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

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

發布時間: 2021-01-21 22:47:36

A. 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數學七年級上答案

做不出來的題目去問老師啊。。。答案有鳥用啊。。

B. 新課程 新教材 新理念

新課程 新教材 新理念

——對新教材的認識和體會

江蘇省江陰市中小學教研室 張 潔

我市作為國家級課改實驗區之一,從2002年秋季起,義務教育階段的起始年級、起始學科的教學全部使用新教材。這標志著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已在我市拉開序幕。作為課程改革重要的載體——教材,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經過一學年來的使用,我們認為新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從「生物」到「生物學」,體現了學科名稱的規范性

拿到新教材,給我們生物學科教師最先的感受是教材名稱發生了變化。沿用了幾十年的「生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學」。盡管只是一字之差,卻體現了新教材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上更加規范,這既為生物學科正了名,也有利於學生從科學的高度來認識、了解和學習生物學知識。

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文字優美,突出了教材的教育性

教材在編寫和設計上突出教育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新教材給學生帶來的驚喜,首先是那精美的印裝。充滿高雅藝術魅力的封面設計,色彩艷麗、精彩紛呈的彩版印刷,圖文並茂、彩圖相伴的教材內容,如磁鐵般地吸引著充滿童心的初中學生,充分發揮了圖片在提供信息和激發興趣方面的獨特功能。

其次,在語言文字方面,特別是引言部分少了些以往呆板的陳述,多了些溫馨的提示和啟發。如:「相信你一定認識不少生物。你能說出這些生物共同的特徵嗎?你又是怎樣將兩種不同的生物區分開來的?」(第一單元第一章引言。)「『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來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綠色。這是為什麼呢?」(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一節引言。)「『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深恩?』這深情而富有哲理的詩句,讓人感動,更啟迪我們對人和地球關系的思考」(第四單元引言。)……優美的文字,親切的語言,拉近了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突破「學科中心」,教學內容的選擇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基礎性、發展性

(一)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新教材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教材的編寫徹底拋棄了從低等到高等分門別類講述動植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的傳統學科體系,打破了過去強調學科自身的系統性、邏輯性的局限,大大減少了知識內容的分量,針對學生發展的需要和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和諧發展為主線的課程體系,精選了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又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科課程應首先服務於學生發展的理念。

(二)基本技能的訓練突出了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以往,一提到基本技能,教師首先想到的是顯微鏡的操作使用、臨時裝片的製作、動植物標本的採集與製作等學科實驗操作技能。而縱觀新教材七年級上、下冊專門安排的14個技能訓練內容(見表1),我們可以發現,新教材在確定基本技能時,考慮更多的不是生物學科的基本實驗技能,而是與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密切相關的技能,是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對他們科學素養的提高有什麼價值,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表1 技能訓練內容安排

四、活動欄目豐富多彩,突出學科的實踐性、教學的活動性

在新教材中,最突出的一個新生事物就是「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性學習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從新教材七年級上、下冊中所設計的探究活動來看,不僅內容豐富(共有13個比較完整的探究活動,見表2),而且由於探究內容和側重點的不同,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訓練也相當全面。例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側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以及用實驗法完成探究時應注意的兩個關鍵問題——控制實驗變數和設置對照實驗,而探究「根的什麼部位生長最快」則側重於訓練測量的方法和處理數據的技能。

此外,新教材還設立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欄目,如「觀察與思考」「實驗」「資料分析」「調查」「演示實驗」「模擬製作」「進一步探究」「課外實踐」「設計」和「技能訓練」等。通過這些活動欄目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科學方法和探究技能方面得到科學規范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表2 探究活動內容安排

五、加強了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突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性

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方面,做了進一步的加強。一是進一步擴大了與其他理科學科之間的聯系。例如,在「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中就涉及了化學中的「分子」「原子」「無機物」和「有機物」等概念;在「水影響植物的分布」的教學中,涉及了「降雨量」「年平均氣溫」「無霜期」等地理學上的名詞;「測定某種食物中的測量」中則涉及了與物理學有關能量方面的知識;「解讀實驗數據和曲線圖」則需要數學方法為基礎;等等。二是在加強與文科知識學習的聯系、滲透人文精神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如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89頁設立了「生物學與文學」欄目——「寄予植物的情懷」,優美的詩句,詩一般的畫面,把生物學與文學藝術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七年級下冊第7頁「我國科學家與北京猿人」則把生物學知識與歷史知識的學習結合了起來。此外,新教材中凡是有關生物學的專有名詞都附有英文單詞,如生態系統(ecosystem)、生物圈(biosphere)、細胞質(cytoplasm)、血液(blood)等等,體現了生物學教學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教材在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也滲透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如構建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明白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生物圈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C. 新課程改革除了改了教材,還改了什麼

