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機器人課程
A. 嘉善縣第二實驗小學2013年獲得全國機器人比賽一等獎的是誰
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在吉林長春落下帷幕。嘉善縣第二實驗小學機器人代表隊力戰群雄,一舉奪得小學組足球機器人項目金牌,圓了全國奪金之夢。
本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由中國科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吉林省科協、吉林建築大學共同承辦。本屆賽事內容豐富生動,有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機器人創意比賽、機器人足球比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以及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五個比賽項目,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建設兵團及港澳等33個地區的526支省級冠軍代表隊1517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是競賽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賽事。
嘉善縣第二實驗小學機器人俱樂部自2008年成立以來,成長迅速,2009年奪得全國第四名(二等獎)。2010年,在縣教育局「發展性項目評價」的引領下,學校將科技教育確定為學校自主性發展重點項目。幾年來,學校機器人俱樂部先後獲得7個市冠軍、3個省冠軍。2011年再次奪得全國大賽第三名(二等獎)。2012年年底被縣教育局評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幾年來,學校科技教育不斷轉型升級,立足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的培養。以「兔兔樂園」和「機器人俱樂部」發生的故事為素材創編的校園劇、歌舞劇兩次獲得縣「小杜鵑」藝術節金獎第一名、嘉興市「石榴獎」第一名。2013年,機器人俱樂部將硬體裝備優勢轉化為技術創新優勢,著力進行比賽方案設計創新和同伴合作能力提升,以此提高參賽隊伍的整體實力,在2013年FLL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中國公開賽華東賽區直選賽中初露端倪,兩支參賽隊分獲一等獎和三等獎,在本次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中再顯身手,一舉奪得足球機器人一等獎,圓了全國奪金之夢,第三次在全國舞台上展現了第二實驗小學「活教育」理念下「活力學生」的風采。
記者了解到,科技興校已成為嘉善縣第二實驗小學的發展品牌,該校每年定期舉辦的科技節掀起了科技教育的新浪潮。形成了「一節一主題,年年有進步」的喜人局面。學生們的科技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勵,從「放飛創新的夢想」到「科技創新我參與我快樂」;從「創造始於問題」到「分享創造的快樂」,科技創新的意識,已在學生中根深蒂固。
該校領導表示,如今科技已成為鍛造「活力學生」的有效載體,本次機器人全國賽奪金夢圓,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對推動學校探索「活教育」的發展之路注入新的活力,學校科技教育之路將越走越精彩。
B. 少兒編程是什麼,怎麼學
少兒編程教育是通過編程游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的課程。
少兒編程學習年齡段:
4-6歲:少兒編程小游戲
這一階段不必刻意學習,可以玩一些不含字母的編程小游戲,比如用指令控制一個角色到達終點,繞過障礙物,用循環來完成重復任務等等。
7-9歲:可視化少兒編程學習
這一階段孩子的邏輯思維開始更快地發展,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系統的編程學習計劃,但還是要以興趣為主,讓孩子喜歡上編程。7-9歲的孩子可以用可視化的編程工具來完成稍微復雜一些的任務,比如Scratch少兒編程、App Inventor等。
10+歲:代碼編程語言學習
10+歲的孩子可以開始學習一門真正的編程語言,比如Python,初步學習演算法、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編程,嘗試編寫軟體。也可以接觸一些硬體編程,比如用Arino做個小機器人等等。
(2)全國中小學機器人課程擴展閱讀:
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將編程納入中小學基礎課,我國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提出在中小學階段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可見,編程學習低齡化,正成為教育的新趨勢。作為互聯網原住民,電子產品深入影響著這些少兒的日常生活,學編程未必是拔苗助長。在分析、設計、優化的編程實踐中,孩子的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將得到鍛煉。
