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課程的概述
Ⅰ 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考什麼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回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答。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後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考生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1)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課程的概述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體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單項選擇題占考試題型的約27%,非選擇題占考試題型的約73%。
可根據當前小學教師培養和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的具體情況,在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中分別設置語文、數學等科目的選考內容,考生可任意選擇一個科目作答。
教師資格證考試不舉辦培訓,亦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登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下載各科目的《考試標准》和《考試大綱》等相關信息自行復習備考。
Ⅱ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簡答題都考什麼知識
領學網為你解答:
以下的9道簡答題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經常會出現的,基本都是就這類型的,具體靠什麼知識,要看當年的考試大綱。
一、教資常考簡答題:上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目標明確
2、重點突出
3、內容正確
4、方法得當
5、表達清晰
6、組織嚴密
7、氣氛熱烈
二、教資常考簡答題:教師職業素養有哪些?
1、知識素養
(1)教師需具有學科專業素養:①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②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③了解學科的發展脈絡;④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法和方法論。
(2)教師需具有教育專業素養:①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能力素養
(1)基礎能力素養:智能素養(觀察、思維、想像、記憶能力素養);言語能力素養(口語、體語能力素養)
(2)職業能力素養:教學能力素養(教學設計能力、課堂管理能力、課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養(心理溝通能力、行為輔導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養
3、心理素養
認知素養、情感素養、意志素養
4、道德素養
(1)思想素養包括:①科學的世界;②積極的人生觀;③崇高的職業理想
(2)政治素養包括:①教師應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工作的理論基礎;②教師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③教師應自覺地樹立共產主義的奮斗方向
(3)職業道德素養: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
中國當代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共同發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中規定,教師職業道德包括: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5、身體素養
教師要有健康的身體
三、教資常考簡答題:德育原則有哪些?
(一)導向性原則
(二)疏導原則
(三)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四)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五)因材施教原則
(六)課堂與生活相結合的原則
(七)長善救失原則
(八)靈活施教原則
(九)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四、教資常考簡答題:教學原則有哪些?
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量力性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
五、教資常考簡答題: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建立新型的師生觀
2.樹立教師威信
3.善於和學生交往
4.發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的意見
六、教資常考簡答題:簡述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其與教育的關系
個體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遵循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傷學生。
(一)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性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二)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
(三)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規律
(四)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五)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規律,但並不等於遷就學生身心發展的現有水平而是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實際出發,善於向他們提出經過他們努力能夠達到的要求,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不斷提高他們身心發展的水平。
七、教資常考簡答題:如何促進學習遷移?
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賴於教學,促進遷移的有效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八、教資常考簡答題:專家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有哪些?
1、課前計劃差異
專家型教師的課前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並具有預見性。
新手型教師的課前計劃:依賴課程目標,不會隨課堂情景的變化而修改課前計劃。
2、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差異
(1)教學過程中:專家型教師制定的課堂規則明確,執行力強。新手則較為模糊,難以執行。
(2)維護學生注意力方面:專家方法多樣。
(3)教學內容的呈現上:專家:先回顧再講授,而新手:從較難得或使人迷惑的教學內容入手。
(4)提問與反饋:專家的提問多,反饋及時。
3、課堂練習與檢查家庭作業的差異
專家型教師將練習看作檢查學生學習進度的手段,而新教師認為練習是必經的步驟。
4、課後評價差異
新教師的課後評價比老教師更關注課堂發生的細節。
5、其他差異
專家型教師的師生關系融洽,人格魅力大,對職業情感投入程度高,職業業務感和好責任感強。
九、教資常考簡答題: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希望幫到你
Ⅲ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必考題型解讀
一、小學綜合素質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
二、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
三、小學綜合素質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小明在課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學也跟著起鬨。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的一項是
