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教案馮曉霞

幼兒園課程教案馮曉霞

發布時間: 2021-01-27 10:22:03

① 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考試用書

  1. 《學前教育概論》蔡迎旗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 幼兒園課程》馮曉專霞主編,北京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考研參考書目,有時候也叫考研指定教材,基本上可以說是考研專業課復習最重要的考研輔導資料。考研專業課的考核是很有針對性的,因為考研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的專業課考試是學校自己命題,這就要求考生要完全按照報考院校的要求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復習,具體來說就是一定要用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考研指定教材進行復習,進行認真的鑽研,考研真題試卷最終是根據考研指定教材出的,如果不按照華中師范大學考研指定的書目進行復習,那麼即使復習的再好,實力再強,也很有可能會在專業課上栽跟頭。

② 如何調查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問題

近幾年來,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呈增多趨勢,且職業倦怠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也隨之加重。美國研究人員格林娜爾格(Greennaerg)早在1980年的報告中就已指出:教師不能有效緩解工作壓力所帶來的職業倦怠,已在相當程度上為自己帶來了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疾患,而且會影響其與家庭成員的人際關系,從而導致家庭沖突的現象隨之增加;教師職業倦怠嚴重削弱教師的工作熱情,影響教師正常水平的發揮。它作為一種消極情感,降低了教師的教育責任感,最可怕的是教師的這種消極情緒,會通過教師的言語、表情、動作直接的傳染給學生,這將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以致影響整個教育質量。教育質量不好就會使人力資源遭到損失,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勝任工作、人力資源的流失以及對政治、經濟會產生不良影響等。由於教師的職業倦怠,教師個體、教育事業以及整個社會都將會為之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這種嚴重的形勢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視。 而在教師隊伍中,尤其是幼兒園的老師們,她們每天要面對來自家庭、社會、自身的問題,並要解決來自方方面面的矛盾與困惑,同時幼兒園的工作內容雜,工作時間長,而且任務重,所負擔的責任又大,工作時總是匆匆忙忙,難得有時間和精力來享受工作的樂趣,這就容易使她們的情緒產生波動,從而導致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著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巨任務,是全面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分析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現狀,探討其中的影響因素,並從中找出應對的策略來預防並減少這一現象,是至關重要的。 一、我國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 所謂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職業倦怠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伴隨於長期高水平的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感、態度、行為的衰竭狀態。國外的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職業倦怠最容易發生在助人行為的從業者身上。而教師就是屬於需要連續的、緊張的與他人互動的助人行業。幼兒教師職業作為一種典型的助人行業,自然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現象。我國有些研究人員曾對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做過一些調查,其情況證明了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梁慧娟、馮曉霞等對北京市50所不同體制幼兒園的447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9%的教師有嚴重的職業倦怠表現,59.5%的教師有比較明顯的倦怠傾向,基本無倦怠的教師只佔37.6%,處於嚴重倦怠狀況的教師比例雖然較低,但59.5%的教師已「有較明顯的倦怠傾向」,這不得不引起社會和幼教界的重視。研究還發現,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生理心理方面 這方面的表現最為明顯,88.5%的受試者感覺自己經常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86.7%的受試者總擔心出事故,65%的受試者反映自己常感煩躁,總希望能一個人安靜地呆一會兒。 2、個人生活方面 63.8%的受試者認為工作占據了她們很多的原本應該享有的閑暇時間;47.3%的受試者感到自己在家裡的脾氣開始變壞,常為一點小事對孩子和家人發火的人達55.9%。職業倦怠已經影響到相當一部分幼兒教師的個人生活。 3、工作方面 65.6%的受試者反映自己上班時常常盼望著下班,以便找地方輕松一下,以緩解工作帶來的緊張情緒;7 1.0%的受試者表示下班後根本不願意再提工作上的事,48.4%的受試者表示不時有離職的念頭;26.9%的受試者後悔當初選擇了幼兒教師職業職業;部分受試者甚至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還可以的工作就想改行。 二、 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存在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研究表明,一所幼兒園如果長期存在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不但會給幼兒教師自身帶來不良影響,而且會對幼兒及幼兒園的發展都會有所影響。 (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對自身的消極影響 對幼兒教師來說,過於持久的職業倦怠,其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幼兒教師生理、心理和行為三個方面的影響: 1、生理上疾病增多 大量的研究表明,過度的壓力可以使承受者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內分泌混亂,從而導致精力衰竭、皮膚失健、消化功能紊亂,引發胃病、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而在教師職業病中,咽喉炎、脊椎病的發病率經已高達到歷史最高達40%和20%。 