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三大內容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三大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0 17:55:22

A. 下列不屬於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內容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對園所管理的評價屬於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的內容。

B. 幼兒園課程評價要遵循哪些原則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原則 1.評價應有利於改進與發展課程。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目的在於發現課程中的問題、找出原因、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解決問題,調整、改進和完善課程,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因此要發揮其診斷、改進課程的作用,而不宜把評價僅僅作為對教師工作或幼兒發展水平的鑒定手段。以免使被評價者產生消極抵觸情緒和應付行為,產生不良效果。 2.評價中需以自評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 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幼兒發展知識、學前教育原理等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他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幼兒園課程評價中應強調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其他教師參與評價,發揮教師群體的作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調動和發揮教師、園長和其他有關人員改進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研究精神,是課程評價的總原則。 3.評價要有利於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在涉及到幼兒的學習情況與發展水平的課程評價應特別注意:首先要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其次應承認和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個人內評價為主,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增強自信心;第三,要注意多渠道、多方面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加以整理和分析;第四課程評價要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自然的方法進行,使幼兒感到自然,沒有壓力;第五,除了用作課程設計和課程改進之外,要慎用評價結果。與家長溝通時應考慮怎樣才能有利於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特別注意不要傷害到家長的教育熱情和對孩子的信心。 4.評價應該科學、有效。 幼兒園課程評價要幼兒正確的指導思想和評價標准,評價的指標要與《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神和原則相一致。課程的評價要講求實效性,為改善和提高教育質量提供有用的信息,並對評價結果的解釋和運用是最重要的,這需要教師、園長、教研員及有關人員的合作,才能達到改進課程及幫助幼兒有效學習的目的

C.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內容包括什麼和教師工作兩大方面

幼兒園課程評價內容包括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平常的管理過程,這兩大方面因為幼兒的孩子主要是與玩耍中學習為主,而不是一教授知識為主。

D. 幼兒園課程評價類型包含哪些,舉例簡要說明

幼兒園課程評價類型與方法
1.類型
目前經常使用的課程評價類型有:
按評價的參照點來分,有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個人發展評價。相對評價是根據兒童在集體里占據的相對位置進行評價;絕對評價是根據教育目標達成度來進行評價;個人發展評價是評價該兒童的各種能力的前後比較,掌握其進步的情況。
按評價的功能來分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就是確定兒童在接受教育前的「准備程度」;形成性評價是確定兒童學習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確定教學任務實現程度;終結性評價是在課程實施一個階段之後進行評價,評定達到的程度。以上評價方式各有利弊,應配合使用,取長補短。
課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當今課程評價發展的一個趨勢。評價中實施多元主體的評價是很有必要的。教師作為課程的直接實施者是課程評價的主體之一,這是沒有爭議的。家長作為教師的合作者和教育的促進者,也應當參與課程的評價,而兒童作為課程系統的三大主體之一,也是課程實施的參與者,因此也應當擁有課程決策和評價的權利,而且,兒童的自我評價可以讓兒童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進步過程,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熱情、興趣和信心,促進其對今後的生活學習活動更加投入。因此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與兒童自我評價要相結合。
2.評價方法
評價應該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應該根據評價目的與內容,綜合採用觀察、談話、測驗、作品分析、調查、檔案分析等多種方法。
強化練習
【單選題】下面那一項不是按照評價的功能來分的()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個人發展評價
答案:D。解析:按評價的功能來分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E. 簡述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內容和原則

幼兒園課程評價總的原則應有利於發揮教師、園長及課程決策人員改進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研究精神。具體表現在: (1)評價應有利於改進與發展課程; (2)評價中要發揮教師的主體性; (3)評價要有利於幼兒的發展。

F. 什麼是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並據此作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G.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一.觀課形式
1.領導和教師隨時進教室觀課,對其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2.每位專教師每月出屬一節公開課,村小學以校為單位,中心小學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評價.
3.每學期選不同學科的優秀教師上觀摩課,全鎮小學教師參與聽課和評價.聽課教師認真填寫<課堂評價表>在會上進行交流,以達到提高教師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二.評價辦法
1.評價採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強調評價者與評價對象之間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2.實行多向評價.除領導,專業人員外,更強調同行的參與,在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家長.學生參與,以全面了解各種信息.
3.評價方法多樣,採取研討.訪談.觀察.問卷.測驗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評價不但要評教,而且要評學,不但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
5.評價不但要對現狀作出診斷,而且要關注改進和發展,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
6.出公開課的教師,在聽取聽課教師的評價後,要在兩天之內寫出教學反思交於主管領導.
三.評價原則
1客觀性原則
評價標准要客觀,不帶隨意性.
評價學生要客觀,不帶偶然性.
評價態度要客觀,不帶主觀性.
2整體性原則