2002年以後的新課程改革,除了改教材,最重要的是修訂了新課程標准,明確了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和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修訂了教育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D. 如何用新課程理念來解讀和實施新教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教學中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基於教材,但又不為教材所束縛,使教學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真正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簡單化。在此過程中要把握好「解讀」和「活用」二者間的關系。一是正確「解讀文本」。包括獲得自己所需資源,理解編者編排意圖,疏理知識點,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活用」的根基。二是「活用教材」。將教材中所獲得的「資源」,經過轉化、整合、思考、簡單化、生活化等優化教學活動,創新設計來攻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正確「解讀文本」。 「解讀文本」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解讀文本是否到位直接關繫到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關繫到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解讀文本需注意三方面: 1、讀懂文本編排意圖,搞清文中插圖和旁註文字、提示語。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插圖,包括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幾何圖等,在插圖旁還標注文字、提示語,這些有機的編排成分能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能溝通數學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著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 「圓的面積」教材編排就把圓的面積計算用「化曲為直」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化歸思想」,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教材中常出現解題指導思想、方法等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它能幫助教師正確分析難點,突出重點、指導教法,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學生學法,掌握知識要領。例如: 「可能性」例1插圖的旁註文字: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②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③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這三方面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就指出了教學的授新知識點、重點與難點,它可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猜想、把握知識要領、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教師設計比如摸綵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通過實踐活動中的體驗,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2、讀懂例題,弄清例題與習題的關系,疏理授新知識點。 例題是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它具有典型性、規范性。它能讓學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讓老師疏理出授新知識點,能讓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及構思教學設想。習題的作用及難易,教師要心中有數,弄清習題與例題相配合的基本題、變化題、探索實踐題,提高題等的分布情況,正確解讀習題不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延伸。學生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些數學問題嗎?來展開創造性的教學構思。 3、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 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要把握:①通讀全冊,理解單元教學內容,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處理好各年級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②細讀單元,理清知識點,弄清新舊知識聯系點,分析數學新舊知識結合點,分析學生學習新知的思維過程:平衡(舊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發沖突(關鍵)——交流、合作、探究(課堂效果)——新平衡(學懂新知)。解讀本單元的目標,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例題怎樣才能得到落實,達到宏觀與微觀,新知識與舊知識,教學目標與達成構思等的統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讀文本之後,教師應根據解讀文本中獲得的自己所需數學教學資源,疏理授新知識點,真正確立起「教什麼」,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著手進行構思具體的教學設計,確定教學流程,牢牢把握「怎麼教」。設計出簡單、實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學流程,真正體現活用教材。創新設計、大膽取捨、整合轉化、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精讀活用,設計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膽取捨,構思合作流程中,教師要針對教材預設的一些教學對象和教學情景,分析教材意圖、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這些思路,因為:①教材是一種文本化材料,由於文本條件限制,它並不能完全呈現其豐富、獨到的內涵與教學思想,教師應用時必須對其進行合理思考,大膽取捨,分析文本所暗含的精髓,進行程序化、動態化改造;②教材設計思路並不一定能夠恰當反映課程標准思想,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合理反思,有必要時,需打破文本禁錮,批判性繼承,個性張揚地構思創新設計流程;③教材文本設計中的對象、場景、難度、文字提示、旁註未必適合當時、當地的教學,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中對文本進行再加工,真正做到「精讀文本、活用教材」。 「可能性」教學一課來說,教材中安排的是摸棋子的游戲,教材編排中兩個盒子里的各種顏色的棋子都直接呈現給了學生,如果按教材編排思路,在游戲前預先告訴學生紅棋子、綠棋子的個數及盒裝情況,再讓學生做摸棋子游戲,這樣就使游戲失去了懸念。這時我們在教學中就應針對當時、當地及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一些大膽改造,即:把各種顏色棋子換成各種色彩的乒乓球,預先不告訴盒子中裝球個數及顏色,然後開展「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活動,這樣就能更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攻破教學重、難點,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渴望。 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交流、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數學問題,去獲得數學信息,去大膽創造。數學文本內容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通過結構化,情境化等手段將其融於統一組織中,這不過是課程內容的一種文本化方式,教師要根據教材反映的要求,對其進行重新選擇、組織、使數學學習內容更貼近當地學生的生活背景,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有必要時就要大膽創新、合理揚棄、活用教材、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適當合理地「活用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善於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凸突顯數學教學的效果,提升數學教學水平。例如:連減簡便運算一節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大膽舍棄教材中問題情景,舍棄復雜的應用題教學分析,出示較典型算式直擊「演算法」,讓學生自己做,教師用「歸納法」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怎樣做才「簡便」,要「簡便」就要「怎麼算(演算法)」,這樣數學教學就化復雜為簡單。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觀、新理念,我們只有更新觀念,正確到位的解讀文本,靈活應變的活用教材,我們的教學才不會偏離方向。在教學中真正達到正確「解讀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攻破我們的教學重、難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數學課堂因解讀精闢而變得精彩紛呈。