2、心理上產生不穩定的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過度的職業壓力會引發負面的情緒反應,如莫名的焦慮、壓抑、憂郁、暴躁、沮喪、不安、悲觀失望,自悲等等,從而致使幼兒教師的道德和情感准則削弱,自我效能感下降。 3、消極行為增多 表現為易沖動、精力不濟、情感失常、興趣和熱情減少等等,嚴重者體現在工作中如怠工、體罰幼兒、跳槽、提前退休等等。職業壓力對幼兒教師生理、心理和為這三方面的消極作用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斷惡性循環的。過度的職業壓力還會對勸解教師自身產生更深層面的影響——職業倦怠,一旦產生了職業倦怠,就會對幼兒教育工作完全失去熱情,甚至開始厭惡、恐懼幼兒教育工作,表現出明顯的離職傾向,從而對教育教學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 所謂教學,即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學習過程,而其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對於2-6歲這一年齡段的幼兒來說,教師的這一作用更為明顯。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指出:個體從出生到死亡共經歷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順利發展都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基礎。前三個階段是1~6歲,分別是: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自主對害羞與懷疑,主動對罪惡。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是處理該階段的生命使命,這裡面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只有積極因素戰勝消極因素,個體才能夠很好地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由此可見,如果幼兒教師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那麼將會給幼兒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如在幼兒園里,幼兒教師和幼兒的關系緊張不協調,教師性格古怪,脾氣蠻橫暴躁,情緒變化地無常,不尊重幼兒人格,甚至體罰幼兒,其後果必然是幼兒對教師、幼兒園的不適應和厭惡,同時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也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三)、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對幼兒園、幼教事業的影響 幼兒教師長期存在職業倦怠感,就會產生不良情緒,甚至會想到離職謀求其他工作。從而會導致幼兒園教師的流失。幼兒教師的流失又會導致幼兒教師隊伍的動盪,從而影響到兒園最基本的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並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又會給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同時也相對於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早期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教育,一旦打不好根基,將影響到整個教育體系的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在目前,我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已經存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教師個人、幼兒以至整個幼教事業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因此,探討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影響因素以及對策是具有現實意義。 三、影響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因素 (一)、社會因素的影響 1、社會給予幼兒教師經濟待遇偏低 教師的經濟待遇是指社會給予教師的工資報酬和物質利益水平。確定教師工資報酬和物質利益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據是教師職業的勞動形式。馬克思曾把人類勞動形式劃分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從事教師的勞動必須接受專門的培養和訓練,具備專門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的勞動必然屬於復雜勞動,應該具有較高價值。有研究者(Farber, 1991)指出,盡管教師的待遇在近年來不斷提高,但與其他職業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師們也普遍認為自己勞動所得的報酬與家長和社會賦予教師職業的崇高使命不相稱,這使教師感到非常不平衡,從

③ 學前教育都學習什麼科目

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的科目分以下三類:

1、主幹學科

教育學、心理專學。屬

2、主幹課程

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兒童文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3、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兒園見識、實習、幼兒師范學校實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一般安排6--8周。

(3)幼兒園課程教案馮曉霞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專業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前教育專業

④ 幼兒教師必看經典書籍

推薦一:《新手老師上路嘍!——幼兒教師入門必讀》
基本信息:陳娟娟等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全書結合了淺顯易懂的圖片和文字,把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互結合。將新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簡明的語言概括總結,給予了新教師明確的提示語指導。

