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下核心素養

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下核心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1-21 10:01:42

① 初中化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僅供參考:
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科的靈魂,體現了學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觀。化學知識是在社會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學科,只有服務於生活,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要讓知識融於社會,服務於生活,就必須掌握其核心素養。我們要用科學知識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用科學知識「造假」以降低生活質量。因此,要讓學生理解化學核心素養是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不可缺失的一個方面,本文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化學教學 核心素養 社會生活
1.社會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核心素養是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2015年3月底,由教育部簽發的《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將「核心素養體系」放在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並作為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社會公認為是我國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部分人利用化學知識影響正常人們的生活環境,造假制假;部分人利用化學知識造福人類,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只有掌握化學知識,才能甄別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化學核心素養越來越彰顯其服務於生活的魅力。正因為社會生活的需求,我們不得不在學生時代使他們具備必要的化學學科素養、思維素養和信息素養等。
2.把握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讓知識不斷豐富社會生活。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由五個主要方面組成:
2.1.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宗旨是培養現代中學生完美人格和終身學習能力,在教育過程中促使他們從更高的視野和境界上自我發展。
2.2.培養高中生具備一定的化學素養,如化學的基本理論、基礎實驗知識;化學學科中的質量守恆、電子守恆、能量守恆等思想,環境應用中的綠色化學思想;學會用歸納演繹推理、比較分析判斷的學科基本方法等對概念做出甄別。
2.3.構建高中生的化學思維素養,讓學生真正理解「物質的結構決定了其具有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它可以具備的用途」內涵,並從微觀角度辯證地認識化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素養。
2.4.搭建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的平台,培養他們具備相應的化學信息處理能力。為了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工農業生產是化學應用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工藝流程、合成路線、化學程序等方面探究化學知識的奧秘是未來才華貢獻人類的關鍵。因此,只有搭建一定的化學信息素養的平台,才能讓學生在大浪淘沙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
2.5.提升高中生的創新發展素養,在合作中學會交流,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與化學核心素養是一脈相承的。核心素養是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的,它具有三維目標的內涵,同時有更鮮美的教育特色。
3.1.教師要全面掌握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了解核心素養體系與之前的「三維目標」的關系。傳統教育強調的是化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雙基」並不能完整展示化學體系,隨之而來的是三維目標,發展到現在的核心素養。這一過程體現的是我國教育從教書走向育人的歷程,換句話說是教育「軟體」的逐步升級。如學習氯氣的性質時,「雙基」要求的是理解該反應體現了氯氣的氧化性,能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三維目標」則在「雙基」的基礎上培養他們明確這是工業生成鹽酸的重要反應的價值取向;作為「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對氯氣和氫氣的反應有「創新」認識,如氯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受熱、光照等條件下產生爆炸,學生可以提煉出相關信息,從化學實驗或工業流程的安全的角度感悟。
3.2.中學化學知識具有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加強教學的計劃性。為了有豐碩的成果,農民或在不同的季節種下不同的農作物,在不同的時期使用不同的肥料。學習也是如此,不同階段學生應該掌握不同的知識,同一知識也有不同的認識層面,因材施教必須體現學科知識的深化過程。
中學化學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初入高中,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多數知識是死記硬背得來的,如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氫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等,構建不了化學的知識體系,更談不上學科素養。於是在必修1中採用物質分類的方法培養學生對物質的共同的性質的認識,並在後面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中不斷發展和深化。又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之後,在必修2中涉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識,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會用化學思維進行歸納和推理。周期律就是對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具體認識的一種化學思想,在高考試題中是一個熱點問題,凸顯了化學素養在中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貫穿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在不同的章節融入不同的學科能力。
3.3.化學核心素養更多的是在思維能力層面上,讓學生的認知發生飛躍就必須掌握屬於化學學科內在的規律。化學是一個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過程,物質的結構是微觀的,決定了它所具有的性質,明確了物質的性質,才能為我所用。所以對物質的微觀結構探析可以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例如,學生最初對氮氣的認識來源於初中空氣的成分,從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分析氮元素具有較活潑的非金屬性,但是氮氣卻是一種惰性較強的氣體。通過氮氣的結構分析,存在N≡N共價鍵,鍵能大,所以不活潑。然而氮元素畢竟是非金屬性較強的元素,所以氮氣在特定的條件下仍然會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如工業合成氨,放在電條件下N 和O 的化合反應等,只不過是反應的條件苛刻罷了。學生理解了反應特徵,就知道N2作為保護氣體應該是常溫或低溫,高溫下就可能破壞N≡N共價鍵,就可能凸顯出氮元素活潑的非金屬性的方面。
化學學科的內在規律有很多,變化是規律的核心。無論是質量守恆、還是能量守恆無論是可逆反應還是自發反應,從不同角度對紛繁復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這才是化學的核心素養。
總之,化學的核心價值觀在於終身學習和科學求實。一句典型的高考試題中的語言就是「化學無處不在」,化學已經融於現代技術、社會和環境之中,這正是化學的核心素養在社會發展中折射出來的巨大魅力,這種化學的核心素養不容忽視,無可替代。

