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種植的項目課程

幼兒園種植的項目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1-20 11:16:08

Ⅰ 幼兒園的種植活動有哪些具體的課列或者內容

以前經常去幼兒園和小朋友聯歡
去過很多幼兒園
有次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們的園子里種了桃樹
因為桃子已經掉在地上了
園子朝陽的花壇里還種了常開的太陽花
和韓國太陽花
扶桑
而幼兒園的教室里種了很多多肉類植物
各種好玩的造型都有
比較適合小朋友開發好奇心
~

Ⅱ 如何確保幼兒園生態種植課程價值的最大化

大自然幼兒農場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秉承著這樣的理念,縣幼分園在開園之內初就將教學樓容後的閑置空地規劃成了一個種植園,為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做好鋪墊。經過近一年來,幼兒與教師的共同努力,種植園變成了既是幼兒接觸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教育場所,又是幼兒享受自然親情,享受親身體驗自然的快樂的自然場所。

Ⅲ 幼兒園科學課程小麥種植過程有幾個步驟

小麥栽培技術
(一)整地
1、土地平整。
2、土層深厚。
3、結構良好。
4、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高。
(二)麥田整地技術做到:早、深、松、碎、凈、平。
早——前茬收獲後及早整地;
深——適當加深耕作層;
松——表面疏鬆通氣不板結;
碎——土渣細小;
凈——及時滅茬,表土無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廂平溝直。
(三)施肥
1、小麥施肥特性
(1)小麥對氮、磷、鉀吸收:
氮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2.2%,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0.7-0.9%,是核蛋白的組成成分。
鉀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0.5-0.6%,是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和運轉。
(2)小麥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生產100公斤小麥)
純氮:2.75-3.23公斤,折碳銨46.8-54.9斤;
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過磷酸鈣106-16.7斤;
氧化鉀:2.4-4.0公斤,折氯化鉀14.4-24斤。
(3)小麥與微量元素。小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錳、鋅、銅、硼、鉬等微量元素。
缺錳:小麥葉片柔軟下披,有時出現灰色斑點。
缺鋅:影響小麥分櫱,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發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結實率。
缺鉬:小麥植株矮小、穗小、粒少、產量低。
(4)施肥方法
A、生產200-25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准畝):總施氮量為12.5公斤;
生產450-50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准畝):總施氮量為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鉀肥10-15公斤,有機質佔60-70%。
B、基肥:標准畝施有機肥2500斤,N、P、K肥占總肥量的60%。
追肥:追肥佔40%。
(5)種植密度
A、密度與光合生產的關系:小麥生產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轉變成有機質的過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過低,浪費光能,光合產物減少;密度過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產物也增加,通風透光不良,功能葉片死亡提早,光合壽命縮短,合成有機質減少。
B、密度與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種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產量形成的基礎,密度增加時,單位面積的穗數得到提高,但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時,穗數減少,但穗粒數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畝基本苗數在15-30萬才是適宜的種植密度。
(6)選用良種。優良品種的特點: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產量穩定。當前生產上應用的良種有:鄭麥9023、鄂麥23、鄂麥18、華麥13.
(7)播期、播量及播種方式
A、播期。
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7-18℃,在10月以後播種;
半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種;
春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3-14℃,在10月底開始播種;
華北地區在9月中旬播種;
華南地區在11月中旬播種;
華中地區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
B、播量。一般畝播15-18斤。
C、播種方式。分三種播法:條播、撒播和點播。

