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哲學系課程表
⑴ 民國時期的大學都有什麼專業
1912年10月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令》在法律上規定大學必須實行學位制度,之後各大學才逐步設置學位課程。 (一)學位課程設置相對滯後 民國初建,大學建設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但當時大學無論在教學設備、師資水平及校務管理、經費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學位課程設置也無法立即展開。北京大學直到1917年才開設比較完備的本科課程,盡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養出首批學士。清華大學在1925年正式設立大學部,設置一套學士學位課程,規定大學分普通、專門兩級,其中普通訓練修業年限為兩或三年,第一年課程七門,第二年課程六門,成績分優、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專門科分文理類、應用社會科學類和應用自然科學類,年限因門類而定。經專門訓練獲得成績者,學校給予學位和畢業文憑。但實際上清華從1921年開始就進行學士培養,而那時還未開設系統學位課程。教會大學設置學位課程歷史相對較早,他們以國外同類大學或專業為標准來設置自己的學位課程,或由國外大學董事部負責擬定,或是仿照國外大學的學位課程模式自行設置,採用他們的有關教材、教學方法。但學位課程設置的時間與教會大學建校比還是相隔若干年。 學位課程設置滯後,不利於大學正常培養計劃的實行。沒有規范、系統的課程,無法實施學位制度。學位課程能對培養對象起到統籌、指導作用,對結果起到評價作用。民國大學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沒有開設系統學位課程,與當時中國教育現狀密切相關。人們對學位制度的理解尚處於初級階段,而系統《學位法》也遲遲未見頒布,政府也沒有設置監督和審查學位制度運行的機構,各個大學只是在互相學習、借鑒國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學位課程設置。
⑵ 我有一張民國時期的學生課程表,請問有無收藏價值
肯定有
⑶ 請問怎樣才能獲得人大和北大的哲學本科課程表(如:科目、用書、作者、出版社等)
在北大教學網以訪客身份登錄之後就可以搜索相關課表,能夠看見老師內和課程名,但是具體的參容考書估計只能問上課的學生要了。我個人建議你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哲學系的辦公室,問他們的教學秘書,一般老師人都很好,這些又不是什麼秘密,能幫就會幫的。或者上愛智論壇,上面很多哲學專業的學生,也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下。
⑷ 求大學本科,哲學系,大一到大四的課表一份,高分求!!!
樓主如果是想自己進行學習,我的建議是不如找一條適合自己的方式,光聽從學校的其實就是一種生搬硬套。哲學的學習我理解為一種主動性。
而且如果是剛入門的話,不如先從一些簡單的歷史開始.
課程表:網路網頁搜索:哲學系課程表,會出來一堆,其中有北大和哈佛的,樓主可以看下。祝樓主好運。
⑸ 北大哲學系課程安排。
課程安排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主題:《四書》之《論語》精讀
內容:《四書》作為儒家重要經典,承襲了從孔子、孟子、荀子到朱熹的儒家道統,教我們如何窮理、正心、修己、安人,使其成為成人成己的必修內容。《論語》作為儒家創始人孔子言論集和代表性經典,有「東方聖經」之稱,在塑建、構造華夏民族的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思想及言論活動中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主題:《四書》之《論語》精讀
內容:通過精讀《論語》,逐字解讀,可深刻領會儒家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念中的仁、義、禮、智、信、忠、恕、誠、寬、和、直、正名、利、心性能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為當代企業家修內聖外王之道,以德修心,實現身心合一。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主題之一:《四書》之《大學》精讀
內容: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是儒家「修齊治平」理論大綱,作為《四書》之首,是孔子 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一章,是孔子的原 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經」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
主題之二: 《四書》之《中庸》精讀
內容:原為《禮記》中的一篇,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作為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闡述人性修養有關哲理的廣博學問,中庸之道,可開啟治天下之門也。 主題:《四書》之《孟子》精讀
內容:「亞聖」孟軻言行,作為儒家典籍,其心性論進一步確立儒家地位,以「仁義」思想為核心,對性善與惡、功與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氣有著深刻認識。讀孟子在於能從孟子恢弘浩闊之氣、縱橫雄辯之辭中,體悟和傳承孟子存心養性的思想精神,以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與人生。
第五單元 第六單元
主題:《六組壇經》、《金剛經》、《心經》精讀
內容:《壇經》約成書於七世紀末,是唐代佛教禪宗創始人六祖慧能的傳教說法紀錄;經是文字字墨,文字字墨性空,何出有靈驗?靈驗者,在持經人用心,故神通感物,「見性成佛道」。 《金剛經》、《心經》作為佛教的經典,心法之集大成,為一切凡聖悟心之門,是修心的指南,開悟的鑰匙;心法即佛法,見心既見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徹大悟,超然凡生。 主題:《道德經》精讀
