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研學課程為特色

小學研學課程為特色

發布時間: 2021-01-26 06:00:32

❶ 深圳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哪裡好

深圳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較好的有:必有秀中小學生研學創客教育基地、樂仕堡研學游實踐體驗中心、深圳身臨其境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天宇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騰飛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具體介紹如下:

3、深圳身臨其境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

深圳身臨其境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長期以來,身臨其境一直奉行「裝備課程化」、「課程場館化」 「課程視頻化」的產品研發理念,本著課程先行的原則,以研學旅行課程為依託,藉助創新技術和專業能力;

通過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整合全球前沿教育資源,持續為各類中小學研學旅行、安全教育客戶提供集課程建設、專題教室、基地建設、營地建設、生源導入、資質申報及運營管理於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

4、天宇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

天宇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針對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需求,共推出了幾百款不同主題、不同年齡段的研學旅行課程,主要涵蓋安全科普教育(防震減災、人防教育、消防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安全生產等)、冰雪研學、農事體驗、創客教育、生命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紅色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等專題課程。

5、騰飛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

騰飛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設備較為齊全,擁有住宿設施2處,酒店式學生公寓180多間,不同規格的培訓教室25間,標准餐廳3處,可一次性滿足1300名學生的住宿、用餐和課程需求。

騰飛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基地可容納760人進行影片觀看、劇場表演、主題班會及專家講堂等活動。另擁有2個大型生態環保公園,室內體育館、足球場、泳池等配套體育設施。

❷ 小學一年級研學教案

研究性學習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理念】
充分運用目標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運用自主探究、講座對比的方法展開學習,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該課程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這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從而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研究性學習這一門課程的內涵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培養他們的合作、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上的是研究性學習,同學們看一看我們這本教科書是不是與其他學科的書有所不同?
它不像語文、數學、英語一看書就知道學的是什麼內容,你們拿了一這本書是不是感到很含糊,究竟是學什麼呢?同學們,看看這本書,它是研究性學習的背景材料與示例,所以說它不是一門學科,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好好的掌握這種新型的學習方法,把它應用到其它學科中去,從而提高我們學習效率。這種新型學習的方式主要
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目的在於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研究性學習如何進行的呢?首先,請同學們解釋一下什麼叫研究?(深入細致的鑽研) (學生回答)
二、什麼是研究性學習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不僅僅是傳統教學中的接受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2、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方式。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中與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結果等等。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1、重過程。
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研
究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而「有形」的製作成品。比如研究的結果,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設計一種產品、策劃一次活動。研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掌握調查、觀察、實驗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與現行的學科教學或必修課程的聯系更密切一些,但它並不是一種知識教育。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是否掌握某項具體的知識或技能並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2、重應用。
學以致用是研究性學習的又一基本特徵。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於掌握知識的量。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發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它與一般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根本區別。在學習形式上,研究性學習具有發現、探究的特點,在學習內容上,其側重點在於問題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是具體的、有社會意義的。研究性學習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即學習者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學習內容可能是跨學科的。與一般的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習題)的學習活動相比較,研究性學習更接近於人們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因而更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實踐能力。
3、重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
即學習的體驗。傳統的學校教育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其教學過程基本上是間接經驗的學習,這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掌握千百年來人類積累的豐富的知識體系。然而現代學校教育還需要發展人的個性、提高人的素質,包括培養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經驗的參與,這與學習者的個人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創造實踐活動,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創造行為的個人的觀念體系。
4、重全員參與。
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重過程而非重結果,因此從理論上說,每一個智力正常的中小學生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制定恰當的研究計劃,實現個人的研究目標。全員參與的另一層含義是共同參與。
5、重合作交流。
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其中合作學習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研究性學習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習者面臨著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依靠學習夥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還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個性,學會相互交流與合作。這種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與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態度,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並執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現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面臨
的問題越來越復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范圍。因此,培養中小學的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三、為什麼要開展研究性學習
(一)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重要的著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育要關注的是讓學生形成怎樣的學習方式。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式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形成對知識的主動探究,並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發學生潛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和運用,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但在目前的學科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有困難的,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已成為定勢,要實現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而指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將研究性學習列入課程計劃,使之有目標、有實施要求、實施渠道和評價標准,目的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觀念的快速轉變。
(三)原有的活動課實踐的發展需要一個新的生長點。活動課為素質教育的推進拓展了陣地,綜合實踐活動板塊中的研究性學習的設置,為我們活動實踐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個新的生長點。
四、怎樣進行研究性學習
作為學校開設的一門課程,①研究性學習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個人選擇課題,二是組成課題小組,三是擬定課題計劃,四是組織課