E. 《新課程 新教材 新理念》(三新)練習冊九年級上冊化學質量守恆定律一章的練習題,有答案更好

1.對質量守恆定律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改變

B.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種類改變,原子個數不變

C.在一切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D.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分子數等於生成物的分子數

2.充分加熱a克氯酸鉀與b克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留下殘余固體c克,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

A.(a+b-c)克 B.(a-b-c)克

C.(a-b)克 D.(a-b+c)克

3.下列各項:①原子的數目②分子的數目③元素的種類④物質的種類⑤物質的分子個數⑥各種原子的總數。在化學反應前後,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4、關於質量守恆定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煤燃燒化為灰燼,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B)24克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0克氧化鎂,實際消耗空氣質量為16克

(C)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從質量守恆定律

(D)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有氣體或固體生成的化學反應

5、在化學反應2XY2+Y2=2Z中Z的化學式為 (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6、在反應2Mg + O2 ==2 MgO中鎂、氧氣、氧化鎂的質量比為 ( )

A、 48:32:80 B、 24:32:40

C、 24:32:64 D、 24:32:80

7、對化學方程式2H2 + O2 ==== 2H2O的讀法,錯誤的是 ( )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 B、氫氣加氧氣等於水

C、在點燃條件下,每兩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水分子

D、在點燃條件下,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8、反應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參加了反應,生成了4克C,則有____克D生成。

9、 將24.5克氯酸鉀加熱至完全分解,得到固體質量14.9克,則產生氣體____克。

10、加熱10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反應後稱得殘留物的質量總和為9.52克,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 克;已知石蠟是蠟燭的主要成分,由蠟燭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後的產物是CO2和H2O,判斷石蠟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11、12克的某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

(1)若消耗氧氣的質量為9.6克,則該化合物中有什麼元素?

(2)若消耗氧氣的質量為8.6克,則該化合物中有什麼元素?

12、加熱分解12.25克氯酸鉀,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氣?同時生成氯化鉀多少克?

製取4.8克氧氣,需要氯酸鉀多少克?

13、122.5克氯酸鉀在40克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完全分解後,剩餘產物中有二氧化錳多少克,有氯化鉀多少克?

14、現有含Fe2O3為80%的赤鐵礦石200噸為原料來煉鐵,試計算最多可煉得含雜質為3%的生鐵質量。(提示:煉鐵反應為: 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15、有一塊不純的鋅片15.25克,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生成0.4克氫氣,求此鋅片中含鋅的質量分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

16、現有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使之完全反應,結果發現試管內固體物質的質量比原來減少了4.8克,此時殘留固體的質量為10.2克。

求:(1)生成氧氣的質量;

(2)原固體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質量各是多少?

跪求!!!