②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什麼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

張緒培:在三維目標基礎上提出核心素養,這是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深化。核心素養更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養具有中國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教學下一步的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指向。
崔允漷:21世紀的到來,每一個國家、國際組織都在思考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的核心素養體系,就是希望在基礎教育階段把國家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系統地描述出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畢業形象,為進一步的課程設計提供方向或路徑。現在基本上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確定為9個素養、23個基本要點、70個關鍵表現。接下來就是根據這樣的框架,進一步設計不同階段的課程標准,老師、學校基於課程標準的來設計教學、命題、作業、考試。這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也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三維目標和核心素養是怎樣的關系?簡單地說,我們的傳統是比較重視「雙基」,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後來覺得「雙基」不完整,提出三維目標。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這是從教書走向育人這一過程的不同階段。用簡單的比喻來說,落實「雙基」是課程目標1.0版,三維目標是2.0版,核心素養就是3.0版。最近,教育部組建了260多位專家,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就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編制課程標准,包括學業質量的標准,當然,也包括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

③ 新課改科學為什麼要提出核心素養

改變教育觀念 要培養全面的人就要重視課程改革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每個學校內、每位老師都必容須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老師的心中要裝著學生,要清楚每一位學生適應未來發展應該具備的素養,改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教材為本位"的教學格局。學習不僅與考試掛鉤,還要將課堂教材與學生的素養聯系在一起,體現了學科能力,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態度、價值觀等綜合素養。

④ 新課改論文: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培訓核心素養

以「核心素養」作為培養目標的新一輪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需要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有必要基於「核心素養」理解開展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闡述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構建了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並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該培訓模式的應用,最後對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進行反思。

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下文簡稱「核心素養」)成為這兩年來新聞媒體和教育報刊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廣大化學教育研究者和一線高中化學教師不管對「核心素養」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來「核心素養」都將成為指導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面對「核心素養」,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核心素養」是什麼;二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怎麼樣;四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四個問題的基礎就是「核心素養」是什麼,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養」培養作為目標的高中化學課程改革正式推開之前,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我們認為有必要提前通過培訓的方式促進高中化學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評價自身「核心素養」水平的高低,並探尋實踐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一)對於「核心素養」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養」涉及兩個概念,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總目標,要實現這一總目標有賴於各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子目標的落實。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聯合國內高校近百位專家,歷時3年完成《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的是所有學生為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須擁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指向的是培養什麼樣的未來公民的問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整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大的方面,細化為文化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六大素養又可以用18個基本要點加以分解。高中化學學科教育教學所形成的體現化學學科特質的素養就稱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部組織專家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研製,專家們提出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來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1]簡單來說,「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回答的是一個公民有沒有學過化學對於他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區別,化學學科具有什麼樣的學科特質和學科價值的問題。