不可否認,時下的少兒編程行業有待規范,但這並非編程本身的錯,關鍵在於如何讓它更好地與少兒對接。多一些圖形化編程、趣味化教學的探索,多一些由易到難的課程設置,必將有更多孩子進入編程的大門。
C. 為什麼全國中小學都在進行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教育是發展比較迅猛,不過也不是全國都在進行,經濟發達的城市機器回人教育比較普及,三答四線城市的培訓機構少點。機器人教育與傳統校內灌輸式的傳輸知識不同,它側重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機器人教育旨在激發學生天性好學的潛能,使老師有機會在課堂上扮演顧問的角色,指導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方向,而不僅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個結論,搭建一個作品。你會發現,孩子會開心的告訴你這堂課我搭建了什麼,這個是橋、那個是升降機等等。
機器人教育以全面發展孩子的技能為目標,有利於孩子的邏輯思維的提高,數學、物理、編程、預測和分析能力等
D. 關於第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8
准確運用圖形、色彩等視覺表達語言,處理好畫面空間、明暗,具有形式美感
10
構圖完整、合理,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組畫作品前後意思連貫
7
電腦藝術設計
內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
8
設計意識獨特,畫面空間和諧
12
表現形式美觀、新穎、准確,具有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易於理解和接受
5
電腦動畫
內 容
分值
能運用圖形、色彩、空間、動作、音效等視、聽覺元素表達內容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審美情趣和故事情節
8
角色形象有特點、有性格,場景符合情節的需要,動畫語言生動、引人入勝
7
音效與主題風格一致,具有藝術感染力
5
前後意思連貫,構圖完整、畫面美觀、色彩和諧
5
電子報刊
內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8
版面設計生動活潑,圖文並茂,前後風格協調一致
10
封面、封底和報頭的設計突出主題
7
網頁
內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製作水平
8
完美運用各種形式表現主題,有感染力
10
界面美觀、布局設計獨到,富有新意
7
程序設計
內 容
分值
完美運用有關形式表現主題,有實際意義
15
界面美觀、布局合理,設計富有新意
10
(4)技術性(20分)
電腦繪畫
內 容
分值
選用製作軟體和表現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准確、適當、簡潔
12
電腦藝術設計
內 容
分值
選用製作軟體和表現技巧准確、恰當
8
技術運用准確、適當、簡潔,視覺表現效果好
12
電腦動畫
內 容
分值
選用製作軟體和表現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准確、適當、簡潔
6
畫面播放流暢,視聽效果好
6
電子報刊
內 容
分值
選用製作軟體和表現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准確、適當、簡潔
6
結構清晰,導航和鏈接無誤
6
網頁
內 容
分值
選用製作軟體和表現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准確、適當、簡潔
6
人機交互方便,結構清晰,導航和鏈接無誤
6
程序設計
內 容
分值
演算法簡捷,思路清晰,方法獨特
8
兼容性好,維護方便,易於安裝和卸載
6
使用方便,人機交互好
6
2.評比辦法
(1)技術測試:內容包括提交文檔是否齊全、身份資格初審、作品安裝、運行測試等。通過技術測試的作品提交復評,並於2008年5月20日至6月10日期間,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http://www.cbern.gov.cn)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2)復評:由「活動組委會」特聘專家、各省推薦評委等有關人員組成評審組,對作品進行復評。
(3)綜評:由評審組全體評委根據復評結果,進行綜合評審,並報活動組委會審定。
(4)面試:2008年暑假期間,以「第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夏令營暨頒獎儀式」形式組織部分獲獎作品作者參加面試。
面試方式:技術測試+答辯。
①技術測試:作品作者根據命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上機操作獨立完成命題作品,由評審組專家現場審議其使用電腦及相關製作工具軟體的熟練程度。
「活動組委會」將在現場提供有關電腦設備、製作工具(軟體)和部分素材資源。
②答辯:通過技術測試的作品作者,在8分鍾時間內演示、介紹自己的參賽作品,回答評審組專家的現場提問。
在活動組委會審定的綜合評審結果的基礎上,按照面試情況最終確定作品獲獎等級,由活動組委會頒發獲獎證書。