推薦二:《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細節69例》
基本信息:王明珠,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以案例加分析的形式,生動呈現了從幼兒踏入幼兒園的那一刻,一直到傍晚離園的最後一刻,教師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各環節時的所思、所行、所感。書中的69個故事案例,為新手老師提供了一個個充滿智慧、創意的教育方法。

推薦三:《幼兒園環境設計與指導》
基本信息:陳慧軍,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現了一線幼師在環境創設中的寶貴經驗。秉著「環境應融入幼兒一日生活,幼兒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與幼兒一日生活的四大課程有機整合起來,以最通俗易懂、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出來。

推薦四:《陪寶寶一起上幼兒園——寫給父母的100個入園建議》基本信息:維寧,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從家長的角度,最直接的角度反映了家長關於幼兒分離焦慮、生活自理、人際交往、身體健康、問題行為等方面的心理,並提出了實際的應對策略,對老師同樣有寶貴的價值,特別是新手老師指導家園工作時。

推薦五:《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
基本信息:李季湄、馮曉霞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不僅是對《指南》理念和內容的解讀,也是對幼兒學習和發展、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梳理和總結,對教師具有實際和全面的指導意義。為新手老師奠定最根本和專業化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方式,為中國的幼教從業人員打好職業生涯的基石。

其他推薦書單:

1.《兒童游戲–在游戲中成長》斯卡雷特,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了解兒童游戲的發展階段,更好地創設、介入、指導兒童游戲。

2.《保育的靈魂》倉橋物三,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日本幼兒教育之父提出活保育論,透徹理解孩子的心靈,分析不同類型的孩子。

3.《你不能參加我的生日聚會——學前兒童的沖突解決》貝齊•埃文斯,教育科學出版社——當孩子們湊在一起發生這樣那樣的糾紛時,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呢?不妨試試書中的「問題解決法」。

4.《你其實不懂兒童心理學——揭示兒童行為表相的背後動機》劉瑮編,南方出版社——淺顯易懂,行之有效地告訴你兒童日常行為表象下有著怎樣的深層心理機制。

5.《幼兒教師臨場應變技巧60例》馮偉群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教你靈活應對集體、游戲、生活、大型活動和家園合作中的突發事件。

6.《捕捉兒童敏感期》孫瑞雪,新蕾出版社——了解兒童成長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秘密

7.《答新手幼兒教師120問》劉洪霞,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涉及常規習慣培養、互動環境創設、過程觀察指導、家園合作聯動、專業能力成長五大領域。

8.《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科恩等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觀察有方法,記錄有訣竅。

9.《幼兒學習檔案——真實記錄幼兒學習的歷程》[Elizabeth F.Shores & Cathy Grace,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十個好用又專業的幼兒評價步驟,助你成為高效能好教師。

10.《體驗孩子:宋慶齡幼兒園區域活動案例》陳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如何關注幼兒的探索學習過程?本書有答案。

資深幼師(3-5)

經過3年的經驗積累,資深幼師基本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行為的處理方法、家長工作的聯系策略有了一定的思考與實踐。這一階段的你也許正迷茫著幼師的職業前景,也許在思考著自身專業發展的突破方法,那麼你很有必要讀一些書了,希望有你想要的答案。

推薦一:《讀懂幼兒的思維:幼兒的學習及幼兒教育的作用》

基本信息:卡西•納特布朗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重點討論有關幼兒早期行為模式(圖式)的某些特點,並以大量的有關幼兒言語、行動、表徵和思維的案例作為解讀幼兒思維的證據,其目的在於分析幼兒復雜的行為背後的思維特性,說明幼兒是如何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讀完,你也許會對日常生活中的幼兒的行為會有豁然開朗的認識。

推薦二:《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
基本信息:麗蓮•凱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我們的時代,社會對幼兒教師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與期待。身為幼教工作者,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與角色?本書中,麗蓮·凱茲博士通過文字,和您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藉助閱讀與思考,得到專業上的啟迪,邁向專業的成長之路。

