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展法制知識課程活動
⑴ 小學生法制小知識
小學生安全自護小常識
一、馬路上應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要靠邊走,走在中間會妨礙車輛的通行,還有被撞的危險。
2、走路時,不要邊走邊玩,也不要邊走邊看書。
3、如果是幾個人一道走,要排好隊靠邊走,隊伍應豎排,不要橫著走,以免妨礙別人走路。
4、不要在馬路上打鬧、游戲、滑旱冰,容易出危險。
5、下雨天特別要注意前後的車輛,最好穿黃色的雨衣、雨鞋、雨傘等雨具,以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打雨傘時,雨傘不要擋住視線。更不能把雨傘當作對攻的玩具,以免刺傷人。
6、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在馬路上騎車。
二、乘坐汽車時應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頭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這樣會污染環境,還會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車輛,發生危險。
3、在車上不要到處亂跑,以防汽車剎車時,撞到硬物上。
4、上下車時要從右邊,因為左邊可能有車開過來。
5、下車時,先要確定後邊沒有車子來,才可以下車。
三、放學或雙休日,選擇活動場所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1、應到沒有車輛通行的場地如公園、廣場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離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進河裡。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馬路上玩耍,既危險,又會妨礙交通。
四、過馬路時應注意的安全
1、過馬路時要注意觀察交通信號燈的變化。紅燈亮時,不能過
馬路;綠燈亮時,也要看清左右確實沒有車來,才可以過馬
路;如果馬路過了一半時,信號變了,要趕快過馬路。
2、有時紅燈亮的時候,汽車還在離路口很遠的地方,這時也不
能過馬路。因為看起來車離得很遠,可是,一眨眼的功夫,
它就會開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個信號燈,應該看哪一處的呢?應該看要
穿過的馬路對面的那盞信號燈。
4、出巷子口或綠化叢時,不要突然跑過去,因為可能會有車子
正好路過。
5、不要圖省事,從隔離護欄下、斑馬線以外的馬路上過馬路。
⑵ 政治題:1.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有哪些作用 2.請你為在學校中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提幾條活動建議
【1】在法制社會的我國,要把法制教育從兒童抓起,很有必要。
【2】憲法、義務教育法的學習是第一條。交通規則的法制教育,是第2條。環境保護法、消費權益法制教育同等重要。
⑶ 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有什麼意義
法治教育從青少年抓起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把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在中小學開展法治教育比開展法制教育難度更大,要求更高,這需要學校和老師自己首先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治校,依法執教,杜絕任何體罰、性侵學生的行為,不拿有違法律法規的校紀校規去打壓學生,自覺做遵紀守法的榜樣。
總書記的新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在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改革目標,對當今和今後中小學的普法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務必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在繼續抓好法制教育的同時,向更高目標即法治教育邁進,盡快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⑷ 小學生法制教育知識
小學生法制教育知識
1、竊盜罪
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在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2、恐嚇取財罪
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3、強盜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後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4、傷害罪
因為打架造成別人身體上、健康上的傷害,依據受傷程度可細分為:『普通傷害罪』、『重傷罪』、『普通傷害罪之加重結果犯』。
5、施打、吸用麻醉葯品
所謂的『麻醉葯品』就是指『毒品』,因為錯誤的使用麻醉葯品,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除了在醫院由醫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葯品都是違法的行為。
另外,雖然本身沒有吸毒,但若有販賣麻醉葯品,也是犯法的行為。
6、賭博罪
同學們在學校玩耍時,不論是用金錢或是物品當籌碼,都不可以玩賭博性的玩具或游戲。除了不可以從事賭博性的行為外,也不可以提供別人從事賭博的工具或環境,否則就算你沒有玩,你還是犯了法。
7、毀壞公物
不論在學校或是公共場合,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給大家共同使用的東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學應該小心使用並愛惜公物,不可以隨便破壞、毀損或丟掉公物。
(4)小學開展法制知識課程活動擴展閱讀
1、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門時,可採取以下措施。
(1)平時一人在家,要鎖好院門、房門、防盜門、防護欄等。出去玩耍要關好門窗,千萬別忘記鎖門,防止盜賊潛入。
(2)鑰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鑰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壞人跟蹤入室。
(3)當有人敲門時,一定要問清來意,對不熟悉或不認識的人,堅決不要開門。特別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銷員的身份要求開門時,說明家裡不需要,請其走開。或可尋找其他借口,請其不要打擾。
(4)當壞人慾強行闖入,可到窗口、陽台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去打報警電話嚇跑壞人。
2、如果被人毆打
第一、設法與才老師或家長取得聯系,以便盡快得到救助。
第二、及時治療。
第三、妥善保管包看病治療的醫院單據和診斷書,以備後用。
第四、及時報案,要報清出事的時間、地點、打人兇手的特徵。
3、有人拉你參與打架時
(1)自己堅決不去。不管這件事和你是否有關,不管矛盾雙方和你本人的關系如何,你都不能參與。
(2)設法勸阻。盡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說服對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3)及時報告。如果勸服不了,就及時向老師、家長或學校門衛、學校領導報告,嚴重的要打110報警。