3.作品使用
各地推薦上報的合格作品將長期放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上,供廣大中小學師生學習、觀摩和應用。部分優秀作品,將編輯、加工後製作成《2008年第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優秀作品集錦》(CD-ROM),供廣大師生交流學習。
四、「競賽類項目」項目分類、競賽規則及有關要求
(一)項目分類
小學組:機器人滅火、一對一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競賽
初中組:機器人滅火、二對二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競賽
高中組:機器人滅火與搜救、二對二機器人足球
(二)競賽規則
機器人滅火競賽規則(見附件一)
機器人足球競賽規則(見附件二)
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競賽規則(見附件三)
競賽類項目分為現場比賽和技術測試兩部分。現場比賽中獲得第一至第四名的參賽隊隊員參加技術測試,即要求隊員在規定時間內根據命題編程,使機器人完成相應任務。技術測試所用電腦和機器人由參賽隊員自備。
(三)有關要求
1.報名事項
(1)機器人滅火項目:各省按不同學段組別限額報1個隊,每隊限報1人;
(2)機器人足球項目:各省按不同學段組別限額報1個隊,小學組每隊限報1人、初中組和高中組每隊限報2人;
(3)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項目:各省小學組、初中組限額報1個隊,每隊限報2人;
(4)每個選手限報一個項目,每個項目限報1名指導教師。
各省級教育部門以省為單位於2008年6月10日前(以郵戳為准)提交報名表(附表4和附表5)和省級裁判員推薦表(附表6),並以電子文檔形式報送參賽隊員照片、機器人照片和機器人「創作說明」(包括設計方案和編程思路等)。「創作說明」等資料將於競賽結束後公開,供各地中小學生交流與學習。
2.競賽時間
與2008年暑期舉辦的「第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夏令營暨頒獎儀式」同期舉行,通知另發。
3.競賽場地及器材
對中小學生參加競賽的機器人產品和廠家不作限制,符合「機器人」定義概念的各類機器人產品均可參加競賽活動。
參賽所需器材(機器人、計算機及程序軟體)由參賽選手自備。
競賽場地及其他相關器材由「活動組委會」提供。
五、獎項設置
1.個人榮譽獎項
(1)「評選類項目」按照學段組別和項目類別分設。
其中:小學組、初中組設一等獎8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20名;
高中組設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20名。
註:為配合「中國國際動漫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電腦動畫組的獲獎名額將根據實際報送作品數量適當增加。作品獲獎等級和數量由「活動組委會」參考專家綜合評審意見和面試情況做出最終的確定。
(2)「競賽類項目」按照學段組別和項目類別分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
為獲獎作者(選手)頒發獲獎證書。
為獲獎作者(選手)的指導教師頒發榮譽證書。
2.組織榮譽獎項
設省級教育部門「最佳組織獎」10個。
具體評選規則:
指 標
排 序
記分
各省參與「活動」的中小學校數百分比和中小學生數百分比之和
由大到小排序
序號×0.2
各省組織工作情況,如報送資料是否齊全並符合要求等
按技術測試得分由大到小排序
序號×0.3
各省獲獎積分:
一等獎數×7+二等獎數×4+三等獎數
按積分值由大到小排序
序號×0.5
按以上3個指標記分之和由小到大排序,前10名獲「最佳組織獎」。
六、「活動」組織
1.組織領導
「活動」由「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組織委員會」領導、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指導,中央電化教育館、教育部考試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
「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組織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設在中央電化教育館技術開發與網路建設部。
2.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60號88信箱,中央電化教育館技術開發與網路建設部
郵政編碼:10003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6490951 66490952 傳真:(010)66490950
聯系人:付濤、施楓
附表1
「評選類項目」( )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作品名單
序號
組別
項目
作品名稱
作者姓名
所在學校、年級
指導教師
註:請務必用Excel填寫報表,並提交電子文檔。
附:
參加本屆「活動」評選類項目的中小學校總數: 所,佔全省學校總數: %;
參加本屆「活動」評選類項目的中小學生總數: 萬人,佔全省學生總數: %。
