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手工課程的實施
『壹』 幼兒園有哪些動手製作課程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在他的《兒童心理》專著中指出:「幼兒從4歲開始,精細動作技能已開始發展,主要表現在兒童的手部上,同時這一時期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等也都能發展起來。」作為教師,要從幼兒這個年齡段開始,挖掘幼兒巨大的學習潛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讓幼兒掌握多種技能技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撕貼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撕貼是發展幼兒手部肌肉靈活性的有效形式。此方法比較簡單,對剛剛入園不久,沒有經過美術訓練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可作為首先選擇的教學內容。如:撕貼蘋果樹。老師畫好蘋果樹圖樣,並准備紅色紙撕成細長條形,讓幼兒練習把長條紙撕成小碎塊,然後粘貼在蘋果樹上。從撕到貼,需要幼兒手的靈活、協調。幼兒對撕貼很感興趣,撕得快,貼的干凈,雖然都將蘋果樹貼滿了蘋果,但出現的效果卻不一樣,有的畫面雜亂無章,而有的畫面卻一目瞭然,清新爽意,每個小蘋果都貼的位置恰當。在幼兒有了撕貼的經驗後,可以加入一些稍難一點的撕貼教學,比如撕貼秋天的大樹、熱帶魚等內容。老師示範後,讓幼兒自己完成撕貼的整個過程,幼兒都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興趣,不但小手越來越靈活,而且撕貼的技能也逐步提高。
二、剪紙教學是培養小班幼兒創造力的較好手段
剪紙教學往往被人們認為是中大班幼兒的手工活動內容,小班幼兒根本不會使用剪刀。然而事實證明,小班幼兒不僅能學會正確使用剪刀,而且在教學中還能通過剪刀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這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初上剪紙課教幼兒使用剪刀,可先讓幼兒剪直線,即老師可以在紙張上折出痕跡或畫出直線,讓幼兒沿著折出的痕跡或畫出的直線進行練習,如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幼兒會使用剪刀後,可讓幼兒按畫好的輪廓線剪紙。如老師在彩色紙上畫好星星的輪廓,讓幼兒先沿線剪後,再貼在剪好的月亮旁邊,組成了一幅「星星和月亮」的畫面。
為了鞏固幼兒使用剪刀,還可要求幼兒回家後在舊圖書上找喜歡的圖樣,把他們剪下來貼在一起,組成一本「畫書」。新年到了,為了增加節日氣氛,教師可以教幼兒學剪窗花,上課時,重點教幼兒折的方法,因為折是剪得基礎,再教幼兒怎樣剪,在什麼位置上剪,結果出乎教師的預料,在參與剪紙的幼兒之中,只有兩位幼兒不會剪,其他幼兒都剪出了有規則的圖案。經過幾次練習後,大多數幼兒都掌握較好,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還剪出像大人一樣整齊、精細的圖樣。
由此證明,小班幼兒完全有能力使用剪刀。在剪紙過程中,幼兒的手和腦並用,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三、染紙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
染紙是一種較復雜的手工活動,通過染紙可以讓幼兒體驗到顏色的奇妙變化,發展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及興趣,激發幼兒學習色彩的積極性。
初進行染紙活動時,可先讓幼兒做「染紙玩色」的游戲,為幼兒准備了白紙,紅、黃、藍顏料,毛筆等材料。教師先示範在白色紙的一邊用毛筆任意蘸上三種顏色,然後將紙對折壓平,打開後,竟然神奇的出現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幼兒被這種有趣的形式吸引,很快投入到自己動手操作中去,教師啟發他們在紙上按不同方向塗不同顏色。
在塗色過程中有一個重點問題要讓幼兒掌握,那就是塗色時動作一定要快,不然,顏色幹了,再對折壓平也無濟於事。幼兒經過練習,染出了許多畫面,有的畫像機器人,有的畫像一件毛衣,一把扇子,一棵古老的樹干……孩子們一會兒說像這,一會兒說像那,連老師看了孩子的畫也要琢磨一會兒。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完全體現在他們的染紙作品中。
四、泥工教學可培養小班幼兒對手工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智力
在人們的思想中總認為3、4歲的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差,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泥工內容,如:搓根小棒,壓個圓餅乾等,其實這樣做不能發掘孩子真正的智力潛能,上簡單的泥工課,幼兒對泥工興趣也不大。
小班的幼兒手指小肌肉尚未發育好,動作不靈活,沒有足夠的力量和能力將泥捏出需要的形象來。因此,我們幼兒園通過反復實踐和尋找,發現泡泡泥不但柔軟容易揉捏,而且易於保存,最終將泡泡泥確定為我們幼兒園手工課活動的使用材料。
剛入園的幼兒,上泥工課時我們應該給幼兒一團泥,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地反復捏弄著玩。讓幼兒任意玩弄泥塊的課題,符合幼兒泥工亂捏階段(無秩序階段)的發展規律,正好與繪畫上的塗鴉期並行。這樣,他們在手工的天地里成了生活的小主人,不但認識了材料性能,還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從而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智力通過玩泥迅速提高。