A.馬上制止,讓小明站到講台邊
B.不予理睬,繼續課堂教學
C.稍作停頓,批評訓斥學生
D.幽默化解,緩和課堂氣氛
(2)「五嶽」是我國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屬於「五嶽」的一項是
A.泰山 B.華山 C.黃山 D.衡山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論語·為政》)
【注釋】①罔:迷惑、糊塗。②殆:疑惑、危險。
(3)下列對孔子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孔子看來,學和思二者不能偏廢,主張學與思相結合。
B.孔子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
C.光學習不思考會越學越危險,光思考不學習會越來越糊塗。
D.孔子學與思相結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2.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王林在學校因同學給他起外號,將同學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師給王林的爸爸打電話,讓他下午到學校來。放學時,王林的爸爸剛來到校門口,等在那裡的徐老師當著眾人的面,第一句話就是:「這么點兒大的孩子都管不好,還用我教你嗎?」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角度,對徐老師的做法進行評價。
3.寫作題
請以「我為什麼要當教師」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於800字。
四、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在世界教育學史上,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形態的教育學著作是
A.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D.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2)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復習、做練習等活動,對照新內容,發
現新問題,明確學習任務來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方式稱之為
A.直接導入 B.練習導入 C.事例導入 D.溫故導入
2.簡答題
(1)小學生認知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小學課堂教學常用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紹班風建設經驗時談到:「在我們學校,校長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
班』,及時了解班級情況,適時處理突發事件。只要學生出教室門、宿
舍門都要排隊,班主
任都要在場。同時還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學生上課要到;課前打了預備鈴要到;學生聽廣播要到;學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學生上室外
課要到;學生去宿舍要到;學生去餐廳吃飯要到;學生生病要到;學生看電視時要到;學生打掃衛生時要到。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風、班紀大為好轉。」
可是,有的教師卻對這種做法提出異議。
問題:
請運用小學班級管理的有關理論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2)一位初任教師在進行《伊犁草原漫記》教學時,要求學生歸納課文中描寫獵人獵熊果敢的詞句,但是,有一名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歸納,反而說獵人很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獵熊行為是違法的。
原本課文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始料未及的。這位教師並沒有因為學生提出不同觀點而氣惱或迴避,而是因勢利導,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充分討論,發表意見。
問題:
請結合所選擇的材料談談你對小學教學中預設與生成及其關系的理解。
4.教學設計題
材料一:「周長的認識」(具體教學內容略)。
材料二: 「漢語拼音·認識漢字」(具體教學內容略)。
材料三:(具體學科及其教學內容略)
問題:
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某一教學環節(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筆試已落下帷幕,許多考生由於復習不夠充分,考試結果可能並不理想,而准備下半年參加考試的同學也想從本次考試中找到一些規律以便復習,那不妨跟我一起來分析一下今年的考試特點,為下半年參加考試作準備。
首先,本次考試從難度上來講,與往年持平,沒有出現偏、難的知識點,但考察的知識點比較細,復習不夠細致的同學便有些抓狂了。知識點的分布從考試大綱的模塊來看,教育基礎知識46分;學生指導22分;教學設計48分,其中40分是與學科知識結合;教學實施24分;班級管理10分。而從題型分布來看,與大綱中試卷結構相符,選擇題以教育基礎和學生指導兩大模塊為主;簡答題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各一題;不同的是材料分析題一題屬於教學實施模塊,而另一題屬於教育基礎模塊;教學設計題也同往年一樣,語文、數學選做一題,相對來說,語文的教學設計題比數學的教學設計題簡單一些,考生更容易回答。教學設計題一般必考的一問是擬定教學目標,考生可根據三維目標結合材料進行設計,對於學科知識的一問,需要考生對課程標准有了解,另一問一般為教學實施過程的某一步驟。
其次,就具體知識點來分析,選擇題主要考查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考查教育學的基礎知識較多,主要包括個體身心發展、教育制度、教學等內容;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心理發展及學習的相關知識。簡答題沒有固定的規律,很難預估,需要考生在復習時對基礎知識有扎實的掌握。材料分析題近幾年以德育、班級管理、教學、新課程改革這幾部分知識為主,今年也不例外,一道是考察教育機智及課堂管理,一道是考察新課改的評價理念,只要考生重點復習了這幾部分相關知識,拿下材料分析的40分也是比較容易的。教學設計題如果考生對課程標准不熟悉,可以選做語文的題目,對於課堂提問及板書設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審題要清楚,第三問要求設計板書,考生只需要將要呈現給學生的內容答上即可。
總之,既然筆試已經結束了,大家在對過答案之後,相信也對自己的分數有個大概的估計,如果認為通過無望,建議大家繼續努力,重點內容重點復習,對於零散的知識點可以利用適合自己的,不同的復習方法加以識記;如果認為通過有望,建議大家學習有關面試的知識,面試理論作為指導,重點要多實踐,多試講,提高授課能力。
Ⅳ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重點
1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
第一章
教育基礎
第一節
小學教育的發展及其特點
一、小學教育概述
(一)小學教育的概念
現代教育學定義「小學」為
學齡兒童(
6-12
歲)
接受初等教育所設的學校,屬於基礎
教育的一部分,現分為初級小學、高級小學、完全小學、中心小學以及實驗小學五種類型。
我國傳統教育階段的劃分只有小學和大學兩級,
小學也稱蒙學。
蒙學以學習儒家經典為
主,著重兒童認知和行為處事的訓練。
(二)小學教育的任務
根本任務:打好基礎
二、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發展
據記載
,我國小學產生於殷周時代
。
(一)古代的小學教育(先秦至鴉片戰爭)
特點:
1
、具有鮮明的等級性
2
、教育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服務
3
、教育過程是通過對兒童的管制、灌輸來進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專制性。
(二)近現代的小學教育(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
四個標志性事件
1
、
1878
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內附設的小班,是我國近代小學的開端
。
2
、南洋公學外院
是中國近代意義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學堂
(
1897
