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不屬於幼兒園課程目標的來源

不屬於幼兒園課程目標的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1-24 15:47:05

㈠ 論述幼兒園課程目標制定時的依據

主要有以下三復方面依據
(一)對幼兒制的研究
幼兒園課程的一個基本職能就是要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所以課程編制者必須關注幼兒的發展,尤其要關注幼兒的發展需要與興趣,關注幼兒的認知發展\情感萌發\社會化過程及個性形成等方面的規律與特點,以使課程目標能有效率地發揮引導與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
(二)當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人是社會的人.幼兒不僅生活在幼兒園中,也生活在家庭\社區與社會之中.幼兒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突破時間與空間范圍的過程,所以確立幼兒園課程目標也必須關注社會生活及其發展需求.
(三)對學科知識的研究
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傳遞社會文化,使幼兒從一個自然人發展為掌握一定知識經驗的社會人.而學科知識使文化最重要的支柱,因為文化的基本構成和集中體現即是分門別類的學科.因此,學科包括知識是確立課程目標的重要依據與來源.

㈡ 幼兒園課程目標和教育目標的不同點

1、教育目的是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教育目標通常包含兩種釋義:即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標(目的),又包括具體個別的有操作性、層資助性與可測性特點,它指的是「教師所預期的學生的變化的」指標體系;在某種意義上,教育目標可以為師生培養目標起到提供工具、啟示方法和指示步驟的作用。 2、因此可以看出,a:教育目標范圍更廣,包括教育目的在內,而教育目的的范圍更狹窄。b:教育目的比較抽象,是教育活動的普遍性的、統一性的、終極性的宗旨或方針。而教育目標則比較具體,是教育活動的特殊性的、個別化的、階段性的追求或目標。 c:教育目的的最終實現有賴於許多隸屬的具體行為活動目標的實現,而教育目的內涵的精神是貫穿於各個具體教育目標之中的。

㈢ 學前幼兒園課程試卷 以下不屬於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屬性是哪一項

c交流作用 交流作用不屬於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屬性

㈣ 某次教育活動是幼兒園課程的什麼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幼兒園課程要實現的目標。從不同的角度對幼兒園課程目標進行劃分,可以形成不同的類型。從時間上劃分形成的時程性目標,包括長遠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活動目標四種。從兒童發展的角度劃分,可形成體、智、德、美四育目標,或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領域性目標。 幼兒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奠基時期,幼兒園教育不以系統知識學習為主要任務,因此,幼兒園課程目標應著眼於未來,立足於培養「個性和諧發展的兒童」。幼兒園課程各類或各層次目標的釐定都應以此為基點並與之相符合。 課程目標是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或者教育目的在課程領域的具體化,任何課程目標總是帶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明確課程目標的基本價值取向,有助於人們更好地把握課程目標,提高制定課程目標的自覺性與自主性。

