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傳統文化課程開設意義

小學傳統文化課程開設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1-26 03:21:22

㈠ 小學的傳統文化教學的宗旨是什麼呢

弘揚傳統文化,涵養人文情懷,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強化「兩項服務」:服務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服務於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推進「三項建設」:校本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抓好「四項教育」:經典詩文教育、傳統節日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藝術文化教育。本著「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總目標,給學生選擇的餘地,讓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變「補短教育」為「揚長教育」,通過充分「揚長」,我們以傳統文化教育和美育為途徑,以民族器樂特色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學校教育的整體改革,適時調整學校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等因素及各層次的關系,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於一體,真正讓「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

㈡ 淺談小學課堂中如何運用傳統文化

《中國教育復改革和發展綱要》制指出:「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語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可以將傳統文化植入學生心中,使我國傳統文化可以有更好的傳承。而古詩詞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真實地傳達中國傳統文化生活,在古詩文中,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還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教師在講授古詩文的同時滲透傳統文化進去,相得益彰。
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老師在教這些名詩佳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

㈢ 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應試教育下,懂了又如何

㈣ 中小學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像你所說的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也不會長久的。
以前一直強調經濟建設為中心,現在才開始注重文化需求,不然只是口頭上強調和諧社會是不會和諧的。。。

㈤ 小學的傳統文化課,應該教什麼

【小學的復傳統文化課應該教制授的內容】在教學內容方面:基礎教育低年級段建議選取《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啟蒙讀物和韻文讀物,同時輔以《中國農歷與節日》、《中國剪紙》、《京劇臉譜》等相關傳統文化內容。
在教育目標方面,明確傳統文化培育青少年完美人格的正面作用,學科教學目標應定位於通過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規范、深邃的哲學思想、質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學科要建立的是中國式人格教育課程體系。

㈥ 小學傳統文化開展的重點難點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一:小學四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我任教四年級兩個班的傳統文化,學生們比較喜歡這門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基礎,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歡誦讀.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游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蒙書誦讀、詩詞誦讀(一)、古城建築、、文學巨匠(一)、文學巨匠(二)、詩詞誦讀(二)、文學巨匠(三)、傳統工藝、陶瓷藝術共十個單元,34個課時。

(三)教材編排原則: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 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沒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5.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

四、教學重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欣賞濃郁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

4.領略幾千年的民族藝術

五、教學難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良好情操。

六、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七、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

2.要注重學習方式的主動性。

3.要體現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教學進度表:

周次、內容:

1 總體了解本學期內容。

2 《千字文》(一)

3 《千字文》(二)

4 《千字文》(三)

5 《古詩兩首》

6 《古詩兩首》

7 《古詩兩首》

8 古城

9 塔

10 橋

11 樓閣

12 我當小導游

13 屈原

14 李白

15 杜甫

16 蘇軾

17 關漢卿

18 曹雪芹

19 古詩兩首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二:二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915字)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一山一水一聖人」為代表的齊魯文化最為突出。本套課程設計,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游歷名人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綜合文化素質,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本套教材包含「經典驛站」、「藝術樂園」兩個單元。

「經典驛站」:學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受益於中千古美文的文化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包括:《聲律啟蒙》、《增廣賢文》、《弟子規》、《幼學雜詩》、《中華改良雜字》、《千家詩》、《神童詩》《隨園詩話》、《世說新語》節選部分內容,共17課。

「藝術樂園」:步入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絢麗繽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摘抄部分格言警句供同學們欣賞。 教材的基本呈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創經典中的精華部分);「溫馨點擊」(借教師之口將作者的思想和教學的意圖呈現出來,提出學習的依據,明確學習要求);「活動廣角」(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嘗試、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成長袋」(為學生提供一個總結評價、積累沉澱的空間)。

三、教學措施

1、要精心備課,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全面搜集教學材料,做到講解全面,便於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經典。

2、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結合少年兒童的個性生活體驗,為他們學習中華民族文化拓展了廣闊的空間,營造了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3、拓展學生的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4、教學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己的誦讀、感悟、參與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嘗試和實踐的過程中豐富情感,獲取知識技能。

