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組織與實施虞永平
1. 如何切實,有效的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近日,由教育局領導組織帶領我們基層教師學習了《課程游戲化》的有關活動,我有幸參加並觀摩學習了有關的活動。更有幸聆聽了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虞永平教授關於《課程游戲化》的講座。通過此次學習,讓我對課程、游戲以及課程游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和全新的解讀。
在此之前,我認為《課程游戲化》的頒布與實施意味著舊的課程體系的結束,通過此次學習我們了解到《綱要》和《指南》和《課程游戲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戲是基本活動」的問題。所謂基本活動,意味著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在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為了生硬的體現教育教學活動中游戲的存在。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游戲。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會困惑,為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通過學習我才了解,課程游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站在兒童獲得完整經驗的角度去考慮,站在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角度去考慮,簡單的說課程游戲化就是讓幼兒園課程更貼近生活,更生動一些,更有趣一點,活動形式更多樣化一點。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虞永平教授的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游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為主體的自主性游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我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這樣的游戲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聽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動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話來說游戲不是教學,不需要教師去「導演」和指揮,因為教師指導過頭了,就成了「導演」,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游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游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為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為。課程游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會不斷促發幼兒的興趣,催生新的活動,能讓幼兒專注地投入當前的和不斷生發的行動中去。
此專題學習,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行為,在日常教學中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要珍惜孩子們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質量的幼兒園課程。 而作為一名年輕老師,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反思。虞永平教授提出的一些解決措施,給了我啟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管理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