推薦單位簽章:
2008年 月 日
作品編號
盤 號
(以上由組委會填寫)
附表2(正面)
「評選類項目」推薦作品登記表
(省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作品名稱
作品大小/時間
MB/ 分
組 別
□ 小學 □ 初中 □ 高中
項目名稱
□電腦繪畫 □電腦動畫 □電子報刊
□網頁 □電腦藝術設計 □程序設計
作者姓名
性 別
出生日期
所在學校(按單位公章填寫)和年級
指導教師姓名
性 別
職務/職稱
所在單位(按單位公章填寫)
學校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作者2寸免冠照片,建議使用電子版列印)
(作者2寸免冠照片,建議使用電子版列印)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
我(們)在此確認上述作品為我(們)的原創作品,不涉及他人的專利權或著作權。
我(們)同意「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組委會」合理使用我(們)的作品,並將我(們)的作品整理、編輯、加工、製作成《2008年第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優秀作品集錦》。
作者簽名(不得列印或代簽):
2008年 月 日
附表2(背面)
作品創作說明
創作思想(解釋作品創作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創作過程(解釋運用了哪些技術或技巧完成主題創作,哪些是得意之處)
原創部分(列明哪些部分屬自己原創)
參考資源(詳細列明參考或引用他人資源的出處)
製作用軟體及運行環境
報送材料清單(作品及源文件、作品登記表、創作說明等)
其他說明(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附表3(正面)
「評選類項目」各省組織單位及聯系人信息表
組織單位名稱
聯系人
職務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手機
電子信箱
@
傳真
註:請將該信息表電子版於2008年1月1日前發送至:[email protected]。原件隨後和推薦作品一並報送。
(省級教育部門簽章)
2008年 月 日
附表3(背面)
「評選類項目」( )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評委情況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職稱
熟悉項目
□電腦繪畫 □電腦動畫 □電子報刊
□網頁 □電腦藝術設計 □程序設計
單位名稱
職務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電話
( )-
手機
電子郵箱
@
工作簡歷:
推薦意見:
(省級教育部門簽章)
2008年 月 日
註:一、推薦評委的基本條件及注意事項
每省可推薦3名評委,包括大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電教人員各1名。推薦人選須具備以下條件:
1.有高級職稱,年齡在55周歲以下;
2.能熟練操作計算機;
3.至少熟悉2項「評選類項目」。
說明:參加本項活動評比工作3次(包括3次)以上的評委,原則上不再推薦。
二、組委會在資格審核基礎上,根據評審工作需要,從中遴選評委人選,並以書面形式邀請參加評審工作。
附表4
「競賽類項目」參賽名單
推薦省份:
組別
參賽項目
隊員姓名
性別
所在學校和年級
指導教師
小學
機器人滅火
1對1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
工程挑戰賽
--破解能源
初
中
機器人滅火
2對2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
工程挑戰賽
--破解能源
高
中
機器人
滅火與搜救
2對2機器人足球
附註:
參加本屆「活動」競賽類項目中小學校總數: 所,約佔全省中小學校總數: %;
參加本屆「活動」競賽類項目中小學生總數: 萬人,約佔全省中小學學生總數: %。
推薦單位簽章:
2008年 月 日
附表5
競賽類項目(組隊)報名表
(省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每隊填寫一表)
省份
參加
項目
□ 機器人滅火
□ 機器人足球
□ 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
組別
□ 小學 □ 初中 □ 高中
隊員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所在學校(按單位公章填寫)和年級
指導教師姓名
性別
職務/職稱
所在單位(按單位公章填寫)
聯系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參賽學生2寸免冠照片,建議使用電子版列印)
(參賽學生2寸免冠照片,建議使用電子版列印)
隊員姓名:
隊員姓名:
我(們)在此確認上述作品編程是我(們)原創構思並編寫,不涉及他人的專利權或著作權。我(們)同意「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組委會」合理使用我(們)的作品,並將「創作說明」等資料於競賽結束後公開,供大家交流與學習。
隊員簽名(不得列印或代簽):
2008年 月 日
附表6(正面)
「競賽類項目」各省組織單位、聯系人信息表