5、努力作到四個「優化」,即優化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優化師生關系,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圍繞以活動反饋機制為主題,以活動串起學生表現,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三: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837字)

一、指導思想

《傳統文化》是經山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地方課程,學習傳統文化,在研讀中華經典的同時,注重國學思想精髓與當代教育思想的結合,並融入學生創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學習等內容。通過這些經典內容的學習,能使學生明白熱愛學習,孝敬老人,關愛他人等道理,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兩個單元《經典驛站》和《藝術樂園》,共有十八課。當你暢游於這套教材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經典驛站」里,你會感悟到我們民族語言的魅力,會聆聽到古代聖賢關於做人、處事的語重心長的教誨;你還會學到讀書的方法和道理,會欣賞到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風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華之作;在「藝術樂園」里,你會領略到流傳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國的民族藝術„„

三、教學目標

1、能夠熟讀、背誦這些經典名句。

2、能夠理解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學習了這些經典文章之後,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聽到古代聖賢語重心長的教誨,並能在實際中學以致用。

四、教學重難點

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經常讓學生輕松並有韻律感的吟誦,倡導學生先求熟讀,並初步背誦所學內容;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二是,在教學中,有許多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注重教育學生,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國學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國學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這些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為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五、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後語比賽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游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四:小學三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1721字)

一、學情分析

現在,大部分學生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需要,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不夠,養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習慣,致使學生的學習水平、生活習慣等方面差異很大。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一部分學生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對《三字經》、《弟子規》等的內容有了一定的學習積累,對《論語》等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背誦基礎,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我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理應把傳統文化致使精髓灌輸課堂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國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經典驛站」「名人長廊」「名勝佳境」「藝術樂園」四個單元。

「經典驛站」部分主要學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讓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文化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分為《三字經》、《幼學瓊林》以及《山海經》三個部分。

「名人長廊」部分主要學習和了解古代歷史名人,借鑒他們為人處事的方法。本章節主要介紹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歷史名人的故事。

「名勝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黃河、泰山等名勝,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藝術樂園」部分引領學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絢麗繽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節主要分為「歇後語」和「民謠」兩個部分。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重點「經典驛站」「名人長廊」這兩部份。本學期,我們重點學習「名勝佳境」「藝術樂園」這兩個部分。

教材基本呈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創經典中精華部分);「溫馨點擊」(借教師之口將作者的思想和教學的意圖呈現出來,提出學習依據,明確學習要求);「活動廣角」(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嘗試、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目標

1、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感悟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3、養成良好品德。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自強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出正直、頑強、善良、對社會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養方面,中國文化強調氣節,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強調情操,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強調禮義,一舉一動要符合社會規范和道德標准;強調廉恥,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強調奉獻,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強調良心,就是要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道德之人,不做傷天害理事。所有這些,在今天的素質教育中仍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五、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六、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三字經》(節選一)

2《三字經》(節選二)

3《三字經》(節選三)

4《百家姓》(節選)

5國慶節放假

6《牛郎織女》

7《孟姜女》

8《梁山伯與祝英台》

9《白蛇傳》

10《農歷》

11《二十四節氣》

12《十二生肖》

13《題菊花》

14《酌貪泉》

15《夏日絕句》

16《武術》

17《蹴鞠》

18《圍棋和象棋》

19-21復習

㈦ 學校可以開設哪些傳統文化方面的特色課程

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道德經等等。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兒童教育要注重八德 兒童是一個民族的未來。 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茶藝課、小語種課、武術課、足球課、網球課等。 小學特色課程開設意義: 學校特色課程大多屬於校本課程,而校本課程是國家新課程體系的

㈧ 山東中小學全面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是真的嗎

近日從山東省教育廳獲悉,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山東省中小學將全面啟用中華優秀版傳統文化的相關權教材。山東也將成為全國首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3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省份。

山東教育部門分學段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在小學學段,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為重點;在初中學段,旨在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知,使其形成一定的價值認同和道德實踐能力;在高中學段,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研讀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性分析和系統把握能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