❸ 教育部新指示,勞動教育也是重要一課程,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相結合的課程如何進行研發怎樣設計評價體系

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意見,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此,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
2020年3月8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直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王春雷老師在《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課程中,分享了這個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這一話題。
研學旅行作為一種傳統而現代的素質教育手段,作為對現行課程改革部分弊端的撬動點,作為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路徑,賦予時代使命而重構,目前已經被整合為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組成部分,一些地區已經將研學旅行課程正式納入學校課表。
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王春雷老師說「教育評價體系是教育教學轉變的核心要素。在直播時,王春雷老師以用體驗教育的眼光來看研學旅行:研學旅行課程+研學旅行評價。
研學旅行課程載體是活動;課程開發就是活動策劃。研學旅行評價方法是:
及時評價+單項評價+綜合評價+延時評價。
詳細內容小夥伴們可以進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在線學習欄目「視頻直播」進行課程學習,或者咨詢研學旅行交流中心助教老師。

❹ 研學旅行校本課程有哪些現實問題未來如何進行開發

研學旅行課程校本化,是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的一環,是與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相結合,能夠體現我國教育新時代素質教育新方式的課程路徑。
但是,研學旅行校本課程也有一些實際問題難以解決,比如,課程理念不到位、課程資源不給力、課程實施不規范等問題。要想研學旅行課程校本化有效開展,需要有效的路徑。
2020年2月27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的線上免費公益直播課程《研學旅行校本化課程開發》中,王春雷老師闡述:研學旅行的關鍵在於校本化,核心是課程化,要旨是活動化。
要想做好研學旅行課程校本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能力和價值為導向,明確課程的定位。
二,要以資源和研學旅行項目為紐帶,加強研學旅行課程主題設計。
三,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加強學生研學旅行的機制構建。
詳細內容小夥伴們可以進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在線學習欄目「視頻直播」進行課程學習。

❺ 研學旅行課程標准如何設計

據報道,日前,四川省多部門聯合發文,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正式納入中內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而且剛剛開始起步的研學旅行讓很多旅行社嗅到了商機,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在研學旅行既沒有行業標准,也沒有國家認可的研學旅行導師的情況下,研學旅行將會混亂很長一段時間。

希望相關的標准可以早日出台!

❻ 如何要注重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不斷出台,研學旅行市場將會迅速爆發,真正的競爭在回於產品的競答爭。「研學課程首先要主題明確,充分突出研學旅行的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其次要充分延展,打通活動前中後的環節設計,確保研學全過程的教育性、實踐性,為研學旅行活動形成系列成果素材,作為研學成效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最後關注學生未來發展,以傳統文化、愛國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等為載體,助力學生生命成長。比如我們世紀明德研發的蘇東坡之路特色營,以蘇東坡一生中主要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為主線,帶學生們實地走訪湖北武漢、黃州,浙江杭州,廣東惠州,海南海口、儋州四省六市,透過他留下的詩詞佳句以及史料,孩子們小組探究,探究景點背後的文化內涵,體會詩人當時特殊的心境,及其所處社會的歷史背景。到黃岡時,我們邀請語文特級教師在當地給孩子們系統地講授蘇軾在此處所作的詩詞,讓大家更好地學習、研究,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而且把校內所學融合進來,起到很好的效果。」世紀明德ceo王京凱說到。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