Ⅳ 幼兒園種植區的秘密生活教案

即使你沒有一個綠拇指,你也可以和你的學齡前孩子一起,開始建立一個簡單的植物園哦!因為有一些植物比較難種植,而有一些比較容易種植,通過種植下面介紹到的五種比較容易成活的植物,可以幫助你的學齡前孩子認識到,家裡食用的食物,是如何從戶外的園子里成長起來的。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意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1.牛至 孩子們會在披薩、義大利面醬和其他他們吃過的義大利食物中辨認出牛至的味道。讓他們看到是什麼味道如此熟悉,可以幫助他們將食物是如何從種子變成他們口中的食物所聯系起來。牛至的最佳戶外種植時間從五月底開始。輕輕地將牛至種子按壓到泥土下面大概間隔十英尺,然後在土壤變乾的時候適當澆水。當植物長到大概四英尺高或者長出12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牛至種子在10至14天內就會發芽了。 2.草莓 草莓是初春最容易生長的種子。取決於你購買的種子的種類,草莓種子可以種植12到20英尺間隔的土壤中。記得將種子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種下之後要堆肥或者施上年齡肥料。要定期給草莓種子澆水。當你第一年收獲了一些草莓,第二年就會有大豐收了! 3.金盞花 孩子們都會喜歡金盞花生機勃勃、燦爛耀眼的橙色和黃色。當霜凍的威脅過去後,土地開始變暖,就是個種植金盞花的好時節了。將金盞花的種子直接埋到花園的土壤下面,大概六英尺間隔。記得栽種在有陽光照耀的地方哦!輕輕地將種子埋進土裡,然後覆蓋上四分之一英尺的泥土。徹底地灌溉一次,讓其吸收滿水分。在乾燥的期間,每周澆一到兩次水。到了夏季中旬的時候,你就能見到你的第一朵花了! 4.豆角 豆角不僅容易種植,還能讓孩子意識到食物是如何從園子里變到他們晚餐盤子里的。將綠色的豌豆種子埋到地下大約一英尺深。然後用泥土覆蓋,並且要將裂縫填滿。每排種子的間隔為1到2英尺,也就是大約兩個到兩個半腳印的距離。要好好澆灌。取決於你種植的種子類型,你將會在45到75天之內看到豌豆了! 5.萵苣 孩子們會更喜歡吃他們參與種植和准備的食物。出於這個原因,萵苣是最適合種植的蔬菜了。萵苣適合在最後一次霜凍日前2到4個星期的春季種植。將種子種到土壤大約二分之一英尺深,間隔8到14英尺,不同種類不同間隔,然後蓋上肥沃的土壤。要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在大概8到14周之後,你將會獲得第一次收獲了! 你和你的學齡前孩子一起種過花園嗎?你們種了什麼呢?你是否得到什麼幫助呢?一起分享你的技巧吧。

Ⅳ 養殖種植幼兒園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正值花開時節,復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好制的親近自然、愛護環境,近日,市第二幼兒園組織全園幼兒開展了種植、養殖活動。
在家長和老師的協助下,孩子們利用易拉罐、方便麵盒等製作出簡易工具,在院內開設出了養殖區和種植園地。在種植園地里,孩子們種下黃瓜、豆角、茄子等作物;在養殖區里,孩子們精心養殖魚、烏龜等小動物。同時,還劃分小組確定了小觀察員,定期觀察動、植物的成長情況,並向孩子們進行講解、匯報。
通過這樣的種植、養殖活動,促使幼兒養成愛勞動、與同伴合作等品質,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關愛,對生命的尊重。不但培養了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還豐富了幼兒在圖片上學不到的實踐經驗,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Ⅵ 幼兒園種植活動培養孩子什麼

幼兒園的種植活動可根據各地的氣候等自然條件,考慮各幼兒園場地、人員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設計,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幼兒開展種植活動。幼兒園的種植活動要考慮到幼兒的特點,讓幼兒積極參與,而且應該做到持之以恆,有始有終。最好能使幼兒在一學期內完成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所以在種植直的品種上應加以選擇,一般可種植蔬菜、瓜果和花卉等。

種植活動的准備園地幼兒園應盡可能為幼兒准備一塊種植園地,一般城市幼兒園空地較少, 難以安排大面積的種植園地,所以幼兒園的種植園地不一定要集中在一起, 可以分散在各班周圍,充分利用邊角地。如果園內實在沒有可供種植的地方,也可以用磚砌成50厘米高的花壇或用舊木箱裝上泥土種植,還可以在室內用花盆種植。工具教師需為幼兒准備-些必備的勞動工具,如小鏟、小耙、小筐、水桶、水勺、噴水壺等,這些工具必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製作應小巧、輕便、安全,套數盡可能充足一些。

