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程教案怎麼寫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程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1-20 18:16:08

Ⅰ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魚兒的妙錦囊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的熱門話題,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創設環境成為人們共同的責任。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對他們的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一名教師,從小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培養幼兒環保意識。開展了此次活動《奇妙的商店》。旨在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不隨便扔垃圾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活動目標:1、根據廢物的外形特徵和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想像,並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2、培養小朋友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做個環保小衛士。活動准備:1、將幼兒用書中《奇妙的商店》故事畫面一一繪畫成八幅圖,故事磁帶。2、故事中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3、廢舊物品若干。活動過程:1、以「奇妙的商店」導入活動。師:老師不小心把廢物弄了一地,小朋友你們看見地上有了廢物,該怎樣做呢?生:撿起來,仍進垃圾桶里。師:這幾天,森林裡的地面很臟很臟,小動物們把廢物仍的到處都是,可是有一位大象伯伯可能幹了,它決定在森林裡開一家「商店」,宗旨是「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廢物變成寶」。它把小動物們仍掉的廢物都變成一件件漂亮的禮物送給它們。小朋友們想聽大象伯伯變廢為寶的故事嗎?生:想聽。2、請聽故事《奇妙的商店》。3、邊聽故事邊出示自繪圖畫。4、教師再次有表情地復述故事內容,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故事的內容。5、讓幼兒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們出場的順序。提問: 師:小朋友們聽了一個什麼故事?生:「奇妙的商店」。師:為什麼說商店是「奇妙」的呢?生:因為它能把廢物變成寶。師:「奇妙的商店」是誰開的?生:大象伯伯開的。師: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生:大象伯伯、小猴、小豬、小貓、狐狸、小雞小馬。師:誰第一個來到大象伯伯的商店的?它對大象伯伯說了什麼?生:活潑頑皮的小猴第一個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裡,說大象伯伯我的桃核能變成什麼禮物?師:接著又有誰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裡?它又是怎樣和大象伯伯說的?生:胖嘟嘟的小豬又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裡,說「大象伯伯我的西瓜皮能變成禮物嗎?」大象伯伯說:「我能給你變成一頂漂亮的西瓜帽」。緊接著小貓把吃剩下的魚骨頭、狐狸拿來了葡萄籽、小雞也拿來了廢紙來到了大象伯伯的商店裡,要大象伯伯幫它們變漂亮的禮物。師: 小馬是怎樣問大象伯伯的?生:它不解的問:「大象伯伯你為什麼開不賺錢的商店?你用漂亮禮物換取一堆廢物值得嗎?」師:大象伯伯的是怎樣對小馬說的?生:大象伯伯說:「我只不過動動手罷了,在說亂扔廢物不但污染環境,影響交通,還會傳播病菌,給大家帶來痛苦,我這樣做,不是做了件大好事嗎?師:你喜歡大象伯伯嗎?為什麼?生:喜歡。因為大象伯伯很能幹,既講清潔,又講衛生,還能把廢物變成漂亮的禮物。師:那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大象伯伯開」商店「的游戲好嗎?生:好呀,太好了。師:老師來扮演大象伯伯,誰來當活潑的小猴、胖嘟嘟的小豬、可愛的小花貓、還有聰明的狐狸誰來演、還有小雞小馬、各請一位小朋友來演。表演完畢老師及時鼓勵。總結:在生活中,我們只要肯動腦筋,都可以把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還做個環保小衛士。老師展示用廢物做成的物品,請小朋友觀察。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一些廢紙,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一做,把他做好的作品送給他最愛的人。活動延伸:1、在語言角提供各種小動物頭飾,讓幼兒盡情表演。2、讓幼兒把自己設計的故事情節添加進去,創編新的「奇妙的商店」。教學: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環保意識,培養了孩子們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用完整連貫的語句進行講述,故事創編新內容。通過學習。使小朋友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把可利用的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還可以做個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幼兒有義務成為美好環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境的潛移墨化作用和影響獲得的。因而,從幼兒開始,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具備環保的意識與習慣是十分必要的。活動中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及情節都已掌握的很好,但在自己動手去操作時做的還不夠熟練,以後在教學中要多給孩子留些空間,要讓他們多想、多動惱,尤其是幼兒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還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注意「環保」。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強化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培養孩子們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懷,低碳生活。