4、有人搶奪你的錢物時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以盡量減少損失、減少皮內痛苦為主進行對付。遭搶之時,要努力掙脫,盡快逃離,一邊跑一邊呼喊:「有壞人搶劫呀!」如果掙脫時有物品帶不走,如帽子掉地下了,書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顧這些,以自身掙脫為主。掙扎,喊叫,跑就代表著你斗爭的勇氣。
5、如何預防被偷盜
首先,要注意對家庭財產的保密。家中的貴重物品、現金、債券及股票等,不能輕易露底,包括對某些親友、鄰居。
不要將家中鑰匙隨便交給他人使用,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從中偷配鑰匙,尋機行竊;如果鑰匙丟失,要馬上換鎖;
不能與萍水相逢、不明底細的人交往,更不能帶到家中來做客,防止「引狼入室」……外出時,盡量不要帶大量現金;當人多擁擠時,千萬不要只顧搶購物品、車票而忽視提包安全,要用手、身體護住財物,並時刻警惕身邊舉止不正常的人…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恪守法律規范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遊,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麼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亂走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參考資料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小學生法制教育
⑸ 如何在小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青少年兒童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質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的強弱,更是一個國家法制建設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的重要標尺。對小學生從小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和法律素質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一、加強領導,建章立制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成立法制教育領導小組,明確各自的職責,可聘請校外法制副校長和校外法制輔導員,要求必須負起各自的責任來,校內校外相互監督,每年對學校的民主法制工作做出周密安排,連年計劃並總結經驗,用於學校的普法教育教學活動中,使這項工作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
二、把民主法制教育與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因此,在學校養成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把民主法制教育滲透其中。如學校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為增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國旗意識,學校每學期都要認真組織學生學習《國旗法》,讓學生懂得升國旗是一項非常庄嚴的儀式,有法律規定,從而在升旗儀式時能嚴肅認真。又如對學生進行《中小學生守則》和校規、班規教育時,能與學習《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規相結合,
教育學生在校要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要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個好公民。經常針對學生中出現的不良苗頭,組織學生學習有關法規並開展討論,引導學生認識違法犯罪與違反校規之間沒有鴻溝,小錯不改就會釀成大錯,使學生明辨是非,防微杜漸,自覺告別不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深入課堂
學校要積極的將法制教育融於課堂教學中去,豐富學生們的法律知識,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
小學法制教育要堅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堅持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不斷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努力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作為學校要根據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小學法制教育要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教育,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普及有關法律的基本常識,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自護意識,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四、把民主法制教育寓於各項活動之中
一是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開展民主法制讀書活動,組織小學生看民主法制教育畫冊,復述其中的內容,講其中的故事,寫心得體會等。二是結合形勢特點,開展民主法制教育活動,如結合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組織學生鄭重宣誓:珍惜生命,拒絕毒品。三是營造民主法制教育的氛圍。學校通過法律知識講座、學校電視台、廣播站、宣傳專欄、黑板報、手抄
報等,經常向學生宣傳民主法制知識。四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民主法制教育。如舉行知識競賽、辯論會、徵文、文藝表演、演講等,寓教於樂,增強學生的民主法制素質,啟發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
五、把民主法制教育與防止學生輟學和轉化後進生工作相結合 首先,組織師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次,採取有力措施,防止學生非正常輟學,鞏固「普九」成果。最後,加強後進生心理輔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因勢利導,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促其轉化。
六、開展依法治校
通過制定各種制度、落實責任,保證學校有一正常的教學秩序,把學校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加強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落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各項措施,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切實保證師生有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