種植內容適合幼兒園種植的品種很多,選擇時主要應考慮各地區的特點及各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一般以經常食用的蔬菜和一年生草本花卉為主。宜選擇生長周期短、管理方便、幼兒熟悉的蔬菜品種,或者選擇無毒、無刺、無刺激性氣味、花朵艷麗或芳香的花卉種類。開展種植活動還得考慮各年齡班級幼兒的特點,如小班孩子年齡小,各方面能力較差,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才能進行,應該選擇幾種種子較大,生長快的植物,而且種類不宜太多,兩三種就可以了, 如大豆、大蒜、向日葵等。中班孩子還不能完全獨立管理所種植物,所以種植的品種仍應選擇容易栽培的品種,但種類可比小班豐富,如辣椒、茄子、青菜、蘿卜等。大班幼兒已具備較強的活動能力,種植品種可全面些,如葉菜類、瓜果類、 根基類,除蔬菜外還可種些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如玉米、小麥、黃瓜、花生、棉花等。

Ⅶ 幼兒園項目課程的含義是什麼

一、教育的途徑
課程的實施是一個多層面面的運作過程,包括顯著性課程、理想課程、潛在課程和隱性課程,顯著性課程是指幼兒園在實際中實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飲食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學方法或策略,教材內容、物資環境、管理、規章制度等因素,這些因素也可以隱性在課程標准、大綱之中;理想課程是顯著課程的理論應該努力的方向。隱性課程所蘊涵的教育觀、兒童觀、知識觀、學習與發展觀等在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取向,並制約著整個課程的運作。潛在課程是指學習者從學校的組織形式,學校環境及教師教學方法中得到的經驗,包括一系列的態度、感覺、傾向和價值。隱性課程是指有意識地迴避那些不符合教育目標、不能教給學習者的知識、技能或過程。這四個層面的課程是相互聯系和影響的。「沒有理想課程則教育過程無統整和方向,」流於雜亂縣城支離破碎;沒有顯著性課程則原則和計劃變得好高騖遠,不能實現;沒有潛在課程則課程變成一個愚人天堂,只有學習活動,而沒有人在接受教育。
因此教育的途徑應該是多種形式的,並縣城有機地整合在教育過程之中。從我國的教育現狀來看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這些活動在幼兒的發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價值,起著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應關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類活動,並注意各類活動之間的有機聯系,發揮這些活動的互補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學習聯系生活、利用生活,游戲反映生活,反映學習,使一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整體。組織好幼兒一日生活是招待教育方案、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保證。幼兒園教育方案中體現的觀念、教育要實現的目的、任務、內容和要求,主要是通過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來實現的。
1、教學活動
我們強調教育過程中幼兒的主動性,但並不能削弱教師對幼兒的積極影響,幼兒由於其身心發展的不成熟,使得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和教育兒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幼兒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水平出發,根據幼兒園教育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按照《綱要》提出的教育內容和基本要求,採取靈活多樣的活動組織形式,循序漸進地向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幼兒雙主體作用,主張教與學、活動與指導的有機統一。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不敢提教學,忽視必要的知識學習;在選擇課程內容時完全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既不考慮哪些知識是幼兒必須掌握的,也不考慮如何幫助幼兒整理、擴充、提供其自然、零散的日常經驗,使之概括化、系統化。雖然幼兒園課程不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不強調系統知識的學習,但一些生活必需的知識還是需要掌握的,幫助幼兒將其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更加系統化。
2、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入園、進餐、睡眠、盥洗、間歇活動、自由活動、離園等與幼兒的生活直接相聯的活動。對於幼兒來講,身體的發展、基本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最為重要的目標,因此生活活動在幼兒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活動中飲食了多領域的豐富的教育內容。生活活動是幼兒獲得經驗、體驗生活、學習社會技能的重要五一節。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內容有很多是通過日常生活完成的。尤其是各種生活能力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等。幼兒在園的生活必須使幼兒感到安全、快樂。
3、游戲活動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游戲就是課程,課程就是游戲」,這是幼兒教育區別於學校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對於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玩,也是一種學習、工作和生活。幼兒通過各類游戲,不僅可以發展動作技能、語言能力、解決總是的能力以及想像和創造力,而且游戲時是幼兒感到最快樂的時候,在游戲中幼兒可以了解個人與環境的關系,緩釋情緒,促進情感與社會性的發展,游戲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游戲都對兒童的發展有利,這就需要教師在游戲中幫助幼兒,成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幫助他們做出恰當的選擇,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我們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和游戲空間,為幼兒良好的游戲條件,使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自我的發展。