提問者: wzcc63621997 - 一級其他回答 共 8 條
檢舉 1.c
2.A
3.D
4.C
5.A
6.沒有相對原子質量表
7.C
8. 3
9. 9.6
10. 0.4g 碳,氫 氧

回答者: 小小木名 - 二級 2010-4-18 10:36

檢舉 1樓的 你多少年沒回顧了···
CADBBAD
3
9.6
0.48
碳氫,氧

回答者: i314612654 - 一級 2010-4-18 17:17

檢舉 第四題選C
B答案16g應是消耗氧氣的質量

回答者: dalanchong11 - 一級 2010-4-18 18:30

檢舉 cadca
沒有相對原子質量表
c
3
9.6
0.4g 碳,氫 氧

回答者: 蒙奇D海王 - 四級 2010-4-19 20:22

檢舉 cadca
c
3
9.6
0.4g 碳,氫 氧

回答者: 與秋水 - 四級 2010-4-22 20:12

檢舉 1.c
2.A
3.D
4.C
5.A

F.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如何用好新教材

這個嗎~應該時刻貫徹大綱的要求,在要求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額外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要求~在基礎上更加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但是一切要保證新課程的進展要順暢~

G. 根據新課程改革和新課程標准所體現的新理念,你怎樣看待學科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1)教科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學生預習、復習和做作業教科書是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領域的基礎。

(2)教科書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它為教師的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學生學習成績的檢查評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教科書有助於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對本學科的要求,分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內容範圍和教學任務。

(4)教科書有助於教師根據本學科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確定本學科的主要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實驗活動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籌安排。

H. 關於新課程改革,它的理念、內容、背景以及你對它的看法,3000字左右。

這次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因此,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 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更符合兒童的特點。
新教材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而開放。由原來教師的教本轉變為學生的學本,更似兒童喜愛的課外讀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歡。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題為中心的呈現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題,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圖,通過說一說、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二、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准》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准》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材安排同一問題不同的演算法,並不是倡導學生去掌握每一種演算法,它是指群體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它也不代表解決這些問題就只有這幾種演算法,而是通過這些演算法的展示,說明在解決問題時,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出各種演算法的特點,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識內容,體現數學的學習和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過去的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減法的關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內的加減法是分開安排的,6到10的加減法是合起來安排的,這樣的「合」有助於學生對同一個情境提出不同的加減問題,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又如:學生生活在三維空間,所以新教材幾何內容從「認識物體」開始,而不是先認識「平面圖形」,這也有利於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建立空間觀念。再如:統計的重心放在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加強了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數學游戲」、「小調查」、「實踐活動」等小欄目,這些小欄目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讓學生通過講數學故事、玩數學游戲等,增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綜合。
四、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這一課標,創設了許多以學生所經歷的事例為情境。如:踢足球、乘車、送水、跳繩、分蘋果、踢毽子、搭積木、買鉛筆等,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同時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於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素材。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索性、題材形式的多樣性、信息呈現的選擇性與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I. 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八年級上冊英語答案

2013秋年武漢市新課標八年級英語上新教材

J. 語文新課程標准與原始大綱有什麼不同

《初中語文新課標與新教材》教學進度表

章次
題目 要求 考核 完成時間
第一章 如何上網學習本課程 學習上網,申請郵箱。
必須完成作業,以後郵件將成為師生聯系的重要手段。(占總成績10%) 第一周
第二章 教學理念和課程觀 完成作業,上網討論。 完成作業,上網討論。(占總成績10%) 第二周
第三章 初中語文新課標解讀與研究 了解新課標;完成布置的作業,並把作業E-M給老師,上網討論。 完成布置的作業,並把作業E-M給老師,上網討論。(占總成績20%) 第三、四周
第四章 新教材與比較評價 了解新教材的特點。 對比新舊教材的變化,了解新教材的特點。(占總成績10%) 第五周
第五章 課堂教學觀摩與評價 觀摩課例,參加討論。 寫一份課評,發給老師,並在討論室與其他人討論。(占總成績10%) 第六周
第六章 人教版語文教材及課程資源開發 了解相關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從老師的FTP中、從相關的網站中下載有關素材。(占總成績10%) 第七周
第七章 新教材與新教學行為 新課標和新教材下的新的教學行為分析。 完成課例觀摩,完成一份學習心得。(占總成績30%) 第八周

考核要求

本課程從第一周開始,第八周結束,請按照教學大綱和進度表進行學習。每章教材要在進度表規定的完成時間內上網瀏覽,完成所布置的作業,我們將公布每一章節學員的成績。

幾點說明:

1、本課程主要面向初中語文教學,指向新課標和新教材,並以新課標為核心內容,涉及課標的各個方面,其中又以語文課標的讀解為重點內容。此外還與新課標下的新教學行為的部分研究有關聯;內容比較多,老師們可以針對課程,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進行有重點的選擇性學習

2、視頻說明:1)視頻主要分專家講話和課例研究兩個部分,因為涉及到的視頻比較多,所佔空間很大,部分視頻將以光碟的形式發給學員;2)網路的視頻分「寬頻視頻」和「窄帶視頻」兩個部分,「寬頻視頻」適合ISDN以上的用戶使用(推薦ADSL);「窄帶視頻」適合普通的56K的MODEN用戶,因為窄帶的畫面相對小,清晰度可能比較差;3)觀看視頻需要的軟體可以在繼續教育遠程網路課程所在的網站上下載安裝,也可以在本課程的「資料室」里選擇下載。主要軟體有:REALONEPLAYER2.0(或者REALPLAYER8.0)用於觀看RM格式的文件、Media Player9.0用於觀看微軟的MPEG、avi、asf、wmv等格式的文件。

3、資料部分:「資料室」是顯示資料的地方,一般以各個章節為單位;另外各個章目下也提供該章資料的鏈接;

附:

《初中語文新課標與新教材》教學大綱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程以教育部關於基礎教育新課程培訓有關意見為指導思想,按照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以推動和引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出發點和歸宿,著眼於解決新課程實施中碰到的問題,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老師提供從理論到實踐等方面的培訓,並以新課程資源建設為中心,盡可能多地提供新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盡快地促進語文教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行為和評價標准,為提高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質量作出努力。

二、培訓目標

更新教師的觀念和課程觀念,盡快熟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掌握語文學科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體系,語文學科課程標準的定位、目標、結構,新課程實施的原則和方法、教材的體系及特徵,通過新課程實施中得出的實踐經驗及典型案例的觀摩和研討,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加生動形象地掌握課改基本理念,並為語文教師提供更多新的語文教學資源。

三、培訓內容

本課程培訓主要面對初中語文教師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義務教育課程標准為核心內容的學習培訓,使語文老師獲得新標准課程與發展的理念,國際、國內課程改革的前沿信息與發展動態,了解信息技術在新課程中的應用等等。

四、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安排

本課程共36學時,除第一次進行集中培訓外,其餘均進行遠程的網路教學。具體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 如何上網學習本課程

第二章 教學理念和課程觀

第一節 課程改革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第二節 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新理念

第三節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學習需要的變革與課程變革

第五節 課程改革對課程觀的影響

第三章 初中語文新課標讀解與研究

第一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全文

第二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一:語文的性質和地位

第三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二:語文課程標准倡導的課程理念

第四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三:設計語文課程目標遵循的指導思想

第五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四:語文課程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第六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五:語文課程目標的相關問題

第七節 語文課程標准讀解六:課程標准對教材編寫的要求

第八節 語文課程標准解讀七:綜合理解語文課程「標准」

第九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中學語文教學

第十節 《語文課程標准》基本特點分析

第四章 語文新教材與比較評價

第一節 中學語文教材的相關歷史

第二節 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的研究背景、內容及其成果

第三節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7~9年級)語文教材簡介

第四節 人教版新課標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 簡評

第五節 三套中學語文實驗教材的橫向比較

第六節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相關資料

第七節 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問題

第八節 課程評價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五章 課堂教學觀摩與評價

請觀看以下三個課例,並就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

1、閱讀課《斜塔上的試驗》田園老師執教:《斜塔上的實驗》田園

2、口語課《婉轉拒絕》錢蓉蓉老師執教:《婉轉拒絕》錢蓉蓉

3、文言文課《幼年記趣》李樂老師執教:《幼年記趣》

第六章 課程資源利用和開發

第一節 語文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

第二節 語文課程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

第三節 多媒體資源開發的相關工具

第四節 網路部分語文資源站點

第七章 新課標與新教學行為

第一節 課程與課程論研究發展的十大趨勢

第二節 課程實施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 課程實施和學生學習

第四節 未來的教師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第五節 新課程的語文教師教學行為

第六節 新課程下新的教學評價

五、考核形式

1、教師必須按課時計劃在網路上學習課程的全部內容,保證學習時間,並完成布置作業,積極參與網路討論。

2、教師在完成課程時提交一份學習本課程的心得。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