年,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
)
3
、
1904
年清政府頒布了《癸卯學制》
,該學制第一次系統構建了以小學堂、
中學堂、
大學堂為主幹的學校教育體系。
將小學正式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
(
清政府
1904
年頒布了《奏
定初等小學堂章程》
,設立了初等小學堂,學制五年,人學對象為
7
歲兒童,同時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
教育,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義務教育的開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改小學堂為小學校
。
四個學制
1
、壬寅學制,中國首次頒布的第一個現代學制。
2
、癸卯學制,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近代學制(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
3
、壬子癸丑學制,男女同校,廢除讀經並改學堂為學校,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
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4
、壬戌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的六三三學制。它是我國小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
程碑,其影響一直持續到
1949
年。
(三)當代的小學教育
1
、
1986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
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標志著我國的
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
、
1992
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小學開始了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改革
3
、
2001
年開始了第
八
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Ⅳ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基礎
1.了解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2.了解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3.了解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4.了解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6.理解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7.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
9.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二)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生指導
1.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2.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4.了解小學生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
5.掌握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夠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8.能夠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促進小學生全面、協調發展。
(三)教師資格證考試班級管理
1.了解小學班級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
3.了解小學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
4.了解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知識。
5. 掌握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7.能夠針對班級實際和小學生特點,分析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現象和問題。
8.能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有效的班隊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四)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科知識
1.了解小學有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學科發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學有關學科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3.掌握小學有關學科課程標準的內容領域所涵蓋的核心知識及其關聯。
4.能夠針對小學生綜合學習的要求,適當整合小學有關學科內容,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五)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
1.了解小學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依據和步驟。
2.了解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知識。
3.了解小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的基本認知特點;。
4.了解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整合的基本途徑和方式。
5.理解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和能力、學習經驗對新的學習內容的影響。
6.掌握小學教案設計的基本內容、步驟和要求。
7.能夠依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小學相關學科課程標准,結合教材特點,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完成指定內容的教案設計。
(六)教學實施
1.了解小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學生學習動機激發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學課堂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
4.了解小學生學習方式的基本類型和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對小學生學習的影響。
5.掌握小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課堂教學總結的基本方法。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評價:了解小學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類型和主要方法。了解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基本內容、類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能夠針對小學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進行恰當評價。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Ⅵ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是考什麼
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小學教學、小學生學習心理、小學德育、小學課程、小學生發展心理、小學生心理輔導、小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Ⅶ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什麼題型什麼內容
1.
