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論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

論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 2021-01-19 12:41:53

A.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是建立在構建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還有很多「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育的影子。而在新改革的教學體系及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實施應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中心,在課堂上培養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促使學生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達到實現高效課堂和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26-01
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模式,開展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更好地發揮化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1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與新課改理念「不協調」的現狀
因長期受傳統授受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仍是課堂的主宰,沒有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缺少課堂交流和互動,使得課堂死氣沉沉、沒有生機,破壞了課堂的動態平衡和共生性。教師傳授化學知識通常局限於考試,與現實生活以及工
農業科技相脫離,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脫節。這些「不協調」的現狀制約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 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構建的主要途徑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這不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改革一再要求。所以,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自己成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設計者、信息的咨詢者、教學知識的反思者、教學重點的歸納者、問題情景的創設者,從根本上成為學生學習知識過程的合作者、促進者、評價者、引導者和學生情感方面的支持者、鼓勵者,以科學的態度和「謙虛的低姿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促使每個學生都形成良好的源動力和學習習慣。
2.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者的認可,建立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之上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課堂不但是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而且也是師生共同度過和共同創設的生命空間,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交往的場所,在這個固定的場所里,和諧與平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在新改革教育理念要求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合作、競爭、互助的關系,其中平等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和實施者,並從根本上重新審視
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心態。在這方面可以有效的借鑒「杜郎口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講解者」,教師成為「實施學生課堂講解的布置者和引導者」。如讓學生自學,閱讀課本和實驗探究酸和鹼,教師進行學習指導,然後讓學生到講台講解什麼是酸和鹼,他們的組成有什麼特徵,如何識別以及溶液ph值的測定,最後讓其他學生參與評價。
這種讓角色定位的轉變,這種融洽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了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有著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從根本上讓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技能。
2.2 課堂上引入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
眾所周知,課堂是有教師、學生以及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整體,在這個生態體內,作為教師一定要視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的、都是有主見的一個個體。一個可以大膽思考、暢所欲言,並可以不斷完善和修正自己、互相互惠交流的空間,是每個學生嚮往的,只有建立在平等、信任的氛圍下,讓師生、生生之間形成有效的合作和互動,讓每個學生的心靈都得到承認和呵護,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只要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去創造」,而老師也可以在學生的創造過程中「再創造」。例如,在利用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研究中和反應時,沒有明顯的現象證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學生會想:「怎麼知道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了呢?」此時可順勢點撥學生,讓他們分成小組自主設計一些實驗進行探究。學生聯系學過的知識,往往可設計出以下方案: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
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然後向溶液中滴加鹽酸,紅色消失;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較多量鹽酸後,再滴加酚酞試液(或硫酸銅溶液),溶液不變紅色(或不產生藍色沉澱);向鹽酸中加入較多量氫氧化鈉溶液後,再加入少量鋅粒或碳酸鈉溶液,溶液中不產生氣泡,等等。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不同層次和不同要求的問題場景,讓學生通過小組分組合作探討或者有選擇性的選擇問題回答等方式,體現出學生的個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不斷鼓勵,對於學生的任何回答都要及時的肯定。
2.3 以實際生活為切入,調動學生的探究和求知
學習知識的根本目的就是應用,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緊密的聯系實際,把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去解釋去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而且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比如諺語「雷雨發莊稼」,讓學生認識氮和no;在講究金屬汞的時候,可以結合當前小孩玩「汞」中毒事件,讓學生去探究中毒的原因;又如當前社會熱點「霧霾天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社會極端天氣頻發」是否與「臭氧層」有關?冰箱普及與換代?等等,這不但是一個包括化學在內的多學科的問題,而且是一個「人文意識」方面的問題;如何處理廢舊電池?如何處理廢

B.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如何開啟"全英教學模式

a.針對課文主要情節,設計問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層問題,培養學生獲取信專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屬力。
b.為獲取文章深層次信息,設計一些緊跟中考的閱讀理解題,培養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
c.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分析段落大意,深層次理解文章。

C. 怎樣的閱讀已經成為新世紀改革教學的一個科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實質上是閱讀的主體——學生的能動性參與行為,即積極參與對文章意義的解釋和建構;這種對話是富於個性的,每個學生以其獨特的感受和經驗參與這種對話,以自己的感情需求和閱讀經驗對文章的意義世界作深層的開拓、補充和創造,對文章的「空白」加以想像和拓展;這種對話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橋梁。教師和學生是合作的共同體,他們通過平等對話,真誠溝通,可以實現各自的自我超越,因此,教師的責任是引導、指導、幫助學生進入作品的世界中去。

