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實例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實例

發布時間: 2021-01-24 08:56:27

Ⅰ 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首先明確三級目標:教學目標、學科(課程)目標、課堂教學目標

一、不同歷史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

A、建國初—60年代

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強「雙基」教學

B、60年代中——70年代末

不僅要加強雙基,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雙基,培養能力

C、80年代初——80年代末

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能力,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D、90年代初——90年代末

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還要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時發展

E、21世紀初始

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從這樣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目標的認識一直在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目標不斷地豐富,不斷地提高要求,這是時代的反映,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的分析

我們要注意的是上面所列舉的目標指的是不同歷史階段的數學教學(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指學完這一門課程應該達到的目標,而並不是在學習這門課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達到課程目標中所規定的目標,更不是每一節課都要達到的目標。這里有一個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有一個一般與特殊的區別,雖然整體目標是由一節一節課的課時目標累加起來而達到的,但決非每一節課都要「面面俱到」,因此准確制定和把握每節課時目標,才能最終完成課程的目標。

在現實教學實踐中,會有一些小學數學課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魚與熊掌兼得」,如既強調過程又注意結果,但多數的課只能做到要麼得「魚」、要麼得「掌」,之所以兩者只能得一,除了一些主觀因素(比如教師本身)以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時間。課堂教學時間是一常量(40分鍾),真正讓學生經歷與體驗,真正讓學生獨立思考,真正讓學生交流與合作,要實現任何教學目標,時間是一個保證要素。如果我們既要強調過程讓學生體驗充分,又要讓學生落實「雙基」,往往是行不通的。事實上,有經驗的教師往往不是在一節課上方方面面都突出,而是突出一兩個方面。

三、准確制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對於數學教學目標,我們要有一個整體觀念,一方面要認識到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大目標,是通過一節一節課的教學,一個一個單元的教學,一個一個知識領域的教學,一個一個年級的教學目標組合起來完成的。另一方面,每節課都是整體中的一個部分,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是實現數學課程目標的一部分,即每一節課是對整體目標達成作出某一方面的貢獻。如有一些課可能貢獻「過程」,另一些課可能貢獻「結果」。從整體上看,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但在涉及到一節課時,可能會在教學目標上有所側重,這節課可能會強調過程、強調經歷、強調體驗,這樣的課常常是探索性比較強的課;而另一些課,可能在目標上更側重知識與技能的練習與鞏固,或者是注重學習某種數學思想、方法。

學生的學習也一樣,各種學習方法都有自己的獨特作用,學生學習需要經歷各種方式。這節課在強調過程上更加側重一些,更加重視一些,學生就會對結論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種感覺上去理解,對結論產生的理解會更深透一些,而下一節課可能是「雙基」的落實做得更好一些,這就可能會對結論掌握的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練,但總體上說,學生的「營養均衡」,這就達到了數學教學的課程目標。

我們在制定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終身「受用」的因素,如主動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熱情、學會學習、相互尊重、誠實待人等等。同時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在新課標中,用來闡述目標的動詞有二大類:一類是用「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目標動詞;另一類是用「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這兩類動詞著手,我們可以把課分成兩類:一類更側重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另一類更側重過程性目標的實現。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更側重」,事實上任何一節課都會有知識與技能目標以及過程目標兩個方面,這兩類目標從理論上說是辯證統一的,在一個單元或更長的一個教學時段內也是沒有沖突的,但在一節課中有時會有矛盾,因此我們在考慮課時目標時,應注意「更側重」,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兩類目標都不能很好達到的現象。

在一節課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常常有許多想法非常好,目標十分豐富,但當進入課堂真正與學生交流時,就會發現很多設想只有在「理論」上可以實行,實際上難以達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學會用「更側重」的方法確定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Ⅱ 小學數學階段課程目標是怎樣描述的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
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 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1~3年級) 第二學段(4~6年級)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內的數、小數、簡單給分數和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 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 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 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 數等進行描述.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系的過程,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圓的基本性質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的基本 性質,初步認識投影與 視圖、掌握基本的識圖、作圖等技能;體會證明的必要性、能證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從事收集、描述、分析 數據,作出判斷並進行 交流的活動,感受抽樣的必要性,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知道頻率與概率的關系,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 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系、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刻畫事物間的相互關系.
●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的相互轉換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能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並作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
●能用實例對一些數學猜想作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樂於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 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 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 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 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認識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 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 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地區不一樣要求也不盡然,不過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請舉例說明,影響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影響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基本因素有:1、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學校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數學課程目標的制定要考慮社會發展對學生未來數學素養的需求,這是學校教育的功能決定的。另一方面,課程目標的確定也應當體現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要使學生通過學校課程的學習更好的理解社會,認識社會,解決社會問題。首先,隨著科學及時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需要具有更高數學素養。如:怎樣面對天氣預報中的「降水概率」。其次市場經濟需要人們掌握的有用的數學,如:與經濟活動的有關的比和比例。最後,生活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數學語音,如:分數、小數到處可見。2、數學科學發展的影響。現代數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再也不能按照傳統的數學內容體系來安排中小學數學內容。數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突出標志就是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新的應用數學方法的產生,如:計算機。帶有新特點的獨立的應用數學的形式,如:資訊理論這些發展使人們對數學產生了新的認識,它不再是絕對真理,它也具有可誤性。3、兒童發展因素的影響。考慮兒童的發展因素,不只是適應兒童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包括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學生交流能力、數學情感和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滿足、促進兒童的發展是數學課程的首要目標,掌握有用數學,研究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

Ⅳ 新課標小學數學課程總目標的四個方面之間有什麼關系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總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1知 識 與 技 能
●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 學 思 考
●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 決 問 題
●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 感 與 態 度
●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第二學段目標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 識 與 技 能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 、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數 學 思 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 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系、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解 決 問 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情 感 與 態 度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Ⅳ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為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四個維度。
具有導向、激勵 、評價 的功能。

Ⅵ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准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6)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實例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Ⅶ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問題,是案例分析,

應該是讓老師做的吧!我不太懂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簡單談談看法:
(1)這個內教師的做法違背了以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他預想的課程狀況被打亂,不能靈活變通。而且忽略了普遍性,只針對這一個學生教學。
(2)如果我是這個老師,當這個學生第二次能快速地給出正確答案時我會好好地表揚他一番,然後把話題轉向全班同學,「這位同學非常聰明,看來他很善於動腦,他已經發現了其中的秘密,但是其他同學是否也知道這其中的秘密呢?」「哦,大部分同學還不知道,這樣好不好?這位同學,讓我們一起帶領同學們來探索這其中的奧秘吧!」從而引入新課題。

Ⅷ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總體目標」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

*在參與觀察、實驗、蔡祥、鄭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

*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