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學大學思想政治課程
① 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設置
基礎課程抄
1、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 2、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 3、現代西方哲學概論
4、政治學 5、社會主義經濟專題
專業及方向課程:
1、思想政治教育學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 3、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
4、全球化與文化研究 5、德育學 6、比較德育 7、倫理學
8、美學 9、政治哲學 10、宗教學 11、中國政治教材分析
12、中國政治思想史 13、西方政治思想史 14、中國政治教學法
② 中小學學校思政課實施方案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作用,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育一批優質教學資源,打造一大批內容准確、思想深刻、形式活潑的優質示範課堂。
二、工作思路
聚焦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作為關鍵,以高水準教材為遵循,以高水平教學資源為支撐;
以高質量示範課堂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機制為保障,以高標准教學質量為目標,深入推進思政課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格局、加大精準施策力度,展現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新氣象新作為新擔當,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三、工作舉措
1、推動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
2、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思政課教師的職責要求、配備選聘、培養發展、管理考核等。
3、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准(2019年本)》。
4、召開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擬於2019年下半年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全面交流展示各地各學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
③ 大學思想政治包括哪些教材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④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模式有哪些
一 加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愛學 ,對思品課充滿興趣,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從不想學這門課到愛學這門課,但是,長期的灌輸性 的教學並沒有從關注學生的興趣入手, 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 缺乏主動性。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趣味性應當是思想品德課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 首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結合, 即觀點從材料中來,回到材料中去,寓理論於材料之中;其次, 要注意多用切近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生身邊的事例形象地說明道理;再次,要注意敘述材料的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根據教學需要和所教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穿插一活動,激發學生的 興趣。
二 加強課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有用性,使學生相信其真 理性 趣味性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入門的向導,基礎還是靠科學性,離開了科學性的趣味就是庸俗,也就談不上思想性。學生們普遍認 為,物理、化學、生物是科學,有用;思想品德不是科學,只是 騙人的空談,沒有實際用處。所以,不想學。因此,我們一定要講出思想品德課的科學性。
三 寓思想性、教育性於民主教學中 長期以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接受, 這種教學模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這也是為什麼學生會對這一門 課產生叛逆情緒或反感情緒的原因, 說教已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 需要。新時期,要想更有效地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性及思想性 的功能,就必須得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民主教學。
⑤ 美國的小學,中學,大學有像中國那樣的政治必修課嗎
1.中小學到沒有「政治課」
所以只然而然政治不是必修回課
但是有社會課答(social study)
社會課是必修課
社會課學的都是歷史(包括世界史 美國歷史等等)
美國不在課本里植入政治類的東西
因為美國是多黨的國家
如果書本里的政治內容偏向一黨
另外的黨肯定不願意啊
2.馬列算是比較細節的課了
所以在高中之前是肯定沒有的
但是大學通常會有
如果你主修馬列這類的政治或者歷史
馬列就肯定是必修課
但是如果只是有興趣也可以當選修課
⑥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哪些課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
主要內容
教育法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每一項內容又可具體分為許多方面。
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包括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中國國情教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教育。
集體主義教育包括尊重、關心、理解他人,集體成員之間團結協作的教育;為集體服務,維護集體榮譽的教育;關心社會,為家鄉、社會的公益事業貢獻力量的教育;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利益關系的教育;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價值觀的教育。
社會主義教育包括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常識教育;鄧小平理論教育。通過教育使學生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擁護黨的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理想教育包括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職業理想教育和社會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樹立獻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和堅定信念。理想教育應當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結合起來,和科學信仰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社會、人生、事業等方面樹立正確的理想與奮斗目標。
道德教育包括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道德評判能力的培養;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職業道德和環境道德教育。
紀律與法制教育包括憲法及有關法律常識和法規的教育;知法守法,維護社會穩定,運用法律武器自我保護和抵制違法亂紀行為的教育。要讓學生樹立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觀念,培養學生自覺遵紀守法、勇於同違法現象作斗爭,服從國家和集體的統一意志並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國防教育包括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的教育;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教育;軍民團結教育和對普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在校生進行基本軍事訓練。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使他們初步具備基本的軍事素質和技能,自覺地捍衛祖國的尊嚴、獨立和統一。
民族團結教育包括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宗教觀的教育;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民族團結歷史的教育。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團結政策和宗教政策,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因此,在教育活動中要始終堅持把那些世代相傳、長期積淀下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繼承、弘揚下去。同時,要努力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成果,凡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的外來文化,特別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經濟管理和其他管理經驗,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優秀的文學藝術、文化思想以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等等,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吸收。
專業知識
主幹學科:法學
門類:政治學類
專業名稱:思想政治教育[1]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技能與方法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⑦ 誰知道高校現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包括那些
「兩課」指我國現階段在普通高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版育課。
「兩課」課程主權要為:
1、馬克思主義理論課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
(2)《鄧小平理論概論》
(3)《毛澤東思想概論》
(4)《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2、思想品德課
(1)《思想道德修養》
(2)《法律基礎》 《形勢與政策》
[編輯本段]「兩課」遵循的原則
①著眼於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不動搖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②針對新的實際、新的發展,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內容,比較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③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和「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全面地反映中國實際和時代發展,著力於提高教學效果;
④注意各門課程之間以及與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銜接,做到結構合理、功能互補,減少重復。
⑧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下設哪些課程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主幹課程:政治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科學社會主義概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革命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以及法學概論、民法學、刑法學、倫理學、邏輯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技能與方法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8)小學中學大學思想政治課程擴展閱讀: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思想政治教育系屬於政治學科,從專業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時候都必不可少。
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國內政治風波的涌動,國家和政府加大了思想政治建設的力度,思政教育重新被提升到關乎現代化建設前途和命運的位置上來。
思政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選擇上的面還是比較寬的,其就業可以成為從事中小學、中專、大專的政治教育教師,也可以發展成為管理幹部,政工幹部、思想宣傳工作者等。
本專業培養具備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亦可從事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