推薦三:《家庭、學校與社區》
基本信息:錢德勒•巴伯、尼塔•H•巴伯、帕特麗夏•史高利,江蘇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從家庭、學校與社區在兒童生活中的各種影響談起,介紹了各方力量在兒童教育中的責任演變,融匯歷史和當下,貫穿理論與實踐,引用了豐富詳實的理論依據和最新的實踐研究成果,每章都加入了鮮活生動的案例,並提出了具體實用的建議和可供選擇的合作模式,有較強的應用性。

推薦四:《愛彌兒》
基本信息:作者:盧梭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盧梭自稱這不作品是構思20再,執筆3載的產物。通過描述愛彌兒的成長過程,盧梭系統地闡述了以自然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對後世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它被看作是新舊教育的分水嶺。杜威曾說:「我們現代追求的教育進步,其要點已被盧梭一語道破。」

推薦五:《兒童的一百種語言》
基本信息:甘第尼、福爾曼、愛德華茲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作為闡釋瑞吉歐教育體系的經典著作,全方位介紹了瑞吉歐教育,帶領讀者的眼睛越過高牆,開始一次探索兒童、發現兒童、教育兒童以及向兒童學習的奇妙之旅,成為世界各地幼教發展的動力、啟發與參考來源。

其他推薦書單:

1.《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為你的專業成長支招》莫源秋,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你會發現,幼教工作其實不是獻身,而是對幸福的追求和實現。

2.《給教師的101條建議》布魯肖著,中國青年出版社——來自美國最好的教師培訓體系經驗總結,助你加入優秀教師行列。

3.《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教師心理咨詢的48個典型案例》馬志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一本教師心理咨詢的典型案例集,幫助你及時調整心態。

4.《小小探索家——幼兒教育中的項目課程教學》裘迪•哈里斯•赫爾姆、麗蓮•凱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幫助老師們更好地理解與開展項目課程和主題活動。

5.《教育的智慧與真情》肖川,嶽麓書社——助你寫出有深度的教育隨筆。

6.《魔法歲月:0-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塞爾瑪·弗雷伯格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了解學齡前兒童的生理與心理變化,闡述了對孩子進行「管教」的關鍵點。

7.《發現孩子的性格優勢:國內第一本兒童九型人格識別書》金祥淑,中信出版社——全球公認最權威、最科學的性格分析法,廣泛用於多國教育教學中。

8.《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作家出版社——許多經常忽略的小事,正是教育的良機,對家長,對老師都很實用。

9.《孩子,你很重要》本·富爾曼,中信出版社——五大法則教你怎樣用柔和、尊重的方式教養孩子。

10.《發展適宜性游戲: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蓋伊•格朗蘭德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在熟悉幼兒游戲後,教你如何通過提問、建議、材料等引導幼兒游戲水平的再提升。