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性的主題課,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基本技能。如「請娃娃來我家」的課題,以游戲形式讓幼兒任意做一樣點心招待娃娃,就比只做一樣糕點更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教幼兒做「梨」時,讓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來模仿動作:
一二三四團呀團,
二二三四搓呀搓。
三二三四壓呀壓,
四二三四抹抹光。
隨著兒歌的節奏,幼兒很快就做好了「梨」。下課後,還不時地念兒歌做各種動作。就這樣,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能。
教師還可根據節日的特點,從製作節日食品入手,來選擇有趣的泥工教學內容,讓幼兒在玩中掌握團、壓、捏、柔、串等多種泥工技能。如在國慶節後,重陽節前夕,可選擇泥工「糖葫蘆」作為幼兒手工課的內容,紅紅的泡泡泥被孩子們團的圓圓的,用小棒細心的將「山楂」串起來,還真像「糖葫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可選擇泥工製作月餅這個內容,讓幼兒把各種各樣的泡泡泥團圓壓平後,用瓶蓋、雪花玩具等材料在上面壓上花紋,孩子們的想像力得到發揮,做出了花樣各異的月餅。通過以上活動,培養了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動手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五、總結總之,在小班開展各種手工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能否使幼兒的小手更靈巧,想像力更豐富,色彩感更強,興趣更高,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培養。我們應該讓幼兒多參與各種手工活動,讓孩子在手工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勇於實踐,大膽嘗試,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目的。
『貳』 幼兒園小班開設手工課的好處和目的
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開發大腦,讓孩子感受自己 創造的樂趣
『叄』 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①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法:觀察;實驗;游戲操作;參觀;談話、討論;講解、講述。 ②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手段:實物;圖書;掛圖、圖片、照片;幻燈片、錄像帶;自製教。 ③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途徑:專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日常活動與生活;學習環境;家園合作。 ④適當地選擇教育教學的形式、方法、手段及途徑。
『肆』 幼兒園創意手工活動如何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一)建立有層次的目標框架,以總目標為基礎,建立體現幼兒年齡差異、富有操作性的各年齡階段目標. 總目標 1、讓幼兒喜歡參與創造性手工製作活動,能在各種材料及各種表現形式中主動創造. 2、在製作活動中,樂於探索,逐步形成幼兒的藝術創造個性. 3、提高幼兒的手工製作的基本技能,熟練運用掌握的手工技能和工具材料,想像、創作出新穎、獨特有創意的優秀的幼兒美術作品. 4、提高對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養成細致耐心、持之以恆、勇於探索的良好習慣. 分目標小班 : 1、創設良好的創意手工活動環境和心理氛圍,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2、發展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左右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幼兒左右腦的發育.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撕、粘、捏、折、剪等操作技能,在「創意手工」活動中逐步提高造型能力. 中班 : 1、增加「創意手工」的教育內容,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創意手工活動的興趣. 2、進一步發展幼兒手眼協調以及手部肌肉控制的能力,進行刻、拼、拓、扎、貼等技能練習.讓幼兒自主學習,自由探索,促進每位幼兒在創意手工活動中有個性地發展. 3、通過「創意手工」系列活動,培養幼兒對美的觀察力、理解力、感知力、鑒別力,加深對美的形式認識,積累大量關於美的形象的經驗. 4、培養幼兒做事專注、認真、仔細、耐心的良好品質. 5、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創作情感和自己的新發現,從各個角度介紹、分析、評價、展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如內容、想像、新奇、獨創、造型、色彩等等),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大班 : 1、讓幼兒系統學習「創意手工」的各種表現形式和內容.培養幼兒熟練地運用各種形式進行創意手工創作活動. 2、提高幼兒運用各種生活、自然、廢舊材料進行形的概括、組合、變形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及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3、通過「創意手工」教學活動,進一步訓練幼兒手工製作的表現能力. 4、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開展「創意手工」教育活動,發展幼兒欣賞、評價美的能力. 