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剪紙課程教學計劃
① 小學生手工剪紙教案 如何剪窗花的步驟窗花剪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內所教知識的容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② 如何教小學生剪紙
為了把小學生引入從未見過的剪紙活動,採取的興趣導入法。在第一節剪紙上,先是顧弄玄虛地對學生說:「老師會變出好多精美的剪紙作品,你們信不信?」學生聽了後,眼睛都亮了,爭吵著要變,於是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半成品開始剪,幾刀過去,一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展現在學生目前,全班都驚呼起來,大聲喊著:「再來一幅,再來一幅……」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繼續剪了幾幅,學生的情緒也一次又一次帶到了高潮。
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 有了興趣就要開始剪紙技能的學習。沒有想到的是,剪紙技能的學習,又進一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了起來。我先剪了幾種簡單圖案,比如:蘋果、犁、蝴蝶、熱帶魚等,貼在窗戶上讓送給了坐在前面的學生,並對學生說:「老師一個人是剪不出那麼多作品的,如果你們也想擁有這樣的作品,你們就得幫助老師,你們願意嗎?」學生都躍躍欲試,我便順勢向他們講授基本剪紙技法。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驚喜地發現折疊的層數與剪出來的效果有關系。他們在我的鼓勵下,舉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興趣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作品展示階段,他們得意地介紹自己的作品時,一張張小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
第二節剪紙課,我便開始培養學生的自創能力,這個過程仍然是從調動幼兒興趣入手。我先在剪了一棵大樹貼在黑板上,在大樹上再貼幾個紅紅的大蘋果,樹下也貼幾個蘋果,讓學生想像誰會來這樣摘蘋果或撿蘋果。學生那極富想像力的回答讓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們創作的慾望。於是,我鼓勵學生採取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集體創作,作品必須是一個小故事。剪好的小組代表爭著上台展示,搶著講自己的故事。就這樣,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此外,學生的作品我還傳送到校園網上,經常放給他們看,當學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作品,開心極了,這就為學生創造性剪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約到了期中考試前,學生的剪紙技巧越來越嫻熟,大多數的學生已經不在需要老師每節課教授一兩種剪樣,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提示,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創造性思維教學策略,注重培養學生自由自在地進行剪紙創作。
③ 小學剪紙課題研究方面的課題有哪些
一、課題的提出。 剪紙, 作為中國民間藝術中絢麗的瑰寶, 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獨具魅力的芳 香,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 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 在克山農場小學里開展「趣味剪紙活動」, 旨在培養 小學生熱愛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發展小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小學生的創造 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在讓中華民族的剪紙藝術後 繼有人和發揚光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直以來,我校在班級特色活動及區域活動中,剪紙活動也滲透其中,孩子 們以剪刀代替筆,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寥寥數筆,用品、車船、花 卉、果蔬、蟲魚、鳥獸、人物等就能夠躍然紙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 2009 年 的樓道環境創設中,老師們也是以剪紙作品來進行了裝飾,整個克山農場小學 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剪紙活動日益受到小學生的歡迎和家長的認同。因此, 為了充分實現剪紙活動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教育價 值, 克山農場小學決定在原來的基礎上, 將「趣味剪紙」的探索和實踐引向園本課 程開發的研究領域,結合我校小學生勤於動手的特點,教師剪紙能力普遍較強 的優勢,深層次的探索剪紙特色藝術教育。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思考。 1、概念界定。 趣味:「趣味」是人類的一種基本興趣,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創造條件、採用 適合的方法進行剪紙活動,讓小學生感受剪紙活動帶來的樂趣,包括過程中的 快樂、 成功的快樂、 欣賞的快樂等等, 將「快樂」貫穿於整個剪紙活動中。 在寬松、 和諧、愉快的環境中,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讓小學生獲得對美的敏感性、 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出創新的火花,給小學生帶來美感和喜悅。 剪紙:「剪紙」是我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它具有單純、明快、朴實、 富有裝飾性的藝術風格,是我國傳統藝術的奇葩。剪紙是通過視覺信號傳遞到 大腦,又通過大腦對手的動作產生指令的活動。 2、理論依據。 1)著名國內外教育家理論。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 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為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 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也就是說,剪紙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干
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著心靈,這是因為 手部肌肉群的訓練有利於大腦的開發。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④ 小學生的手工課能教些什麼
泥塑
材料准備:橡皮泥、小棒等
內容:⑴教師介紹橡皮泥、陶藝泥、軟陶三種泥塑材料;⑵用實物投影演示揉、撮、捏、團、按等技法,使之出現所需的不同形狀;⑶課件或者手動演示不同事物泥塑的製作過程。
剪紙
材料准備:剪刀、白紙、彩紙、膠水或固體膠、鉛筆、橡皮等
內容:⑴古今剪紙作品賞析,介紹剪紙藝術色歷史和價值;⑵視頻或者實際演示剪紙的方法技巧。
植物標本
材料准備:植物(樹葉、花瓣)、厚重書本或浸泡葯水