在閱讀教學方式上,以往遵循的是「組(組織教學)——復(復習舊知)——新(教師講解,分析課文)——鞏固(鞏固練習)」這一基本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師很少有對教材進行個性化處理的,對教學形式也很少有進行更新。這種單一的,乏味的教學方法不可能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意識。

新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閱讀,理解,品味和建構。其次要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創意地去和作者對話。學生有各自獨立的意識、獨立的思維判斷,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個性性格方面的個別差異,在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激發他們的「成就動機」和「求知慾」,發揮他們的創造潛力,鼓勵他們的標新立異。第三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強化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朗讀、默讀、連讀、精讀、瀏覽等閱讀方法,不孤立地只給學生「一」,要在「反三」中擴展、引申;不只給學生「模式」,而是引導學生認識「模式」形成的過程和方法,從「模式」中跳出來。

而且傳統的閱讀教學內容只局限於課本本身,很少涉及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可是,我們不難發現,在現行教材的內容上還有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

新課程理念下的研究性課程打破在學科知識的序列中尋找課程學習內容的藩籬。

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平淡而沒有感情,不能給學生以積極鼓勵,而且評價標准單一,往往是以標准答案為准繩,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創新的慾望,學生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感受,甚至剛剛萌發的創新的火 花被老師的一句否定的評價給澆滅了。教學目標也比較單一,認為只要能夠讀懂就行,完全忽略了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認知水平差異。

新課程提倡學生評價方式包含書面考試、口試、實際操作、實踐活動、課程觀察、作業分析、課程訪談、學生成長紀錄等方面,新課程中的評價改革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搜集分析資料,表達觀點,利用所學知識在生活、學習等實際活動中的應用能力。評價方式的改革使新課程試驗教師能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評價方式更多地採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綜合實踐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不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新課程標准的評價方式強調可操作性,追求評價標准明確,方法易行。

統觀傳統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內容,教學目標以及評價方式等,可以知道,傳統的閱讀教學是從師生互動,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手法都是相對封閉的一種教育,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當然也就根本談不上如何去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了。

新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反思,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在教學中十分關注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像這種態度,情感,能力的培養對於教師來說是屬於只能意會的知識的傳授過程。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再套用可表達性知識的教學經驗。

開放與創新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最鮮明的要求。學生的創造力需要培養,想像力需要保護,只有通過開放性的教學才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D. "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是怎樣體現新課標理念

「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杜郎口課堂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適性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對高效課堂理念的最佳呈現。
「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在步驟命名、環節設計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簡單易記、簡便易學,方便一線教師掌握和運用,並盡可能從方法和規律的角度來指導教師付諸教學實踐,很好地解決新課程理念「頂天入地」的問題。本期特邀高效課堂培訓專家張海晨對此模式進行系統解讀。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
「五步」:指課堂環節五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獨學;
第二步:對學、群學;
第三步:組內小展示;
第四步:班內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學案,達標測評。
三查:指課堂上的三次關鍵性的學情調查。
一查:在學生獨學時;
二查:在組內小展示時;
三查:在整理學案,達標測評時。
第一步:獨學
「獨學」指學生個體學習而言。在獨學環節開始之前,通常要進行對上節課有關知識的反饋檢查和新課導入。
(一)檢查反饋:從檢查內容和檢查對象上要注意分層次,並重點關注c層次學生(即潛能生)。檢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進行。
(二)新課導入:導入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習動力、調整學習狀態、創設學習情境、建構知識系統等方面。導入新課後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三)獨學: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如此學生才會有主動性和創造性。
1.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課堂紀律以不影響別人的學習為宜。學生以導學案為抓手,以問題為主線,並運用雙色筆就獨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標注,帶到對學、群學中解決。獨學環節完成後,要及時告知本組學習組長。
2.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要高度關注各小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尊重個體差異,不搞「一刀切」、「齊步走」;對個別學生尤其是後進生要適時點撥指導;獨學環節完成時要對各組進行即時性點評。
第二步:對學、群學
「對學」指兩名同等學習程度學生的合作學習;「群學」指小組內不同程度學生的合作學習或具體指「學習對子」間幫扶學習。對學、群學環節仍然是以解決問題為主線。
1. 對學生的要求:先對學,後群學,繼而深入探究。首先通過同層次學生的對學力求解決獨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再以學習小組為組織單位,由學習組長組織成員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對子幫扶,真正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對學、群學的過程,既是解決獨學中存在問題的過程,也是發現新問題、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2. 對教師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獨學環節的要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好小組學習問題的跟蹤調查,並做好必要的問題記錄。
第三步和第四步:組內小展示和班內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組內由學習組長組織的展示,組員將學習成果在小組內進行展示匯報;「大展示」指小組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一般由教師組織,當然也可以由學生代表組織。二者的區別在於展示的范圍不同、問題的共性度不同和內容的層次不同。
1. 對學生的要求:展示要體現「四性」:問題性、層次性、互動性、創生性。即從展示的內容上來講,要展示共性度高的問題,或者易錯點、重點、難點、焦點等問題;從展示的分工上來講,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強小組成員的參與度,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盡可能提供展示的機會,滿足個體需要,增強自信心,強化團隊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從展示的方式上來講,要體現出師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難求助、質疑對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詩歌朗誦等等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從展示的價值體現上來講,包括學習的方法總結、規律探尋、學習的新發現、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這樣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況,也真正體現出展示環節的必要性。
學生展示行為中要聚焦問題,避免「平行站位」;展示學生要提前進入預定位置;展示者准備要充分,盡量脫稿或半脫稿;展示要聲音洪亮,語言規范;展示者要充分運用展示藝術,善於運用肢體語言;板書要迅速、工整規范,合理運用雙色筆。