內容:《道德經》作為道家最重要的著作,區區五千言,微妙玄達,深不可識;作為中國古文化 中對萬物關系的精準把握和理解,獨特的語言表達和概念的模糊性和詞語的多意性增加了奇書 的神秘;其來源於生活和萬物,讓人常讀常新,實現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融合。逐字領會揣摩,領悟何為道、德、無為、虛靜、柔弱、有無,更可領會老子的處世之方、對事物的觀察之法、對欲及知的態度、理想人格與理想社會
第七單元 第八單元
主題:《莊子》內七篇精讀
內容: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承襲了孔孟之智慧,老子之無為,而莊子就是莊子,他有道通為一的本領,他以心靈為爐,作為人世間的大冶,熔鑄著整個世界、人生和歷史,其中的內七篇就是《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主題:《周易》精讀
內容:《周易》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群經之首,作為攬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學,作為中國思想的源頭,華夏哲學的鼻祖,六藝之源;把諸子百家的思想演繹為易道,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只有仔細沉潛玩味,才能領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確立新的生存方式。
第九單元 第十單元
主題:《周易》精讀
內容:《易經》首先作為占卜之書,中國文化中的巫術基因,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哲學理論基礎,子曰:潔靜精微,《易》教也。精讀《周易》,重在領悟它的思維方式,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才之道」思想、「生生之謂易」思想、「變動不居」思想、「唯變所適」思想以及河圖的綜合結構及其靜態配置與動態運作的規律,理解周易智慧中萬物蘊涵的道以及道的變化規律。 主題:兵法十三篇精讀
內容:以孫子兵法為藍本,精讀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等十三篇,輔以中國兵史,汲取中國古代兵家戰略思想精華,解析三十六計謀略智慧, 深刻領悟兵家之戰略、謀略、韜略的哲學理念,運用於復雜多變的商業競爭,掌握企業生存發展之本,實現謀略競爭、智慧經營,締造企業常勝。
第十一單元 第十二單元
主題:中國詩詞品讀、文學鑒賞、書畫鑒賞、文物鑒賞、古樂欣賞
內容:詩詞承載文化,文學開拓視野,書畫陶冶性情,文物折射歷史的厚重,古樂內於悠遠。胸懷的廣博決定了視野的大小,視野的大小限制了事業的空間。企業家讀《水調歌頭》,可感悟長江後浪推前浪歷史潮流,企業家品《蘭亭序》傳世名帖,可領會藝術的至高境界,體會文化的身心合一。企業家聆聽《高山流水》,可意會自然的磅礴氣勢,陶冶成就大業的性情,疏達胸懷,成就企業家的完美人生,讓有限的生命變得無限和永恆。
主題:五經導讀與史學名著概要
內容: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五經包括了《易經》、《詩經》、《春秋》、《尚書》、《禮記》,導讀之,可領悟中國國學之博大精深。史學名著含《史記》、《左傳》、《漢書》、《資治通鑒》等,導讀之,可以史明鑒,領會歷史長河的變遷與人生變化的意義,汲起深邃的歷史與人生智慧。
部分師資:
余敦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中國易學研究會副會長
方爾加: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蔣非非: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
趙敦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樓宇烈: 現任北大哲學系東方哲學研究室主任
王守常: 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
蕭漢明: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
郭齊勇: 武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吳榮曾: 當代著名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宗國: 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 帆: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教授
黃朴民: 人大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
張 辛: 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歷史學博士。
李中華: 北大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 來: 北大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史會副會長。
王 堯: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 博士生導師
胡 軍: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張松輝: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薛國安: 中國人民國防大學著名兵法教授、軍事學博士
洪 兵: 軍事科學院戰略和戰爭理論研究部主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 19
⑹ 民國時期的學校開設的課程有哪些