內容:⑴介紹植物標本及其製作方法並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植物標本;⑵指導學生採集並製作標本,使用葯水要注意學生安全。
(4)小學生剪紙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泥塑:俗稱「彩塑」,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塗上底粉,再施彩繪。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生動形象。著名泥塑聖手有楊惠之、張明山等人。民間彩塑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人。泥塑藝術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欣賞角度也極為的豐富和多樣化,更能貼近於人們的生活。
⑤ 小學生剪紙為祖國慶生,剪紙藝術也被納入課堂了嗎
小學生為祖國慶生剪紙,剪紙藝術是否被納入課堂這個問題,我覺得目前剪紙已經在學生的美術課里了,剪紙作為我國的傳統藝術,傳承是理所應當的。
我覺得剪紙納入課程的做法可以全國推廣,剪紙的魅力遠不止我們所看到的這樣。剪紙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從簡單的一朵花,到一個福字,一條龍,再到復雜的一整幅圖,都可以用剪紙表達,可以說世界萬物都可以用剪紙剪出。想要剪出驚人驚嘆的作品,還是很需要技術和功底的。
其實很多剪紙的手藝都已經失傳了,第一,是因為沒人學,第二,是因為沒人教,如果那些有剪紙手藝的人願意出來教學生們剪紙,那麼這項手藝就永遠不會失傳。
我國有很多傳統手藝都瀕臨失傳,例如變臉,京劇,刺綉等,如果有一個系統的教學,是不是可以讓這些手藝得到很好的傳承呢?參考剪紙的做法,其實我們都可以讓我們的傳統手藝發揚光大。
⑥ 給小學生上剪紙課應注意些什麼呢
一樓的說得來很好哦。我教過自不少小孩子剪紙。
個人感受是,安全第一。如果是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小朋友,要給他們剪刀尖是平的那種,不是尖的,否則,小孩子喜歡打鬧,很容易傷到人的。如果是大點的還在 還有些自控能力,尖的剪刀問題不大。
其次,剪紙需要有耐心,開始不要做太難的東西,如果難了,盡量給他們分解開來剪,否則一個沒做完,沒做好,就不耐煩了。 而且要注意多多鼓勵他們。
最後,小孩子學剪紙,主要目的是鍛煉大腦圖形的想像力,還有動手能力,所以讓他們看實物自己先動腦想 ,然後再剪自己想想的圖案,如果不會,你再給他剪一個看看。否則,照著葫蘆畫瓢就沒意思了。
⑦ 小學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1.基礎素描--靜物
2.快樂粘貼畫
3.點線面的變化
4.夢回唐朝--水彩畫
5.拓展思維--由蘋果你想到了什麼
6.我的家
⑧ 如何讓小學生學會剪紙
先用剪紙作品吸引他的興趣,然後買點剪紙的工具,剪刀,刻刀,版墊板紅宣紙等,和他一起剪紙權,刻紙,從簡單的開始,但是選擇的畫稿要有美感,讓他們剪出來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學到能剪一些大點的作品時可以給他裝裱一下,或者參加學校或者社會上的作品展,剪紙作品很容易得獎,因為少,吸引眼球,這樣他就會更有興趣
我家兒子從6歲開始就學剪紙,現在5年級了,剪紙作品拿了好幾個獎了
注意:剪紙工具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先給他介紹工具的危險性,讓他自己注意,不要傷到自己
⑨ 小學低年級為什麼要開設剪紙課程
在教學中,剪紙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認識之門,從傳統到現代,從技巧到藝術特色,啟迪著學生的認知思維,通過鑒賞和分析,使學生在比較中了解我國民間剪紙的偉大之處,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學習興趣。在剪紙的製作過程中,動腦動手可以感受到工藝製作的表現能力,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動手協調能力。可見,開設剪紙課是針對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採用愉快、輕松啟發,暗示、無意識原則的指導下的美術活動、科學活動等,使小學生進行游戲般的趣味學習,最終達到全面發展。同時也使得剪紙藝術得以在小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得以更好的傳承。
(一)小學美術課中民間剪紙的內容
人教版的美術教材中,幾乎每一冊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紙,不論是剪一個簡單的小花,還是一個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樣,用各種剪紙和繪畫拼圖,都有剪紙內容的涉獵。
在整個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是按由淺入深的方法來編寫的。首先讓學生認識剪紙,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學習的興趣,繼而動手實踐,通過動手創作了解剪紙的民俗和文化內涵。
(二)編入民間剪紙的意義
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時促進智力和各種潛在創造力的提高發展。它真正的意義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各個方面,尤其是人文、審美方面的素質和修養。而中國民間剪紙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有著深遠的意義。
民間剪紙是我們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美術,他們雖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但是從大量的民間剪紙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動人民驚人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樂觀精神。學習民間剪紙中勞動人民所表達的樂觀向上的精神,從而增強學生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崇敬和熱愛,對中華文明的熱愛。由此看來,民間剪紙的學習在美術教育中,是意義深遠不可取代的,民間剪紙的教育,應被充分的理解,廣大美術教育者,要運用好這一學科知識,把握好這一學科特點,為我們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而努力。
(三)正確認識民間剪紙並培養自身對民間剪紙的熱愛
中國民間剪紙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從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勞動人民的那種善良、勤勞、樂觀和智慧的品質,從中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感受到濃厚的鄉土氣息。由此,我們會產生對勞動人民的敬佩和熱愛,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對中華文明的熱愛。當教師在教學時具備了這種強烈的感情,並很自然的流露出來,必然能用這種強烈的熱愛中國民間剪紙感情來感染學生,使學生也為之深深打動,熱愛起中國民間剪紙。
(四)注意民間剪紙與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和情境教學
中國民間剪紙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門課程,它在藝術領域與繪畫、設計、音樂和舞蹈有著密切的聯系。
(五)教師注意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必須選擇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教育方法,如游戲法、故事法、歌謠、剪紙添畫等不同形式來進行民間剪紙藝術教育活動。