(二)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為了促進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我們採用近幾年一直在研究和實踐並取得較好成效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2][3],並對這種模式在該培訓項目中進行改進和創新,構建出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以「文獻閱讀」作為培訓環節的起點,並圍繞「文獻閱讀」延伸出「反思教學」「整理、匯編文獻」「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在崗實踐」,而「當堂討論,專家引領」「整理、匯編文獻」的結果也進一步引領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圍繞「文獻閱讀」對「核心素養」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參訓教師返回各自工作崗位,開展「在崗實踐」,在「在崗實踐」中把集中培訓期間所學習、認識和理解的「核心素養」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實踐,並探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經過若干個月的在崗實踐和研究,通過網路研修平台,並組織參訓教師進行集中匯報,主要採取「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參訓教師將自己之前所學的「核心素養」相關文獻結合自己的實踐研究,展示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專家進行點評、糾偏。在此基礎上,參訓教師把前期文獻閱讀、班級研討、教學反思、在崗實踐、學員展示等環節形成的認識和思考撰寫成論文,並向期刊投稿發表,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並將形成的成果進一步應用於自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

二、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實踐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們承辦的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綜合改革示範項目——「國培計劃(2016)」跨年度遞進式培訓項目高中化學骨幹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為例,探討在該項目中如何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該培訓項目採取跨年度、分階段、混合式的形式開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訓和網路培訓中,本項目的定位在於通過「課題研究」促進高中化學骨幹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並形成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

(一)文獻閱讀→反思教學

在本項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前,項目團隊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和相關的宣傳報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都要在培訓前認真閱讀項目團隊所提供的文獻。通過在班級QQ群里與參訓教師進行交流,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並不熟悉,對此有系列學習和深入認識及理解的教師屈指可數。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在培訓前就可以開始反思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與基於「三維目標」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究竟有什麼樣的差別與聯系。很多參訓教師在閱讀文獻以後,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觸轉變為初步認識和逐漸接受。他們認識到核心素養其實就是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並不是完全的另起爐灶、推倒重來。

(二)文獻閱讀→整理、匯編文獻→反思教學

培訓班開班以後,為了幫助參訓教師更為自主地收集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新文獻進行閱讀和學習,項目團隊安排專家開設了《文獻檢索與應用》相關課程,幫助參訓教師掌握文獻檢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獻閱讀、分析的一般思路。為了促進參訓教師形成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項目團隊還邀請中國知網講師為參訓教師介紹中國知網「大成編客」平台的使用方法。項目團隊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要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整理、匯編一本關於「核心素養」的文獻集。讓參訓教師利用「大成編客」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參訓教師應用所學文獻檢索的技術,閱讀、下載相關的文獻,並在閱讀、梳理的基礎上對文獻進行歸納、分類。比如: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國內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和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還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核心素養的概念研究、核心素養的內涵研究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等等。在整理、匯編文獻的基礎上,參訓教師自然而然地會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是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自己在未來的教學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反思教學

培訓前的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項目團隊提供,培訓開始後的文獻整理、匯編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參訓教師利用中文資料庫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載。這個環節中的文獻閱讀主要採用的是文獻精讀和文獻共讀的方式。項目團隊對培訓課程內容和形式做了一個創新。通過與授課專家進行商量,改變過去專家「傳經送道」式的專題講座形式,採用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的方式進行。在該課程開始前兩天,印發了三篇最新發表的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論文給全體的參訓教師。這三篇論文分別是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楊向東教授撰寫的《核心素養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系》[4],原國家督學、著名教育專家成尚榮先生撰寫的《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雲生老師撰寫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科教育的靈魂》[6]。要求全體參訓教師認真研讀這三篇論文,並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標注、寫體會,在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做標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級研討由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雲生老師主持。主持專家圍繞三篇論文提出了以下問題作為參訓教師當堂討論的方向:「21世紀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理解『核心素養』是個體在社會中生存與生活,有能力為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做貢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養?我國的基礎教育要為我國未來的公民奠定怎樣的基礎?怎樣理解《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各個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是什麼關系?怎樣理解和評價我國提出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什麼說,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課堂轉型?化學學科的課堂轉型,要轉變什麼,該怎樣轉變?」為了使整個班級研討氛圍更加熱烈,項目團隊在研討開始就將班級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將桌椅按10個人一圓桌的形式進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為5個小組。得益於組織形式的改變以及參訓教師大多課前就認真反復地閱讀和學習了三篇論文,加上主持專家列出了相當明確的研討問題,整個班級研討相當熱烈,參訓教師們圍繞提出的問題,參考三篇論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暢所欲言,既談看法、觀點,也談自己的困惑以及對未來教學的思考。針對參訓教師的發言,主持專家做了深入的點評,針對參訓教師的困惑和提問,主持專家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文獻閱讀→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