民國時期是中國學位制度發展的重要階段,它上承清末學位制度的零星萌芽,下啟現代學位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是研究我國學位制度發展的關鍵一環。其中學位課程的設置是學位制度建設中的核心部分,學位課程內容的變化直接反映民國時期大學人才培養模式,也揭示了當時社會人才觀的取向。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民國時期大學學位課程,為我國當代大學學位課程的改革及發展提供借鑒。 一、民國時期大學學位課程的特點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開始擁有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但大學授予學位、設置學位課程的歷史則晚些。1912年10月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令》在法律上規定大學必須實行學位制度,之後各大學才逐步設置學位課程。 (一)學位課程設置相對滯後 民國初建,大學建設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但當時大學無論在教學設備、師資水平及校務管理、經費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學位課程設置也無法立即展開。北京大學直到1917年才開設比較完備的本科課程,盡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養出首批學士。清華大學在1925年正式設立大學部,設置一套學士學位課程,規定大學分普通、專門兩級,其中普通訓練修業年限為兩或三年,第一年課程七門,第二年課程六門,成績分優、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專門科分文理類、應用社會科學類和應用自然科學類,年限因門類而定。經專門訓練獲得成績者,學校給予學位和畢業文憑。但實際上清華從1921年開始就進行學士培養,而那時還未開設系統學位課程。教會大學設置學位課程歷史相對較早,他們以國外同類大學或專業為標准來設置自己的學位課程,或由國外大學董事部負責擬定,或是仿照國外大學的學位課程模式自行設置,採用他們的有關教材、教學方法。但學位課程設置的時間與教會大學建校比還是相隔若干年。 學位課程設置滯後,不利於大學正常培養計劃的實行。沒有規范、系統的課程,無法實施學位制度。學位課程能對培養對象起到統籌、指導作用,對結果起到評價作用。民國大學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沒有開設系統學位課程,與當時中國教育現狀密切相關。人們對學位制度的理解尚處於初級階段,而系統《學位法》也遲遲未見頒布,政府也沒有設置監督和審查學位制度運行的機構,各個大學只是在互相學習、借鑒國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學位課程設置。 (二)學位課程門類從單一趨向豐富,結構漸趨嚴謹 各大學學位課程設置之初,不僅種類單一,大多隻設文、理、法三科,而且沒有固定的課程。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師資力量的限制。大學的教員主要來源於留學歸國人士。民初歸國任教的留學生所攻專業主要為文、理、法三科,因此其他學科的設置缺乏師資。以東南大學為例,20年代前後在南高師、東南大學任教的留美學生56人中獲文理科之外學位者只有10人,其中7人為工程學位,其他學科更微乎其微。工、商、農各科師資缺乏直接導致課程設置無法多學科平衡發展。大學師資另一主要來源則是國內高校、主要是本校畢業生。本身只開設文理法學科的大學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只能教授其所學的課程。這些都限制著學位課程建設。二是學科經費的缺乏。民初政局動盪,政府更換頻繁,大學經費比較缺乏,為節省經費,各大學只能開設比較省錢、又現成的科目,而對於那些需要重新購置教學設備、配備師資隊伍的科目往往沒有能力。三是生源的不足。農、工等學科畢業生在當時社會上出路不廣,報考學生很少。如清華大學最初設立的音樂、農學、體育三系是空有系名,而招收不到一個正式的學生,更談不上設置學位課程了。 到30年代初,隨著系科增加,各大學學位課程門類普遍增多,清華16個系所開科目1933年度為365門,1934年度為444門,1935年度為512門,增長速度很快。抗戰結束後,清華還增加了氣象學系、法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建築工程學系,另外增加農學院及其所屬農藝學系、植物病理學系、昆蟲學系和農科研究所。學位課程規定也趨於嚴謹,每一學年必修、選修課程校方明令頒布,同時嚴格實行學分制,並將此與學位獲得與否直接掛鉤。各大學每個系科都設置詳實課程表,包括授課教師、教材、課目數、每周時數、必修或選修以及學分數。為直觀說明這一點,筆者將南開大學英文系1936年度第2學期英文課程的規定列舉如下。
⑺ 哲學系所有課程和各國哲學系名著,越全越好!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
通識教育課程
修讀要求:I類核心課程,修滿24學分(思想政治理論課B組「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和「應用倫理學」除外);II類專項教育課程,修滿18學分;III類通識教育選修課程,修滿5學分。
文理基礎課程
學生應在文理基礎課程中的人文類基礎課程I組中修滿12學分(其中必修「哲學導論」、「哲學原典導讀」),在II組中修滿8學分(其中必修「古希臘哲學」和「先秦諸子」),並在法政類基礎課程中選修3學分,在經管類基礎課程III組中選修4學分。
專業教育課程
1.專業必修課(32學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
邏輯學導論
倫理學導論
宗教學導論
西方哲學史(上)
西方哲學史(下)
中國哲學史(上)
中國哲學史(下)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現代西方哲學
現代中國哲學
國外馬克思主義
學年論文
社會實踐
畢業論文
2.專業選修課程(28學分)
歷史哲學 PHIL130024
認識論研究 PHIL130030
毛澤東哲學思想 PHIL130032
西方馬克思學 PHIL130038
現代化理論研究 PHIL130051
《資本論》手稿歷史觀研究 PHIL130053
馬克思哲學原著選讀I PHIL130086
馬克思哲學原著選讀II PHIL130087
國外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 PHIL130096
康德哲學 PHIL130034