根據考試大綱知,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①題型
單項選擇題、專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屬、教學設計題。
②內容
主要包含教育知識與應用(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兩大板塊。
2.
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具體考核可查看考試大綱了解。
Ⅷ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如何備考
一、考情分析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統一考試,通過分析歷年考題不難發現,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六大模塊的題型和分值都沒有太大變化。下面就針對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試卷結構、題型分布以及各考點模塊所佔分值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試卷結構及題型分布
(二)具體內容及備考建議
模塊一教育基礎。具體內容: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心理學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組織與管理、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方法。備考建議:通過對歷年考題的分析,不難發現此部分的內容所佔的比重相對來說比較大,知識點繁多,但大多數都是常規型的識記題目,尤其是在教育、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這兩節內容中涉及到的人物觀點、代表作等比較雜,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就需要進行准確識記做到人物、觀點、著作一一匹配。重點備考的知識點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以單選題、簡答題的形式備考,在學校組織與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等內容考查概率較小,難度不大。
模塊二學生指導。具體內容: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小學兒童的學習、小學德育、小學美育、小學生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協調。備考建議:在備考的時候應當以單選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備考,在這一模塊中主要掌握個體的身心發展概述和小學德育等內容即可,這一部分的內容考查主觀題的概率較大,其他做到理解識記即可。
模塊三班級管理。具體內容:班級與班級管理、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班級活動與班隊活動、課外活動。備考建議:在歷年考試過程中所佔的比重有波動,建議在班主任這一節如班主任工作等內容以簡答題形式備考,其餘內容做單選題備考即可。
模塊四教學設計。具體內容:文本解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課堂板書設計。備考建議:考查相對穩定,沒有較大的變化,基本上涉及單選題和教學設計題,尤其是教學設計的分值較大,在教學設計這一大題型中主要是給考生呈現6道題目,要注意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
模塊五教學實施。具體內容:教學概述、教學過程、教學原則與方法、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的實施、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備考建議:這部分比較重要但所佔分數相對不多,且這部分不難理解,基本上在教學實施中常考查材料題,主要是以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為主,且材料題所呈現的案例一般都是在教學中的實例,在復習時對於此模塊的內容要重點識記,能夠結合相應的案例來理解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以便作答此類主觀題目。
模塊六教學評價。具體內容:教學評價、教學反思。備考建議:主要是以單選題的形式備考即可,而且這部分的內容基本上以一道單選題備考即可。
二、備考指導
對於教師資格考試,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備考:
1.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理論體系
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不要採用題海戰術急於求成,因為通過做題領會的知識點往往只是零散的知識,沒有一個系統的掌握。所以建議考生在做題前能夠先將整體知識的邏輯結構掌握清楚,了解每一個章節具體講了哪些內容,每一個知識點如何理解和運用,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習題的練習,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鞏固的目的才能加深知識點的記憶。
2.摒除機械記憶,學會意義記憶
教育基礎知識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所以很多考生在復習時容易採取機械背誦的方式進行備考,單純背誦並不能取得較高的成績,所以考生在復習時盡量能夠通過理解記憶,並且可以總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於一個知識點如果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清楚那就證明是真的理解了,所以考生不妨在學習的過程中將一些難理解的知識點給他人進行講解,從而進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並且考生在學習時還要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點盡可能與生活實際相連,這樣才能應對靈活多變的題目內容。
3.調整消極心態,積極應對考試
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過程,尤其是教育基礎知識需要記憶和理解的內容較多,所以考生在備考時經常會出現消極抵觸,甚至是學習焦慮的心理。面對考試從心理上肯定要經過積極備考、消極備考、高原期等階段,只有突破了自己學習的高原期才能夠真正獲得成功。所以考生一定在備考期間調整好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考試,踏踏實實復習,認認真真備考,相信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以上簡單介紹了關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情分析和備考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後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