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課程的民族團結教育
① 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德育教案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活動目標1.大膽地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 發展走、跑、跳、跨、平衡等基本技能。
2.培養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意識及勇敢、自信的心理品質。
活動准備:輪胎 和幼兒人數相等、小梯子2個、繩子、紙棒、小皮球障礙物若干。
活動過程一、准備活動韻律操( 自編動作): 頭部、肩部、擴胸、體側、體轉、弓箭步、下肢、全身、跳躍二、自由玩輪胎1、幼兒自由組合, 在操場四周自由玩輪胎並探索輪胎的各種玩法。
2、教師觀察: 誰玩輪胎的方法最多, 誰最會玩, 誰能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指導重點:
(1)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及時糾正動作。
(2)指導幼兒滾、走、跳輪胎時, 要注意自我保護, 出汗太多時注意休息, 並用干毛巾擦汗等。
(過渡環節老師擺放器材,生活老師組織幼兒休息、脫衣、擦汗等)三、集體練習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輪胎有幾種玩法, 怎麼玩。
2、集體跨輪胎。輪胎單放或重疊在地上, 單腳從輪胎一端跨入另一端。
3、指導重點:
1、對能力較弱練習難度較大幼兒, 教師可用"你需要老師的幫助嗎"等語言進行提示和幫助。
2. 讓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練習的難度。
四、競賽游戲: 極限挑戰1、將幼兒分成 4 組進行迎面接力, 每組准備輪胎1 個, 小梯子1個。
2、教師示範: 第一、二組幼兒抬著有輪胎的梯子, 到達終點交給對面小朋友; 第三、四組幼兒接過梯子, 到達終點時交到對面小朋友手中, 依次類推。
五、結束部分1.帶領幼兒做腰、腿等部位的放鬆運動。
2. 組織幼兒整理運動器械。
② 為了提高全校師生民族團結意識和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自覺性,某中學黨支部、德育處組織全校師生
(1)①自古復以來,中華民族就制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②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始終維系著中華各族人民團結統一。 (2)①當我們到少數民族地區旅遊、做客時,要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②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對不利於民族團結、不利於社會穩定的言論和行為,要堅決抵制、勇於批評、及時舉報,並團結周圍群眾與之斗爭。 |
③ 如何民族團結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討論發言稿
《數學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麼,怎樣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一、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眾所都知,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某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好大量的准備,備好課,做好課件,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覺得要學生守的規矩,我們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教師以身作則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記得有一次,上課鈴聲響了,我像往常一樣,拿著書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原來喧鬧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靜了.看得出這里剛發生一場「戰爭」,教室門邊的一大塊地上到處都是紙屑,我沒有批評他們,也沒問是誰扔的,彎下腰就開始撿起來.孩子們慢慢聚攏來,一個,兩個,三個,大家一起動手,教室很快就干凈了.我什麼話都沒說就接著上課了,整節課上,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學習非常專心,教學效果很好.下課後,兩個坐在門口的學生主動跟著我進了公室,承認了錯誤,表示了改錯的決心.原來,他們為了一點小事鬧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對方的本子,並賭氣扔了一地.才弄得紙屑滿地.因此,教師必須身體力行,走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用我們慈愛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響他們,用我們溫柔的話語感染他們,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論感化學生,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編排了許多有關德育教育的素材,它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但是,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主要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讀法的時候,我就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和我們縣近幾年來的財政收入等數據讓學生進行讀數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我們家鄉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教學時分秒時,我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告訴他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在教學圓周率時,我告訴學生: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小數的人.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又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教材中,還有許多像「你知道嗎?」這樣的小知識,既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又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就有一段小知識是這樣的:「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時就提出把整個個位以下無法標出名稱的部分稱為微數.小數的名稱是13世紀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提出的,在13世紀中葉我國出現了低一格表示小數的記法.在西方,小數出現很晚.直到16世紀,法國數學家克拉維斯首先使用了小數點作為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分界的記號.」這個小知識既能讓學生學到有關小數的有關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奮發向上的自信心.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數學規律和運算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講授是很單調和枯燥的,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通常我就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我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樹立一種觀念:大家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他們應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好習慣.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如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所有家庭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裡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們談談我們該怎麼.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如,學完小數的加減法後,我讓學生開展「當一回小管家」的活動,要求同學們每天晚上問一下爸爸媽媽當天的開支情況,用一個表把每天開支的各個項目、金額記錄下來.記完一個星期後,讓大家計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錢,一周花多少錢,照這樣算一個月要花多少錢,爸爸媽媽一個月有多少收入,通過計算、比較、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家長的不容易,從而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教師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從點點滴滴做起,有機滲透,潛移默化,就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④ 哪位有小學三、四、五、六年級的民族團結教案,要電子版的。謝謝
以理想教育為主線,以重養成、健心理、講文明為教育基礎,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質為根本.開展以「重情感、重互動、重實踐」的德育原則。教育學生:學會熱愛、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堅強、學會生活,強調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形成:人格上學會自尊、學習上學會自主、生活上學會自理、意志上學會自強、行為上學會自律。 工作要點:1、挖掘德育資源全方位實施德育導師。通過整合多種資源、動員各方力量,從而真正形成了「全員育人」的局面。2、以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為根本,按照「立志成材、好好學習、尊敬師長、誠實守紀、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團結同學、關心集體」的道德規范標准要求,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探索傳統美德教育、民族精神在平時教育中的滲透,學習實施《公民道德實施建設綱要》。3、堅持執行新頒發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經常性工作。進行校規校紀、法律法規教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的意識和習慣。開展誠信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待人、守時守信的優良品質。4、進一步抓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做好住校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到學生宿舍及時了解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生活上的問題。5、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是心理上輔導員,開展心理知識講座,建立心理咨詢檔案,開設心理健康信箱。上好一堂心理活動為主題的班會開放課,完成一篇心理活動課教案,加快中下生轉變工作。6、加強班主任工作指導和考核,舉辦第十六期班主任工作培訓班。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加強對學生法制、安全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情緒環境,良好的心態環境,營造優美的教室環境,建設有凝聚力的集體。每學期至少舉行三次主題班會,對平時班會課,也必須做到不佔用,不空談,有內容、有效果。在工作中堅持熱心、愛心、細心、耐心、恆心和創新的工作態度。積極參加心連心百名教師進千家活動,每學期走訪1/6班級學生家庭,每學期每位班主任至少與每一位同學談一次話。班主任平時要做到六在位:升旗、廣播操在位、課外體育鍛煉在位、全校學生大會、年級、班級活動等集體活動在位。班主任會議在位,重視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包括自行車停放、衛生、紀律、行為規范等。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的育人環境,與團委一起辦好文化藝術周。8、全校深入開展「五尊」、「五不」、「五遠離」活動。「五尊」即尊敬國旗、國徽、尊敬父母、尊敬老師、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五不」即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說謊話、不說臟話、不欺負同學;「五遠離」即遠離煙酒、遠離網吧、遠離迷信活動、遠離賭博、遠離毒品。積極傳承中華美德,爭做文明學生,通過生活中點滴小事進一步提高基礎道德素質。9、班主任認真做好班會課計劃,認真完成每堂班會課。一學期交一篇主題班會課電子文稿。10、關心貧困學生,做好扶貧助學工作。11、關心幫助後進生,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好重點人,重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