Ⅱ 幼兒園小班科學課《龍卷風》的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會找到朋友:
一: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麼禮物,鈴鐺,凳子
教學過程。
教學准備:圖片3張、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⑴,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有幾塊餅干,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幹。
出示圖片①,紙偶2個,記筆,感知物體的多少、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
1,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幼兒游戲。
⑵、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一邊找朋友?(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出示圖片②。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比較能力:我們是用什麼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繞著凳子走: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麼禮物,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麼,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麼?
三、游戲。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

Ⅲ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科學教案有哪些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懂得健康飲食,保護消化器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好奇心。
活動准備: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大圖、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紅柿每組一份、小勺每人一個
幼兒已有相關知識和經驗分析:
大班幼兒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發展,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和物品,對自己不太喜歡的食物就會排斥。因此,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暴飲暴食、挑食、厭食、狼吞虎咽、不愛漱口、飯後劇烈運動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對自己的身體更是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我的身體里都有什麼?它們各有什麼作用?食物是如何變成大便的?對於這些問題孩子們會刨根問底,往往家長缺乏耐心,不講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枯燥的給孩子進行講解,使孩子似懂非懂。大班幼兒的小肌肉運動技能得到發展,雙手更加靈巧,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了,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夠滿足自己動手慾望的操作性活動。這時,具體形象的動畫展示和動手操作的探索性活動就為5至 6歲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海洋的大門。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激發興趣
臉蛋圓圓像蘋果,
酸酸甜甜營養多,
可以把它當菜吃,
又能將它做水果。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呢?(謎底:西紅柿)
評析:利用形象的謎語導入,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二、播放課件 鼓勵探索
師:今天,西紅柿要到奇奇的身體里進行一場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2、認識消化系統,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A:西紅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裡?它有什麼變化?它是怎麼變的?
(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重點說出牙齒嚼碎西紅柿,並請幼兒進行模仿。)
B:西紅柿被牙齒嚼碎後,通過哪個地方滑下來?食道像什麼?
(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形象記憶來幫助幼兒理解食道的樣子和功能。)
C:西紅柿經過食道來到了哪兒呀?它在胃裡發生了什麼變化?怎麼變的?
小結:胃就像一個大口袋,胃會蠕動是為了把口袋裡的食物磨得更細更爛,便於人體消化吸收。
D:被磨成漿的西紅柿接下來來到了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在這里有什麼變化?
小結:小腸是彎彎曲曲的,就像一個加工廠,把營養和水分全吸收了。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就小腸的樣子和功能和教師形成互動式討論交流,及時讓幼兒做出補充和申辯,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表現,讓幼兒獨立描述問題並接納正確的補充意見。)
E:最後西紅柿到了哪裡?在這里它又有什麼變化?
F:大便通過什麼排除體外呢?(肛門)
評析:通過直觀形象的課件展示,讓幼兒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欣賞食物通過人體各個消化器官的順序和變化,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加深了幼兒對人體消化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在全體幼兒和教師的討論交流中,本節教學活動的重點(認識人體消化系統)和難點(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迎刃而解。
3、交流討論消化器官的位置。
教師展示人體消化系統的大圖,幫助幼兒鞏固記憶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並在自己的身體上找一找,教師安靜巡視,進行適時指導。)
三、提供材料 嘗試操作
教師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請幼兒按西紅柿旅行時經過的地方進行排列,教師進行安靜巡視,輕聲交流,適時指導。
(幼兒從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統的位置,擺放好各個消化器官,鼓勵幼兒對照自己擺好的消化系統圖片,用語言口述西紅柿旅行的全過程。)
評析:將人體消化器官製作成能夠拆分、組合的卡片形式,以此來調動幼兒動手操作的慾望,把幼兒記憶中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圖片,更大程度上鞏固了幼兒對消化系統的認識。
四、品嘗食物 延伸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怎樣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
2、提供西紅柿,讓幼兒品嘗,感受食物旅行的奧秘。
評析:以品嘗西紅柿作為本節科學集體教育活動的延伸,調動了幼兒多感官參與的積極性,使幼兒通過欣賞、討論、交流、操作、品嘗等體驗,輕松地了解到人體消化系統的奧秘,使整節集體教育活動快樂地結束。

