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是課程的
❶ 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和幼兒園課程有什麼區別
教育活動內容針對性更強,可以靈活把握,如有的小孩動手能力差,就多開一些有點難度的手工課。
幼兒園課程是硬性要求,所有小孩都要學。
❷ 幼兒活動教育課程定義
(1)幼兒園課程即教學科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我國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幼兒園課程定義。這種課程定義強調系統的知識教學,強調教師應該向幼兒傳授那些必要地有價值的知識,而且,這樣的課程定義其實施容易被教師把握。 但是,該定義相當狹隘,只關注學科知識,容易脫離幼兒的生活實際,同時,該定義對課程的分類人為的割裂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2)幼兒園課程即教育活動,泛指為幼兒設置的、並區別於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的總和。 這種定義,不再視幼兒園課程為狹義的教學科目,而把它泛化為對幼兒進行的一切教育活動,幼兒園課程不僅局限於學科教學活動,還包括其他任何類型的教育活動,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運動等。但是,教育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對活動的經驗也是不一樣的,該定義只注重幼兒外顯的活動,無法顧及幼兒活動中內在的體驗和心理結構的變化。
(3)幼兒園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我國出現的一種幼兒園課程觀,該定義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環境獲得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幼兒必須通過活動才能獲得經驗,而且提供給幼兒習得的經驗應是經過精選的、有價值的經驗,而不是零散的、雜亂的自然經驗。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幼兒園課程是為幼兒提供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經驗。該課程定義對課程的理解由「靜態」變為「動態」,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和體驗。但是,經驗具有主觀性,教育者往往很難把握,該課程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
❸ 幼兒園課程與幼兒教育活動的異同
一、首先區分兩個的定義: 1、幼兒園課程,所指廣泛,一般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幼兒園開設課程的總類別和基本情況,不同的幼兒園開設課程是不完全一致的; (2)幼兒園教學用的教材體系,包括教材、視頻、音頻、卡片、掛圖、教具、道具等等,這里重點說的是那些實際的教學用具,實物的。 (3)最後一層含義,...就是指幼兒園老師備課的具體方案、文件、獨特教具或道具等,從這個方面來講,幼兒園課程和幼兒園教學活動都是指的一類東西,不過前一個是方案,後一個是實踐。 2、幼兒教育活動,一般包括以下幾類: (1)常規的故事、兒歌、動畫、游戲等傳統的導入及正常上課的具體環節等; (2)非常規的節日活動、外出拉練、園內匯報課、家長公開課、親子娛樂活動等。 所以,綜合比較之後,就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二、相同點: 幼兒園課程的第三層含義,與幼兒教育活動所指的含義基本一致,都代表了幼兒教育中,教師的具體教學方法,從備課到上課,甚至到課程評價,以及復習的全過程。 三、不同點: 1、幼兒園課程一般由教材出版商(多數為出版社,也有很多是民營)的教研人員編寫,不要求幼兒園老師有很強的教研能力,老師只要能夠按照課程所講,自己篩選屬於自己的課程內容,最後實現完整的實現幼兒實際的教育活動即可。 2、再明白一點說,現實中,絕大多數幼兒園,普通老師不具備創造和開展幼兒園課程教研的能力和熱情,他們只能是在現有大綱的基礎上,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幼兒教育活動上做再加工和改造。 總之,這兩類東西,代表了不同群體要做的不同工作,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做好第二項內容就算完成基本的工作職責,如何有能力設計和改編整個幼兒園課程體系,可以考慮到出版社應聘看一看,哈哈。
❹ 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和活動課程的區別
一 指導思想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綱要》精神,落實《方案》要求,建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開設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大科目教學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實施,促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發展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實踐與服務技能;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具有關注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具體方案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課程形態是為轉變學生單一呆板的學習方式,並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具體地說,是在課程計劃中規定一定的課時數,以更有利於學生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
1、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認識自我。如中學生生理與心理問題研究、中學生行為方式研究、學生社團研究、學生群體與關系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研究、班級制度與文化研究、社會適應研究等。
②認識自然。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能源利用、農作物改良、動植物保護、天文地理、水文氣象研究等。
③認識社會。如社會關系研究、企業發展研究、社區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法制建設、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發展、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鄉土文化與民俗文化研究、歷史遺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藝術研究。
2、研究性學習內容的組織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以用「課題研究」和「項目設計」兩種方式進行組織。學生在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時,可以採用課題研究的方式,也可以採用項目設計的方式。不論是課題研究還是項目設計,都要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中心,要基於合作,要讓學生參與到真實的生活世界當中。
