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主題審議
1. 如何提升幼兒園主題教學課程審議的有效性
課前准備充分,是教師形成教學最佳心態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教師獲得課堂教學自信心的基礎。其次,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台,就要純凈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
2. 根據幼兒園工作實際,介紹所在幼兒園課程和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的情況
供參考: 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一直是幼教改革中的熱門話題和核心課題。在課改的熱潮中,存在著以下認識上的偏差: ①拿來主義。一些幼兒園為了趕時髦,不假思索地全盤照搬,而忽視地域性、本土性; ②盲從心理。人雲亦雲,導致課程頻繁更換,教師無所適從; ③急功近利,浮躁心理。有的幼兒園在轉瞬間就有了所謂的「園本課程」。然而真正的「園本課程」應有其獨立的理論體系,在目標、領域等方面都要考慮到教育的均衡性。 要想走出這些誤區,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首先要具有清醒的頭腦,把握課改的方向和脈搏。一套質量上乘的幼兒園課程,是課程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共同合作制定而成的。因此,對於管理者來說,他的工作是引領教師如何創造性地運用這些已初具推廣價值的文本課程,學會選擇和補充有品質的教育資源,通過課程園本化的過程,使課程和教育活動能在最大程度上適合自己的教育對象,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下面,以我園的實踐為例來說說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制定過程。 一、課程審議前 課程審議,這是我園一貫堅持的課程管理方針。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整合理念的引領下,我園啟用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周兢老師編著的新教材《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雖然新教材靈活度較大,但在使用時存在著地域、周邊環境等差別。所以,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前,採取先集體備課再回到個體反思的研討方式,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每個主題實施前,由教研組長負責組織,以年級組為合作單位分組進行課程審議。 雖說課程審議在我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實際參與者少,經常是教研組長或一二位骨幹教師唱主角,而多數教師只是以旁聽者的身份參與,缺乏個人思考和見解。二是課程審議浮於表面,教師關注的是教學進度安排,注重的是課案操作性強與否,而缺乏對課程資源深層次的審議與梳理。這就阻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以及園本化課程的建構。為此,我們以「課程審議表」為主線(課程審議表附後),對集體備課制度作了一些改革。 為了避免課程審議中只有幾個人發言的情況,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在審議前預習教材,發現問題,尋找問題,並及時做好記錄,供課程審議時一起交流探討。在此,我們擬通過「我的問題」、「我的資源」、「環境預案」(見附表)三方面的填寫來敦促教師做好審議前的准備。以此針對課案中存在的焦點問題及困惑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思想和經驗,同時,把以往教學實踐中好的經驗與做法充實進來,匯集團體智慧。有了課程審議前的准備這一環節,教師在課程審議中自然「有話可談」,避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課程審議中 (一)程序安排 1.回顧總結上一主題,做好主題與主題間的銜接溝通。作為審議的開始環節,主要是圍繞最近實施過的主題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交流,如,各班比較成功的特色活動、班級環境亮點以及具體教學情境中的疑難困惑問題,等等。 2.分析當前主題背景,結合「課程審議表」所收集的問題展開研討,尋求同伴援助,有目的地對一些活動進行修改。實施中,我們發現有些主題內容比較空洞,應予舍棄,或將幾個活動加以合並;有些主題可在原來基礎上進行擴充,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如根據現階段幼兒對「神州六號」的關注,我們在「可愛的祖國」這一主題中增加了「關注神六」系列活動;有些主題可自行設計,以往實踐過的、操作性強的主題活動可穿插進來,如根據教師實踐的結果,中班穿插了主題活動「變化的世界」,大班穿插了主題活動「有用的報紙」,從而把具有本園特色的教育資源充實進來,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3.收集整理教育資源,由教研組長協調分配,做好前期准備。由於我們使用的課程文本的配套圖片、音像資料很少,雖然留給教師創造的空間,但也給教師們本已繁重的教學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了使課程順利開展,我們改變以往個別指派的分配式管理模式,在課程組長的統一調配下,各班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主動領取任務,共享教育資源。 4.環境預案設計。各班在審視的基礎上根據主題的核心內容與要求,進行環境預案的設計,通過豐富的主題環境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兩位搭班教師共同商議、分工合作,輪流擔任環境的主要設計者。通過填寫環境預案,教師對整個主題環境作全局考慮,明確每個活動中需要積累的作品及資源,以做到計劃在前、實施在後。 (二)形式安排 在課程審議的形式上,我們採用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搭班教師間的班內審議、班際審議、園際審議等等。就目前看,班際審議是最廣泛的一種形式,除了上述所說的年級組之間的審議外,還有根據教師特長開展的某一教學領域的組內審議、基於課題研究的研究組內審議等。在審議中,我們更多地藉助年級組之間的群體力量,即互動式的現場觀摩開展反思研討活動,既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又達到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目的。如大班年級組進行課程審議時,我們組織小班、中班教研組進行現場觀摩;中班教研組開展活動時,組織小班、大班教研組進行觀摩。如果在審議中碰到有困惑、有爭議的問題,在本組內教師又無法達成共識的時候,我們便尋求同伴的援助,請組外觀摩教師參與進來,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通過循環式的交流互動,教師不斷變換著角色,時而是組織者,時而是聆聽者,時而是合作者,也加強了不同年齡階段課程之間的銜接。以下是一則關於中班課程審議—主題活動「商店」中的案例片段。 問題聚焦:活動「逛超市」中,在班容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如何讓幼兒體驗用10元錢到超市進行購物? 過程實錄: 教師A:外出參觀涉及的安全因素較多,可採用游戲的方式,預先在活動室內布置場景,每樣商品上標好價格,然後用製作的貨幣進行購物。 教師B:游戲的形式固然很好,但有時游戲無法代替現實的生活,例如,商品上的商標、條形碼的認識必須到實地參觀後才有所認知。 教師A:可採用分組的形式,把班內幼兒分成兩大組,這樣可以相應減少人數。 教師B:採用分組的形式很好,雖說對教師而言工作量是增加了,但很好解決了人數問題,不過前面提到了安全問題,例如乘車、上電梯等,該如何解決?況且考慮了安全問題,教師能兼顧教育的內容嗎?例如活動中的講解、幼兒的記錄等。 組外援助:關於安全問題,教師可尋求家長援助,事先聯系幾位熱心家長,最好是有一定文化層次的,讓家長了解本次活動的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序,便於活動中的管理和指導;關於指導問題,一方面讓家長參與進來,另一方面為避免活動中指導的不足,教師可把活動的全過程拍攝下來,回來後再和幼兒一起進行回憶講述,並讓幼兒做有關記錄。 上述案例可見,隨著討論的深入,教師的經驗由點滴、零碎逐漸趨向成熟、系統,並最終達成共識。在這樣的研討活動中,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取長補短,以共同的目標全力以赴,一種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的研究氛圍正在我園日漸形成。 三、課程審議後 通過集體審議的群體反思後,教師最終還需回到個體反思。教師在課程審議後要對審議中所獲得的經驗、問題進行認真回顧和梳理,填寫好課程審議表的「解決策略」一欄(見附表),進一步明晰問題,通過同伴援助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並最終形成個人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從各自的經驗和視角出發把握教材,對教材進行深人研究。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並從教學目標到教學環節進行深人修改,明確增減的理由,從而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備課管理上,我們根據不同層面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