聽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後由低到高,保證全員觀看、聽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擁而不擠;聽展要認真、不插嘴、不私下議論;要根據展示及師生補充點撥隨時記錄,做好即時性鞏固及導學案整理。
展示者展示完後,聽展者如有疑問要及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同學可以進一步質疑對抗;質疑對抗要針對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爭論;聽展者主動質疑、補充要做到有搶有讓、語言規范、簡明扼要;進行對抗質疑時無需舉手,可直接起立發表自己的觀點。
聽展者在補充評價時,要用第二人稱,目視被評價者;不做重復、無意義評價,要積極發現優點,中肯指出不足;大膽鼓勵個性化、創新性的觀點表露,達到質疑對抗、文本批判、個性解讀、創新生成的目的;被點評同學要認真對待他人評價,及時改進。
2. 對教師的要求:組內小展示時,教師進行第二次學情調查;適時引導點撥;及時評價各小組同學展示的情況;在備課中要針對有關問題做相關的預案准備,以便能應對突如其來的問題。
第五步:整理學案,達標測評
通過前面的小組學習與展示,學生整理學案而後教師組織達標測評。
1. 對學生的要求:整理學案,主要包括對疑難問題的整理、個性化重難點、生成性知識整理、知識系統梳理;結為對子的兩名同學相互檢查,狠抓重難點、疑點的落實;讓學生養成學思結合的好習慣,在反思中不斷感悟、不斷提升。
2. 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根據導學案最後的測試題組織小對子、小組長檢查或抽測;教師要進行學情調查,了解整節課學生掌握的情況,分析不同層次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並在導學案的設定位置做好記錄。
效能分析
「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概括地講有六個支撐: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小組合作學習定成敗;獨學、對學、群學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方法;學情調查是教學起點;展示、反饋、評價是基本手段;達標測評是學習效果的基本保證。
另外,教師在運用「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時,深刻體會到這樣的課堂不僅僅是教學,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開放性、生成性的課堂環境里,課堂即社會,蘊含著自主、合作、溝通、競爭、創造、自由、批判、挑戰等等,這些都是一個人一生發展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
特別說明
一、高效課堂的一般性操作模式
由於學段、學科、課型、學習內容的難易度、學校作息時間安排的不同,在導學案的設計上就要有所調整,在課堂環節上也不一定執行「五步」的環節,根據需要做相應調整。
預習課型應側重於學生獨學、對學、群學的環節,教師做好相應的小組學習輔導,並做好反饋評價;展示提升課型一般在課前已經進行了預習,完成了獨學、對學和群學環節;單元(或課時)鞏固提升課,在導學案的設計上應由側重於「學」轉向側重於「練」,同時在問題的設計上要強化新課教學時學生的易錯點,從而達到「單元清,人人清」。在課堂環節上側重達標反饋,並做必要的展示。
在課堂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上,由於科目、文本內容和學情不同,很難統一。就一般預設而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3-4分鍾;獨學7-8分鍾;對學、群學5分鍾;展示25分鍾;整理學案、達標測評5分鍾。
二、高效課堂的去模式化問題
我們主張高效課堂的實施應經歷「臨帖—入貼—出貼—破貼」的階段。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推行初期階段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且不可以教學是個性化的藝術為由而否定模式在這個階段推行的必要性。待「固模過關」後,學校可以結合本校情況形成學校或學科課堂教學特色。
課改小貼士
一、高度重視導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直接服務於學生,服務於不同層次的每一個學生,要特別重視導學案的編寫。尤其注意在問題的設計上要體現「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分層目標,分層學習,分層訓練,分層達標。通常可將問題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題」(基礎在線),「提升題」或叫「拔高題」,以及「拓展題」。
二、重視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展示、反饋是高效課堂上最關鍵的三個環節,當然也可以是三個課型。預習是關鍵,展示是提升,反饋是保證。