⑤ 如何設計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的設計

一、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專業基本功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得到鍛煉與提升,能盡快熟悉崗位工作,嫻熟、規范地安排、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特製定以下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式與內容 1、師帶徒:骨幹教師與新教師「一對一」、「一幫一」結對學習。重點是對新教師進行「如何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 2、集中學習:由骨幹教師組織專業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培訓。 音樂:學習簡單樂理知識、風琴演奏方法、幼兒園常用律動、樂曲的彈唱等。 美術:學習簡筆畫、色彩的運用、教具製作等。 舞蹈:學習幼兒基本舞步、各民族舞基本動作、小型幼兒舞蹈。 3、個人自學:新教師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教雜志等內容,並做好筆記,勤於反思積累,多寫心得體會。(每兩周檢查一次,汪先霞) 三、具體安排 1、骨幹教師與新教師結對: 姜帥華——汪先霞* 馮曉霞——金素芳* 江培倫——張 健 * 占 婷——易琴蓮* 唐水香——塗 宏* 何 蘭——梅琴花 * 陳 麗——曹漢霞 * 劉 瑋——周華為 * 陳 靜——曹進軍* 周 婷——劉詠英 * 鄒錦秀——梅琴花* 鄭宏玲——金素芳* 蔡明月——易琴蓮* 註:帶*教師為骨幹教師 2、授課教師: 教材教法、教育理論培訓:汪先霞、梅琴花、金素芳、易琴蓮 音 樂:曹漢霞 美 術: 汪 艾 舞 蹈:周華為 3、時間安排: 第一次(10月第四周):學習一日生活常規與保教人員工作程序(梅琴花) 第二次(11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三次(11月第二周):綱要解讀與教材的使用(金素芳、易琴蓮) 第四次(11月第三周):舞蹈 (周華為) 第五次(11月第四周):美術 (汪 艾) 第六次(12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七次(12月第二周):舞蹈 (周華為) 第八次(12月第三周):美術 (汪 艾) 第九次(12月第四周):考核 (含基本功、筆試試卷、亮相課) (汪先霞、金素芳、梅琴花、易琴蓮、張健、曹進軍、周華為、劉詠英、王建玲、陳利娟、塗 宏、曹漢霞、汪 艾) 篇二: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 為不斷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使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化發展程度再上新台階,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自主、多元、實效」為主題,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為根本,更新培訓理念,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訓內容, 使培訓更具自主性、選擇性和實效性,促進我校師資隊伍向「師德高尚,業務精諶,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培訓目標建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初建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積極開展以教師發展需求為著眼點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包括園本培訓、集 中培訓、遠程培訓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提高我校教育質量提供強 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訓任務 1、本學年在職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間平均達到72學時,其中園本培訓24學時。盡量安排每學科不少於10%的教師參加脫產集中培訓。保證每位教師參加培訓時間一般不低於48學時,最高不超過144學時。 2、為完成班主任周期內應參加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任務,積極開展班主任專題培訓。 3、按要求組織園長周期內在職提高培訓,完成相應時數。 4、在培訓周期內退休的教師(退休前)每年應參加24學時的園本培訓和不少於24學時的其他短期培訓。 四、培訓內容 1、師德專題培訓。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活動。 2、教育理論培訓。從教育基礎理論入手,通過專家引領、教育理論專著自學等途徑,主動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教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最新理論成果,對教師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學科實踐培訓。著眼深化素質教育,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運用專題教研、等有效形式,幫助教師更好把握理念、駕馭教材,並將其轉化為先進的教學行為。 4、教育科研培訓。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科研的先導地位,帶領和指導廣大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幫助教師確立基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科研課題,同時進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 5、心理健康培訓。推進心理健康培訓,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資格認定上報工作,切實提高心理 健康教育者的專業水平和自我調節保健能力,使廣大教師能運用心理學原理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從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取得成就,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 出更大的貢獻。 五、培訓層面 1、全員園級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突出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班主任培訓。按照《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規定》有關要求,圍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等方面內容,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水平,營造和諧班級氛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青年教師培訓。繼續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指導青年教師科學制訂並認真執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創設有利於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學術環境。 4、骨幹教師培訓。繼續探索實施「骨幹教師工程」,既要著眼培育市級骨幹教師、名師,又要探索校級骨幹教師培育選拔。把握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為富有潛力的教師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寬專業知識層面、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5、其他分組培訓。要積極探索並充分發揮各小組的教育培訓功能,促使教師在組內互幫互學、內化成長。 六、培訓形式從加強針對性、注重實效性出發,立足園本資源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堅持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相結合、集中研修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通過集中學習﹑專家講座﹑專題培訓、讀書交流﹑樂群講壇、教師沙龍、自我反思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七、主要策略 1、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幼兒園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負責科室,形成專題研究園本培訓工作的良好氛圍。及早開展科 學規劃,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與要求,制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從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與執教能力出發,建 立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規范管理,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2、制訂教師成長規劃。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教師個人實際,指導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面向全體教師,狠抓青年教師培訓,關注骨幹教師成長,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有效開展園本培訓。繼續加強調研力度,使教師教育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成為教師討論的熱點,堅持幼兒園組織培訓和自主參與培訓有機結合。開展重 自主,講實效的園本培訓,要求教師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設計的教案,上一堂觀摩課,參加一次論壇,點評一節功課,做好一個博客,撰寫一篇教學論文等。 4、規范運行師徒結對。實施「一年入門,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訓模