組織單位名稱
聯系人
職務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手機
電子信箱
@
傳真
註:請將該信息表電子版於2008年1月1日前發送至:[email protected]。原件隨後和相關參賽資料一並報送。
(省級教育部門簽章)
2008年 月 日
附表6(背面)
「競賽類項目」( )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裁判員情況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職稱
熟悉項目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破解能源
單位名稱
職務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電話
( )-
手機
電子郵箱
@
傳真
工作簡歷:
推薦意見:
(省級教育部門簽章)
2008年 月 日
註:一、裁判員(各省自願推薦)基本條件及注意事項
1.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教育行政人員、教研人員、教師均可;
2.熟悉1-2項競賽類項目;
3.有省級比賽裁判經驗;
4.年齡在40周歲以下。
二、組委會進行資格審核後,根據競賽工作的需要,遴選裁判員人選,並以書面形式邀請參加競賽類項目裁判工作。
附件一
機器人滅火競賽規則
一、任務
機器人滅火是模擬現實家庭中機器人處理火警的過程。
製作一個由計算機程序控制的機器人,在一間模擬平面結構的房間里運動,找到代表房間里火災點的正在燃燒的蠟燭並盡快將它撲滅。
二、標准
1.模擬房子平面結構和特性
機器人滅火競賽的場地平面結構示意圖見《規則附件》。示意圖中的尺寸供練習和實踐時參考,競賽場地的實際尺寸與示意圖給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許有1cm范圍內製作誤差。最終競賽場地以當天現場提供為准。
模擬房間的牆壁高33cm,材質為木板。牆壁為白色。競賽場地地板為黑色的光滑木製表面。地板允許有介面,但接合處平整並為同樣的黑色。有一些機器人可能採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物質來撲滅蠟燭火焰,所以當每一場競賽後應清理場地。不保證每一個機器人在該次競賽過程中,地板都能保持完全黑色。
競賽場地模擬房間里的整體地面是水平的,沒有斜坡和樓梯。場地平整度要求:在不連續區域小於0.3cm水平誤差。
房間所有走廊和門框的寬度均不小於46cm。門框上沒有門,在門框所在地面上用一條2.5cm寬的白線表示房間入口和門。
機器人必須從競賽場地中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中開始啟動,如示意圖中標有「H」的正方形,代表起始位置。實際競賽場地並不標記「H」。
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為30cm×30cm邊長,正方形的對角線交點將設在46cm走廊的縱向中心線上。
參賽選手可以用一些裝置來校正機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置。一旦啟動,它可以在競賽場地中向所希望的橫向或縱向運動。
2.場地照明
競賽場地周圍的照明等級根據比賽實際場地條件確定。
參賽者在競賽前將有時間了解場地及周圍環境燈光等級。競賽期間的照明條件是相對穩定不變的,因此,不會為遷就個別競賽者的要求進行調整。機器人滅火競賽具有一定挑戰性的特點之一就在於機器人應能夠在一個含不確定照明、陰影、散光等實際情況的環境中運行。
3.機器人
機器人的整體外形尺寸在出發前和任務完成後都應在30cm×30cm×30cm之內,包括機器人的觸角、探測物及裝飾物。
對機器人的重量、製作材料、產品型號等不作限制。
4.蠟燭
蠟燭的火焰代表房間內機器人試圖找到並撲滅的火源。火源的火焰位置有效高度(指火焰底部距場地表面的距離)在15cm至20cm之間,火焰本身高度將控制在2cm至3cm之間。否則,將會調整或更換蠟燭。
蠟燭是直徑1-2cm的白蠟燭。
當蠟燭的火焰位置在上述的有效高度范圍內,機器人啟動之後,不管此後蠟燭火焰具體高度是多少,要求機器人能發現火焰。
蠟燭被安裝在一個7cm(長)×7cm(寬)×3cm(高)的塗了半光澤黃色的木質基座上。
5.感測器
在沒有與其他規則和規范有抵觸的情況下,對感測器的型號沒有限制。
6、電源
競賽場地提供220V/50HZ交流電源。
7、傢具
競賽場地內有一件模擬傢具。由抽簽確定房間號之後,這件模擬傢具將擺放在該房間的示意位置。機器人可以接觸模擬傢具。模擬傢具是一個不大於12cm直徑的塗了半光澤黃色的圓柱,柱高30cm、重大於3公斤。
三、規則
1.機器人運行
機器人一旦啟動必須在沒有參賽選手的干預下自動控制,即:機器人必須是由計算機程序控制,而非人工現場控制。
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可以碰撞或接觸牆壁,但是不能標記和破壞牆壁。當機器人經過競賽場地時不能把任何東西留在後面,並且不能在競賽場地留下任何可以幫助它運行的標記。如果裁判認為機器人編制的程序是在故意沖撞競賽場地(包括牆壁和模擬傢具),該機器人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或成績。
機器人搜救:在高中組比賽中,將列入搜救模式及回家模式。
機器人滅火後才能進行搜救。