黑格爾《邏輯學》 PHIL130035
現象學概論 PHIL130054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I PHIL130088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II PHIL130089
現代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PHIL130097
現代法國哲學 PHIL130098
分析哲學 PHIL130099
形而上學研究 PHIL130100
心靈哲學 PHIL130101
專業外語 PHIL130102
中西哲學比較 PHIL130037
現代新儒學原著選讀 PHIL130040
宋明哲學專題講座 PHIL130057
中國哲學原著選讀I PHIL130090
中國哲學原著選讀II PHIL130091
中國哲學史料學 PHIL130103
周易研究 PHIL130104
老莊研究 PHIL130105
經學史 PHIL130106
社會哲學 PHIL130025
文化哲學 PHIL130027
藝術哲學 PHIL130029
全球倫理學 PHIL130055
生命醫學倫理 PHIL130059
價值哲學 PHIL130061
應用倫理學 PHIL130085
倫理學原著選讀I PHIL130092
倫理學原著選讀II PHIL130093
比較倫理學 PHIL130107
政治哲學 PHIL130108
法哲學 PHIL130109
教育哲學 PHIL130112
管理哲學 PHIL130026
科學思想史 PHIL130042
中外邏輯史 PHIL130043
技術哲學 PHIL130047
邏輯哲學 PHIL130048
心理哲學 PHIL130050
現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 PHIL130062
現代邏輯I PHIL130094
現代邏輯II PHIL130095
語言哲學 PHIL130110
認知科學中的數學與邏輯 PHIL130111
數學哲學 PHIL130113
宗教哲學 PHIL130021
基督教哲學 PHIL130036
佛教哲學 PHIL130041
宗教倫理學 PHIL130069
宗教社會學 PHIL130077
儒教的理論與歷史 PHIL130078
基督教原著選讀 PHIL130079
佛教原著選讀 PHIL130080
伊斯蘭教原著選讀 PHIL130081
另,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精神靈魂張汝倫教授推薦的10本書:
一、《論語》。這是一部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卑之無甚高論的書。像黑格爾就認為裡面除了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教訓外,學不到什麼特殊的東西。這部書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它表面看上去容易,真能消受它不容易。一旦領悟後,會覺得夫子為人為學的境界的確非常人所及。這部書對人的啟發是無盡的。
二、《老子》。這部書至少在文字形式上與《論語》剛好相反。《論語》比較平易,而《老子》深奧難懂。《老子》的語言凝練警策、無比簡潔,卻時時在提醒你它內容的復雜和豐富。無論何時讀都會產生一種難言的快感。無論讀懂讀不懂,《老子》都能讓你感到它的非凡。
三、《莊子》。其語言的魅力就無須說了。它是一部典型的可以有截然不同讀法的書。並且每一種讀法可能都會讓你有不同的收獲。然而,如果因襲傳統對《莊子》的種種說法,那就不必去讀,只要把那個流行的莊子形象記住就行了。
四、《柏拉圖對話集》。初讀柏拉圖對話時,簡直不知道他要講什麼。後來才知道柏拉圖對話有特殊的讀法,即讀者必須進入他的對話,跟著對話前進,而不是在對話之外,方能領會其魅力。我最感興趣的是在柏拉圖對話中會遇到不同的蘇格拉底和不同的柏拉圖。他們體現了柏拉圖思想的無限豐富。
五、《精神現象學》。這也許是哲學史上最難讀的一部著作,但也是最天才、最值得讀的一部著作。考慮到黑格爾在寫它時的處境,真讓人覺得它的完成不可思議。它對剛出現不久的現代性和現代世界的深刻揭示與預見,都是前無古人的,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部書由於語言、概念和結構上的問題,非常容易遭到誤解。哲學史上很難找到一部著作像它那樣幾乎一直被誤解。當然,這部著作也許是永遠無法徹底理解的。這也許就是海德格爾為什麼居然有兩部著作是關於它的。但任何一個想對當今世界有比較深刻認識的人,都必須讀這部書。
六、《共產黨宣言》。歷史上幾乎找不到第二部書像馬克思的這部書那樣,以如此熱情、如此精練、如此深刻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資本主義時代的根本秘密與特徵。歲月的流逝只排除了它的個別結論,它對現代社會的基本分析,至今仍然有效,而且無人能及。它那史詩般的語言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和正義感,在當今時代已不多見了。
七、《杜詩詳注》。子曰:不學詩無以為言。在中國詩人中,老杜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他的詩歌讓你覺得漢語是那樣的優美豐富和復雜。而似乎只有他才能如神一般地駕馭這種語言,創造出那麼多不朽的詩篇。老杜可以說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集大成者,你在他的詩集中幾乎可以找到一切風格的詩篇。這一點其他詩人無法做到。杜詩常被人稱為「詩史」。我對「詩史」的理解不是杜詩記錄或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而是它就是我們詩的歷史。
八、《飲冰室全集》。初讀梁任公這部全集時,甚至產生了時代錯位感,以為自己還處在梁任公的時代,面臨同樣的歷史任務。至今吸引我的,是他老人家筆下那種噴薄欲出的青春朝氣,那種對新事物無與倫比的熱情,和那種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急切而焦灼的心情。這一切都是今天的中國人缺乏的。每次讀梁啟超的文字,都會覺得自己還很年輕。
