望和靈感,所以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2).聽著琴聲,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麼?
答: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麗畫面。海面由平靜→波濤洶涌,體會到樂曲由舒緩流暢→高亢激昂。
6、人物評價:從本課看出貝多芬是一個(有音樂天賦和創作才華、善良、同情窮人)的人。
這樣可以么?

H. 小學六年級的有什麼課程!!

六年級課程和之前年級差別不大。開設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社會、體育、(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勞技等。

六年級是五年級和七年級之間的年級,也是六年制小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年級,最後一個年級(五四學制的學校為初一年級)。小升初的來臨將使小學生忙碌起來,此時家長也會帶著孩子到各種中學參加考試。

六年級學生要仔細復習以前的所有知識,為將來的學習打好牢固的基礎。時刻准備,萬萬不可怠懈,不可鬆懈。六年級的學生也正處於心理發展的驟變期,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共同引導和幫助他們正確的認知人物及社會。



(8)小學六年級有些什麼課程擴展閱讀

為配合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推廣工作的實施,滿足廣大教師理解、把握課程標准和新教材的迫切需求,精選了小學數學的優秀課例。這些課例是近兩年來實驗區課程標准實驗教學工作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課例由教師講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專家點評三部分組成。

要小學六年級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I. 六年級有哪幾門課

1、語文

是語言以及文學、文化的簡稱,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2、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3、英語

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包含約49萬詞,外加技術名詞約30萬個,是詞彙最多的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4、科學

是小初高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在17年秋季開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科學課(未分科);在小學,科學課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激發學生探究世界的興趣,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科學課作為基礎性課程。

在中考中佔有較高的分值(各地的總分不同),其包含了物理 化學 生物三科內容;高中將科學細分成物理 化學 生物三科,在高考中(理科)佔300分。

5、體育

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主要使學生掌握體育與保健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實現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在中國,體育課是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之一。它是由體育教師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體育教學大綱按照班級授課制的方式,以實踐課為主,採取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它是中小學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

J. 上海的小學六年級開設哪些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電腦、科學、美術、品德,還有些活動,請採納!!!頂呀!!!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