Ⅳ 大班科學教案:怎樣讓紙發出聲音

(一)教材分析來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源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Ⅳ 幼兒園中、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五大領域)

幼兒園大班優質健康教案:冷飲好吃我不貪—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冷飲好吃我不貪活動目標: 1、了解冷飲中的一些成分,知道冷飲的一些小常識,能夠有選擇地食用冷飲。 2、結合一些具體的事例,了解多吃冷飲害處多。 3、在自製冷飲的過程中,體會操作的快樂。活動准備: 1、活動前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有關冷飲的一些小常識。如:冷飲中的多種成分,對身體有利的和無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 2、自製冷飲的飲料:奶粉、不同口味的果珍、蘋果汁、蜂蜜、糖、筷子┉ 3、教師收集一些冷飲的外包裝。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建議提下列問題: ▲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歡吃冷飲,你們都吃過哪些冷飲? ▲你最喜歡吃哪些冷飲,它是什麼味道的? ▲你為什麼喜歡吃冷飲?吃冷飲有哪些用處? ▲吃冷飲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冷飲雖然好吃,特別是在夏天,吃了冷飲會讓我們感覺很舒服、很涼爽,但冷飲吃多了,我們的肚子會提意見了,肚子不喜歡太冷的東西,它碰到太冷的食品就會生病。冷飲大多是很甜的,人體內如果有了太多甜的食物,會影響食慾,讓我們不想吃其他的食物,長期下來我們身體沒有了其他營養來補充,就生病了,會營養不良。 3、了解冷飲中的成分和營養量。 ▲教師:你們吃過許多冷飲,你知道冷飲有哪些口味的?冷飲裡面有哪些原料嗎?你知道製作冷飲需要哪些原料嗎?▲教師向幼兒介紹冷飲包裝上介紹的成分,每說一種成分便讓幼兒了解其中的營養成分的數量。這樣可以讓幼兒更清楚地認識冷飲的營養成分並不多。 ▲教師小結:不同口味,不同名稱的冷飲所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樣,而且冷飲的營養並不高。 4、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什麼最解渴。提問:當你口渴的時候,你喝過什麼?你覺得選擇什麼樣的水最解渴?(讓幼兒知道喝白開水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5、製作冷飲活動。 ▲幼兒按組進行,選擇一種主要原料。如:奶粉或果珍等。製作完成後,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如何製作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小兔家的院子—幼兒園教案網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小兔家的院子(按規律排序)活動目標: 1、嘗試將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序,初步體驗按規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師的啟發下,願意進行思考。 3、喜歡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已有一行的按規律排序的經驗; 物質准備: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布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里。 (2)教師:小兔搬新家了,這兩天正忙著裝修呢!瞧,院子里的地磚才鋪了幾塊還沒鋪好,我來幫幫他吧! 二、按規律鋪地磚。 (1)師幼觀察按一一規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磚,說出地磚的排列規律:一塊紅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綠……啟發幼兒思考接下去應該怎麼鋪呢? (2)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並嘗試接下去鋪地磚,分別詢問幼兒是如何鋪地磚的。 三、按一二規律砌圍牆。 (1)師生共同觀察砌牆的磚塊形狀(長方形、半圓形)並討論圍牆的排列形式。 (2)引導幼兒按一塊半圓形兩塊長方形來砌圍牆,請個別小朋友先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並檢查他所砌的圍牆是否正確。 (3)師幼再次嘗試按規律把小兔喜愛的圍牆砌好,師幼共同檢查自己所砌的圍牆是否按規律排列。 四、游戲《找朋友》。 (1)教師:小兔院里的地磚和圍牆都裝修好了,小兔可高興呢,它非常感謝我們,邀請我們和它一塊兒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 (2)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與同伴、教師共同玩游戲——找朋友。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步幼兒有規律的排序或裝飾花邊。反思: 在環節設置上,我採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整個活動我以小兔造了新房子為線索,層層展開,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也比較飽滿。活動內容選擇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活動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過在活動中還是有點不足,就是我提供的範例圖形是一樣的,這讓許多幼兒缺少了思考的機會,多數在模仿老師的範例。 小班社會優質教案:爸爸媽媽真能幹 活動目標 1.能用短句說出爸爸、媽媽能幹什麼。 2.學習使用贊揚父母的語句,表達對長輩的愛戴之情。 3.學習看書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師:收集每位家長工作學習的照片,准備《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手冊》。 2.家長參與:准備自己工作學習的照片,與幼兒一起談論照片內容。 活動過程 1.觀看《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手冊》中的圖片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並讓幼兒學慣用短句說出「紅紅的爸爸在……」 (2)引導幼兒學習使用贊揚爸爸、媽媽的語句。如,媽媽做的飯菜真好吃!爸爸擦的電風扇真干凈! 2.觀看照片 (1)教師:你們看,展板上都是爸爸、媽媽的照片,誰來說說你的爸爸、媽媽在做什麼呢? (2)教師:爸爸、媽媽那麼能幹,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紅紅那樣贊揚他們呢? 幼兒學用簡短的話贊揚自己的爸爸媽媽。 3.學習兒歌《爸爸媽媽真能幹》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活動教幼兒學會贊揚他人。 2.繼續讓幼兒把爸爸、媽媽能乾的事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使幼兒在贊揚中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辛苦,進而產生關愛的行動。 3.組織幼兒參觀××小朋友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