3. 2012兩會的主題是什麼精神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2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建議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議程為,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准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審查和批准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2年中央預算;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草案)》的議案;聽取和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日前召開的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三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開。主席會議決定將這一草案提請政協十一屆十六次常委會議審議。
雖然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會期還需要政協十一屆十六次常委會議審議,但按照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上的慣例,全國兩會會期將於3月初開始。
4. 如何將班本課程進行主題審議,以兒童為中心
將半將半本課程進行主體審議,以兒童為中心,我覺得主要是要孩子多看看電信的作品,因為病情小,兒童作家。
5. 幼兒園主題培訓心得
幼兒園主題活動學習心得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收獲的。前些時候,在業務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有關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文章,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標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經過參加此次活動我有以下感受:
一、活動中應尊重每一幼兒個性,注重為幼兒創設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較」,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揮的,但引導的同時主要是為了幼兒,通過這種引導讓幼兒學會自己去學習,去探索,讓我們的主題活動具有自主性,開放性,生成性和綜合性。
二、主題探究活動,更大程度的滿足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生活經驗的需求。我們的活動應重視幼兒的發展,貼進幼兒的生活。我們應在幼兒不斷提出的各種問題中,由問題生成我們的主題教學。讓幼兒更好的去探究與學習。從孩子自身本有的不知到後來教師建立孩子的能力。在教學各方面的,我們隨時破預設活動內容束縛,生成新的內容,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這點上是其他的課程無法以擬的。
三、環境的布置應是孩子的作品。就像孩子的美術作品,我們應該盡量讓他們自己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分享,老師在旁起輔助幫他們記錄。然後去展示,放在孩子的成長檔案。我們應該一改傳統的模式,讓孩子從聽從指示轉換成孩子自由選擇。主題探究活動,重在幼兒交流與合作,在活動的「完成」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處於交流,合作的狀態中去進行 ,這無疑促進了幼兒的溝通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6.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在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同時明確提出,制定「十二五
C |
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會議主題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理論上,它代表著人民來制定法律,選舉和監督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其主要職能是參政議政,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8. 如何提升幼兒園主題教學課程審議的有效性
主題活動之所以有助於幼兒的自覺學習是因為它在空間上能夠使每個幼兒都集中在一定區域或范圍內。在時間上要求每個幼兒按教師要求的學習速度進行學習,同樣的操作內容,幼兒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都要完成。正因為如此,一些著名的兒童教育理論家在其理論觀點中均指出主題活動對幼兒自覺學習的重要作用,主張將主題活動置於一定的課程體系中,重視環境的設置,提倡兒童的自覺參與和活動,主張兒童的發展在其自身的活動及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重視發掘兒童的潛能,讓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獲得體驗和豐富知識。
9. 我們要開班會 主題是關注兩會 我想要兩會的主要內容和兩會精神 急急!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2010年3月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預備會議通過
一、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溫 家寶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二、審查和批准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批准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三、審查和批准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批准2010年中央預算
四、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
五、聽取和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
六、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
七、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2010年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一、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二、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三、列席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四、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五、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六、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七、審議通過人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