搜救對象放在火源房間中。在房間中靠牆壁,有一條內側直徑為15cm、半圓形、寬2.5cm的白線,搜救對象是一個位於半圓圓心位置的白色豎立的膠卷盒。機器人在進入白圈後,必須做出搜救動作,拾起膠卷盒(完全離開地面)並離開房間才算作有效搜救。在「回家」途中如果搜救對象沒有被攜帶或中途丟失,則判回家模式失敗。
2.熄滅蠟燭
機器人不能運用任何破壞性的或危險的方法來撲滅蠟燭。它可以運用水、空氣、CO2等物質,或者使用機械方式,但是禁止使用任何危險的或可能破壞競賽場地的方法或物質。比如,不能通過燃放爆竹產生沖擊來使蠟燭熄滅,也不能通過碰倒蠟燭而使蠟燭熄滅。
蠟燭在燃燒時不允許被撞倒。如果機器人在進行滅火動作的過程中碰撞蠟燭,機器人運行成績仍然有效。如果蠟燭被撞倒,按未完成滅火任務處理。
機器人撲滅蠟燭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雜物,例如:水、發酵粉、生奶油等遺留物,將在該次競賽之後的間歇時間由裁判進行清理。
機器人在開始滅火動作時,必須完全進入蠟燭所在房間(即:機器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全部越過房間門口地面的白線,而不是在線外或者踩在線上),並且機器人必須有部分或全部到達距離火焰30cm的圈以內。
3.蠟燭位置
由抽簽確定房間號,蠟燭將擺放在該房間的示意位置。在機器人所經歷的三次比賽中,蠟燭不會放在相同的房間里。
4.感測器
禁止參賽選手在模擬房間的牆面或地面放置任何標記、「燈塔」或反射物來幫助機器人導航。
競賽場地周圍燈光可能是具有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的光源,如果機器人使用光感測器找蠟燭或探測牆壁和模擬傢具,設計者應採取措施避免這些光源對它的影響。
5.安全
如果現場裁判認為機器人的行為對人員或設備有危險或可能有危險,現場裁判員可以隨時終止競賽。參賽機器人不能使用任何易燃易爆物質。
四、競賽
1.競賽方式
(1)在小學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不採用回家模式。
(2)在初中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必須採用回家模式。
(3)在高中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完成滅火任務之後,須完成搜救模式和回家模式。
2.競賽順序
參賽選手和所製作的機器人通過抽簽確定參加競賽的先後次序。
競賽順序一旦排好不再改變。因每輪所有參賽隊完成競賽所需時間的不確定,每一輪競賽開始的時間不固定。
所有機器人必須按照規定的順序進行比賽。在所有機器人第一輪比賽結束後再開始下一輪的比賽。
在兩輪比賽之間,參賽選手可以調整和修理機器人,但不允許更換機器人。
前一個機器人比賽時,後一個參賽選手應做好准備工作,等待裁判員點錄。
每個隊員有2分鍾時間進入賽場准備,准備工作完畢後示意裁判。2分鍾內沒有準備好的機器人將喪失這一輪比賽資格並被記錄為一次無成績,但不影響參加下一輪比賽。
隊員進入比賽場地,進行2分鍾調試和適應場地後,由隊員將機器人放置在起始位置,並將啟動方法告知裁判。然後抽簽確定任務房間,由裁判員啟動機器人。三輪比賽抽出的房間不會相同。
3.時間限制
機器人需在3分鍾內找到並熄滅蠟燭。在3分鍾之後仍未撲滅蠟燭火焰,裁判將終止該參賽選手及機器人的該輪比賽,滅火成績按照3分鍾記錄。
對於初中組比賽,機器人回家模式的最長時間是4分鍾。熄滅蠟燭後開始計時,超過限定時間仍未完成回家任務的機器人,裁判將終止該輪比賽。回家時間按照4分鍾記錄。
對於高中組比賽,機器人要求依次完成滅火、搜救和回家任務。搜救時間從熄滅蠟燭開始計時,直到機器人拾取了搜救對象,並且離開蠟燭和搜救對象所在的房間時為止。搜救模式的最長時間為3分鍾。如果機器人3分鍾內沒有完成搜救任務,裁判將終止比賽。搜救成績按照3分鍾記錄,同時按照4分鍾來記錄回家成績。
回家模式從機器人離開搜救對象所在房間開始計時,直到機器人回到「
E. 中國和美國中小學教育系統,在機器人,人工智慧時代各有什麼特點
1.機器人教育形來式。機器人教育自在中美中小學中或作為機器人技術課程,或作為課外活動,或作為機器人主題夏令營等定期活動,或作為輔助性工具,形式比較豐富。
2.為學生創設自主發揮空間。大多數機器人課程都是以團隊為活動單位,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活動。機器人的競賽幾乎都是由學生操作,學生組成團隊,編寫機器人程序,參加比賽。
3.評價方式。美國機器人課程的評價要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我反思,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有助於全面反映學生在課程中所獲得的知識以及知識的靈活運用情況。評價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與設計項目的完成情況,也可根據學生的實質性成果來進行。
4.課程具有明顯的學科交叉性。由於機器人技術自身的綜合性和機器人技術應用領域的廣泛性,導致機器人課程跨學科、交叉性的特點十分明顯。在中美中小學的機器人教育中,往往結合進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
5.涉及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這個特點在美國高校的機器人教育中表現的十分明顯。