Ⅵ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風在哪兒》教案

教學設計理念: 在讀書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鮮明可感的情境,並將之貫穿整個文本,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從而變靜態文字為鮮活場景,形成學生與文本的深層對話。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 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字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4. 通過誦讀,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感情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理解文中內容。 教學准備: 掛圖、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新課 冬天已經來臨,氣溫驟降,越來越冷,外面也颳起了大風。今天我們學習課文《風在哪兒(nǎr)》。 學生齊讀課題《風在哪兒(nǎr)》。 老師出示教學掛圖,吸引學生眼球,提供具體、直觀的感性形象。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後指名學生說說從中知道了什麼。(允許初次朗讀速度稍慢,讓學生感知文本意境,與文本展開對話) 2. 齊讀課文,思考:風在哪兒?指名學生回答,老師給予評價。 三、 學習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1. 學習課文第一段 ① 師范讀 指名學生朗讀時哪些音節要特別「關注」? 翹舌音:shàng chuán shǐ chuī zhe 後鼻韻母:fēng shàng xiàng 整體認讀音節:yún 指名學生認讀,師生一起評議。 ② 指導朗讀 ③ 指名學生說說:為什麼說風在天上? 2.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 師范讀(配樂)。繪聲繪色的朗讀可以推動學生潛入字里行間,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② 學生自由讀。請學生說說朗讀時應該注意哪些音節? 輕聲:zhe zi men 邊音:liǔ 翹舌音:shù ③ 指導朗讀,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並提問:為什麼說風在柳樹上? 3. 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① 齊讀。思考:為什麼說風在水面上? ② 指名學生讀讀。師生評議。 粼 浪 萍 搖晃 Lín làng píng huàng 4.學生分小組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① 學生自由讀(朗讀中體會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② 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③ 指導朗讀 思考:為什麼風在我的「手」上? 四、 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學習你們知道了風在天上,風在柳樹上,風在水面上,風在我的「手」上……你們認為風還在哪裡呢? 教學反思: 讀書課的教學不僅僅是朗讀,也不是簡單的重復讀,泛泛而讀,需要教師智慧的引導使得學生披文入情,繪聲繪色,讓學生觀察畫面,感知人、景、物,鼓勵學生將看到的說出來,把學生的心引入文本特有的情境,從而與文本展開深層對話。