4、學習環境
環境的教育作用是潛在的,兒童的發展是在其主動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的。對於兒童,環境是會說話的,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引發相應的行為模式,「環境是我們的第三位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環境對於幼兒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誘發幼兒積極的行為。
5、家庭與社區
早在1927年,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物,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發揮優勢互補,充分調動家庭的因素以補充教育資源。使家長和教師在合作的過程中,共同接受教育。
二、活動形式
1、集中性的活動
主要指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活動,依靠教師通過教學把內容傳授給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解釋、演示、表演等形式,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展現給幼兒。
2、分散性的活動
分散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也應該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分散性的活動,而根據《綱要》精神要把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要發揮各領域之間的事例作用,還有幼兒的養成教育、習慣的培養,對幼兒好奇心的滿足,能力的培養等,單靠集中性的活動是秀難做到的。要對兒童進行個性的培養,我們更應該發揮分散活動的作用。分散性的活動更能體現幼兒的個性,更能發揮教師對幼兒的個別指導作用。
3、獨自活動
當幼兒自己在一個他認為安全的狹小空間里,他會發揮自己自言自語及想像的能力,做著自己最高興的事情。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也體現出對幼兒的尊重。
4、區角活動
為了幼兒的充分活動,在區角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在幼兒自願的情況下自主選擇,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學習、去發展。在活動區里,幼兒的個性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各種需要得到滿足,容易形成對未知事物積極的探索態度,有利於幼兒形成自信心,讓幼兒的個性品質得到發展。
5、自由活動
為幼兒自由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滿足孩子自由交往的需要,對於成長中的幼兒也是一種教育活動。
三、教學方法
「教育正在日益向著包括整個社會和個人終身的方向發展」,而且正逐漸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擴展到它的真正領域--人的各個方面。在這樣一種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活動,越來越重視學生,改變過去教育「無人」,而重視人在教育過程中地位,人的感受,人的收獲,怎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培養學生把學習當成對知識的征服,而不是記憶那些符號。過去我們研究教學方法更多的是研究教師如何教,而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的要領應該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應該站在兩個角度去研究教學過程。
四、幼兒園教育活動過程組織的程序
找到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方法與幼兒的發展切合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師要在幼兒的生活、幼兒的需要、幼兒的發展特點的基礎上設計符合幼兒的教育內容以實現幼兒教育的發展目標。我們的教育要通過幼兒真正參與社會生活來進行,在生活中發展幼兒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習慣,鍛煉思想,並激發他的情感和情緒,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使幼兒逐漸積累經驗並獲得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跳出過去對教育的狹隘理解,好像只有孩子正襟危坐,老師將一知識內容在課堂中向幼兒講清楚才是教育。
首先,教師要把幼兒的發展目標融化在自己的教育思想中,有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理解,有自己對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對教育持久的追求,並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其次,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將幼兒的興趣與我們的教育建立連接。引導幼兒主動地去探究、去發展,當幼兒對周圍的環境產生興趣時,不要因為計劃里沒有,而漠然視之。應該把幼兒隨時表現出來的興趣作為教育的契機,進行有利的引導,並根據幼兒的需要設置情境,發揮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作用。
再次,教師要根據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尋找有效的組織形式,使教育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最後,教師要幫助幼兒形成和總結他所獲得的經驗,教師的畫龍點睛往往會幫助幼兒提升他的收獲,並將零散的知識納入他的認知結構之中,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的實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不論怎樣去劃分幼兒在園的活動,最終是要作用於幼兒身上,幼兒在園的每一個五一節都會為幼兒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我們應當有效地發揮各個環節的作用,合理而科學地安排幼兒一日生活,並將我們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