5、通過優化「創意手工」活動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之間健全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合作與競爭能力. (二)精心選擇創意手工材料(包括幼兒創意紙工、創意泥工、玩具創意製作、自然剪貼、「變廢為寶」創意製作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制定一整套創意手工教學內容,形成系統化,並充分挖掘教育內容中所包含的「素質元」,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1、創意紙工幼兒運用不同的工具、表現技法以及各種材質不同的紙創造性地進行撕紙、剪紙、折紙、立體製作(厚紙)等活動,製作出平面或立體的具有新穎、獨特效果的紙工作品,發展幼兒手的動作的精確性、靈活性,培養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想像力和空間方位知覺能力,養成耐心細致、干凈整潔的操作習慣. 2、創意泥工幼兒用粘土、橡皮泥、面團等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創造性地塑造各種物體、動物等平面或者立體的作品.通過幼兒的動手塑造,手腦並用,促進手腦活動的協調,使孩子的智力及手部的靈活性都得到發展. 3、玩具創意製作 幼兒用紙、布、針、線、自然材料,或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以及地方性材料創造性地製作簡單的玩具,通過讓幼兒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幼兒進行手工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並從中體驗到創造的快樂. 4、「變廢為寶」創意製作以飲料瓶(罐)、禮品盒、一次性杯(盤、碗)等廢棄物的直觀、具體、形象等特徵引發幼兒借形(借物)想像,動手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新作品.在有計劃、有目的的動手製作活動中,引導幼兒將「廢」變為「有用的東西」,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伍』 幼兒園的手工課,對幼兒有什麼好處
當我們把孩子送入幼兒園的時候,一般幼兒園的老師會讓家長購買好各種手工課的用品,方便孩子們在學校里做手工。基本上每個幼兒園都有手工課,那麼讓幼兒園的孩子做手工,究竟有哪些好處,孩子們到幼兒園去上課,主要不是為了接受條條框框的教育內容,幼兒園是孩子集體生活的開始。給孩子做手工,能夠開發孩子的想像力,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做出漂亮的手工,還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沒有接觸過手工,到幼兒園後能夠獨立完成手工,並得到老師的表揚,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小孩子來說,在做手工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問題,但是他們要獨自堅持完成,並解決其中的問題,所以手工還能鍛煉孩子的毅力。
『陸』 幼兒園中班下冊創意手工課有哪些
每個幼兒園的手工課是不一的。他們的材料包啊之類的都是不同的商家供貨的。
我覺得作為媽媽若有點內時間,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在線的課程,還能跟孩子盡情的互動。在線下把孩子送到機構,實際搞不好就毀了孩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老師不能每個孩子都去抓。另外線下機構存在大量的老師干預孩子的作畫,作品拿回家的不一定是孩子自己畫的。有可能是老師畫的。像我這是美術從業2年的美術老師,我們非常清楚機構的問題。我容現在一般就讓朋友直接報線上的,因為他們的課程是可以受到大家監督的。比如,有個在線教育的,趣迷少兒創意美術課堂。公眾號上搜【趣迷】就可以了。
『柒』 幼兒手工製作如何授課
;;;在上手工課的時候,一定要生動形象。給您幾個建議:(以製作葡萄為例子) ;;;; 1、教師事先准備好材料。(紫色的小圓片,綠色的油畫棒。葡萄的圖片,統一為幼兒畫上葡萄葉子的紙若干) ;;;; 2、認識葡萄的圖片,觀察葡萄的顏色,形狀。 ;;;; 3、教師示範,用紫色的小圓片,粘貼葡萄顆粒,並且告知幼兒方法。 ;;;; 4、對葡萄葉子進行塗色。塗色時候講清楚規則。 ;;;; 5、觀看老師製作的葡萄成品。 ;;;; 6、講清楚在製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比如:雙面膠紙要扔在統一的地方等。 ;;;; 7、幼兒操作。 ;;;;其實,手工製作的課程主要就幾個環節。 1、課前准備。 2、授課過程。 3、課後反思。但是,在授課時候,應該注意到整體的氣氛。一定要挑選適合年齡段孩子的課程。 ;;;;;;;
『捌』 幼師開展手工課前,要先和孩子說什麼注意事項
隨著幼師專業學生進入每家幼兒園時期,每家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和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大學幼師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幼兒教育常識,也學習到很多專業本領,有許多老師都是經歷過專業課折磨。大部分幼兒園都會開展手工課,大部分手工課老師都在大學期間學習過手工課。如果你是一名手工課老師,在正式向學生傳輸知識時,應該告訴學生哪些注意事項呢?
注意事項三:強調手工課紀律
許多孩子不願意上手工課,因此不遵守手工課紀律。每一個孩子手裡都拿著剪刀,如果兩位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同學打起來,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老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強調很多遍課堂紀律,不要讓孩子因為不遵守課堂紀律而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