Ⅶ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 粗粗細細的樹 教案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合適的工具測量樹乾的粗細,喜歡測量活動。 2、 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小朋友的書 數學繩子、毛線、吸管、鉛筆、各種尺若干;水彩筆、記錄表若干。 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在幼兒園內先確定10棵待測量的樹,並分別在樹幹上編上1—10的號碼。 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麼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麼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後交流: 1、粗細: (1)、用什麼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麼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3)、為什麼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麼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怎麼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麼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麼方法測量? ??用鋼皮捲尺直接測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後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生 1、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在請你們來做樹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並把數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Ⅷ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烏鴉是怎樣喝水的》教案和反思

設計意圖: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孩子們通過故事都知道烏鴉是通過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後使水位升高的辦法來喝到水的,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沒有關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沒有關系呢?我想這可以讓孩子來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正確答案的,而不是僅僅靠故事來知道結果,所以我就選擇了一個內容讓孩子進行小實驗,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幼兒已熟悉烏鴉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組:每組三隻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別是少,半瓶,大半瓶(各兩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隻漏斗。
3、實驗記錄紙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了烏鴉喝水的故事,那你們知道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呀?
小結:原來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後水位上升了,所以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那老師今天准備了三瓶水和石子,請你們看看這三瓶水有什麼不一樣?
師:有沒有發現每個瓶子上都有一條藍色的線,這個是水位線,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線說明烏鴉可以喝到水。
師:那是不是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後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兒猜測)
師:那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吧!四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完成這個實驗,三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做實驗,另一個小朋友負責觀察並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等一會兒你們自己商量誰做實驗、誰記錄。
師:那記錄的小朋友怎麼記錄呢?
師:那我們就採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夠喝到水的瓶子後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實驗過程中,邊做實驗邊觀察,看看會有什麼發現,等一組小朋友都做好實驗了,那請你們把實驗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嗎?現在請小朋友們去找一張桌子開始實驗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完成實驗的小組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實驗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師:(和幼兒一起看記錄紙)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記錄紙上的結果。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在什麼瓶子中加了什麼?發現了什麼?(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師:那你們想想,為什麼紅水中加了那麼多的石子水還是沒有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實驗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來做第二個實驗,還是和剛才一樣的三瓶水,但是裡面放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把石子換成沙子來做這個實驗。
師:在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要求,請大家聽仔細:還是和剛才一樣四人一組,因為沙子比較細,所以老師請了小漏斗還有沙子和筷子來幫忙,注意不要把沙子灑出來,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而且這次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取材料了,老師已經幫大家分配好,請每組負責記錄的小朋友來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拿好就開始實驗,請第一組的小朋友先來拿(一組一組跟上)
師:巡迴觀察指導,直到完成實驗
師:請負責記錄的小朋友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小朋友和剛才一樣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潑出來,慢慢走。
師:我們一起來看記錄紙,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在什麼瓶子中加了什麼?發現了什麼?(請個別幼兒)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次的記錄紙和第二次的記錄紙上的結果有什麼不一樣?
師:為什麼剛才在紅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線,而現在加了沙子卻可以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出示圖片)我們請小圖片來幫個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說的一樣的呢?
師: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師:對呀!石子之間的縫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紅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後水都流到縫隙里了,烏鴉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較細,縫隙很小,雖然水也流到了縫隙里,但是還能夠上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可以喝到水的。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材料,課後請大家和班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嘗試一下,看看還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好嗎?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