H. 幼兒園課程評價原則有哪四個

1.評價應有利於改進與發展課程。 2.評價中需以自評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 3.評價要有利於幼兒的發展。 4.評價應該科學、有效。

I.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幼兒園課程的評價

課程評價是對課程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
評價課程的價值,
可以診斷課程、
修正課程、
對各種課程的相對價值進行比較、
預測教育的需求,
或者確定課程目
標達成的程度等。

一、幼兒園課程評價的要素

幼兒園課程評價是針對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和組成成分,
分析和判斷幼兒園課
程的價值的過程,即評估由於幼兒園課程的影響所引起的變化的數量和程度。

(一)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作用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作用大致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可以滿足教師、
課程專業人
員、
幼兒園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他負責課程編制人員的需要,
通過課程評價,

驗或完善原有的幼兒園課程,
或者開發和發展新的幼兒園課程;
其二是可以滿足
幼兒教育政策制定者、
幼兒園行政管理人員以及社會其他成員獲得教育方面信息
的需要,以便管理課程,制訂出影響課程的各種決策。

由於課程評價具有診斷功能,
因此,
它能被用於及時發現課程中所存在的問
題,並以此為依據,調整和改進課程,使原有的幼兒園課程更為完善;或者從根
本上改革課程,
開發和發展新的幼兒園課程。
作為編制課程的教師、
幼兒園課程
專業人員、
幼兒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或者其他課程編制人員,
有可能通過課程評價
的過程,
提高課程編制的水準,
從而更有利於原有課程的完善或新課程的開發和
發展。

在課程管理的層面上,
幼兒園課程政策制定者、
幼兒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以及
社會其他成員需要獲得有關課程方面的信息,
以此作為對幼兒園課程質量的鑒定
或推廣的依據。
由於課程評價具有鑒定功能,
因此,
可以通過對課程中各種成分
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或者可以通過對不同課程的比較,
對課程的實際
效果進行評定,
對課程是否值得推廣、
在什麼范圍內推廣以及如何推廣等做出結
論。

幼兒園課程評價可被用於
3
個方面:
其一是對課程方案本身的評價;
其二是
對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
其三是對課程效果的評價。
對幼兒園課程的每一種評價
都有可能涉及這
3
個方面,只是其側重點有所不同。

對課程方案本身的評價,
主要是考察和評定幼兒園課程所持有的基本理念以
及所強調的主要價值取向是否與幼兒園所在的社會文化背景相契合,
是否與幼兒
園教育實際狀況相契合;
考察和評定幼兒園課程的目標、
內容、
方法和評價等課
程的各種成分是否在課程理念的統合之下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
並發揮其總體的
功能。

對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主要是考察和評定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諸多動態因
素,
如師生互動的質量、
幼兒和教師在課程運行過程中的態度和行為、
幼兒園環
境的創設和利用,以及動態變化中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等等。

對課程效果的評價也是課程評價的一個重要功用。
課程效果,
有的是顯性的,
有的是隱性的;
有的是長效的,
有的是短效的;
有的是預期的,
有的是非預期的。
對課程效果的考察和評定,會涉及什麼是效果以及如何去衡量效果的問題。

(二)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人員

幼兒園課程的評價人員由誰承擔,
取決於課程評價的目的、
種類、
評價人員

與被評價者的利益關系等因素。例如,如果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總結性的(如:向
教育行政部門做有關課程發展的報告、決定課程的優劣等)
,那麼課程評價人員
應從那些不受評價對象制約和影響並具有評價知識和經驗的人中去選擇;
如果課
程評價的目的是形成性的
(如:
為課程編制和改進提供指導意見、
發現課程實施
中存在的問題等)
,那麼課程評價人員應從那些接近評價對象並具有評價知識和
經驗的人中去挑選。

(三)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標准和指標

在評價課程時,
都需要有能衡量課程設計、
課程實施狀況和課程效果的標尺。
課程評價的標准就是這種衡量的標尺,而評價指標則是評價標準的具體化。

從一般的意義上說,
課程評價理當客觀、
公正和標准化,
課程評價的標准和
指標也應規范化。
但是,
課程評價是極為復雜的事,
它是對課程的價值做出判斷,
而價值觀是相對的,
不同的價值觀會對同樣的課程做出不同的判斷,
由是,
從不
同的價值觀出發,
就有可能運用不同的評價標准和指標作為課程評價標尺;
以不
同的目的、
用不同的方式所作的課程評價也會運用不同的評價標准和指標作為課
程評價標尺。

