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理念體系
『壹』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兩種體系分別是什麼
以學習內容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和以兒童發展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
『貳』 幼兒園課程統整反映了什麼樣的課程理念
1、什麼抄是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襲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並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幼兒園施加教育影響的一種中介,以引導和促進幼兒朝著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方向發展。這一定義既反映了一般課程的基本特徵,如目的性、計劃性、結構性等,也反映了幼兒園教育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獨特性意味著某些教育任務和要求(身體保育)是幼兒教育階段所特有的,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是必需的;不可替代性意味著其他任何年齡階段的教育功能、目標、內容及方法都不能直接移植到幼兒園教育上。
2、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是什麼
(1)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啟蒙性(2)幼兒園課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性(4)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5)幼兒園課程的潛在性。
『叄』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幼兒園課程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各是指什麼?
答: ()幼兒園課程即教學科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我國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幼兒園課程定義。這種課程定義強調系統的知識教學,強調教師應該向幼兒傳授那些必要地有價值的知識,而且,這樣的課程定義其實施容易被教師把握。 但是,該定義相當狹隘,只關注學科知識,容易脫離幼兒的生活實際,同時,該定義對課程的分類人為的割裂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2)幼兒園課程即教育活動,泛指為幼兒設置的、並區別於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的總和。 這種定義,不再視幼兒園課程為狹義的教學科目,而把它泛化為對幼兒進行的一切教育活動,幼兒園課程不僅局限於學科教學活動,還包括其他任何類型的教育活動,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運動等。但是,教育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對活動的經驗也是不一樣的,該定義只注重幼兒外顯的活動,無法顧及幼兒活動中內在的體驗和心理結構的變化。
(3)幼兒園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我國出現的一種幼兒園課程觀,該定義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環境獲得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幼兒必須通過活動才能獲得經驗,而且提供給幼兒習得的經驗應是經過精選的、有價值的經驗,而不是零散的、雜亂的自然經驗。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提供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經驗。該課程定義對課程的理解由「靜態」變為「動態」,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和體驗。但是,經驗具有主觀性,教育者往往很難把握,該課程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
『肆』 幼兒園課程理念 什麼是幼兒園課程理念
幼兒園課程設計來理念應自以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為基礎,孩子注意力時間段,好動,對事物以感知為主.課程設計要以孩子便於接受為目標,感性、直觀,課程宜短,最好生情並茂,課程內容要考慮適合孩子的年齡階段.個人理解,不一定準確,拋磚引玉,不知對你能否有所幫助?
『伍』 學前教育課程理念指的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5)幼兒園課程理念體系擴展閱讀
辦學規模
組成
幼兒園用房一般包括:
1.兒童活動的室內部分,一般包括活動單元(活動室、卧室、衛生間(廁所、盥洗、洗浴)、貯藏及衣帽等)和全園大活動室(全園或幾班共同活動室,雨雪天作室內操練、音樂舞蹈大教室)。
其中兒童的大部分活動內容在活動室進行,內容的多樣性要求室內傢具可以有多種組合方式,並要求所創造的建築空間為這種多變提供可能,最常見的是正方形和矩形,此外還有不規則形、圖形、三角形等。
此外卧室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兒童白天有3小時的睡眠,要求安靜、不直接吹風,睡眠時不需要陽光,平時需陽光照射及通風換氣。活動室與卧室可平面相結,也可上下相連。
2.醫務管理用房,主要有醫療保健、病兒隔離室、晨檢、管理及教師辦公室、會議室。
3.後勤用房,主要有廚房、燒水和消毒、洗衣、木工等。
4.兒童活動室外部分,主要有每班活動場地、全園活動場地(大操場,對所有兒童開放,採用草地,此外有沙坑、戲水池、滑梯、平衡木)和種植園等。
『陸』 幼兒園課程目標有兩種體系,說一下你怎麼理解這兩種體系的關系
幼兒園課程目標有兩種體系是以學習內容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和以兒童發展領回域為結構框架的目答標體系。
這兩種體系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標又包括具體個別的有操作性、自主性與可測行特點,是教師所預期的學生的變化的指標體系,教育目標可以為師生培養目標起到提供工具、啟示方法和指示步驟的作用
教育目標范圍更廣
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說是培養什麼樣的人的總要求
『柒』 幼兒園課程設計理念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設計理念應以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為基礎,孩子注意力時間段,好動,對事物以感知為主。課程設計要以孩子便於接受為目標,感性、直觀,課程宜短,最好生情並茂,課程內容要考慮適合孩子的年齡階段。個人理解,不一定準確,拋磚引玉,不知對你能否有所幫助?