3、選擇研究性學習內容的注意點
①可行性。要根據學生自身已有知識經驗、認識水平以及學校和社區條件確定研究題目。過大過難的選題,會導致研究難以開展,對此必須加以重視。
②自主性和綜合性。
③生活性和實踐性。
④開放性和生成性。
4、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開發策略
①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課程資源。
②逐漸積累,形成研究序列。
③適應學校和地區差異,形成自身特色。
(二)社區服務
1)組織形式
①採取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結合的形式。
②由學生個人或小組向班主任提交「社區服務活動設計方案」,班主任上報學生處和教學處,批准後,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
③在學生進入社區服務之前,學校方面必須與學生參與服務的社區管理機構,通過不同方式取得聯系,以便爭取社區的支持。在此基礎上,與多種社區服務對象或機構建立比較穩定的聯系,保證社區服務對象或機構的多樣性,以及社區服務活動的連貫性。為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的學習條件。
④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社區服務活動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加深體驗與感受。
2)活動內容
1.公益活動:
(1)愛心社區活動;(2)環保社區活動;(3)各類「義賣」活動;(4)「廢品分類回收」活動; (5)學雷鋒活動;(6)青年志願者活動。
2.宣傳教育活動:
(1)「傳承雷鋒精神」主題宣傳活動;(2)「法制安全教育」活動(3)「尊師愛校」系列宣傳活動;(4)「閃光的人生」主題教育活動;(5)創建衛生城市主題宣傳活動;(6)系列社會調查;
(7)系列主題宣傳日活動。
(三)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要求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以社會為課堂,在動手動腦中進行體驗和探究的綜合學習過程。社會實踐要求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通過融入社會、接觸生活,增加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體驗與感悟,增強社會的責任感。社會實踐的內容一般以主題形式呈現,實踐范圍主要包括:
(1)校園實踐活動: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內的各項活動,以豐富學生生活並促進其健康成長,這是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重要來源。具體包括以下幾類:
一是節日活動。 二是班隊活動。三是社團活動。
(2)外出參觀考察活動:組織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觀察思考,開闊視野和思路、增進對社會的理解。該類活動包括:
一是參觀活動,如參觀各種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區人文或自然景觀,考察社區環境、傳統、生活習慣、經濟發展情況等。
二是調查活動,如對社區機關、特定群體、典型人物、熱點事件進行調查、訪談。
(3)行業體驗活動:學校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各行各業,親身體驗真實的社會。如軍訓、志願者活動、科技文化活動、勤工儉學等。
以上就是我設計的關於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的主要內容,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教。
❺ 幼兒園哪些活動屬於課程
幼兒園課程目標文化應是多元價值取向的, 應強調情感態度、生活經驗、個性與社會性、實際能力、知識技能等。正是課程目標價值取向的多元性, 才能表現出文化特質的差異, 形成幼兒園課程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幼兒園課程內容文化應以 「友愛與情感、和諧、價值、信念」為核心價值取向, 並使之成為幼兒園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等教育領域的核心話語。應重視對傳統優質文化的選擇,體現諸多文化的交融或沖突, 注重文化觀念的矛盾統一, 關注教師與幼兒透過課程內容對課程文化的理解和建構。
幼兒園課程實施文化應以 「生活體驗、互動對話、考慮差異」為標志性話語, 體現出整體化( 全納化) 、園本化、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隱性化、科學化、協作化等特點。基於 「在生活、游戲中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課程實施應通過過程—理解, 讓幼兒通過平等民主的參與式交流獲得積極體驗; 通過協商- - 互動, 激發幼兒學習、探究的興趣, 從而提升課程文化的質量。
❻ 幼兒園老師常說的「上課」,是學科課程還是活動課程
幼兒園教師說的「上課」除了正常的授課內容,還包括各種活動課程,比如動手製作小工藝品,美術課等等,還包括各種課外活動。因此,幼兒園的上課范圍比較廣,而且大都是相同的老師承擔,比較辛苦的。
❼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是生活活動的
幼兒園以玩為主的,孩子們都那麼小,就該玩的時候,前段時間參觀了優優樂童山東東營幼兒園,基本都是玩,不過還是要教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習慣哈。
❽ 課程即幼兒園為幼兒安排的一切活動
這種課程觀認為「教育活動」是聯結主客體的橋梁。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這樣來定義游戲整合幼兒園課程課程克服了「學科」的見物不見人和「學習經驗」導致教師茫然,不知如何操作的弊端,便於教師把握與操作。實際上,這種課程觀試圖從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角度來定義課程。 從這種課程觀出發,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是由活動構成的課程內容或課程的組成部分。
❾ 幼兒園的課程和中小學課程的區別
1、內容不同
幼兒園課程寓於一日生活之中,幼兒教育注重保教結合。從幼兒園內課容程的內容來看,由於幼兒教育不是單純傳授系統的知識技能,而是注重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2、形式不同
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全面和諧的發展。而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就是上課。
3、學習方法不同
幼兒園課程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幼兒只有通過確切地接觸到事物並操作他們,才會比較容易地真正達到理解。幼兒園課程應積極發揮幼兒感官的作用,讓他們正確地運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進行學習。
對幼兒來說,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這一點也是與中、小學生學習的區別之一,因為中、小學生是進行系統的學科知識學習,以間接經驗的學習為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幼兒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