⑥ 馮曉霞的主要著作

有:《幼兒園課程》、《世界教育大系·幼兒教育》等。主要論文有《交往與個體心理發生問題的幾點思考》、《當代社會與當代兒童》、《以活動理論為基礎建構幼兒園課程》、《中國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系統》、《為幼兒教育民主化而行動》等。
課題研究:曾主持國家教委「八五」規劃青年科研基金項目《貫徹兩個法規,探索我國城市幼兒園教育改革道路的實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九五」重點課題《中國幼兒園課程政策研究》、 「十五」重點課題《中國21世紀學前教育管理體系與政策研究》;北京市「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幼兒主體性發展與教育》、「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的課程與教學研究》。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了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研製和起草工作;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家教委合作項目《貧困地區社區、家庭、教育機構共同促進學前兒童發展》、《早期兒童的保育和發展(ECCD)》等。

⑦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園本課程開發這一術語是從校本課程開發借鑒而來的。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是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由富魯馬克和麥克墨倫等人提出的。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三級課程」模式的確立,我國校本課程開發蓬勃開展起來。2001年,國家頒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激發了更多幼兒園對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我園在近幾年的園本課程開發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下面對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研究實踐、研究效果及反思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一、 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 (一)研究背景 任何研究都有相關的背景,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也不例外。 1、開發區幼兒園發展的迫切需要 開發區幼兒園始建於1993年,是區內唯一一所國辦園,也是唯一一所省級示範園。2008年11月,開發區管委投資320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開發區幼兒園喜遷新址,硬體環境大為改善,由此,幼兒園進入了內涵發展的快車道。通過認真研討,我們一致認為,開發園本課程是我園內涵發展的最核心動力,因此,園本課程開發成為當務之急,全面展開。 2、 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聚焦園所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然而教師的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卻不容樂觀,為此我們一直在尋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無疑,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為了我園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3、 現行教材的局限性 盡管目前幼教教材五花八門,但是我們卻找不到一套更適合我園的系統的課程資源。在園本教研中,我們發現現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教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產生了很多困惑。開發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了我園教師的共識。 4、 落實《綱要》精神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綱要精神,貫徹科學的兒童教育觀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命題。 (二) 相關概念 1、幼兒園課程 北師大馮曉霞教授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 2、 園本課程 王春燕、王秀萍和秦元東編著的《幼兒園課程論》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以幼兒園的環境條件為背景,以幼兒現實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而構建的課程。」 3、 園本課程開發 2004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寫的《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開發是指幼兒園組織及其成員,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關於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與幼兒園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園內外的各種教育資源所進行的課程選擇、課程生成、課程重組的相關研究與管理過程。」 二、 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一) 課程目標的適宜性研究 課程目標是對教育目標的具體化,是課程的靈魂。我園在課程目標的研究中,緊緊圍繞《綱要》提出的五領域教育目標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結合幼兒發展需要及園所教育價值取向,借鑒了多元創意課程的主題設計框架,對35個主題的五領域課程目標進行了全面改編和再造。 研究中,每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有一名主備教師完成第一稿;主備教師負責組織教研組成員研討初稿,對課程目標的適宜性進行完善,形成第二稿;第三稿由園內教研人員組織相關人員修改生成;在市區課程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一個主題的第四稿課程目標。全園35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是經過了教師第一稿,教研組第二稿,幼兒園第三稿,課程專家審定第四稿的研究歷程才得以確立。 在目標表述方式中,我們特別強調要和《綱要》中的要求一致,由站在教師角度改為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課程目標的表述。如目標「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而不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課程目標表述方式的轉變也自然帶來了教師在課程實施時角色的改變。 對於我園來說,課程目標的研究過程是整個園本課程開發中最關鍵和最艱難的階段,全園教師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35個主題中集體教育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所有課程目標的研究。完成了相關的課程目標手冊,目前,我們正在審定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程目標,計劃2014年3月完成。 (二) 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研究 目前,由於師資水平、課程理念及地方政策等因素影響,很多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選擇部分的課程開發。我園在園本課程開發中著眼全局,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本著「一日活動皆課程」的大課程觀思想,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規劃。研究中採取局部研究,逐個突破,整體推進的策略,扎實開展課程研究。 結合主題課程目標,科學規劃集體教育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生活教育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內容。我園現已完成35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集,35本區域個別化學習活動手冊,區域游戲資源包,弟子規教育資源手冊等課程資源的編輯。 (三) 課程開發過程的民主性研究 園本課程開發是集結教師、園長、課程專家、兒童、家長及社區人士的智慧的過程。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決定著園本課程開發的高度,園長的參與程度影響著園本課程開發的效度,而全體教師的參與質量則最終決定園本課程開發的信度和成敗。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教師理解課程、創造課程的過程,同時也是與原創課程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才是園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和核心力量。在研究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園本課程開發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大膽嘗試讓一線教師擔任所有課程開發項目負責人。園領導以普通參研人員身份參與課程開發,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民主平等的研究氛圍激發了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熱情,提高了研究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在全市區域活動現場會上,我園的王群、田宏傑和賀紅霞三位一線教師做典型經驗介紹。特別是年輕的王群老師作為園本課程開發中區域活動項目組組長介紹了我園區域活動課程開發的成功經驗,受到了與會者一致好評。 (四) 課程實施的締造取向研究 上世紀90年代,辛德等人在富蘭和龐弗雷特的研究基礎上,歸納出課程實施的三種價值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調試取向和締造取向。課程締造取向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的新興取向,更為強調實施者在整個實施中的地位,更為關注教育經驗的實際創造過程。因此,我園在園本課程實施中更支持締造取向,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不斷優化園本課程。 三、 園本課程開發的效果 1、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幼兒發展為本」是園本課程開發的核心理念,通過園本課程開發,幼兒的個性差異得到尊重,個別需要得到滿足,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為可能。我園幼兒在開放、多元、豐富的活動中,張揚了個性,享受了快樂,促進了發展。 2、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改進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堅定了專業信心,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能力。 3、 促進了園所的內涵發展 今年七月,我園有三項關於園本課程開發的省級課題順利結題,研究成果也多次在研討會上進行交流。近兩年,我園承辦了四次市級現場會,先後接到了兩千多人次的參觀學習。園本課程開發工作得到大家一致贊譽。 四、園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