九、《愛彌爾》。這是一部奇書,好讀也不好讀,體現了盧梭的復雜性。要真正了解盧梭,這部書不能不讀。盧梭是第一個對現代性進行深刻反思的人。這部書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盧梭對現代性的看法和批判。康德一生作息如鍾表般規則和准時,惟獨為了讀這部書一個星期未出門散步。可見此書的魅力。我讀此書也有相見恨晚之感。文字再淺顯不過,卻十分耐讀,且值得一讀再讀。掩卷之餘,益覺對盧梭其他著作都當如是觀。這實在是一個罕見的偉大思想家。
十、《魯迅全集》。這部書喜歡的人一定不少。我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就讀魯迅的書,一直到現在,每年都要讀,但感受是不一樣的。魯迅之吸引我,不是因為人們給他通常的定位,也不是一些流行的說法,而是他自身的復雜性,復雜到了可以在他身上找出截然不同的傾向。魯迅語言的風格,其實也是多樣的,並非只是冷峻這一路,這在中國現代作家中不作第二人想,這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又另,復旦大學博學計劃之值得復旦本科生閱讀的百本經典書籍(共200本)
http://philosophy.fudan.e.cn/show.aspx?id=793&cid=170
⑻ 求哲學本科專業全套課程表
北大哲學系本科課程
課程號 02330010 課程名
哲學概論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21 課程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上 )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22 課程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下)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030 課程名 邏輯導論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41 課程名 西方哲學史(A)(上)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042 課程名 西方哲學史(A)(下)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50 課程名 西方哲學史(B)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60 課程名 現代西方哲學(A)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070 課程名 現代西方哲學(B)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081 課程名 中國哲學史(A)(上)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082 課程名 中國哲學史(A)(下)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090 課程名 中國現代哲學史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330101 課程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一)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102 課程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二)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111 課程名 馬列哲學著作選讀 (一)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112 課程名 馬列哲學著作選讀 (二)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120 課程名 東方哲學概論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130 課程名 科學哲學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140 課程名 倫理學原理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150 課程名 美學原理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160 課程名 宗教學導論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181 課程名 中國哲學史(B)(上)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182 課程名 中國哲學史(B)(下)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300 課程名 人學原理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310 課程名 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320 課程名 當代認識論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330 課程名 社會現代化理論研究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340 課程名 盧卡奇哲學思想若干問題研究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330350 課程名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觀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360 課程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和現實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370 課程名 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研究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380 課程名 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390 課程名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60.