在多種形式深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訓結束後,進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和第二次集中培訓間的在崗實踐研修期,該階段有若干個月的時間。在崗實踐研修期間,項目團隊要求參訓教師要積極地將第一次集中培訓期間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和反思。在崗研修期間,參訓教師可以進一步完成「大成編客」的文獻整理、匯編任務。也可以通過項目團隊建立的「國培計劃」專題網路研修平台發布有關「核心素養」的在崗研修心得體會,其他參訓教師可以通過網路研修平台對心得體會進行回復和點評,項目團隊聘請的專家也可以對心得體會進行點評、糾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訓期間,項目團隊將以「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形式為主開展總結提升活動,收集匯編參訓教師關於「核心素養」的研修成果,並印發給全體參訓教師。安排時間讓參訓教師互相交流研討在崗研修成果,同時遴選出若干參訓教師作為代表,請他們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並請專家對參訓教師的研修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既肯定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上的誤區,起到固化成果和認識糾偏的作用。

(五)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成果發表,總結提升

在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等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對於「核心素養」應該有了一個「多維立體」的認識和理解。這說明,參訓教師關於「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個時候,相當關鍵的是要及時地督促參訓教師將自己的閱讀、反思、實踐和研究的成果撰寫成論文,並指導參訓教師對論文進行反復修改,在此基礎上向國內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並爭取發表。論文的發表本身並不是課題研究的目的,而是為了及時總結提升研究的成果,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統和深入。論文發表以後,可以通過班級QQ群和網路研修平台發布論文成果,讓其他參訓教師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進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認同。同時,要將研究成果進一步應用於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三、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反思

我們構建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並就此進行了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要取得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獻閱讀對於課題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獻閱讀是課題研究的起點,也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基於「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中,文獻閱讀是整個培訓模式的起點,通過文獻閱讀,可以引發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可以布置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任務供參訓教師檢索、下載、閱讀、梳理、分類、歸納文獻;也可以對指定的文獻進行精讀,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還可以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在崗實踐。當然,在崗實踐研修過程中,遇到相關疑難問題也可以進一步查閱文獻,解決疑難問題。因此,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參訓教師在「核心素養」理解中要發揮主動性

在整個教師培訓過程中,參訓教師是培訓的主體,作為主體,要激活自身參與培訓的動力和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來,通過文獻閱讀、反思教學、整理和匯編文獻、班級研討、學員展示、專家引領等多種形式,不斷提升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同時,作為培訓主體,不能對「核心素養」的學習持排斥的態度,而要積極主動地接納「核心素養」;並積極地反思「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主動地在實踐中探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當然,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較高水平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對照「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通過自學、培訓、實踐、反思等方式查缺補漏,提升自身「核心素養」水平。

(三)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動態發展的

在閱讀國內教育專家對「核心素養」的相關研究論文的時候,很多參訓教師都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專家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闡述在發生著變化。這其實也很正常,「核心素養」對於國內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來說,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專家還是一線教師對於「核心素養」的理解都是動態發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培訓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一直在動態發展著。很多參訓教師由原來對「核心素養」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他們開始轉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核心素養」確實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從教書走向育人指明了踐行的方向,他們也更加積極主動地、自覺地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⑤ 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核心理念是核心素養嗎

應該是不包含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