E.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小學內容數學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學生是數學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發展,以及運算、空間觀念、統計、解決問題等數學能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的發展;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的結果,更要關注課堂教學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與基本要求,在全面駕馭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知識結構和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能力、業務水平、文化修養、教育觀點、師德和思想素質的綜合表現.

F. 常用的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有哪幾種哪種更符合新課程理念為什麼

常用一般有三種

  1. 理論教學2.多媒體教學3.學生親手實驗教學

    第3種符合

G. 什麼是語文5+2教學模式

1、構建教學模式的理念認同

新課程體現出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三大課堂教學理念:回歸生活,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徵,是對學生的現實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體現了對學生的未來關懷,讓課堂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本;把教學提升到生命層次,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的一段生命歷程,體現了對學生的終極關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氣息。所以新課程課堂教學理念應該從新的學生觀、教師觀、學習觀、師生觀、課程觀、教學觀和評價觀等方面來建構。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從全課程構建的角度打破常規的課時和課程結構,創設以課堂教學為軸心、以全課程改革為原點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才是真正高效的模式。

2、構建教學模式遵循的原則

1)以扎實的核心課程發展學生

2)以豐富的課外活動提升學生。

3)以持續的養成教育規范學生。

4)以有趣的特色課堂成就學生。

5)以多彩的美育教育陶冶學生。

3、五大課程體系

學習是學習者的學習,在問題解決中自主學習。學習是一種個體經驗的發現、生成與建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終身學習的五大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審美的能力)。按照這一理論,學校重新整合確立了五大課程。

五大課程即:核心課程、社會認知課程、音樂美術課程、特色課程、社團活動課程。核心課程、社會認知課程、音樂美術課程為必修課,學生按課程標准學習。特色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為選修課,由學生自己選擇。核心課程有語文、英語、數學、科學課等。其中語文課突破課本內容規定,增加國學教育,英語課增加了《幸福英語快車》校本課程。社會認知(文化)課程包括課標要求的品德、社會課,以及上級要求的法制安全、消防、防疫、國防、民族教育、宗教等課堂內容。美育課程為新課標要求的音樂、美術課。特色課程包括拉丁舞、手風琴、古箏、電子琴、鋼琴等。社團活動課程包括乒乓球、籃球、象棋、圍棋、家政、演講、數學活動、英語劇社、小記者、合唱團、鼓號隊等。

4、課時結構設置

為了提高執行課程計劃的有效性,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及學科特點,我校在課時設置方面進行了合理調整。語文、數學為長時課,英語和小學科使用短時課,這樣既解決了英語課堂,聽說訓練強度大、時間長,學生易疲勞,造成時間浪費的問題,又使小學科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這種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利用時間的做法,有效的保證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5、模式架構

「5+2」全課程教學模式 課時設置 課程設置 課堂教學

「5」 5節短時課

5大課程體系

(核心課程、社會認知課程、音樂美術課程、特色課程、社團活動課程) 5大教學環節(導、學、議、評、做)

每周5天 學校學習

「2」

2節長時課

2大特色課

(晨誦午練課、實踐活動課) 2個拓展(文本學習、實踐探究)

每周2天 家庭社會生活 2=「1+1」

家校合作

總之, 「5+ 2」 全課程教學模式體現了「知能同行、活力課堂、情智攜手、快樂共享」16字特點。開放、豐厚、多角度的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多層次的教學方式,趣味、人文味、陽光味,多味並舉。全課程教學模式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知識積淀,促進其能力發展,開發智力,塑造文化品格,同時滲透情感和心理教育,促進學生身、心、智、情、才、識的健康發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H. 如何創建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

以往的體育課程教學理念過於古板,對此學生積極性不高,體育課堂沒有生氣。作為一名體內育教師,要培養學生對體容育學習的興趣,滿足對體育學習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體育課程模式作資源的創新和大膽的改革,打破並改造傳統的體育項目,把新興運動項目運用到其中,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將以往投鉛球和跳高等項目,改為炸「碉堡」、「跳馬」的游戲形式,還可以利用學生平時愛玩的游戲和運動,結合到體育課程當中來,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新課程的價值得以體現,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