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500 課程名 環境科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510 課程名 軍事哲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520 課程名 文化與倫理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530 課程名 現代家庭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540 課程名 管理哲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550 課程名 歷史哲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560 課程名 當代科學發展與哲學問題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570 課程名 人際關系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330700 課程名 韓國儒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710 課程名 日本哲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800 課程名 西方美學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810 課程名 當代西方美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820 課程名 現代電影美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0830 課程名 中國美學史(A)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0840 課程名 中國美學史(B)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10 課程名 邏輯演算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20 課程名 素樸集合論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1030 課程名 一階邏輯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40 課程名 代數學引論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50 課程名 模態邏輯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1060 課程名 西方邏輯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70 課程名 數理邏輯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080 課程名 高級數理邏輯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1090 課程名 應用邏輯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331100 課程名 邏輯哲學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1110 課程名 人工智慧中的邏輯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331120 課程名 自然語言邏輯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⑼ 求北大哲學系本科生課程表!謝謝!
哲學系本科生的課程表並沒有完整的。
你想要上什麼課?具體一點,可以幫你查一下~
⑽ 給我一份哲學系的課程表
這是南京大學哲學系的本科生培養方案:
http://philo.nju.e.cn/Read.aspx?id=463
這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哲學、宗教學專業本科生的教學計劃:
http://www.jwc.fudan.e.cn/UploadFile//2008061501204146.xls
http://www.jwc.fudan.e.cn/UploadFile//2008070409420093.xls
這里還有一份復旦哲學學院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課程表:
http://philosophy.fudan.e.cn/show.aspx?id=101&cid=170
哲學系的專業必修課樓上的已經都列出來了(還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選修課的范圍就廣了,哲學下八個二級學科都有涉及,
可以分成原著研讀類、專題研究類、尖端領域導論類、哲學交叉學科類等。
要自學的話首先還是把必修課(主要就是哲學史)的功底打好。
文科自學選教材要謹慎,一定要選取名校的教師和著名出版社的書。
哲學導論推薦:王德峰、孫正聿、R.索羅門等
中國哲學史推薦:郭齊勇、勞思光、馮友蘭、韋政通等
西方哲學史推薦:趙敦華、劉放桐、斯通普夫、梯利等
(都可以上當當等網上書店搜索)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內沒有太理想的,有興趣可以參看我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33263953.html
學分制,加上文科高低年級拉不開差距,混在一起上課很常見,
只要注意哲學史上時間靠後的理論就放在後面學,就可以了。
這里不方便很詳細地介紹,還有問題可以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