⑧ 分析幼兒園課程領域內容的有哪些

★幼兒園課程是指「幼兒園整體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等」(盧樂山,1991)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中幼兒的全部活動或經驗」(王月媛,1995)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環境中進行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馮曉霞,1997)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與教師指導下,為達到幼兒教育目標而進行的各種有程序的學習活動」(傅淳,1997)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證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李季湄,1997) ★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虞永平,2001)上述幼兒園課程概念體現了三種傾向:學科傾向、活動傾向、經驗傾向

⑨ 如何看待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

提高集體教學質量的一個前提:准確定位
與日常生活、游戲相比,幼兒園集體教學由於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教育活動,因此,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應該具有更加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集中體現「教育要走在發展的前面,引領發展」的思想。這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應該有的基本定位。
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比較簡單的知識和技能,兒童在與成人的日常交往中,在生活、游戲、參觀、勞動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第二類知識技能比較復雜,此類知識雖然在幼兒的知識總量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對其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只有經過專門組織的教學才可以掌握。
雖然學前知識系統化教學理論更多解釋的是認知領域的教學,但對我們思考幼兒園集體教學的定位及期實現問題,處理集
體教學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問題仍然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1)區分「兩類經驗」,明確哪些學習經驗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和游戲自發獲得,哪些需要集體教學來獲得。
(2)將集體教學置於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等共同組成的經驗體系中,充分考慮與幼兒自發經驗的關系和聯系。
(3)明確集體教學的任務重在幫助整理和擴展兒童自發學習所獲得的經驗,使其系統化,達到新的認識水平。
(4)精選教學內容,突出核心概念或問題,發揮集體教學「點睛」的作傷腦筋(如果把日常生活和游戲在幼兒學習與發展中的作用比作畫龍的話)。教師可以先問問自己:這個內容可不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學習?如果可以,就沒有必要用作集體教學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