6.充滿趣味的「做中學」。美國機器人課程幾乎都有實驗課,學生藉助各種工具平台製作、組裝實體機器人或編寫、調試機器人程序,十分強調在做中學。國內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重視這一點。
F. 關於遼寧省2013年高考:孩子高一時參加全國中小學機器人大賽獲得一等獎,能否獲得高考加分
很遺憾,不能。
2013及以前參考高考,享受加分的范圍:
1. 省級優秀學生
2. 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和優秀團幹部
3. 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名為「國家級一等獎」,不是「省一等獎」】
或全國決賽一、 二、三等獎者(按教育部下發的名單);
【競賽科目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科,而語文和英語不是】
4.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
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一、二等獎(按教育部下發的名單);
5.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按教育部下發的名單);
6.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取得前六名(列入國家體育、教育行政部門競賽計劃的,有等級制度標準的項目),以及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且在報考當年通過省級招生考試委員會會同體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測試並被認定的考生。
其他:
7. 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加10分
8. 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20分
9.喀左、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新賓、清原、鳳城、岫岩、寬甸、北鎮、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
10. 「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學畢業的某些少數民族考生【和諧】,加10分
如果有多個加分,好像是取最高值。加分不能累加。
2014年及以後參加高考,五大科競賽不再加分,並且不保送。加分的體育項目減少。
G. 全國級中小學科技方面類的比賽(比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智能機器人大賽),只要科技相關就行!多謝
我剛來參加過的比賽。
給你網頁鏈接自。
http://robot.xiaoxiaotong.org/這個是每年7月底或者8月初的機器人比賽,主辦方是中國科協。
必須經過省賽選拔,難度很大。今年在鄭州比。
http://www.grandar.com/newscenter/notes/2010/0707/233.html這個是機器人智能協會主辦的比賽,屬於民間組織,但和國際賽接軌,比賽不用選拔,可以直接報名參加。時間是每年的11月份。
兩個比賽我校都拿過金獎哦。
H. (2012株洲一模)中國機器人農民發明家吳玉祿(被譽為中國的特斯拉)只有小學文化,為了給他的機器人吳
解答:
I. 中國和美國中小學教育系統,在機器人,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各有什麼特點
機器人教育形式。機器人教育在中美中小學中或作為機器人技術課版程,或作權為課外活動,或作為機器人主題夏令營等定期活動,或作為輔助性工具,形式比較豐富。
為學生創設自主發揮空間。大多數機器人課程都是以團隊為活動單位,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活動。機器人的競賽幾乎都是由學生操作,學生組成團隊,編寫機器人程序,參加比賽。
評價方式。美國機器人課程的評價要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我反思,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有助於全面反映學生在課程中所獲得的知識以及知識的靈活運用情況。評價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與設計項目的完成情況,也可根據學生的實質性成果來進行。
課程具有明顯的學科交叉性。由於機器人技術自身的綜合性和機器人技術應用領域的廣泛性,導致機器人課程跨學科、交叉性的特點十分明顯。在中美中小學的機器人教育中,往往結合進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
涉及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這個特點在美國高校的機器人教育中表現的十分明顯。
充滿趣味的「做中學」。美國機器人課程幾乎都有實驗課,學生藉助各種工具平台製作、組裝實體機器人或編寫、調試機器人程序,十分強調在做中學。國內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重視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