例如,
在對以目標模式設計的幼兒園課程的效果進行評價時,
常以課程確定
的行為目標作為課程評價指標,
這些課程目標本身比較行為化和具體化,
從上一
級指標到下一級指標,
多層次的指標構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
課程目標中所確
定的許多具體的、可觀察的行為,都是評價這種課程效果的指標。

又如,
在對某一以幼兒經驗為主展開的主題活動的效果進行評價時,
評價指
標就不會十分具體,
常常會採用無記名方式,
讓一些評價人員根據其經驗,
運用
等級評定方式,
評估各要素在評價指標中的重要程度,
並進行加工,
以此作為評
價該課程效果的依據。
在對同一主題活動的實施狀況進行評價時,
則可在課程評
價專家的指導下,由教師為評價主體,由幼兒園園長、其他教師、家長以及其他
人員參與評價,
分析、
發現和解決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使課程的實施得以改
進。

項宗萍

1995

根據因果關系模型及一些相關因素分析,
提出對教育過程進
行評價的一些指標:

1
、教師對兒童活動的安排:


1
)讓兒童使用玩具材料的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


2
)讓兒童自選玩具材料與操作內容的時間占學與玩時間的比重;


3
)夥伴可交往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讓;


4
)安靜、紀律與等待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


5
)非學前技能的學與玩時間與玩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


6
)無目的、無材料、無教師差異的自由活動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

2
、教師行為:


1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對兒童親切溫和與尊重兒童人格的態度與用語;


2
)教師聽兒童說、關注兒童情緒態度變化的頻度;


3
)教師對兒童積極肯定的評價頻度;


4
)教師參與兒童學與玩的頻度;


5
)教師面向每一個兒童的行為取向;


6
)教師完全脫離兒童活動的時間占非餐點時間的比重。

3
、兒童活動的積極性:


1
)兒童在園的言語伴隨頻度;


2
)兒童在園時的夥伴交往頻度;


3
)兒童在園的無所事事的行為頻度。她認為,運用這些指標,
"
能使評價
所致力於改進的方向與促進兒童發展的方向一致。
"
二、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取向

在對幼兒園課程做出評價時,
必然會表現出某種基本的取向,
反映出課程評
價者關注的是幼兒園課程的哪些方面的價值。

在幼兒園課程評價中,最為常見的取向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程評價,
旨在通過對課程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材料的分
析和判斷,
調整和改進課程方案,
使正在形成中的課程更為完善。
形成性評價可
以在課程設計階段和早期試驗階段進行,
通過評價,
使課程設計和編制者獲得有
關信息,
在教育理論探討、
課程框架構思、
教育目標確立等方面發現問題和診斷
問題,及時加以修正;形成性評價可以在課程實施階段進行,通過評價,檢查課
程在實施中的有效性,
逐步修正或改革,
逐步使課程定型;
形成性評價還可以在
課程推廣過程中進行,
通過評價,
使課程的示範和推廣過程由於調整和鞏固而更
切合課程採納者的教育實踐。

總結性評價是一種結果評價,旨在對課程實施以後所獲得的效果進行評價,
以驗證課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廣價值。

但是,
在幼兒園課程評價過程中,
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並非是非此即彼
的,
例如,
在為課程發展而進行的形成性評價過程中,
可包含對某個階段教育的
短期效果做估計的總結性評價;
在以評定課程效果而進行的總結性評價中,
也可
包含一些形成性評價,作為課程判斷和決策的參考依據。

三、幼兒園課程評價的模式

在幼兒園課程評價中,
有許多可供選擇的評價模式和方法,
如目標評價模式,
背景、輸入、過程、成果評價模式,外觀評價模式,目的游離評價模式,差距評
價模式,等等。

(一)目標評價模式

目標評價模式主要是在泰勒的
"
評價原理
"

"
課程原理
"
的基礎上形成的。

泰勒的
"
評價原理
"
是以目標為中心而展開的,大致可以分為
7
個步驟:


1
)確定目標;


2
)根據行為和內容界定目標;


3
)確定使用目標的情境;


4
)設計呈現情境的方式;


5
)設計獲得記錄的方式;


6
)確定評價時使用的計量單位;


7
)設計獲得代表性樣本的手段。

目標評價模式的主要關注點是確定課程預設的目標與課程實施的結果之間
的契合程度。

目標評價模式強調評價從目標入手,
因此,
明確地闡述目標是課程評價的重
要一環,
因為這是課程評價者要能知道課程目標實際達成程度的基本保證。
其次,
要確定課程評價的情境,
使兒童有機會表現出課程目標指向的行為。
第三,
目標
評價模式也特別強調評價的工具和手段,
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
度。

目標評價模式因為便於操作而又直接見效,曾在課程評價中佔領主導地位。
但是,
目標評價模式強調了預期的課程目標,
而相對忽視課程實施的前提和過程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