㈤ 以下選項中,哪一項不是幼兒園課程與一般意義上課程的區別

單項選擇題 1.1.在幾種有代表性的課程概念中,「理論上很吸引人,實踐上卻很難實行」的是哪一種(B)A.課程即學校組織的學習活動B.課程即兒童在校獲得的學習經驗C.課程即教學計劃D.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或目標 1.2.從某種意義來說,課程的「再設計」過程是指(D)A.課程目標B.課程內容與組織C.課程評價D.課程實施 1.3.在以下幾種課程概念中,哪一種有利於課程的科學化和標准化(A)A.目標說B.行動說C.教材說D.計劃說 1.4.「經驗」中心課程過於忽視(A)A.系統知識的學習B.生活中有價值的內容C.學生的興趣和需要D.學生的主體性活動 1.5.幼兒園課程基本以(C)為主要形式。A.隱性課程B.綜合課程C.活動課程D.分科課程 1.6.幼兒園課程不具有哪種屬性(C)A.基礎性B.適宜發展性C.義務性D.非義務性 1.7.制約幼兒園課程任何一個結構要素的核心因素是(D)A.社會因素和人類知識B.兒童發展的社會方向性C.幼兒的自發活動和自由興趣D.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1.8.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點(A)A.啟蒙性B.游戲性C.潛在性D.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 2. 1.1.(D)是幼兒園課程的「指南針」和方向盤。A.課程設計B.課程組織方式C.課程評價D課程目標 2. 1.2.對教育目標體系中三大來源的信息進行「價值性篩選」時的過濾網和調節器是(C)A.教育哲學和知識論B.心理學和社會學C.教育哲學和學習心理學D.心理學和知識論 2. 1.3.確定教育活動目標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A)A.發掘課程內容本身價值並使之與上位目標保持一致B.使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各原則C.教育活動目標要盡量具體明確D.教育活動目標要切實可行 2.1.4.月計劃是(B)A.年齡階段目標B.單元目標C.教育活動目標D.鄰域目標 2.2.1.(B)被比作課程的心臟,是課程生命活力的源泉。A.目標B.內容C.實施D.評價 2.2.2.根據發展適宜性原則,課程內容的難度水平應處在幼兒的(B)A.現實發展水平上B.最近發展區C.自發經驗上D.理想的發展區 2.2.3.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具體做法有(D)A.排除一切兒童不感興趣的內容B.選擇一切兒童感興趣的內容C.選擇必要的課程內容D.將必要的課程內容「轉化」為幼兒的興趣 2.2.4.課程內容的均衡是指(A)A.構成課程內容的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要適當B.構成課程內容的各個部分要平均分配C.課程內容中某些部分要突出D.幼兒現實缺乏但理想的發展又必需的品質要求先發展 2. 3.1.(C)課程是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的組織形式的代表。A.學科課程B.綜合課程C.核心課程D.活動課程 2.3.2.(A)課程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組織形式的代表。A.活動課程B.綜合課程C.核心課程D.廣域課程 2.3.3.幼兒園教育途徑不包括(D)A.教學活動B.日常生活和常規性活動C.家園合作D.家長教授入園幼兒知識 2.3.4.「寓教育於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化」,指的是幼兒園課程組織的哪項基本原則(B)A.整體性原則B.生活化原則C.主體性原則D.活動性原則 2. 4.1.幼兒園課程實施本質上是(C)A.嚴格按照課程方案的執行過程B.教師按自己的理解對課程方案的執行過程C.是課程的「再設計」過程D.教師教的過程 2.4.2.間接教學中幼兒的學習方式以(A)為主A.發現學習B.無意學習C.接受學習D.機械學習 2.4.3.課堂文化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B)A.文化知識B.心理氣氛C.學習材料D.教學內容 2.4.4.下面的行為和結果哪項是不屬於專業教師所有的(D)A.利用專業知識及其見解作判斷B.思考各種可能的行動方式C.評估行動及決定可能產生的長遠後果D.選擇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的方法 2. 5.1.下列選項中,哪項不是幼兒園課程評價對象(D)A.課程方案B.實施過程C.教師D.管理人員 2.5.2.課程評價標準的意義不包括(D)A.強化功能B.規范作用C.鑒定作用D.區分功能 2.5.3.評價中要以(A)為主。A.教師自評B.學生評定C.管理人員評定D.科研人員評定 2.5.4.對於集體教學來說,效果評價往往要以(B)的幼兒通過為准。A.二分之一以上B.四分之三以上C.五分之四以上D.全部 2. 6.1.過程模式的最大特徵是(A)A.具有開放的設計思路B.確立明確可測的外顯性行為目標C.以明確而具體的行為目標作為設計中心D.設計步驟圍繞預先制訂的行為目標 2.6.2.目標模式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從(C)出發設計課程。A.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B.從現有的材料、內容、問題出發C.從目標出發D.從已經設計好的教育活動方案出發 2.6.3.過程模式的缺陷在於(D)A.忽視「藝術性」和「人性」B.重結果輕過程C.強調目標行為化、可測性D.忽 視目標作用 2.6.4.目標模式的優點在於(B)A.強調課程的靈活性B.課程設計條理清晰C.重視課程實施過程D.發揮教師主動性、創造性 3. 1.1.蒙台梭利認為兒童最主要的活動是(B)A.游戲B.工作C.日常生活練習D.文化科學教育 3. 1.2.蒙台梭利認為兒童的個性和行為模式是(A)形成的。A.自我教育B.環境教育C.學校教育D.家庭教育 3.1.3.蒙台梭利所追求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B)A.幫助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B.建設理想的和平社會C.使兒童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D.使兒童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 3. 1.4.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部分是(C)A.日常生活練習B.語言教育C.感覺教育D.文化科學教育 3. 1.5.蒙台梭利教具中最具特色的是(B)A.生活訓練教具B.感官教具C.學術性教具D.文化藝術性教具 3. 2.1.五指活動課程的創始人是(B)A.陶行知B.陳鶴琴C.張雪f]D.張宗麟 3.2.2.陳鶴琴認為(D)A.兒童是成人的縮影B.兒童時期僅作為成人之准備C.兒童時期沒有它本身的價值D.兒童有自己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 3.2.3.活教育的目的是(A)A.做A.B.學知識C.改造社會D.適應社會 3.2.4.「單元教學法」的特點是(A)A.整體系統B.分散具體C.單獨進行D.抓住重點 3.2.5.活教育的課程應該以(C)作主要教材。A.各科課本B.活動C.大自然、大社會D.教學綱要 3.3.1.學前知識系統化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是(B)A.游戲B.作業C.日常生活活動D.上課 3.3.2.兒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可以獲得(A)知識。A.零碎的知識B.系統的知識C.分科的知識D.全面的知識 3.3.3.學前知識系統化教學的基本理論觀點有(A)A.教育要走在發展前面,引導發展B.課程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C.教育目的是建設理想的和平社會D.幼兒園教學是一種自發的教學 3.3.4.給兒童的知識應該是(D)A.全面的知識B.零碎的知識C.生活的知識D.系統的知識 3. 4.1.皮亞傑式的學前課程一般具有的特點是(A)A.強調活動與游戲的教育價值B.強調系統知識的教育價值C.強調自然社會的教育價值D.強調工作的教育價值 3.4.2.凱米認為,幼兒教育的最終目標是(C)A.建設理想的和平社會B.「做人」C.兒童的發展D.幫助兒童形成

㈥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兩種體系分別是什麼

以學習內容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和以兒童發展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