『捌』 什麼是幼兒園課程體系簡答一點就可以
課程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尤其是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即課程」的情況下,課程建構更有賴於在課程實施中不斷汲取多方信息,不斷參與理論到實踐的轉換,解構「常規」和「套路」,逐步建立完善適合本園及本園孩子的課程。
『玖』 幼兒園課程統整反映了什麼樣的課程理念
第 一,幼兒園課程即教學科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幼兒園教育機構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一般看法。198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規定,幼兒園設置語言、計算、常識、音樂、美術和體育等六門課程;第 二,幼兒園課程即教育活動。從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角度來定義幼兒園教育課程,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第 三,幼兒園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30年代幼兒園課程概念的再一次回溯,以及歐美課程理論的引進,一些幼兒園教育改革者通過對幼兒園教育課程的反思與改革,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獲得的全部學習經驗,後來認為全部學習經驗在外延上過於寬泛,將它界定為「為幼兒精心選擇和組織的經驗」。 一、幼兒園統整課程的涵義 統整一詞,在英語中,其動詞是integrate,原意是「結合、使成整體」;在現代漢語中,統整與整合、綜合意義相近;從哲學意義上來說,統整是指由系統的整體性及其系統核心的統攝、凝聚作用而導致的使若干相關部分或因素合成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的建構、序化過程,是從事物自身出發,著眼於自身及其各個因素,部分,最終落腳於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發展變化。 統整課程,可譯為integrated curriculum,是一種採用各種有機整體的形式,使學校教育教學系統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間形成有機聯系的課程形態,旨在改善現有課程因學科分化而產生的隔離,以及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現象,使學生獲得完整的學習經驗。它不僅是組織學科內容的技術和重新安排學習計劃的方法,也是一種包括教育目的、學習本質、知識組織和使用、教育經驗意義的課程設計的理論(Beane,1998),具有課程整合、與實際生活結合、師生共同參與研討,注重實際行動等特質。 統整課程超越了學科課程。學科課程是以學科的形式來組織教育內容的一種課程形態,它以人類對知識經驗的分類為基礎,從不同的分支科學中選取一定的內容來構成學校里對應的學科,從而使教育內容規范化、系統化,但是,這種系統化僅僅是學科內部的系統化,學科與學科之間由於規范化而使不同的知識相互割裂了。同時,由於學科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追求,使知識,技能和能力之間也相互割裂。統整課程針對學科課程的上述弊端,以各種整合形式來挖掘和利用不同知識之間,知識,技能與能力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使它們形成有機整體。其次,統整課程作為一種課程組織的取向,強調課程的社會價值與本位價值的整合,兒童與文化的整合,學科、文化中的知識、技能與能力的相互整合,兒童認知發展與情意發展的整合。 幼兒園統整課程以幼兒與生活,幼兒與社會,幼兒與文化的整合為核心,在課程目標上,強調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突出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在課程內容上,強調與幼兒的真實生活與社會經驗相結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設計課程,並注重課程之間的統整性、綜合性;在課程的組織與設計上,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幼兒是主動積極的學習者,教師與幼兒之間是平等的合作關系。根據不同學者的意見,幼兒園課程可考慮下列不同方面的統整:
『拾』 杜威幼兒園課程理念
一、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境; 二、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中產生的問題; 三、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 四、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 五、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